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导管介入治疗动脉导管未闭72例临床分析

来源 :医学理论与实践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olen99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介入治疗动脉导管未闭(PDA)的临床应用。方法:超声心动图确诊的动脉导管未闭(PDA )72例患儿,均在 X 线透视及造影指引下经导管置入封堵器,术后24h 、1个月、3个月、6个月、12个月行心脏彩超随访进行评价。结果:PDA 形状:管型10例,漏斗型62例;直径:最窄处3~8.5mm ,平均4.94mm ,选用6/8~14/16mm PDA 封堵器。71例患儿一次封堵成功,1例患儿换用封堵伞后再次封堵成功。术中术后并发症少、轻微。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12个月随访复查心脏彩超均无异常(
其他文献
考虑了一类热源在两端的反应扩散方程反馈控制器的设计问题,利用边界控制的Backstepping方法设计出状态反馈控制器.由于热源在两端,反应扩散方程中含有两项反应项,因此,在运
目的:观察低频超声与尿激酶联合应用对体外血栓的促溶作用,并对其作用机理进行探讨。方法:制备全血血栓块按照不同实验方法分组:(1)生理盐水组(NS组);(2)尿激酶组(UK组);(3)超声组(US组);(4)超声联
目的:观察倍他乐克(β受体阻滞剂)对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疗效。方法:选择61例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1例,对照组30例,对照组常规用洋地黄、利尿剂、ACEI等治疗,治疗组在对
血小板膜糖蛋白在血小板黏附聚集和释放反应中起着重要作用,当血小板受刺激活化时,血小板膜糖蛋白发生改变。血小板聚集主要取决于GP1Ib/UIa复合体与Fs,vWF,纤维连接蛋白和体外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