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思维装上想象的翅膀

来源 :文教资料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azaq13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作者在中学历史《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了八次想象,对俄国十月革命的历史原因、过程、结果,以及性质进行了分析。结合此案例,作者谈谈想象在历史学习中的特别意义和要求。
  关键词: 《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 想象 历史学习 意义 要求
  
  一、《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学习中的八次想象
  (一)二月革命为什么像雪崩一样展开了?
  二月革命是十月革命的前奏曲,拉开了伟大的1917年革命的序幕。俄历2月23日(即公历3月8日)是国际妇女节,彼得格勒的工人按习惯走向市中心涅瓦大街罢工和游行。但是,游行很快变成了骚动,出现了打砸商店、抢劫食品等非法行为。2月27日之后局势更发生了根本性转折,士兵掉转了枪口,参加了反对沙皇政权的斗争,至3月2日,沙皇政权在4天之内就像雪崩一样轰然坍塌了。一切如此偶然,如此迅速,如此出人意料,以至于至今仍有人称其为“二月革命之谜”。
  第一次想象:为什么正常的社会政治活动演变成社会骚动?难道是:(1)俄国敌对国家德国派特务在俄国社会挑拨离间制造混乱,进行颠覆活动,以达到取胜的目的?(2)布尔什维克党进行了组织发动,号召推翻沙皇政权?(3)人们不为其他,仅仅为了面包,为了生存?
  
  沙皇政权的保安局在2月初的报告中说:“如果居民还没有发动饥饿暴动,那么这并不意味着他们在最近的将来不会组织这样的暴动:愤怒在增长,而且看不到增长的尽头。而这类饥饿群众的自发暴动将是走向最可怕的无政府主义革命疯狂和无情破坏道路的第一或最后阶段,这是毫无疑问的。”[1]
  
  沙皇政权的保安局在2月初的报告中说:“如果居民还没有发动饥饿暴动,那么这并不意味着他们在最近的将来不会组织这样的暴动:愤怒在增长,而且看不到增长的尽头。而这类饥饿群众的自发暴动将是走向最可怕的无政府主义革命疯狂和无情破坏道路的第一或最后阶段,这是毫无疑问的。”[1]
  
  骚动的最直接原因就是彼得格勒粮食供应不足,因为第一次世界大战已经使许多工厂关闭,大片土地荒芜,大量财富被消耗,食物奇缺。起初,事件实质上就是“面包骚动”。可是,处于战争中,少吃一些,少穿一些,少用一些,应该是正常的,人民应该是能够理解的,或者通过有关途径向最高当局反映并逐步得到解决,并不至于要推翻处于危难中的国家政权啊。那么,面包背后一定有更严重的问题,让我们慢慢地抬起头来看远方。
  第二次想象:(1)第一次世界大战对俄国人民有意义吗?(2)人民还信任领导战争的沙皇政权吗?(3)革命的历史根源究竟在哪里?
  
  半官方的英俄通讯社企图把全部事情归结为暂时缺少面包和大雪封路,这是荒谬的、在危险临近时把头藏在沙子里的鸵鸟政策。[2]
  士兵的造反改变了局面……彼得格勒卫戍部队基本上是由那些因负伤而送到后方现在伤愈的士兵和刚被征召入伍的农民,其构成使其容易受到革命力量的影响。但在二月革命中,主要不是出于政治原因,因为他们不愿离开“温暖的营房”,被整编成战斗序列派往前线。[3]
  1917年革命的深远历史根源,在于俄国现代化道路的特殊性,以及由这种特殊性造成的结构性矛盾。[4]
  
