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东部黄河沿岸农业发展中的水利因素制约及其解决思路

来源 :商品与质量·理论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pch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以公伯峡北岸甘都镇、伯峡管委及公积石镇地区为例,重点分析了青海东部地区黄河沿岸当地少数民族在农业发展中对于水资源的迫切需求,以及水资源对当地农业发展的重要意义,同时也为青海东部其它干旱区解决农业用水为题提供了借鉴。
  关键词:青海东部黄河沿岸 农业发展 水利因素 解决思路
  
  根据青海省利用亚行投资发展我省东部地区农村水资源综合利用这一项目,在2009年6月9日,本文作者与马维胜教授以及朱秀洁博士组成一个小组对青海省东部黄河沿岸尖扎县、化隆县、循化县地区的农业发展(重点是农业发展中的水利因素制约)进行了为期三天的调研。主要了解青海东部黄河沿岸当地少数民族在农业发展中对水资源的需求,分析水资源对少数民族群体的影响,并提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可行性思路。下面以公伯峡北岸甘都镇、公伯峡管委及积石镇为例做出详细的介绍。
  一、调研区社会经济状况
  (一)人口状况
  调研区包括化隆县的甘都镇、公伯峡管委,循化县积石镇在黄河北岸的区域,共32个行政村。上述区域均位于公伯峡水库下游北岸。调研区内的人口为59524人,其中撒拉族为24777人,占41.6%;回族为26291人,占46.9%,藏族为3468,占6.5%;汉族为4988人,占8.3%。
  (二)贫困状况
  化隆县和循化县为国家级贫困县,涉及的2个镇1个管委会,32个村中贫困村有 14个(按照人均纯收入800元贫困线),调研区内贫困发生率为21.35%,低于循化县(45%)和化隆县(40%),也低于青海省的贫困发生率(24.15%),但高于全国的贫困发生率(2.5%)。其中甘都镇贫困发生率23.18%、公伯峡管委贫困发生率19.36%,积石镇的贫困发生率18.41%。
  (三)经济状况
  调研区所涉及的乡镇主要以农业为主,第二产业发展比较落后。运输以及服务业等第三产业在当地的经济发展中起到一定的作用。循化县与化隆县的第一产业与全省乃至全国相比所占比例较大,足以看出农业在本区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调研区内,甘都镇的人均GDP为4312元,公伯峡管委5712元,积石镇4239元,均低于化隆县(5400元)、循化县(6068元)的平均水平,与青海省(14257元)和全国(18934元)相比,差距更大。
  调研区内,农民人均纯收入,甘都镇为1706元,公伯峡管委为2403元,积石镇为1566元,除了公伯峡管委,其它两个乡镇的人均纯收入均低于化隆县(2104元)和循化县(2730元)的水平。同时,均低于青海省和全国的平均水平。
  二、调研区农业发展中水利制约因素
  (一)农业概况
  农业作为调研区的主要产业,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总体来看,调研区内人均耕地面积比全县的平均水平较低,虽然人均水浇地面积比全县平均水平较高,但是低于青海省的平均水平。值得关注的是,化隆县的人均耕地面积2.56亩,超过了青海省的平均水平,但是多为浅山地,水浇地仅为0.4亩,土地资源效益较差。
  甘都镇的人均耕地为0.6亩,水浇地为0.5亩/人,其中提灌覆盖比例为32.5%,自流覆盖比例为46%。
