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学生“工匠精神”养成教育的路径研究

来源 :读天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ntonw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中职教学与其他层级学校的教学培养方式和目标都存在着较大的差异。中职学校的教学旨在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以期为社会输送具有专业技能以及职业素养的高等技术型人才。但由于普通初级教育的教学方式,并没有以培养不同方向人才而有所区别的方式分类,故而中职教学并未有以“工匠精神”培养为前提的教学特色呈现,这是不利于中职教学未来发展的。故而本文就中职学生的“工匠精神”养成教育路径做一个简单的研究。
  关键词:中职学生;工匠精神;养成教育;路径研究
  想要对中职学生的“工匠精神”养成教育方面有一个较为深刻的认知,首先要对“工匠精神”本身有一个充分的了解。所谓的“工匠精神”指的是“学徒”作为专业人才培养对象,从“师傅”那里学习到的,对待自身制作的产品以聚精会神的精神,追求完美的坚韧毅力,以及甘于寂寞的沉浸式体验,来让产品达到符合预期的完美呈现效果。所谓“工匠精神”的实现不仅需要高超的专业技巧与技能,更需要坚韧不拔的意志力以及追求完美的美好品质。这两者是“工匠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二者缺一不可。
  一、 当前中职学生的教学模式
  由于中职学生在日常的教学培养中通常都被冠以较为明确的培养目标,他们在学成之后进入社会大体都有非常明确的社会定位,即拥有娴熟专业技能的高级技术人才。为此日常的中职教学要比任何全日制的普通教学方式都要接近陶老先生的“教学做合一”理念,而这种理念的坚持与传承也能够使得学生在整个专业技能的学习过程中体会到“工匠精神”。但是否能够将体会到的“工匠精神”作用于自己平时的学习以及见习工作中,并且将其延续至出社会进入工作阶段之后,就需要看中职阶段教师教学的引导和提倡了。由此也可以看出中职学生的日常学习要比普通初级学校的学生学习更具有“实践性”的趋向,因此“工匠精神”是他们一直追求的目标。
  二、 当前阶段存在的问题分析
  在当前的中职日常教学中,仍然存在着许多问题,倘若这些问题没有得到充分的解决,那就无法使得学生在传承“工匠精神”的道路上更近一步。
  (一)教育理念滞后
  “工匠精神”本身带有一丝理想主义色彩,而在日常的学生培养模式中,多半都是以企业直接对接学生教学的方式存在的。企业所需要的并不是独树一帜的“工匠精神”,他们所需要的是大机械生产背景下的普通职业技能水平和高效率的工作,在这种情况下,企业所需要的理想状态工作人员并不需要多么杰出的职业技能与职业素养,比起这些他们更加需要工作效率较高的学生,这种学生一旦进入到工作岗位上,能够帮助企业获得较高的收益。
  (二)理论与实践相脱节
  由于学校仍然与企业环境有差别,故而学生在日常的中职课程学习中,仍然是以理论知识的学习为主,理论知识的实践为辅,这就说明了有关学生并不能够在日常的学习当中获得更多的实践机会,也无法通过实践来排查出自己理论知识的空缺,并且通过日复一日的实践训练使得自己的职业技能能够得到发展。倘若学生无法在日常的课堂教学中获得充足的实践机会,那么学生就无法体悟到“工匠精神”,更遑论将“工匠精神”带到自己日常的学习以及日后的工作过程当中去。因此,理论与实践相脱节是中职学校难以解决的问题,倘若不进行教育模式的改革,那么学生有关“工匠精神”的传承与体悟,永远都无法更进一步。
  (三)教师缺乏“工匠精神”
  在中职教学的“班级制”教学过程中,教师纵然有所谓的“工匠精神”,也无法在日常的集体课程教学中很好地展现出来。所幸有的学校意识到了中职学生与普通学生之间的差别,开始部分课程采用“师徒教学”的模式进行课程展开。“师徒教学”由于教师的授课面向范围小,因此课程内容可以更加精细,这种课程模式是有利于“工匠精神”的课堂呈现,也有利于学生对“工匠精神”进行直观感受。但问题是很多教师只是理论层面的知识比较丰富,他们自身也并没有所谓的“工匠精神”,更遑论将其传承给自己的学生,让学生能够带着“工匠精神”进行日常的学习与工作了。倘若这个问题无法得到解决,那么学生也就无法进行“工匠精神”的养成。
  三、 有关措施分析
  针对上文中所提出的问题,有关教师与管理部门应当抓紧时间采取措施进行路径教学,倘若采取措施,那么学生就无法真正体悟到“工匠精神”。
  (一)理论知识培养品格
  由于“教学做合一”的思想理论渗透,故而学生不应当重实践而轻理论,每一个所谓的“工匠精神”背后都有悠久的历史以及艰辛的奋斗历程。学生在进行有关技术以技能的学习时,必须要通过理论课程的学习体会到有关技术知识的历史感、厚重感,并从中体悟到老一代匠人坚韧不拔的意志力以及追求完美的精神,才能够更好地进行有关技巧、技能的學习,才能够在自己日后的实践练习中将良好的品格与精神追求融入进来。
