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阅读让阅读更具效力

来源 :师道·教研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ooltc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亲子阅读是家长和孩子一起参加的双向互动的阅读活动,它对每一个年龄段的孩子都是适用的,是家长和孩子共同分享阅读书籍的乐趣。基于此,我做出以下几点有效的亲子阅读指导策略。
  一、正视亲子阅读的价值,积极推广“亲子阅读”
  我认为对亲子阅读的推广可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
  (一)召开亲子阅读家长会,提升家长阅读意识
  召开关于亲子阅读的会议,给家长传播亲子阅读的重要性;不断开展关于亲子阅读的相关讲座,为家长推荐适合亲子共读的书籍;培训家长以正确科学的方式进行亲子阅读,使孩子在进行亲子阅读的过程中养成独立阅读的好习惯,有助于孩子独立思考,对孩子的成长是至关重要的。
  (二)建立亲子阅读微信群,促进家长相互交流
  建立一个关于亲子读书的微信交流群,家长可以在微信交流群中对与孩子进行亲子阅读的情况进行交流,并在这个分享过程中找到最适合进行亲子共读的方式,还可解决家长们在进行亲子阅读时所遇到的问题。
  (三)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构建亲子共读平台
  学校将不同年龄段孩子适合阅读的书目放到网络平台中来,家长通过学校的校园网、微信公众号等学习亲子共读的方法和计划,通过这样的平台将会大大提高亲子共读的效率。
  二、营造良好阅读氛围,激发孩子阅读热情
  一个优雅的阅读环境对孩子们来说也是非常重要的。
  (一)营造良好阅读环境
  为孩子创设一个自由的、不受干扰的空间,在这个空间里,摆放丰富的、孩子喜欢的读物,让儿童享受阅读的自在和快乐。如果孩子的阅读环境安静、舒适,那么孩子的阅读质量一定会大大提高,孩子也就更加愿意去阅读。
  (二)保证固定时间阅读
  亲子共读要保定有固定的时间,以便于孩子养成一种习惯。家长还要带着孩子充分利用起琐碎的时间进行阅读,例如早上起来后的时间、中午午睡前的时间,即便是短短的十几分钟也可以。
  三、加强亲子阅读指导,提高孩子阅读能力
  老师可以举办示范阅读的活动,对亲子阅读进行指导。这里介绍五种亲子阅读的方法。
  (一)提问法
  在阅读完一本书记之后,询问孩子是否喜欢书中的主人公。如果孩子的答案是肯定的,那我们可以把书中主人公的名字改成孩子的名字,并把书中其他角色的名字换成孩子玩具或者朋友的名字。于是孩子就会自然而然地进入书中,成为主人公,更加真切地体会书中的故事。除此之外,在阅读之后要记得询问孩子是否喜欢这种阅读方式。
  (二)拓展想象法
  家长在与孩子阅读完一本书籍之后,要与孩子进行联想。例如,在和孩子读完《好饿的毛毛虫》一书后,可以带着孩子想象如果我们邀请毛毛虫来家里做客,应该怎样制作邀请卡,并与孩子共同把邀请卡制作出来。这不但可以使孩子对书籍的印象更加深刻,还可激发孩子的想象力。
  (三)第一人称法
  以三只小猪和大灰狼的故事为例,书中的第一人称是三只小猪。如果把书中的第一人称换成大灰狼,这个故事会被怎样介绍呢?以大灰狼为第一人称对书籍进行重新阅读。这样一来,一个故事就会有不同的版本。
  (四)随时指导法
  家长在日常生活中应随时对孩子进行阅读指导。例如,在孩子读完一本书籍后,可以根据书籍的内容设计一些书签,在书签的正面对故事进行总结,在书签的背面写上孩子们在书中学到的知识和学会的道理。充分锻炼孩子们的想象力。
  四、举办成果展示活动,激发孩子成就动机
  班级可以举办亲子共读成果展示会,使孩子和家长能够一同进行展示。例如,在家长和孩子们进行亲子共读读完《小狮子抓痒》一书后,班内家庭共同扮演故事中的角色进行表演,使孩子和家长之间、学校和家庭之间、家庭和家庭之间的关系更好地发展,使孩子们充分感受到讀书的乐趣。这些活动不仅可以培养孩子们的阅读兴趣,激发孩子们的想象力,还可以促进家长和孩子们感情的沟通,使孩子们在阅读过程中体会家庭的温暖。
  【本文系广东省普通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粤西教师教育研究中心资助项目“‘情趣阅读’校本教材开发与应用研究”(项目编号YXY1607)研究成果。】
  责任编辑 钱昭君
其他文献
课堂氛围是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直接感受到的心理环境。教师必须精心设计一种能引起学生积极的情绪唤醒和态度体验,从而产生主动学习的教学氛围。  一、利用微课巧设教学开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生获取知识,提高学习质量的动因。因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培养学生的求知欲,能使學生在愉悦的课堂气氛中获取知识。  我在自己的数学教学实践中,常用的方法有:微课引入法,精心设疑引入法,以旧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