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糖尿病型肠内营养制剂对老年重症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免疫功能的调节

来源 :中华老年医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igansw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研究老年重症缺血性卒中患者的免疫紊乱状态,并探索适当的糖尿病型肠内营养制剂能否调节该类患者的免疫功能。

方法

采用随机对照前瞻性研究,入组60~80岁,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NIHSS评分)≥10分并伴有吞咽困难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90例,随机分为新型糖尿病型肠内营养制剂治疗组(A组)和传统糖尿病型肠内营养制剂治疗组(B组),同时入组同期60~80岁,NIHSS评分<10分,且没有吞咽困难的患者作为对照(C组)。观察3组患者的免疫功能情况,并比较使用不同肠内营养支持制剂患者治疗后7 d的营养状况和免疫功能情况。

结果

治疗7 d后,两组重症卒中患者的营养状况均无明显变化,其中新型糖尿病型肠内营养制剂治疗组对患者血脂情况改善更为明显;重症卒中患者在起病72 h内即出现免疫抑制状态,CD3T淋巴细胞〔A组(63.36±7.79)%比C组(69.27±10.26)%,P=0.01,B组(63.45±11.35)%比C组(69.27±10.26)%,P=0.039〕、CD3CD4T淋巴细胞比例〔A组(36.12±9.15)%比C组(42.54±8.81)%,P=0.018,B组(37.02±9.10)%比C组(42.54±8.81)%,P=0.017〕较C组患者显著下降,且重症卒中患者NIHSS评分同患者CD3T、CD4T淋巴细胞比例呈负相关。治疗7 d后,新型糖尿病型肠内营养制剂治疗组CD3 T淋巴细胞〔治疗后(69.25±9.93)%比基线(63.36±7.79)%,P<0.001〕、CD3CD4 T淋巴细胞〔治疗后(45.79±9.47)%比基线(36.12±9.15)%,P<0.001〕、CD4/CD8比值〔治疗后(2.27±1.40)比基线(1.70±0.82),P=0.001〕较同组基线升高,CD3〔A组(69.25±9.93)%比B组(63.07±9.47)%,P=0.003〕、CD3CD4〔A组(45.79±9.47)%比B组(41.32±8.89)%,P=0.024〕水平也高于B组。B组仅CD4T淋巴细胞比例同基线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41.32±8.89)%比治疗前(37.02±9.10)%,P=0.019〕。

结论

1)糖尿病型肠内营养制剂作为肠内营养制剂,能够在缺血性卒中急性期提供足够的能量支持;2)重症缺血性卒中患者在病程急性期存在免疫抑制状态,新型糖尿病型肠内营养制剂治疗组能够显著改善重症卒中患者的免疫紊乱状态。

其他文献
目的评估变应性鼻炎(AR)对老年人生活质量和焦虑抑郁情绪症状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对我院2015年1月至2016年10月门诊就诊的老年AR患者进行生活质量、焦虑和抑郁情绪症状的病例对照研究。AR组为AR患者167例,选择同期健康老年人158例为对照组。以鼻结膜炎生活质量调查问卷(RQLQ)、抑郁自评量表及焦虑自评量表对研究对象进行评估,比较AR组老年患者与对照组患者各维度得分的差异,以SPSS1
目的提取并验证中国汉族人阿尔茨海默病(AD)患者血浆中含有可调控β分泌酶1(BACE1)表达的长链非编码RNA(lncRNA)β分泌酶1反义转录物(BACE1-AS),为BACE1-AS作为AD血浆分子标志物及治疗新靶点提供研究基础。方法本研究共纳入27例AD患者和28例年龄、性别、学历等与AD组相匹配的健康人群做对照组;采用异硫氰酸胍-酚氯仿法对血浆样本进行RNA提取;应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
目的评估中国老年人营养不良现状及其对日常生活自理能力、健康状况、慢性病和医疗花费的影响。方法本研究资料来自北京大学2013年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ina Health and Retirement Longitudinal Survey,CHARLS)数据库,该数据库涵盖了社区中老年居民的基本信息、家庭、健康状况和功能、医疗保健与保险以及工作收入信息。本研究抽取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最终样本
目的调查天津市某三级甲等医院老年住院患者骨质疏松发生情况、导致骨质疏松发生的危险因素以及伴有低钠血症的骨质疏松患者情况。方法对2 496例老年住院患者血钠、血钙、血浆25羟维生素D3〔25(OH)D3〕、血浆甲状旁腺激素、血浆I型原胶原N末端前肽(PINP)、β-I型胶原交联C末端肽(β-CTX)进行测定,同时以问卷调查的形式记录患者性别、年龄、身高、体重、吸烟史、饮酒史,并根据身高、体重计算患者
目的探讨钠氢交换体-1(NHE1)基因敲降对缺氧状态下巨噬细胞三磷酸腺苷结合盒转运体A1(ABCA1)蛋白水平及胆固醇外流的影响。方法感染表达特异靶向NHE1基因短发夹RNA慢病毒(siNHE1)或表达乱码RNA慢病毒(siNC)的RAW264.7细胞缺氧24 h,实时定量PCR(qRT-PCR)及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检测NHE1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用SNARF-1、Fluo
髋部骨折多见于老年人,采取保守治疗患者致残致死率高,手术治疗已成为公认的首选方法。老年髋部骨折患者常合并疾病众多、病情危重和麻醉手术风险高的特点,准确地进行术前风险评估和选择适当的麻醉方法对于降低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并发症和改善其转归有很大帮助。
目的比较两种手术方法治疗老年人肛裂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12月在我院治疗的138例老年肛裂患者进行分析,随机将其分为常规组(69例)和改良组(69例),常规组患者予以侧位肛裂切除术,改良组患者采取改良纵横缝内括约肌切断术,比较两种术式治疗效果、术后切口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切开感染、术后排尿障碍率和复发率等情况。结果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改良组68例(98.6%)与常规组65例
目的探讨p66shc在过氧化氢(H2O2)所致内皮细胞功能损害中的作用和可能的机制。方法培养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HUVEC),分别用H2O2、H2O2和蛋白激酶C(PKC)抑制剂、H2O2和PKC激活剂、H2O2和P38抑制剂处理30 min或不处理,24 h后收集细胞。噻唑篮法检测HUVEC存活率,Ki-67染色检测HUVEC增殖活性,免疫荧光染色法检测HUVEC的凋亡,蛋白质免疫印迹法检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