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企业预算管理

来源 :中国经贸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aialmast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预算管理是企业财务管理的起点,同时,其也是企业的一种重要的内部控制方法和经营管理手段。企业管理者借助有效的预算管理措施,能够合理配置企业内部资源,规范企业的资金运动,提升经济效益。目前,预算管理已受到我国广大企业的重视,但是在具体管理和控制方面尚存在一定问题。基于此,本文在分析预算管理的有效性和执行现状的同时,总结所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企业进行预算管理的相关对策,希望能够为促进企业预算管理水平的提高略尽绵薄之力。
  【关键词】预算管理;内部控制;资金运动;有效性;执行;对策
  一、问题的提出
  作为企业的一种重要的财务管理方法,预算管理是衡量企业财务管理和内部管理水平的主要指标。企业管理者借助有效的预算管理措施,能够合理配置企业内部资源,规范企业的资金运动,监督企业各个程序的执行情况和整体发展水平,从而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目前,预算管理已受到我国广大企业的重视,但是在具体管理和控制方面尚存在一定问题,很多企业的预算策略还不够完善,影响了预算管理的作用发挥。我国企业的预算管理情况亟待改进。
  二、企业实施预算管理的有效意义
  实际上,预算管理是一个宏观概念。其涵盖的内容非常多,是多项管理的统称。目前,预算管理主要包含企业经营预算、资本预算、筹资预算等,是一种针对企业内部运行的综合预算。有效的预算管理,不仅能改善企业的运营状况,而且还能全面调动员工的工作和积极性,有助于企业管理者执行工作。可以说,预算管理对企业而言具有重要意义,尤其是在企业内外经营环境快速变化的背景下,实施预算管理更具有一定的现实性和迫切性。详见下表。




  三、当前我国企业预算管理的有效性和所存在的问题
  1.我国企业预算管理机制尚不健全
  目前,我国大多数企业在预算管理中都尚未建立起完善、健全、有效的预算管理机制,从而难以对企业的内部管理加以规范。当前阶段,很多企业的预算管理机制都不全面,并未将企业的财务计划与生产经营活动进行相连,使预算管理难以真正发挥实效。同时,由于预算管理机制尚不完善,容易使企业在预算执行过程中存在较大的随意性和主观性,不仅容易导致预算计划与企业实际执行不相符,还无法体现出预算管理的严肃性和权威性。
  2.我国企业管理者对预算管理的重视不足
  实际上,预算管理是企业的一种十分重要的内部管理方法。能够有效帮助企业实现优化资源配置、加强资金运动、规范生产经营活动等目标。目前,虽然我国很多企业的管理者都对预算管理很重视,但是这种重视往往属于“形式主义”或者“跟风而为”,重视的主观性相对薄弱,很多管理者都并未将其作为企业管理的一项关键工作,也并不了解预算管理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很多管理者甚至将预算管理视为一种企业的经营计划,认为只要组织安排好企业的生产经营,便就是预算管理。这种错误认识不仅无法发挥出预算管理的应有作用,还容易使企业的经营和发展存在较大的随意性。
  3.预算的审批与执行监督机制不健全
  企业各部门编制了预算计划之后,财务、审计等部门,以及企业管理者需对预算进行审批。可以说,预算审批决定了企业预算管理的科学性。然而目前,我国很多企业都并不具备完善的预算审批机制,在审批过程中存在较大的随意性和主观性,同时也缺乏对企业实际情况和发展战略的考虑。此外,对预算执行阶段的监督也缺乏相应机制,导致预算执行不严格。
  4.对预算管理目标的考核力度不足
  预算管理有其目标,企业应结合该目标对预算得编制和企业的实际运营状况进行指导。而预算管理目标的实现离不开预算考核。然而目前,我国很多企业都对预算管理目标的考核力度不足,导致预算管理目标执行不力,预算管理的作用难以被有效发挥。同时,很多企业的管理者缺乏对企业自身情况和外界环境变化的思考,真实的预算管理只是敷衍了事,流于形式。一旦发生重大事项,做不到“随机应变”,并最终可能导致预算管理目标的落空。对预算管理目标的考核力度不足,容易使实际的预算执行结果与预算计划存在较大偏差。
  四、企业应如何提高预算管理能力
  企业应当针对内部可能存在的各种预算管理问题,制定一系列的内部管理措施,逐步完善企业预算管理体系,提高企业的预算管理水平。
  1.做好充分的市场调研
  企业在编制预算数据之前,应先进行大量的市场调研工作。企业可以设立专门的调查人员对当前市场的行情与动向进行充分的摸底和分析,在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进行预算编制,从而保证编制出的预算数据能够适合当下的市场。特别是对一些市场销售企业而言,市场的供求关系将直接影响到营销预算数据和生产预算数据的准确性。另一方面,企业还应密切关注市场动态,随时掌握行业变化的第一手资料,再根据市场变化及时对预算进行调整,从而实现预算管理的最优配置,保证预算数据编制的精确与科学。
  2.实现预算管理的全面性
  企业实行预算管理应当保证预算管理的覆盖面要涵盖到企业的每一个角落,保证预算管理的全面性。首先,企业应做好预算宣传工作,使每一个员工都能了解到预算管理给企业所带来的正面推动作用,从而消除员工的心理抵触情绪。然后,企业在编制预算数据时,应当尽量将数据做到最细,强调部门间的沟通与联系,使预算数据对企业的每一个岗位、每一个员工都起到约束作用,使企业资金的每一笔资金的流入和流出都能找到依据,使企业运转的每一个细节都在企业预算监控管理之下。唯有如此,预算管理才能够发挥出最大的作用。
  3.合理掌握预算管理的刚性与弹性