  公伯峡管委人均耕地为0.67亩,其中水浇地为0.43亩,人均浅山地为0.24亩,提灌地覆盖比例为100%。
  积石镇的人均耕地为0.8亩,其中水浇地为0.5亩,其中提灌覆盖比例为48.99%,自流覆盖比例为24.59%。人均浅山地为0.3亩。
  (二)农业发展中水利制约因素
  如果农业发展中没有充分的水源,那么农业也就不可能得到发展,所以水对农业发展起着决定作用。经过调研,我们了解到调研区农业发展中水利制约因素主要是缺水和灌溉成本高。
  1.缺水的现状
  经专业估算青海省东部地区小麦全生育期理论需水量为660mm,而平均实际耗水量218mm,仅为需水量的33.2%,同期自然降水量293mm,耗水明显不足【1】。以需水量为衡定量,青海东部山旱区作物实际上处于全生育期缺水状态。由于青东地区独特土壤水特性,耗水不足直接源自于自然降水的不足,尤其是生育前期自然降水明显小于同期作物耗水,此时作物耗水的绝大部分源自于历年土壤蓄存的水分,若此时土壤水蓄存不足或土壤蓄水能力差加之第一场透雨姗姗迟来,便极易造成春旱的发生,而春季(4~5月)的无雨、少雨、大风及地温快速回升,使土壤蒸发加大是青海东部地区气候的基本特征,因此,当地频繁春旱。
  2.灌溉成本高
  由于调研区的灌溉大部分需要提灌(利用人力﹑畜力﹑机电动力或水力﹑风力等拖动提水机具提水浇灌作物的灌溉方式。又称抽水灌溉﹑扬水灌溉。),提灌费用很高,提灌按地势的高低分为不同的级别,地势最低的是一级提灌,水价是40-50元/亩,其次再高一点是二级提灌,水价是70-80元/亩,三级灌溉水价是120-150元/亩,四级灌溉水价是180-200元/亩【2】。而且在运行期间需要消耗能量和经常性地进行维护﹑修理﹐其管理费用比自流灌溉较高。我们在化隆县甘都镇甘都街村与村民进行了一次座谈会,了解到村内平均灌溉费用约每年每亩地140-150元。村内有利用合群水库自流灌溉的渠系,但由于合群水库水量少,甘都街村无法利用合群水库自流灌溉,目前完全依靠提灌灌溉,费用高。
  根据社会经济调查的结果,调研区内不仅人地矛盾突出,还由于缺水以及灌溉费用高,导致耕地撂荒严重。回族人均耕地为1.02亩,其中人均水浇地为0.45亩,人均撂荒地0.57亩。撒拉族的人均耕地为0.94亩,其中水浇地为0.42亩,人均撂荒地为0.43亩。藏族的人均耕地为0.92亩,其中水浇地为0.64亩,人均撂荒地为0.28亩。
  调研区内,粮食作物的播种面积占62.8%,油料作物的播种面积占6.9%,蔬菜和瓜果等作物的播种面积占到30.4%。可见,粮食作物在本地区的经济作物中处于主导地位。同时瓜果蔬菜等经济作物也占有一定的比例。这种状况一方面得益于项目区内的农业生产条件比较好,适合瓜果和蔬菜以及油菜等经济作物的种植,一方面也由于撒拉族、回族等民族种植经济作物的历史比较悠久,但灌溉条件以及水资源的制约,很大程度上限制了经济作物的进一步发展。
  三、当地水利项目建设潜力及效应分析
  公伯峡水库灌溉工程于2008年2月经国务院批准纳入国家利用亚行贷款2010年规划项目。此次亚行对项目总投资35500万元,进行黄河沿岸水利综合开发与农业灌溉项目。调研区两镇一管委属于公伯峡北干渠所覆盖的区域。
  公伯峡北干渠灌溉项目的主要任务是利用已建成的公伯峡水电站大坝形成的水位优势,通过预留引水口修建干渠,将黄河北岸化隆县境内的甘都镇及公伯峡管委、循化县积石镇现有灌区内的大部分提水灌溉变为自流灌溉,并扩大灌溉面积。
  工程完成后可改善两岸地区的灌溉条件,使高产田比例达到80%以上。使小麦粮食作物和辣椒、核桃等经济作物平均每亩增产50-200kg,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加200-1000元左右。同时,由于水库作为灌区水源,使项目区大部分农田由提灌式转变为自流灌溉式,可有效地降低生产成本,减轻农民负担,每年可节约农灌用电4911万度,节省电费1792万元【3】,对促进民族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农民脱贫致富打下坚实的基础。