  (二)实践练习培养技能
  所谓的“工匠精神”不独独只需要进行良好精神品质的培养,所谓“工匠”自然也需要较为熟练的职业技能和较为精湛的技术水平。如果学生的学习只是停留在理论层面,那么就不能够被称之为一个工匠。故而在有关实践课程的“师徒模式”中,学生必须要仔细观摩教师的现场示范教学,通过模仿与揣摩细细的领悟教师的实践技能,并且在大量的实践练习中领悟到精湛技艺的施展法门与奥妙,只有如此“工匠精神”才能够代代相传,实至名归。
  (三)通过项目贯穿模式培养责任感
  “工匠精神”的责任感不仅仅体现在对自己的职业技能负责上,还体现在对自己制作的物品对象的负责上。通常情况下,学生在进行实习与实践时,带教教师都是自身携带荣誉品牌与项目的资深工匠,故而学生归入其门下,不仅仅需要学习专业的技术与技巧,还需要对品牌故事,项目背景进行学习,这样一来学生对其所实习的品牌与项目就会有一定的责任感,这种责任感会逐渐递归到其所制作的物品对象上,让学生产生一种捍卫荣耀的使命感。这种使命感也是“工匠精神”的一部分。
  四、 结束语
  总而言之,想要让学生养成“工匠精神”,就要将上述的有关措施变成常规的教学模式,只有如此中职教学培养出的学生才能够成为符合社会期待的高级技术人才,更好地推动社会进步。
  参考文献:
  [1]魏德才.浅析中职学校“工匠精神”的培育途径[J].河南教育:职成教,2020(3):60-62.
  [2]王锡钧.中职院校加强学生工匠精神教育的研究[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20,36(3):224-225.
  [3]陈新欣,周婷.工匠精神在中职学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中的作用[J].职业,2020(7):47-48.
  [4]赵春霞.校企深度融合背景下中职学生“工匠精神”培育模式探索[J].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20,3(3):119-120.
  作者简介:
  刘春燕,江苏省张家港市,张家港市第二职业高级中学。
其他文献
随着普通话教育的不断落实,方言在人们视野中逐渐消失的趋势越来越明显。目前,我国语文教材中目前还存在着一些方言词语,这些词语对于语文教学具有重要意义。因此,语文教师在
目的:观察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ALA-PDT)治疗老年面部Bowen病的疗效和美容效果。方法:对10例年龄大于65岁、患高血压、糖尿病或不愿手术治疗的Bowen病患者面部皮损进行ALA-PDT
城市是社会经济发展的核心区域,城市的人类活动与土地利用、空间结构有重要内在关系。掌握人类的活动信息并进一步挖掘其活动规律有利于城市的科学规划和精细化管理。基于城市微博签到数据采用核密度分析、热点分析等不同统计分析方法分别从时间和空间角度对人群活动特征进行分析。研究发现:在传统作息规律决定签到活动的基础上,夜间活动的时间逐渐增加;人群活动空间分布不均匀,主要集中在景区附近,符合典型旅游城市人群分布特
阅读体悟近年来关于整本书阅读指导的案例,我们发现偏重思维、审美和文化角度的梳理和辨析,成为一种时尚。固然,这样的梳理和辨析是必要的,也能体现对整本书阅读的整体把握。
采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教学实验、数理统计等研究法,对我院体育课程设置及教学等进行实验性研究。本研究提出目标教学,严谨设计体育与健康教育有机结合的教学结构元素,组
公民共同参与城市治理对于城市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准确地识别公众参与讨论的主题内容是城市治理中亟待解决的问题。目前,对于公民参与的研究多集中在对平台的评价,对发布的文本内容分析较少。深度学习作为一种以数据为导向的新技术,在自然语言处理相关领域都得到了广泛应用且效果良好。基于政务网站论坛的文本数据,采用大数据和神经网络的方法,设计苏州市公民参与的定量化模型,研究公民在政府网站上的行为,并在不同的时空
为促进纺织高校图书资源的共知、共建和共享,本文对全国九所院校的纺织opac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结果显示,由于各个高校编目工作存在不一致性,导致数据的处理纺织类高校的文
针对宣钢1号高炉(2 500 m^3)冷却壁侵蚀严重的问题已经威胁到安全生产。2017年12月18日高炉休风对受损冷却壁采用钻孔安装柱形铜冷却柱的方法进行了维护处理,并在复风后调整高
1锅炉系统防漏风锅炉系统外漏风的地方一般都出现在膨胀节处。对于膨胀节本体,由于烟气温度过高和粉尘过多造成的漏风,一般是对膨胀节及时修补和更换。膨胀节法兰与管道法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