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批评学生的四个“度”

来源 :教师·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AI123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著名教育专家孙云晓先生称:“无批评的教育是伪教育。”批评与表扬对于学生而言同样重要,教师科学合理的批评不仅可以让学生明辨是非,发现自己的错误与不足,而且可以规范学生的行为,提高学生的耐挫能力,培养其完善的人格。2009年颁布的《中小学班主任工作规定》赋予教师批评的权利与义务。这也就意味着在现实教育中,教师面临的不是能不能批评学生的问题,而是怎么批评学生,如何把握批评学生的“度”的问题。那么,教师如何才能更有效地对学生实施批评教育呢?笔者认为至少应当把握以下四个“度”:
  
  一、注意批评的“角度”
  走在大街小巷,随处可见类似这样的标语,“此处禁止停车”“此处禁止随地大小便”。简单的语言中透露出一种刚性,一种不容置疑。而在美国,类似的意思的标语被表达成“向前50米有停车场”“向左100米有厕所”。两种表达两种效果。前者只有“禁”,后者却多了一种“导”。由此,不禁想到我们在批评教育学生时,教师的常用语是:“你为什么犯这样的错?”“你怎么可以这样做?”相信做过教师的人大都说过这样的话。
  诚然,对学生所犯错误提出批评是教师的权利与义务,但是在批评学生时,不能用太多的否定词限制孩子,而应用更多的肯定词引导孩子。比如上面的话完全可以改成“你其实可以那样做”。我们不应纠缠于学生已经做错的事,咄咄逼人的质问只会激起学生的逆反心理。当我们不去过多关注对学生否定性的“批”,而把重点放在建设性的“评”“导”上,则学生收获的不是一肚子的懊悔,而是无限的进步的动力。
  
  二、注意批评的“坡度”
  登山运动员是沿着斜坡一步步走上珠穆朗玛峰顶的,而不是抓住绳子直接攀上8844.43米的高空。同理,学生对于老师的批评往往是不能够一下子就能接受的。常言道:“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教师的批评毕竟是对学生行为的一种纠正、一种约束,要是太逆耳,只怕学生接受起来会困难。因此,对学生的批评要讲究坡度。比如可以先扬后抑,先表扬学生在哪方面做得比较好,然后再指出还有哪些方面做得不够好。先表扬能激发学生自我认可的心理,使他获得成功的喜悦,而学生在心情喜悦时比较容易接受老师的批评。还可以采取顺藤摸瓜的方式,就是教师先给学生的错误行为找些借口,让学生觉得老师很理解他,然后再委婉地指出他的错误。如一位老师这样批评学生:“我觉得你今天在课堂上既不是第一个回头说话的,也不是故意回头说话的。因为当时同学们都在说,所以你才回头说。对吗?”那个学生立刻赞同老师的说法。然后老师接着说:“但是那些同学是在讨论问题,而你好像不是。对吗?”这个同学立刻低下了头。老师先对学生表现出理解,等于提前给学生一个台阶。很多时候学生之所以对老师的批评产生逆反心理就是由于老师把学生说得太“狠”了,学生感到下不来台,于是就豁出去和老师顶撞了。可见,有坡度的批评学生更容易接受。
  
  三、注意批评的“纯度”
  现在实行绩效工资了,各校都把对教师的绩效考核细化。学生分数的重要性就不必说了,连卫生、纪律、做操都和教师的工资有关。按理说这些规定对于督促教师完善自己的教学工作无疑是有利的,但就怕教师把学生的这些表现和自己的工资简单挂钩。学生好,发钱多,学生不好,扣钱多。如此一来,教师对学生犯错“深恶痛绝”,言语中就会不自觉地带出“就是你不好”的情绪。虽然学生都是孩子,但他们能够敏锐地捕捉到教师是由于担心扣工资才批评他的,而不是真心对他好。老师“目的不纯”的批评当然不会有真正好的效果。回想陶行知“四块糖”的故事,给我们很多启发。老师每句话都体现了对学生的一片真情,有期望,有肯定,都让学生实实在在地感受到老师对自己的良苦用心,学生又怎么会不接受呢?
  