  其具体的意义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增加灌溉面积,提高农民收入
  公伯峡北干渠的实施可新增加调研区耕地面积17824亩,占原有耕地的45.2%,人均增加灌溉面积0.35亩。项目实施后新增的灌溉土地以及改善灌溉条件后减少撂荒的土地将在很大程度上改善耕地不足的问题,项目区内人多地少的矛盾将得到一定缓解。项目区地处黄河谷地,土质良好,光照充足,非常适合农作物的生长。但是由于水利设施的不足,却出现了"守着黄河水用不到黄河水"的问题,很多耕地得不到足量灌溉,严重影响了当地农作物的产量。公伯峡北干渠项目建成后,将保证项目区内的农业生产有低成本和充足的灌溉用水,增加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的产量,因此增加农民的收入。
  (二)种植结构的调整
  项目区内气候条件适合多种作物生长,林果、辣椒等已有一定的种植历史,且具有一定的知名度,发展特色农业是本灌区的重要出路。而且,本项目区撒拉族人口占到41.6%,而他们乐于接受新事物的民族性格与他们原有的"园艺文化"更加有利于改善农业种植结构。同时,本项目区回族人口占到44.2%,他们自古善于经商,市场意识较强,能够依据市场需要灵活的对种植结构做出调整。
  从实际调查来看,区内农民有28.9%的农民种植经济作物,而没有种植经济作物的主要原因是缺水以及灌溉费用太高。被调查的样本户中,回答因为无水和水费高而不种植经济作物的都为66.7%。
  (三)降低农业投入,减轻农民负担
  公伯峡北干渠现状灌区内共有提灌站33个,提灌站控制灌溉面积为29065.8亩。灌区50米扬程以上的3、4级提灌站每年每亩提灌站水浇地的灌溉电费为160-200元,农民生产负担较重。
  项目区处于黄河北岸,降水少而蒸发量大,给农业发展带来了很大的困难。从公伯峡北灌区农业灌溉现状来看,提灌地占到了总灌溉面积的59%,提灌地灌溉总费用最低40元亩/年,最高达到了200元亩/年,使农民入不敷出,出现了大片的撂荒地。从调查问卷分析来看,项目区农民认为灌溉水电费太高的人达到了87.5%
  由此可以推断出,灌溉区的农业灌溉费用成为了农民的沉重负担。而本项目的实施可使受益区所有土地为自流灌溉,降低灌溉费用。初步估计,规划后的灌溉费用每亩可达到40元左右,减轻了农民的经济负担。
  (四)增加就业机会
  项目的施工和建成后的渠道管理中会提供大量的非技术就业机会,从而会短期内增加项目区内人口的非农就业机会。据估计,公伯峡北干渠项目的实施会为项目区内的当地群众提供1616个非技术就业岗位,这些就业岗位中的40%会优先提供给当地的贫困人口和妇女。
  而且,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在目前灌溉用水紧张的情况下,水势纠纷在项目影响区存在并且比较突出,公伯峡北干渠项目建成后将彻底改善目前用水紧张的局面,缓解甚至消除用水纠纷等问题。
  注释:
  [1]陈松.青海东旱农田肥水交互作用与耦合规律研究 [J].青海农林科技,2005.
  [2]《青海省公伯峡水库灌溉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3]《公伯峡水库灌溉工程北干渠少数民族发展计划》
  参考文献:
  【1】《青海省东部地区农村水资源综合利用项目》
  【2】《少数民族发展计划》
  【3】陈松.青海东旱农田肥水交互作用与耦合规律研究 [J].青海农林科技,2005.