  半官方的英俄通讯社企图把全部事情归结为暂时缺少面包和大雪封路,这是荒谬的、在危险临近时把头藏在沙子里的鸵鸟政策。[2]
  士兵的造反改变了局面……彼得格勒卫戍部队基本上是由那些因负伤而送到后方现在伤愈的士兵和刚被征召入伍的农民,其构成使其容易受到革命力量的影响。但在二月革命中,主要不是出于政治原因,因为他们不愿离开“温暖的营房”,被整编成战斗序列派往前线。[3]
  1917年革命的深远历史根源,在于俄国现代化道路的特殊性,以及由这种特殊性造成的结构性矛盾。[4]
  战争是极端疯狂的,一切为了战争,所有的社会职能只能集中于一个目的——制造杀人的武器。战争给人民带来不仅仅是食物的匮乏,更有身心的伤害。为了面包的斗争,实际上就是反对造成食物匮乏和无尽牺牲的战争。第一次世界大战对于俄国经济产生了毁灭性的打击,给俄国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牺牲和苦难,沙皇政府所宣传的“拯救斯拉夫小兄弟”、“困难是暂时的”等高论和谎言无法解决任何实际问题,对广大人民群众来说没有任何意义。
  在军队参与对沙皇统治构成了致命性影响的背景下,俄国各种政治力量纷纷采取行动,开始以各自的方式对运动施加影响,实现政治抱负的时机好像已经来临。激进的资产阶级民主党派成立了国家杜马临时委员会,向在前线的尼古拉二世发去电报,要求成立对杜马负责的政府,并委托一个受公众信任的人来组织新内阁。代表社会主义势力的党派成立了苏维埃,呼吁“为了顺利完成争取民主的斗争……将齐心协力为彻底排除旧政府、在普遍秘密直接和平等基础上选举并召集立宪会议而斗争”。群众运动的方向发生了变化,要求面包、反对战争的运动逐渐被引向对沙皇政权的不信任和对专制体制的革命。如果把眼光拉得更一些的话,这种转变其实反映了俄国走向现代化道路中的深层次的矛盾。
  彼得一世的改革“用野蛮制服野蛮”,通过专横的手段全面推行“西化”政策,促进了俄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生活方式发生变迁,奠定了使俄罗斯成为现代化国家的基础。但是整个改革中,沙皇却未让专制主义的政治制度受到一点儿改动。
  1861年亚历山大二世通过改革使俄国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但是广泛存在的农奴制残余,特别是极不相称的上层建筑,严重制约着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水平,使其远远落后于西欧国家。
  1905年革命后,沙皇虽做出了巨大的让步,成立了带有资产阶级议会性质的杜马,但是土地问题和沙皇专制政体问题仍然是俄国走向进一步发展的两个瓶颈。
  俄国现代化的发展要求改革,但改革每每又不能根本解决问题,历史发展如江河入海,必须找到一个出海口。历史选择了革命,战争促成了革命。历史长期积蓄的能量终于使二月革命像雪崩一样展开了。
  (二)《四月提纲》是列宁说出的胡话?
  1917年4月初,列宁从瑞士出发,途经几国,辗转数日,终于回到了彼得格勒,第二天他在社会主义分子的会议上作了关于战争与革命的报告,这个报告后来被称为《四月提纲》,强调以工人代表苏维埃取代临时政府,以苏维埃共和国取代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将革命从资产阶级的民主革命过渡到无产阶级的社会主义革命。孟什维克的代表A.波格丹诺夫当场向列宁大声地叫喊:“这是精神病人热昏的胡话!”甚至一部分布尔什维克分子也认为列宁的想法是对于普遍承认的马克思主义思想的背叛。可以想象出当时喧闹的会场对列宁的讽刺和嘲笑,列宁说出的真是“胡话”吗?下面让我们结合想象来思考列宁“胡话”的逻辑发展思路。
  第三次想象:(1)列宁经过长途颠簸,生病了,热昏了头?(2)列宁像社会上暗传的那样,被德国收买了,故意在俄国内部制造混乱?(3)列宁因长期在国外,脱离了俄国生活,以至于做出了违背事实的判断?
  
