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两面派”,怎么“治”?

来源 :青春期健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anshixuji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案例一:程程在幼儿园吃饭很好,可到了家里却这不吃,那不吃的;在幼儿园程程听话又勤快,能主动把桌椅摆得整整齐齐的,还能关心、照顾小伙伴,可到了家里,不仅什么活都不干,还非常淘气、任性。
  
  案例二: 冲进教室,小华抓起同学张明的书包就往地上摔。顿时,张明的课本、纸笔散了一地,并且凶巴巴地说:“你去找老师呀,就算你去告状,老师也不会相信你!”张明跑到老师跟前诉说了开头的一幕,班主任果然怎么也不相信。
  原来,在老师面前,小华是个很乖的孩子,遵守纪律,尊敬师长,学习成绩也很好,可每当老师不在场时,小华总是摇身一变,成了“恶少”,顽皮捣蛋,还专门欺负同学。
  
  案例三:菲菲在本市某示范中学念初二,因为学习成绩好、工作认真负责,被同学们推举为班长。谁也没想到,就是这样一个“好孩子”,回到家中不但骄横跋扈,还常常动手打姥姥。有一次,菲菲放在桌上的折扇被姥姥不小心碰到地下,没等姥姥反应过来,菲菲就从沙发上跳起,捡起扇子往姥姥的胳膊上打了一下,嘴里还说着:“笨死了”。姥姥望着被打红的胳膊气得说不出话来。
  
  两面派解读:
  “两面派”,一般指口是心非、善于伪装的人。
  所谓“两面派”孩子,并非是成人世界中常说的那种表里不一,有目的有企图故意为之的人。孩子的“两面派”,其实是他适应不同环境的后果,也是他长期与他人相互作用的结果,是孩子在不同的环境中表现出的不同行为。
  孩子的“两面派”多表现为:在学校里和在家里不一样;老师面前和家长面前不一样;父辈家长面前和祖辈家长面前不一样。在发展领域方面,孩子的“两面派”一般更多地出现在行为习惯的培养上。“两面派”的行为可能是孩子最初对权威的顺从、对自我情感的压抑,到后来寻找途径进行自我放松的过程的体现,这会严重损害孩子的身心健康。
  
  心理发展特点:
  1.“两面派”孩子其实很聪明,不仅社会认知能力强,能够看懂成人的脸色,了解成人的脾气和态度,体察家长和老师的心理活动;而且可以根据成人不同的情感、态度、要求和行为方式,调整自己的应对方式,以此获得成人的表扬和奖赏。一般来说,人际智能是这类孩子的发展强项。
  2. 孩子尚处于他律阶段,自控能力远不如成人。如果外界环境对孩子的限制较多,孩子会在他律的约束下,表现出好孩子的一面。相反,如果外界环境对孩子较为纵容的话,孩子则会任由自己的喜好,做自己想做的事。
  3. 孩子自我意识在增强,随着孩子的年龄增长,自我意识的发展,孩子的自尊感和荣誉感也逐渐地发展起来。因此,孩子为了在集体中获得认可,往往在学校老师和小朋友面前会表现得乖巧懂事、热爱劳动、乐于助人;到了校园外的地方,就会放松自己,表现得和学校大不相同,有时甚至会变得任性、不讲理、蛮横、残暴。
  
  心灵处方:
  1.火眼金睛——看得到孩子的进步
  孩子是需要在正面、积极的环境中进步的。孩子的进步,哪怕只是很微小的进步,都要及时给予肯定和表扬,以增强孩子的动力。
  2.身体力行——做好孩子的榜样
  孩子特别喜欢模仿成人。因此无论何时何地,家长都要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避免出现“两面派”的情形,使自己努力成为孩子敬爱的且值得学习的好榜样。切忌责怪孩子那些连家长自己都做不到或做得不好的地方。
  3.家园接轨——塑造孩子的好行为
  孩子的良好行为,是需要长时间培养的。因此,家长应了解学校的作息制度和生活常规,即使在家里也可以时不时的按照学校的“规矩”来要求孩子。
  4.耐心等待——提供孩子实践机会
  孩子是在经验的积累中成长的。家长要学会放手,提供更多的机会让孩子真正做到“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同时,包容孩子一次又一次的错误,直到他最后成为“多面手”,避免将孩子的事情面面俱到。
  5.善于沟通——教会孩子自我反省
  当孩子表现出“两面派”的行为时,家长要试着和孩子讲道理。尝试问孩子:“你在学校也是这样的吗?”“如果你的老师和好朋友看到你这样,他们会怎样想?”家长要学会多用提示法,指导孩子进行自我教育。
  孩子“两面派”并不可怕,只要你掌握了以上提到的“变脸法宝”,就一定能让孩子改变“两面派”的习性,让他在老师、家长、同学面前都是一个样子。
  