  作者简介:于一(1986-),男,满族,河北石家庄人,现为青海民族大学2008级少数民族经济专业硕士研究生。
其他文献
摘要:文章综述了磷酸寡糖的结构与性质、制备方法及其在促进钙、铁吸收方面的一些功效,并对磷酸寡糖在食品、药品等行业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磷酸寡糖 制备 应用    保健与功能食品是世界范围内已表现出强劲势头,在保健食品发展的热潮中,新型功能性低聚糖独树一帜,越来越受到人们的亲睐和重视,而作为功能性低聚糖的磷酸寡糖更是受到人们的青睐。磷酸寡糖能有效地促进肠道内有益菌的生长繁殖,防止便秘[1
期刊
摘 要:元认知是对自己的认知能力的认知,它包括元认知知识,元认知体验和元认知监控三部分。本文首先介绍了元认知理论,然后阐述了教学领域里元认知的理论和应用方面现有研究,最后,展望元认知未来的发展方向。  关键字:元认知 ;教学领域;现有研究    1元认知理论概述  1.1理论渊源  元认知的思想在历史上早已被论及。譬如,我国的教育文献《学记》论及"教学相长"时书中写到"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
期刊
Abstract: Sentence Combining is very important to the English learners. This essay mainly analyses what may cause the mistakes in the language learning and explain how English learners can get rid of
期刊
摘要:本文先分析了高校就业指导课程建设的必要性,提出了高校就业指导课程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并从建设服务型课程体系、增强服务理念,加强课程建设、调整课程体系的内容构成,充实教学队伍、创新工作方法,充实就业信息、开展就业心理咨询等四方面提出了加强高校就业指导课程建设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高校 就业指导 课程建设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已逐步进入大众化阶段,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已呈现出多层次、多维
期刊
在凤凰卫视窦文涛主持的某期《铿锵三人行》中,叶檀和任志强激烈地吵了起来。那一刻,这个在朋友们眼中好说话到了几乎无原则地步的女人似乎变了一个人,为了维护自己的观点,她面红耳赤,寸步不让对面的那个地产大佬。  事后,有些人在论坛上对她议论纷纷,“我也没有时间上论坛,也不奢望所有人都能赞同我。”这位近些年在中国财经评论界声名鹊起的江南女子淡然地说。  复旦大学历史系博士、知名财经评论家、财经专栏作家,如
期刊
摘要:近来,高校去行政化成为了社会热点问题。教授治校作为一种民主管理思想和管理模式受到关注。本文从"教授治校"的发展历史着笔,分析了"教授治校"的内涵,合理性和局限性。提出了建立现代大学制度以实现"教授治校的主张。  关键词:教授治校 学术自由 大学自治 现代大学制度    近来,高校去行政化成为了社会热点问题。正在公开征求意见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推
期刊
从来没有做过名人,但很想体验名人的感觉。我有位歌星朋友,跟他出去既有面子又麻烦。吃饭的时候领班、经理都过来关照,说非常荣幸,然后是服务员一个个跑来签名。我还煞有介事地对经理说:“那个第一个进来要签名的,有领导素质,要好好培养。”  最近参加了一家媒体主办的博友大会,主办单位在每位客人的坐席上都贴着名字。我在签到台找了半天没找到自己,他们说登记是我的网名“姐夫李”,这里不讲大名。席间博友们互相介绍,
期刊
摘要:中日俄在天然气资源、资金、技术、劳务方面有很强的互补性,具备合作条件,但长期以来中日天然气合作的进展并不顺利。尽管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面临着诸多障碍,中日在天然气方面的合作不仅可以维护地区安全,还将为未来东北亚地区的区域一体化奠定基础。只要中日在具有区域共同利益的能源领域取得突破,增进了解,扩大合作,就可以解决各种障碍,最终建立东北亚天然气联盟,实现东北亚天然气合作。  关键词:中日;天然气;
期刊
生态环境的公共性决定了它必须由以政府为主导的多元主体来保护。民间环保组织的产生和发展既体现着环境保护和发展的需要,又体现着社会公众的愿望。因此,构建政府与民间环保组织在环境保护工作中的互动机制,成为政府公共管理中的一个重要内容。
期刊
“NPO绿色生命”上海办公室位于卢湾区局门路436号一座颇具现代气息的青灰色建筑内,前台没有人,雪白墙上那一片绿色的树叶标识着这里的身份。2011年是联合国确定的“国际森林年”,这家做了9年义务植树造林的公益组织,直到2010年3月18日才在几位企业家出资赞助下“隆重揭幕”了这间办公室。之前的8年间,“NPO绿色生命”理事长易解放一直把自己的家作为组织“据点”。  经过各类媒体的报道,“易妈妈”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