  自17岁开始的30年的革命生涯中,列宁有3次被捕入狱,两次遭到流放,两次流亡国外。[5]
  列宁质问:“沙皇制度由于有13万贵族,这些在自己的地区、各自行使警察权的封建领主,便维持几个世纪,为什么我们不能依靠有13万忠诚的活动分子的党,坚持几十年呢?”[6]
  
  自17岁开始的30年的革命生涯中,列宁有3次被捕入狱,两次遭到流放,两次流亡国外。[5]
  列宁质问:“沙皇制度由于有13万贵族,这些在自己的地区、各自行使警察权的封建领主,便维持几个世纪,为什么我们不能依靠有13万忠诚的活动分子的党,坚持几十年呢?”[6]
  历史已经证明,列宁是一个意志坚强的革命家和忠诚的爱国主义者,生活的艰难,旅途的劳顿和金钱的诱惑都无法改变他对革命的追求,前两种想象都没有任何依据。流亡在国外,但是绝没有“脱离俄国的生活”。俄历3月2日列宁给朋友克拉兰·阿尔曼德的信中还提到了前一天“12名杜马代表掌握了政权”[7]一事,虽然身在国外,但列宁天天阅读各种有关俄国形势的报纸和杂志,一刻也没有离开过俄国国内火热的革命斗争,一刻也未停止过对俄罗斯民族发展道路的探寻。
  第四次想象:布尔什维克党分子曾普遍认为经济落后的俄国尚不具备进行社会主义革命的条件,党长期的任务只能为向社会主义过渡创造条件。身在瑞士的列宁在确认了二月革命胜利的事实后,他的思想发生了急剧地转变,用列宁夫人克鲁普斯卡娅的话说:“伊里奇的梦醒了。”“梦醒了”是什么意思呢?(1)资产阶级掌权了,无产阶级革命的高潮已经过去了,布尔什维克党只能作为在野的反对党而存在了。(2)无产阶级将获得更为有利的革命时机,社会主义革命的时代即将来临了。
  
  在当年普列汉诺夫共产主义小组中有一个女成员名叫维拉o扎素里奇的人曾经写信给马克思,问与大工业、工人阶级紧密联系的社会主义革命理论是否可以在俄罗斯实现,马克思的回答说不可能。[8]
  3月3日(俄历)列宁给流亡在挪威的另一个革命家柯仑泰写信说:“这个‘第一次革命的第一个阶段’,既不会是最后一个阶段,又不会仅仅是俄国的革命。……且看(资产阶级)人民自由党怎样给人民以自由、面包、和平……等着瞧吧!”[9]
  
  列宁真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想象家。是的,按照马克思主义的一般理论,俄国确实尚不具备革命的条件。但是列宁看到在当时的形势之下,一切资产阶级民主派和临时政府都无法解决战争造成的严重的社会问题,要和平、要面包、要土地,人民的基本生存诉求和自发性的斗争浪潮必将推动革命形势迅猛向前发展,无产阶级绝不会仅仅作为反对党而存在。革命形势裹挟着俄国,大浪淘沙,这样无产阶级就会脱颖而出,夺取政权。“世界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不仅丝毫不排斥个别阶段在发展的形式上或顺序上表现出特殊性,反而是以此为前提的”。[10]第一次世界大战已经创造了改变“通常的历史顺序”的机会,列宁从传统思维中解放了出来,“梦醒了”。
  1917年俄历6月3日全俄工兵苏维埃第一次代表大会召开,孟什维克代表策烈里以轻蔑的口吻说:“在俄国没有一个政党会说:把政权交给我们手里,走开吧,让我们来代替你们的位置,这样的党在俄国是没有的!”列宁斩钉截铁地说:“有,有这样的一个党,我们随时都准备夺取全部政权。”时间在这里凝固了一下,随后是哄堂大笑。[11]
  第五次想象:(1)大家笑得有道理:布尔什维克的力量太小了,列宁夺权的话纯粹是狂言妄语。(2)笑得没有道理:列宁是一个深谋远虑的人,他早已看准了革命的时机。
  列宁刚回国时,布尔什维克党党员仅仅1万人左右,是一个小党,党在群众中的影响远没有其他政党大,党的纲领并不能为广大人民所接受。但是到7月,布尔什维克党就已经拥有24万党员,军队中拥有近万名党员,逐渐掌握了彼得格勒苏维埃的主导权。[12]
  