  专家意见:
  一份针对1585名初中生及其家庭情况的调查显示:初中生存在敌对、攻击行为的占5.1%。令人难以置信的是,这些孩子在学校里多是讨老师喜欢的乖孩子或优秀学生,但在家中却是“小暴君”,对家长说打就打、说骂就骂,十分暴力。
  北京市中小学生心理咨询中心主任温方认为:这是家长前期教育的结果,主要来自以下几方面的因素。
  首先,家长平时不注意言谈举止,家庭成员之间不够礼貌。比如那位打姥姥的菲菲,就是因为父母平时打架、吵闹时,总埋怨姥姥惯坏了菲菲。看惯了父母对姥姥的不尊重,菲菲自然而然地认为姥姥“没水平”,不值得尊重。
  其次,有些父母对孩子过分溺爱,娇生惯养,导致孩子习惯以自我为中心,人际关系差、情绪不稳定、不易适应新环境。有的孩子则常常感到自己是弱者,导致自卑、烦恼和苦闷。在学校受到挫折,更不敢发泄,只能回家发泄到父母身上。
  第三,有的父母只关心孩子的考试分数,忽视了对孩子意志品质的培养。在学校时,孩子被各种荣誉架了起来,便开始伪装自己,以维护自己的形象;有的孩子则是为了在学校获得同学们的认同,表现得很蔫、很顺从,回家后才显现出“霸王”本性。
  此外,孩子的学习负担比较繁重,家长忽视了孩子对自己的感情和心理支持的强烈需求,久而久之,孩子会出现情绪障碍,心烦或苦闷,道德规范和约束力降低,严重的就会出现暴力行为。
  青少年所谓的心理问题,根本不是病态。主要还是环境压力造成的,是大人促成的,是教育方式、方法的问题。要除孩子心头之病,还得从老师、家长入手,从改变孩子周围环境入手。
   (编辑 周雁群)
其他文献
现代社会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的飞速发展,使得人们置身于一个日新月异的剧烈变化的社会中.这就要求领导管理人员必须具有较高的素质,明白管理的职能,这样才能胜任自己的社会
党建思想政治工作是企业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基础.简单来说,企业开展思想政治工作能够有效提升企业自身的思想政治建设.在新常态的背景下,企业在开展党建工作时更要注重的是党
随着新经济快速发展,技术创新已成为企业的生命.然而,精明的企业家看到,技术最终不能打败市场,企业发展需要追寻“技术+市场”一体创新模式.的确,这已是新经济时代企业增强竞
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深入发展,为适应全球化带来的机遇和挑战,西方各国纷纷掀起政府改革运动,对传统的公务员制度进行了改革和创新。而新形势下中国也同样需要针对公务员制度建
目的:探讨在婴儿肛周脓肿术后护理中应用苯扎氯铵与鞣酸软膏的治疗情况.方法:2015年6月-2016年6月期间,选取在我院就诊的肛周脓肿患儿40例,将其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在术后护理
期刊
民间历来有“无疾而终”的说法,某位老人平素“健康”而忽然辞世,人们称之为“无疾而终”。这种说法有道理吗?专家的回答是否定的。 Civilians have always had “no end t
化学是从微观角度研究和理解化学物质性质和变化的科学.微观化、符号化是化学学科的明显特征.化学方程式中蕴涵着不少学科思想和学科规律,在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中进行必要的挖
近几年来,各级政府认真贯彻执行(中发[1997]14号)精神,切实把治理“三乱”、减轻企业负担工作作为一件大事来抓,取得了明显的成效.然而,有些部门为了自身的利益,把乱收费、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