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事教育工作已有二十多年了,常听到许多即将退休的老教师闲谈时说:教师这个活是一个良心活啊!教了一辈子书,能对得起自己的良心,就知足了。那份淡然,那份坦然,让我沉思:老教师们的话虽很朴素,却道出了最简单而最至诚的道理。他们没有像一些人给教师加上一些虚无的桂冠,却以自己一生的职业实践道出教育的根本,用自己的“心”打造了自己一方亮丽的天地。
教育是一项工作,是一项有感情的特殊工作。而良心是一个教师工作的底线,它是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体现。只要在良心的基础上,多加些佐料,让良心安心,就会滋养出细心、诚心、真心、善心、爱心、耐心、宽容之心……这样就会让教育变得丰富而精彩。当我遇到那个满眼充满着敌视目光的刘龙时,我是极其的痛心,于是我不时地找他谈话,可没料到他在班里竟说:“老师就是专门整人的,老师就是会喊家长!”我不能不静下心来思考:是什么原因使他对老师如此的对立、敌视?他的这种叛逆的性格为什么会如此的强烈? 许多疑问萦绕在心头,我不得不采取冷处理的方式,细心地观察他,并通过他以前的同学了解他过去的情况。原来在初中时,他的班主任经常批评他,惩罚他,动不动因为一点小事就喊家长来。同样的错误,可处理其他同学时却是截然不同。在他的心中留下了太深的印记。对管他的人,无论是老师还是同学,他都不相信,他在班级里没有一个能够谈得来的。身为教师,育人为本,我们应该以自己的真心对待,师生之间应该以真诚相对,应尊重学生的人格,能够以宽容之心,对每一个学生平等对待,更不能以有色的眼睛去看学生,要能够以公正、无私、善良、正直之心,包容学生的过失,不能侮辱、体罚学生,只有这样,才能够培养学生健康的人格,让学生的心里充满阳光,在阳光下绽放自己的精彩。
“良心如枕”,有一个老教师曾这样说过,多么形象贴切的比喻。因为有了良心,就会诚心的对待每一位学生,让学生从自己尊重他们的言行中获得感动,从而学会尊重自己、尊重他人;因为有了良心,就会充满宽容之心,让自己能够接纳身边的每一位学生,同时引导学生去接纳周围的每一个人;因为有了良心,就会有了忍耐之心,面对那些一错再错的学生,不会轻言放弃,让学生因你的真诚之心而感动而忏悔,而绽放自己的感动之花;因为了良心,你就会拥有了爱心,就会有高尚的品德,就会有出色的教育方法,就会用真诚的感情去温暖每一个心灵,让冷漠的心变得阳光,为学生撑起一片灿烂的艳阳天。法国作家罗曼·罗兰说过:“要播散阳光到别人心中,总得自己心中有阳光。”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事业,因为内心里有着良心,心中便充满阳光,以自己的真诚的良心,照亮学生一片清纯的天地。
因此,当我面对刘龙时,我以自己真诚的心,用班级里同学的关爱,慢慢融化他心头的隔阂,让他明白每一个身边的人都是关心他,都是希望他不断进步的,直到他的眼中有了阳光般的神采时,我的心中释然了:他接纳了每一个老师对他的真诚的关爱,他在热爱着身边的每一个人。
当性格倔强、任性而为的李帅,不止一次的说出:“我就是这样,你要么上报学校处分我,开除我,要么就不要问我?”如此的自暴自弃的话,我一次次宽容了他的错误,我在心中反复地自问:假如他是我的孩子,我会放弃吗?他为什么会对自己不负责任?一次次的找他谈心,每一次我都会指出他的一个优点,一次次心灵的碰撞,他的语气不再是那么强硬,眼中有着渴望的光芒。我能读懂那是发自心灵的感动之光:谁也不希望自己放弃自己啊!谁都希望得到他人的爱啊!那时,我感受到了一种关爱别人的甜蜜。
当我们在课堂上,用自己的诚心去关注那些学习困难的学生,给予他们一个展现自我的机会,他们会因此而不断的进步,你也会因此常常被许多感动包裹。教育的良知不允许我们放弃任何一个学生,而我们轻轻的一个提问,一个关注,又给他留下多少感激啊。
古时曾子曾经有“吾日三省吾身”,那么作为教师,我们也不妨每日扪“心”“三问”:吾日三省吾身——我凭什么?我做了什么?我会什么?教育是一方充满理性的天地,也是一方饱含情感的空间,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说:“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那么就让我们捧着自己的“心”,去认真的钻研教材,创造性的开展教育教学研究,积极探索新的科学教育模式;不断深入学习各种理论,因材施教,提升自己,升华自己的人格魅力。当面对那些求知的学生,你会侃侃而谈,不会因为知识的匮乏而拘谨;当面对那些需要关爱的学生,你同样会用自己滚烫的心,温暖他们,在教师的路途上,以自己独特的人格魅力影响着自己的学生,成为他们人生道路上的一盏灯塔,照亮自己也照亮着别人。