  1917年俄历10月24日至25日彼得格勒武装迅速取得胜利,临时政府被推翻,成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工农苏维埃政府,布尔什维克党由此掌管了俄国的政权,历史已经证明列宁说的不是狂话。
  人民群众并不一定理解社会主义的理论,但是无法支持仍然坚持帝国主义战争的临时政府,他们必然赞同“停止战争,分配土地”的主张,认同“一切权力归苏维埃”的口号。布尔什维克党抓住了有利时机,迅速发展自身的力量。到起义之前,他们赢得了两个关键性的多数:取得苏维埃60%的代表席位,托洛茨基当选为主席,苏维埃已经“布尔什维克化”;在军队中,布尔什维克赢得了绝大多数的支持,在彼得格勒和莫斯科每5名士兵中,有4名拥护布尔什维克。俄历10月23日,正被临时政府通缉的列宁冒险出席了布尔什维克中央委员会会议,他耐心地分析了形势,严厉地警告委员们:拖延就等于犯罪,等待就是自取灭亡。会议终于以10票对2票通过了关于武装起义的提议。10月24日晚,列宁来到了斯莫尔尼宫,武装推翻临时政府的行动在列宁的直接督促下开始了。历史已经证明列宁说的不是胡话,所谓“胡话”实际上是列宁对形势的准确判断和敢于实践的勇气。
  (三)十月革命是暴力革命吗?
  
  
  
  
  
  
  第六次想象:《阿芙乐尔号巡洋舰》和《十月革命中,工人赤卫队和武装士兵攻打冬宫》是两幅关于十月革命的经典图片。由此想象十月革命中的暴力冲突情况:炮声隆隆,冲锋陷阵,尸横遍野,血流成河?
  
  10月25日晚,美国新闻记者约翰·里德当时亲随革命队伍一起冲进冬宫,他在报道说:“(进攻冬宫的队伍)像一条黑色的河流一般,在整个的一条街上奔流着,我们不唱歌曲,不喊口号,从红色的拱门底下穿过去。……我们裹在波涛般汹涌的人群里,从右边的入口跑到冬宫里……”[13]
  武装起义进展顺利,几乎没有遇到真正的抵抗。整个起义过程中,一共死6人,伤50人。[14]
  “十月革命一声炮响”,阿芙乐尔号巡洋舰发出的那一声炮响,其实只是一声响,并没有射出炮弹,主要是威胁和警告临时政府的官员;而那一幅“攻占冬宫图”是电影《十月》中根据斯大林的政治需要虚构的一个镜头而已。没有大规模的战斗,没有激烈的巷战,没有一切都变成废墟瓦砾的破坏,按现场目击者里德的话说是“汹涌的人群跑到冬宫里”。十月革命其实是一场毫无悬念的胜利。与其称十月革命为暴力革命,不如说是一场群众运动加军事政变。当然,这也正说明了十月革命发生的必然性,形势就如同熟透了的挂在树上的果子,伸手即得。
  10月25日晚上苏维埃第二次代表大会上在斯莫尔尼宫开幕,工人、士兵和农民的代表轮番上台表达自己的愿望。那时的会场,好似一座燃烧的火山,岩浆汹涌地喷发。
  第七次想象:在人民群众情感汹涌喷发的火山上,能建立怎样的政权呢?(1)各民主主义的政党,特别是其他类型的社会主义政党都能得到接纳吗?(2)只能建立起清一色的布尔什维克的无产阶级专政?
  
