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舒缓医学理念认知现况分析

来源 :中华老年医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hy_28722948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通过对我国舒缓医学相关研究的总结,为舒缓医学理念宣传和相关研究的开展提供指导。

方法

在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上以"(舒缓医学OR姑息治疗OR安宁疗护OR临终关怀OR纾缓医学OR和缓医疗)AND(理念OR接受)"为关键词在全文中进行模糊匹配搜索,在美国国立医学图书馆(PubMed)数据库上以"palliative care AND China AND(acceptance OR acknowledgement OR concept OR conception)"进行查找,发表年限、作者、刊物、文章类型、语言等均不设限,并进一步人工筛选出内容符合调研中国大陆舒缓医学认知情况的文献,对筛选后的文章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

结果

共获得相关文章35篇。调研多采用问卷调研的方式,舒缓医学总体接受程度从25.3%至86.6%不等,其中老年人的接受程度为25.3%~70.8%、晚期癌症患者的接受程度为30.8%~56.2%、患者家属接受度为61.7%~68.4%、医护人员为56.6%~95.8%;总体而言,医护人员的接受率高于患者家属,而后者高于晚期癌症患者。在认知影响因素上,性别未显示出与接受程度有显著关系,各研究中结论较为一致的影响因素包括年龄,其次是学历、医学背景、宗教信仰或民族。

 结论

我国对舒缓医学理念认知仍有较大欠缺,需要更多的宣传和教育使之推广;舒缓医学理念认知相关研究与国外比较仍有不足,需更完善的设计、更严谨的调研来了解国人对舒缓医学的接受程度。

其他文献
髋部骨折多见于老年人,采取保守治疗患者致残致死率高,手术治疗已成为公认的首选方法。老年髋部骨折患者常合并疾病众多、病情危重和麻醉手术风险高的特点,准确地进行术前风险评估和选择适当的麻醉方法对于降低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并发症和改善其转归有很大帮助。
目的比较两种手术方法治疗老年人肛裂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12月在我院治疗的138例老年肛裂患者进行分析,随机将其分为常规组(69例)和改良组(69例),常规组患者予以侧位肛裂切除术,改良组患者采取改良纵横缝内括约肌切断术,比较两种术式治疗效果、术后切口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切开感染、术后排尿障碍率和复发率等情况。结果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改良组68例(98.6%)与常规组65例
目的探讨p66shc在过氧化氢(H2O2)所致内皮细胞功能损害中的作用和可能的机制。方法培养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HUVEC),分别用H2O2、H2O2和蛋白激酶C(PKC)抑制剂、H2O2和PKC激活剂、H2O2和P38抑制剂处理30 min或不处理,24 h后收集细胞。噻唑篮法检测HUVEC存活率,Ki-67染色检测HUVEC增殖活性,免疫荧光染色法检测HUVEC的凋亡,蛋白质免疫印迹法检测p
目的研究老年重症缺血性卒中患者的免疫紊乱状态,并探索适当的糖尿病型肠内营养制剂能否调节该类患者的免疫功能。方法采用随机对照前瞻性研究,入组60~80岁,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NIHSS评分)≥10分并伴有吞咽困难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90例,随机分为新型糖尿病型肠内营养制剂治疗组(A组)和传统糖尿病型肠内营养制剂治疗组(B组),同时入组同期60~80岁,NIHSS评分<10分,且没有吞咽困
目的探讨灌注法骨水泥强化椎弓根螺钉技术对老年脊柱后凸畸形截骨矫形长节段固定融合术的影响。方法回顾性队列研究分析2012年1月至2014年6月北京医院骨科脊柱组治疗的老年脊柱后凸畸形年龄≥70岁的患者,32例临床资料完整的患者纳入研究。全部患者均为继发于脊柱胸腰段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后凸畸形,均行脊柱后路截骨矫形长节段固定融合术,部分患者同时行椎管或神经根管减压术。排除骶椎被融合固定的患者,排除骨密度的
目的了解老年住院死亡患者的死亡情况及时间节律分布,提出预见性医疗对策。方法收集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老年医学科2009年8月至2013年8月60岁及以上老年住院死亡患者449例的病历资料,分析患者死亡的季节及时间分布规律。结果肺部感染(175例,38.97%)和恶性肿瘤(162例,36.08%)是导致死亡的最主要原因。春季和夏季肺部感染的死亡人数较高,夏季恶性肿瘤相关死亡人数较高,但差异无统
目的分析不同麻醉维持方式在妇科老年患者腹腔镜手术中的应用效果及对术后恢复的影响。方法本研究共纳入2015年1月到2016年12月在我院妇科行腹腔镜手术治疗的老年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0例,分别采用静吸复合麻醉维持方式和单纯静脉麻醉维持方式,分析和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情况、麻醉前后动脉血气、血压、心率变化、麻醉前后认知功能情况,以及术后并发症。结果两组患者在苏醒时间、拔管时间和话语时间方面差
目的探讨术前外周血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与中老年结直肠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3年6月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12例接受外科手术,且术后病理诊断为结直肠癌的中老年患者临床资料。根据年龄将患者分为46~65岁组130例和66~89岁组82例,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确定NLR最佳截点,将两组患者分别分为高NLR(>3.13)组和低N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