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高专院校新生参与式入学教育模式初探

来源 :成功·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angguopingzh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大学新生入学教育是大学生进入学校后重要的“第一课”。本文针对高职高专新生的特点和心理需求,构建参与式入学教育模式,以期触动学生内心,让他们在参与中认识自我,从而接受自我,学会总结分享,形成文字,努力践行,并不断评估与改进。
  关键词:参与式;入学教育;高职高专
  
  大学新生入学教育是大学生进入学校后重要的“第一课”,是他们顺利完成从中学生到大学生的角色转变,尽快适应大学生活学习,适应新的环境和新的人际关系的重要保证,入学教育开展的效果将直接影响学生的大学生活乃至今后的发展。如何针对新生的特点和心理需求,更好、更高效地开展新生入学教育工作是高校教育工作者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高职高专院校新生特点及心理需求
  
  1、高职高专院校新生特点分析
  (1)自卑心理严重。由于高校的扩招,高职高专院校的生源质量不断呈现下降趋势,主要由各地高考失利中的落榜者和成绩相对比较差的学生组成。落榜者经历高考的失败,学生则长期受不到家长、同学和老师的重视和肯定,均有不同程度的自卑感和失落感。同时高职高专院校高考录取分数较低,社会认同度不高,这些都会进一步加深学生的自卑心理,甚至导致自暴自弃。
  (2)逆反心理强。高职高专新生属于应试教育下的弱势群体,多数在成长的道路上没有得到尊重和理解、帮助和指引:取而代之的是家庭和老师不恰当的教育方式,在“责备—检讨—惩罚—保证”方法下,最容易产生学生的逆反心理,且加上成績差,有时还会面临莫须有的责难,由此逆反心理更强,明显表现在对正面教育、校规校纪的抵触。
  (3)自我约束力差。高考的失利、对学习的厌倦和目前社会普遍的不认同,种种原因使高职高专新生较其他高校的学生更迷茫,无目标,也更容易自我放松,易受不良风气的影响。
  2、高职高专院校新生心理需求分析
  为了进一步分析与论证新生的心理需求,我们对我校不同系、不同专业的150名学生发放了调查问卷,回收有效问卷145份。
  通过问卷调查,我们可以看到:在关于“你希望本校(系)在新生中开展哪些内容的入学教育”中,在理想信念、校纪校规、专业学习、生涯规划等9个多选项中,有82%的学生选择了专业学习教育,68%选择生涯规划,其余未超过50‰这说明新生在入校时最关注的是自身专业的学习,这也是他们安身立命的本领,表明他们想学好专业知识,为今后就业打下基础。生涯规划表明他们想认识自我,找到自己的目标与发展。而关于校史校情的只占14%。表明他们对母校的一种漠视,没有将自己与母校联系起来,观点淡薄,这将不利于其今后的发展。
  在入学教育的形式上,84%的学生选择了参与校内实践活动。在入学教育的方法上,70%的学生希望师生互动。
  
  二、构建高职高专院校参与式入学教育模式
  
  按照心理学揭示的规律,需要引起动机,动机支配行动,行动又指向一定的目标。这就是说,需要是人的一切行动的原动力,动机是推动和维持人的某种活动以满足一定需要的内驱力。
  1、参与式入学教育的思想来源。参与式入学教育的思想来源于“参与式教育方法”。从历史上来看,这种教育方法的使用可以追溯到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的“知识产婆术”。这种方法不是教授对方现成的知识,而是引导对方想问题,鼓励独立思考且带有启发性的特征。由此可见,参与式教育方法的目的是使所有在场的人都投入到学习活动中,都有表达自己的思想并与他人交流的机会,在对话中产生新的思想和认识;通过丰富个体体验、参与集体决策,进而提高自己改变现状的能力和信心。将参与式教育方法提炼出来,笔者认为可以概括为“倾诉一参与—分享。”
  2、参与式方法在高职高专院校入学教育中的作用。目前,行政化的入学教育和组织工作模式已难以从心底深处触动新生,在吸引新生方面有不同程度的削弱。说教式、灌输式的方法已得不到学生的认同。他们更需要的是一个宽松、开放的形式。而参与式方法主张公平性和合作性,它所蕴含的价值观与新生的需要的相吻合,可化解新生对程序化教育的逆反心理。因此,高职高专院校入学教育应借鉴、参照这一方法。在高校工作者的引导下,新生自愿加入到入学教育活动中来,通过相互倾诉,积极参与,集体分享等,以实现自我教育。
  3、构建参与式入学教育模式。参与式理念上强调平等、尊重、在行动过程中注重聆听与讨论,包含了“以人为本”和“管理民主”的思想。基于此思想,笔者构建了参与式入学教育模式,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倾诉。让新生把自己的困惑迷茫不满统统抒发出来,并把这种不良情绪归纳总结。然后让新生下去思考如何去克服。第二阶段:参与。通过参与活动,记录下活动体验。把消极情绪和积极情绪对比分析,引入多元成功,重塑信心。第三阶段:分享。由学生自己提出改进措施,并形成明文规定,再引入校规校纪,让学生能够在参与中从心理去接受。
  
