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教学模式在研究生思政课教学改革中的运用及完善——以上海交通大学思政课实践教学改革为例

来源 :现代教育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huis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不断提升高校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上海交通大学在硕士生思政课中尝试推行"‘1+4’教学共同体教学模式",即组建一个高水平复合型教学团队,同时配以"专题化教学、小班讨论、实践教学、网络辅导"四个环节的复合教学方式。目前,该教学模式在诸多方面取得初步成效,对其成果进行总结有利于经验借鉴与推广。然而,在专题设计契合度、教师团队合作、实践教学、网络辅导以及课堂听课质量等方面还存在改进空间。对此,通过从学生思想实际及其专业特点着手课程规划,运用"互联网+"思维拓展教学空间,创新实践教学形式与发掘实践教育基地资源,加强教师队伍科研教学能力建设,有利于进一步完善研究生思政课教学改革模式。
其他文献
[摘要]要实施以学生为中心的国际法本科教学,首先要树立家国情怀和全球视野为统领的教学理念,在此基础上大力推广案例教学。其中案例的选取应遵循典型性、时效性和相关性;可通过利用线上交互平台改变考核方式,开辟“第二课堂”;现实与虚拟有机结合来保障案例教学的真正“落地”。同时,要以“一带一路”为契机,打造本校国际法教学特色,做到“授人以渔”。  [关键词]以学生为中心;国际法本科教学;案例教学;国际法  
本文基于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的相关数据,采用“学科创新指数”①这一概念,探究了大学学科水平与区域创新能力之间的关系。文章从学科分类的视角对区域的创新发展定位进行了
[摘要]从教育的目的和意义看,其本质是培育人的生命自觉的活动;从教育的方式和内容看,其本质是以文化人的过程。因而,教育应是培育生命自觉与以文化人的二维统一。为此,教育中我们应该注重对“生命”与“化”的关注。  [关键词]教育;以文化人;生命自觉;人文教育  [中图分类号] G40[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1005-5843(2017)03-0007-04  [DOI]1013980/jcnki
[摘 要]新时代的少数民族大学生国家认同教育具有现实必然性与逻辑必然性,它是实现中国梦与完善教育内核的重要步骤。当前国家认同教育在少数民族大学生教学实践中取得长足进展,同时也凸显出了较大问题。具体表现为国家认同教育在“形式与内容”“理论与实践”“主体与客体”上的脱节,具体表现为只重视对少数民族学生进行形式教育,而缺乏本质认识;只注重理论知识的掌握,而缺乏实践体验,亦即缺少了积极主动的情感体验;只注
日本幼儿的生活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全球对关注幼儿的社会性和情绪性能力的发展达成了共识,少子高龄化现象对日本幼儿教育产生挑战。日本文部科学省于2017年颁布了最新修订的
[摘 要]要搞好“原理”课教学,实现其教学目的和要求,关键是要在教学过程中坚持或把握好几个“要变”与“不能变”。本文对几个“要变”和“不能变”作出了阐释:几个“要变”即教学内容要变、教学话语要变、教学方式要变、教学手段要变;几个“不能变”即注重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不能变、坚持马克思主义的阶级性不能变、突出马克思主义的实践性不能变、强调马克思主义的发展性不能变。  [关键词]“原理”课;课堂教学;“要
[摘要]随班就读主要是指特殊儿童在普通教育机构中和普通儿童一起接受教育的形式。本文深入分析了吉林省普通中小学校残疾儿童随班就读的现状,重点围绕随班就读的残疾儿童数量、学习情况,探讨吉林省普通中小学校随班就读中存在的问题。如工作制度体系建设不完善、专项教育经费投入不足、学校未开展家长培训、教育行政部门尚未加强工作指导等。本文提出了改善解决吉林省随班就读状况的建议:一是完善随班就读工作制度体系;二是加
[摘 要]老子“执弱守静”思想对儿童教育的启迪主要表现在柔弱致胜、守静促动、培育潜能等三方面。其思想对儿童教育的一般性启示主要有:在教育活动中,要依靠儿童的自然本性,相信其潜能,重视无为而化。另外,还要注意保护儿童天生的创造力。“执弱守静”的智慧思想对于幼儿教育中各主体加深对教育本质的理解,科学地把握自身的角色定位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老子;执弱守静;儿童教育  [中图分类号] G64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