  企业在实行预算管理过程中,应当合理把握其刚性与弹性的统一。企业在编制预算数据时,是根据当时的市场动态和企业目标进行编制的。而在预算执行过程中,企业一方面应当根据变化的市场行情对预算数据进行一定的微调,这种微调应当控制在企业预算一定的弹性范围内,故应控制调整幅度;另一方面企业还应当秉承一贯的预算原则将实际数据刚性的控制在标准值范围之内,从而保证预算目标的顺利达成。
  4.强化企业的预算执行
  企业制定好未来期间的整体目标后,相关部门就应将整体预算数据加以细化,将其有机的分解到各个部门中,由部门负责人对部门预算的实现进行负责;部门预算再由部门负责人分配给各个岗位的员工,明确每个员工的预算责任,由此实现企业全方位的预算执行管理责任体系。每一个预算执行部门都应当严格按照预算数据进行日常运营工作,对部门资金管理活动要严格控制,保证资金配置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5.加强预算考核,完善预算奖惩机制
  企业可以将预算考核与企业的绩效考评有机的加以结合,充分发挥预算激励的作用。企业应对预算执行的全过程进行时时监督,对部门和员工的月度、季度、半年度、年度的预算执行情况进行科学的考核和分析,并将考核结果列入绩效考核的内容中。考核人员在考核过程中,应全面客观的反映被考核部门和员工的实际运作情况、预算控制的效果和相关财务反馈信息等,保证考核结果的科学和准确。最后,企业应对预算考核及绩效考评结果较为理想的员工进行适当的奖励,充分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另一反面,预算考核还能找出预算管理中存在的漏洞,作为下期预算编制的原始资料。
  参考文献:
  [1]陈秋莲,刘亚琴.浅议企业预算管理[J].农场经济管理,2013(04)
  [2]祁怀锦.关于现代企业预算管理与控制的思考[J].会计师,2009(11)
其他文献
目标成本管理是市场驱动的成本管理体系,是企业控制成本的切实可行的方法之一。现代企业实施目标成本管理可以提升现代企业自身的竞争力,可以有效地为企业降低成本,提高效益。本
【摘 要】随着我国将“科教兴国”作为强国富民的战略决策,教育在经济及社会发展的地位更加重要。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加大对教育事业的财政性支出比例,我国教育规模的扩大和教育质量改善力度大家是有目共睹,教育所产生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也在发挥着巨大的能动作用。与此同时,教育投入与经济增长的关系问题也成为我国近年来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大量研究成果表明:教育投入不仅在我国经济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在经济增长模
低倍镜下纹理特征不清晰,并且相较于高倍镜更易受到方向和距离的影响。为此我们提出改进的纹理特征计算方法,结合形状分析方法,进行特征级融合以提高骨质疏松识别准确率。通过对纹理参数在方向和距离上的分析,发现相关和短游程矩对方向非常敏感,并且距离在等于3时各参数变化趋于稳定。基于变异系数法利用相关和短游程矩计算各个方向权重系数,使用距离等于3时的纹理数据得到最终纹理参数结果,融合形状参数,用线性支持向量机
从20世纪经济发展的情况看,企业的组织形态正呈现两极发展的趋势:一方面,大型企业通过重组合并成为特大型企业,特别是跨国集团已成为世界经济举足轻重的力量;另一方面,中小企
【摘 要】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和现代企业制度的逐步建立和完善,企业内部管理工作也日趋复杂和艰难。一方面,处于改革阶段的我国现代企业管理工作还存在一定程度的混乱、无序和不完善;另一方面,伴随着我国企业所面临的各方面的风险不断提升,企业内部审计管理所面临的内控风险也在不断提升。在此背景下,本文从当前我国企业内部强化风险导向,促进企业内部审计的角度出发,探讨企业内部审计管理过程中存在的
研制人线粒体DNA(mitochondrial DNA,mtDNA)表达谱芯片,鉴定芯片的特异性和稳定性,完善芯片的制备和使用程序,优化实验参数,为线粒体功能研究提供物质基础及技术保障。以人mtDN
【摘 要】税收优惠政策是国家调控经济的重要手段,享受税收优惠于企业而言意义重大。通过享受税收优惠,企业可以增加利润,提高内部财务管理能力和财务管理人员的素质,还可以加强与税务部门的沟通协调能力。目前,税收优惠政策在实际执行时还存在着区域差异大、执行力度不够、征管随意性强和透明度不够等问题,导致其很难发挥应有的作用。本文对这些问题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并有针对性的提出了解决措施,以期能完善我国的税收优惠政
【摘 要】在事业单位管理过程中,财务管理作为重要的管理内容,关系到事业单位管理的有效性。鉴于财务管理的基础地位,及其对事业单位的重要作用,只有认真分析财务管理工作特点,并掌握财务管理要点,做到正确掌握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原则,才能保证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取得实效,进而为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提供有力支持。为此,事业单位不但要对财务管理工作引起足够的重视,还要掌握财务管理要点,保证财务管理工作得到有效开展
“二八定律”等认为给企业带来80%利润源自20%的大客户,抓住这些大客户,企业的成功将水到渠成。受此影响,很多研究将重心放在了研究企业如何集中资源,如何深入熟悉、掌握大客户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