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认识和把握等号的意义

来源 :小学教学研究·理论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y69245156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等号),这个简洁、明晰的数学符号,人人熟知。 全文查看链接
其他文献
成长路上不落下一个学生,作为教师要对学生负责,对家长负责,对社会负责,这是我们每一位教师的神圣职责。新课标要求教师让学生的个性化得到充分发展,这就要求教师面向全体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充分发展。因此,我们更应该关注那些所谓的学困生。  一、深入了解数学学困生的心理活动  教师对学困生要有深入了解、分析和研究。出现学困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是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对数学产生了厌倦的心理。学生对
特级教师支玉恒坦言:语文教育不能太复杂,得简单些,得用语文的法子解决语文的问题。语文教学简单的法子是什么?支老师说,一个字——读。细究他在教学中运用的这个办法却并不简单,充满了艺术和创造。本文结合支老师的教学实例。加以阐述。    【片段1】《古井》(人教版第七册)    师:太好了。刚才这一段时间是读你自己认为读得最好的段落。现在要请你读,读你有想法的一段。谁第一个读?  生:(读第2自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