  四、注意批评的“细度”
  每个学生身上都有他们的闪光点,我们要善于发现。泰戈尔说过:“那使鹅卵石趋于日臻完美的,不是锤的敲打,而是水的轻歌曼舞。”教师教育批评学生若能变“暴风骤雨”为“和风细雨”,效果一定会大不一样。如对于上课看课外书的学生,教师应让学生认识到:“爱看书的确是个高雅的爱好,可现在不能看,因为现在正在上课。”这样的话语温文尔雅、条理清晰,既恰如其分地表明了教师的要求,更体现了对学生的关爱与友好。这样具有细度的批评既顾及了学生的尊严与心声,又关注了学生的发展,更有利于实现教育的目的。
  总之,批评要讲究“度”,要根据学生的特点灵活地确定“度”。适度的批评是一种智慧的批评,是对学生改正错误、健康发展真正有益的批评。
  
  (作者单位:山东省平度市城关胜利路小学)
其他文献
我是一名青年教师,平时酷爱钻研古诗词,在教学中我经常引用一些古诗词来营造课堂学习氛围。我尽量缩短学生与古诗词的距离,使学生学习起来有兴趣,而不会感到枯燥乏味,怎样让
为了解目前我院老年泌尿系感染的病原菌种类及其对抗生素的敏感性,本文对2103份泌尿系感染病人尿液进行细菌培养及抗生素敏感试验。1材料与方法1.1标本来源2103例患者中男1170
鹤望兰,属旅人蕉科鹤望兰属,别名天堂鸟花,极乐鸟之花.自2001年以来,在大棚中发现少量的大袋蛾为害鹤望兰,到2004年危害已发展到了非常严重的程度.据笔者调查,发生高峰期有虫
王维的山水田园诗,是我们从小就接触的。论及王维山水田园诗,最著名的就是苏东坡的说法:“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清代王渔洋在《唐贤三昧集》里称王维为“诗佛”,欣赏王维的诗,不单停留在诗中的诗情画意,从诗中的禅趣角度我们也许可以得到更多。  一、对“清净”心态的追求  在王维的山水田园诗中,“空”“寂”“静”“闲”等出现的频率很高,而且往往是诗中的诗眼。如他的五言绝句《鸟鸣涧》,
物质文明不断提高的今天,人们的精神文明要求也在与日俱增,全民健身、终身体育的提出,更促进了民众的锻炼热情。作为世界三大球之一的排球运动,尽管其与另外两大球(篮球、足球)相比,对场地要求不高,从发展的时间看,也差不多,且仅我国女排有骄人的战绩。但与篮球、足球相比,其缺乏一定的广泛性、普及性与发展性。这是每一位体育教育者、排球爱好者都应值得深思的问题。在本人看来,导致这一现象存在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比如
从事教育工作已有二十多年了,常听到许多即将退休的老教师闲谈时说:教师这个活是一个良心活啊!教了一辈子书,能对得起自己的良心,就知足了。那份淡然,那份坦然,让我沉思:老教师们的话虽很朴素,却道出了最简单而最至诚的道理。他们没有像一些人给教师加上一些虚无的桂冠,却以自己一生的职业实践道出教育的根本,用自己的“心”打造了自己一方亮丽的天地。  教育是一项工作,是一项有感情的特殊工作。而良心是一个教师工作
记得几年前的一个下午,学校教导主任屠老师突然找我谈话,说由于五(1)班的语文老师有孕在身,身体不太好,数学老师是个快退休的老教师,英语老师又隔天要去村小兼课,所以希望我这个音乐任课老师来当班主任。事先我曾经了解到这个班级的纪律比较松散,调皮的男孩很多,因此突然听到这个消息,我的大脑“嗡嗡”直叫,怎么办?我想:作为学校唯一的专职音乐教师,把学校的文艺工作干好是首要任务,还去当班主任?对五(1)班来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