经胸超声引导外科微创封堵治疗先天性心脏病的初步体会

来源 :广东医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ei5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总结非体外循环下经胸超声心动图(TTE)引导下外科微创封堵治疗房间隔缺损和室间隔缺损的临床初步经验。方法 29例先天性心脏病患者,经TTE确诊室间隔缺损10例,房间隔缺损19例。均经胸部小切口开胸,非体外循环下TTE引导将封堵器固定于缺损位置,确保无残余分流及瓣膜功能障碍后释放封堵器。结果 TTE引导下,封堵成功28例(96.6%),失败1例(3.4%),术后有4例出现轻度二尖瓣反流。术后跟踪随访1-6个月,24例未出现瓣膜反流,也未出现明显心律失常、房室传导阻滞、血栓、气胸和封堵器移位等相关并发症,
其他文献
目的建立食蟹猴单个核淋巴细胞体内荧光示踪方法。探索该方法的细胞采集途径、细胞输注部位和流式检测技术参数。方法从外周血和腋窝淋巴结分别提取分离出单个核淋巴细胞,经C
目的评价电针内关穴对体外循环(CPB)大鼠心肌细胞凋亡与相关蛋白Bax、Bcl-2表达的影响。方法成年雄性SD大鼠60只,6~8月龄,体重400~450 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大鼠随机分为3组(n
采用高温固相法制备了KLa(Mo O4)2∶Sm3+红色荧光粉,利用X射线衍射对晶体结构进行表征,发现不同浓度Sm3+掺杂的样品均为单斜相结构。测量了样品的激发和发射光谱,观察到样品
患者,男,63岁,因反复便血2个月,加重伴头晕、乏力2周,于2014年1月25日入院。患者2个月前无明显诱因解少量暗红色大便,平均每天约2次,伴有间断性腹胀,多见于进食后。2周前上述症状加重
皮肤是一个结构、发育、生理功能都很复杂的器官,是保护人体不受脱水、辐射创伤、感染等外界环境威胁的第一道天然屏障。皮肤由表皮、真皮构成,表皮覆盖于真皮表面,包括毛囊问表
采用生物材料(蛋清)作为栅绝缘层制备了基于C60为有源层的有机场效应晶体管。器件展现出了合理的电学特性,场效应迁移率和阈值电压分别为2.59 cm2·V-1·s-1和1.25 V
目的通过检测川崎病(KD)患儿血清N-端脑钠肽前体(NT-pro BNP)水平,探讨其在预测KD患儿并发冠状动脉损害(CAL)方面的价值。方法选取住院的KD患儿35例(KD组),依据心脏彩超结果分为CAL组
随着医疗技术水平的提高,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AH)致死及致残率下降至25%-50%,但仍有一半以上患者遗留有神经功能或认知功能障碍,甚至全脑萎缩,既往多归因于脑血管痉挛(cerebr
目的:探讨局部涂抹复方利多卡因乳膏应用于淋巴细胞免疫治疗中的镇痛效果。方法将120例淋巴细胞免疫治疗患者分成两组,分别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于治疗时在双侧手臂行传统
孕妇,汉族,25岁,孕1产0。因停经25+周,发现胎动减少2周于2013年9月20日到我院门诊部就诊。三维超声检查提示胎儿如孕23周,单死胎,颅骨变形,脑部回声紊乱。孕期无特殊,否认发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