相信,我们每个人每天都会捧着一颗“心”,每一天都能获得心灵的充实,以自己的颗颗“真心”打造一片教育的灿烂亮丽的天地。
(作者单位:江苏省徐州市第七中学)
教育是一项工作,是一项有感情的特殊工作。而良心是一个教师工作的底线,它是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体现。只要在良心的基础上,多加些佐料,让良心安心,就会滋养出细心、诚心、真心、善心、爱心、耐心、宽容之心……这样就会让教育变得丰富而精彩。当我遇到那个满眼充满着敌视目光的刘龙时,我是极其的痛心,于是我不时地找他谈话,可没料到他在班里竟说:“老师就是专门整人的,老师就是会喊家长!”我不能不静下心来思考:是什么原因使他对老师如此的对立、敌视?他的这种叛逆的性格为什么会如此的强烈? 许多疑问萦绕在心头,我不得不采取冷处理的方式,细心地观察他,并通过他以前的同学了解他过去的情况。原来在初中时,他的班主任经常批评他,惩罚他,动不动因为一点小事就喊家长来。同样的错误,可处理其他同学时却是截然不同。在他的心中留下了太深的印记。对管他的人,无论是老师还是同学,他都不相信,他在班级里没有一个能够谈得来的。身为教师,育人为本,我们应该以自己的真心对待,师生之间应该以真诚相对,应尊重学生的人格,能够以宽容之心,对每一个学生平等对待,更不能以有色的眼睛去看学生,要能够以公正、无私、善良、正直之心,包容学生的过失,不能侮辱、体罚学生,只有这样,才能够培养学生健康的人格,让学生的心里充满阳光,在阳光下绽放自己的精彩。
“良心如枕”,有一个老教师曾这样说过,多么形象贴切的比喻。因为有了良心,就会诚心的对待每一位学生,让学生从自己尊重他们的言行中获得感动,从而学会尊重自己、尊重他人;因为有了良心,就会充满宽容之心,让自己能够接纳身边的每一位学生,同时引导学生去接纳周围的每一个人;因为有了良心,就会有了忍耐之心,面对那些一错再错的学生,不会轻言放弃,让学生因你的真诚之心而感动而忏悔,而绽放自己的感动之花;因为了良心,你就会拥有了爱心,就会有高尚的品德,就会有出色的教育方法,就会用真诚的感情去温暖每一个心灵,让冷漠的心变得阳光,为学生撑起一片灿烂的艳阳天。法国作家罗曼·罗兰说过:“要播散阳光到别人心中,总得自己心中有阳光。”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事业,因为内心里有着良心,心中便充满阳光,以自己的真诚的良心,照亮学生一片清纯的天地。
因此,当我面对刘龙时,我以自己真诚的心,用班级里同学的关爱,慢慢融化他心头的隔阂,让他明白每一个身边的人都是关心他,都是希望他不断进步的,直到他的眼中有了阳光般的神采时,我的心中释然了:他接纳了每一个老师对他的真诚的关爱,他在热爱着身边的每一个人。
当性格倔强、任性而为的李帅,不止一次的说出:“我就是这样,你要么上报学校处分我,开除我,要么就不要问我?”如此的自暴自弃的话,我一次次宽容了他的错误,我在心中反复地自问:假如他是我的孩子,我会放弃吗?他为什么会对自己不负责任?一次次的找他谈心,每一次我都会指出他的一个优点,一次次心灵的碰撞,他的语气不再是那么强硬,眼中有着渴望的光芒。我能读懂那是发自心灵的感动之光:谁也不希望自己放弃自己啊!谁都希望得到他人的爱啊!那时,我感受到了一种关爱别人的甜蜜。
当我们在课堂上,用自己的诚心去关注那些学习困难的学生,给予他们一个展现自我的机会,他们会因此而不断的进步,你也会因此常常被许多感动包裹。教育的良知不允许我们放弃任何一个学生,而我们轻轻的一个提问,一个关注,又给他留下多少感激啊。
古时曾子曾经有“吾日三省吾身”,那么作为教师,我们也不妨每日扪“心”“三问”:吾日三省吾身——我凭什么?我做了什么?我会什么?教育是一方充满理性的天地,也是一方饱含情感的空间,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说:“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那么就让我们捧着自己的“心”,去认真的钻研教材,创造性的开展教育教学研究,积极探索新的科学教育模式;不断深入学习各种理论,因材施教,提升自己,升华自己的人格魅力。当面对那些求知的学生,你会侃侃而谈,不会因为知识的匮乏而拘谨;当面对那些需要关爱的学生,你同样会用自己滚烫的心,温暖他们,在教师的路途上,以自己独特的人格魅力影响着自己的学生,成为他们人生道路上的一盏灯塔,照亮自己也照亮着别人。
相信,我们每个人每天都会捧着一颗“心”,每一天都能获得心灵的充实,以自己的颗颗“真心”打造一片教育的灿烂亮丽的天地。
(作者单位:江苏省徐州市第七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