  参考文献:
  [1]杨彦冰,高职学生逆反心理的成因分析及对策[J],教育与职业,2008(30)121-122
  [2]刘玉玲,张殿玉当代大学生的心理需求特点与成才的有效激励[J],现代教育科学,1997(4)23,24
其他文献
作物生产的悠久历史、宏大规模以及人类生活的大量需求和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为作物栽培科学化提供了有利的基础条件和发展的强大动力。     一、各论部分教材的结构特点     从各论包括的14个作物的栽培理论的普遍规律来看,其教材结构模式为“三大内容、直线结构”,即“概述一生长发育规律一栽培技术”。就概述而言,每个作物均以一节的体例安排来加以论述,而作物的生长发育理论内容和栽培技术内容则依不同的作
随着经济一体化新常态的形成,我国众多建筑企业由于法律风险防控体系的不健全而引发了大量不必要的法律纠纷,遭受了重大经济及声誉损失.本文从现代建筑企业当前法律风险防控
当前高校教职工的生活质量令人关注,他们工作重、责任大、工作节奏快,而且学生、学校和社会都对他们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和期望,这些使他们的压力加大,心理和生理健康状况堪忧,严重影响了生活质量,必须高度重视高校教职工生活质量问题并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    一、高校教职工生活质量状况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高校教职工因其具有广博的科学文化知识,丰厚的文化底蕴和为人师表,教育传播等作用而成为一个特殊的
摘要:初中生的英语功底普遍都较薄弱,但是他们吸收英语知识的能力却特别的强,传统死板的机械式英语教育方式不仅使外国文化的魅力荡然无存,更容易让初中生感到英语学习索然无味,难以充分吸收英语知识,因此,要使初中生更好地学习英语,就要做到使其具备英语自主学习的能力,而自主能力的源头就是初中生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英语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主动培养初中生的英语学习兴趣,运用风趣幽默的语言以及具有针对性的教
DOI:10.3772/j.issn.1009-5659.2016.19.016  水工建筑物混凝土因温度变化、水流冲刷、干湿交替、冻融循环、介质侵蚀等作用易产生开裂、冲磨破坏、风化、剥蚀、碳化、腐蚀
在世界经济全球化加快的今天,信息剧增、国际交际日益频繁,英語更加成为人们学习新知识、进行言语交际最普遍的方式。作为职业学校,它的培养目标是工作在第一线的既懂得技术又能操作的应用型人才,需要掌握一定的英语知识。面对职业学校学生英语基础知识相对薄弱的现状,如何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仍是职业学校英语教学的重要课题。    一、重视基础教学,加强语言素质的培养    无论外
施工图作为设计环节最终的技术产品,不仅是工程建设的依据,也是决定工程质量的关键.据统计,设计费用占整个开发费用的2%-3%,影响的价值占到70%-80%,由于设计质量差的原因导致发生
从“北京第一高楼”国贸三期到“华北第一高楼”天津津塔,再到“中国第一高楼”深圳平安金融中心,一座座摩天大楼不断拔高着城市的天际线。但在这些建筑作品的总工程师周予启
工会是能够兼顾职工的意愿和职工的切身利益,能够为职工在工作中寻求和实现公平公正的基层群众性组织,它在各个企事业单位中都有其举足轻重的地位,是单位与员工间沟通的桥梁
采用熔盐法生长了光学质量的 Ce:KTP晶体。透过曲线表明 ,Ce:KTP在紫外截止波段附近的吸收比普通 KTP低约 10 %。采用 KTP晶体的倍频以及 Ce:KTP和频的组合 ,利用 Nd:YAG激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