  “一个瘦脸蛋、两眼发光的年轻兵士跑上了讲台。……‘再也不要任何一个决议!不要空话!需要行动!我们应当把政权掌握在自己手里!’”会场里响起了暴风雨般的掌声……这声音是士兵们的声音——这是千百万穿着军大衣的工人们和被同样的热诚、思想、感情所笼罩着的农民的声音。[15]
  托洛茨基冷淡而轻蔑地说:“让这些所谓社会妥协派,让这些吓得胆战心惊的孟什维克、社会革命党人和崩得分子走开吧!他们都是些废物,就要被扫到历史的垃圾箱去!”[16]
  革命后,高尔基对布尔什维克武装夺权进行了猛烈的抨击。他说:“这是一场没有精神上的社会主义者、没有社会主义心理参与的俄国式的暴动,是小市民动物性的大释放,下一步它将转向黑暗的君主制,那一天为时不远了。”[17]
  群众的革命情绪不断高涨,布尔什维克党的理智也在一点一点地丢失。在那样的氛围之中,已经完全没有了平心静气共同商议建立共和政权和民主制度的可能,与会的51名社会革命党、孟什维克和崩得的代表在暴风雨般的喧嚣中退出了大会,最后成立了清一色的布尔什维克的政府,列宁当选为人民委员会的主席。
  1917年二月革命推翻沙皇制度之后,俄国的主要政治力量曾达成协议,由立宪会议来决定国家治理形式并解决和平、土地、民族等重要问题。后来列宁也曾多次提到要召开立宪会议。然而,革命胜利后不久,当立宪会议选举结果公开时,布尔什维克党却作出了暴力驱散立宪会议的决定。“无产阶级专政”是《四月提纲》中布尔什维克党的既定奋斗目标,现在革命成功了,有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当然再也不能让那些所谓的民主派们指手画脚了。大文豪高尔基语言虽然过火了些,但是他还是准确预见了暴力斗争的手段和群众持续高涨的暴力情绪对未来俄国的政治制度产生的恶劣影响。
  列宁是一个伟大的革命家,其伟大之处就在于就是善于利用形势,善于捕捉时机。但是形势与人是互动的,当革命形势的大潮汹涌而来时,任何人都将被席卷而去,列宁也不例外,他也会受到环境、形势和群众的情绪的影响。十月革命政权交接中的暴力冲突是有限的,而革命成功后形势对人心的暴力却是无限的。十月革命的暴力不在于武装冲突的程度,而在于对革命后俄国(苏联)政治制度建构的影响。
  (四)十月革命,喜剧还是悲剧?
  1917年十月革命取得了胜利,建立了工农苏维埃政权;1922年,在列宁的倡导下,成立了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简称苏联;1991年,苏联解体。今天的俄罗斯国家国徽还是双头鹰,国旗还是三色旗,转了一个圈,历史似乎又回到了从前的那个俄罗斯。
  第八次想象:人们在研究历史时尽管都凭借真实的材料,但是由于叙事主题存在着多样性和差异性,对历史事件的整体认知仍然会有很大的不同,如法国大革命就有悲剧、喜剧、正剧,甚至闹剧的分别。今天我们暂时丢下政治信仰,而从客观研究的心态和一般的时态来理解十月革命,它究竟是喜剧还是悲剧呢?
  
  俄罗斯高尔基文学院院长谢·叶辛说:“列宁给了人类一种鲜明的典范,即人类还可以有另外一种生活方式……但是不管怎么说,俄罗斯走过的路还是使俄罗斯成为了一个超级大国。这就是列宁的功绩。[18]
  看起来人们好像只需要一个信号就可起义,以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从而将世界战争毫无意义的苦难转化为更加积极的事物……布尔什维克的革命,开始向世界传递着这一信号。它于是变成了20世纪历史上的核心事件。[19]
  第一次世界大战使欧洲全面转向没落,资本主义文明受到广泛质疑。爱尔兰诗人叶芝面对混战中的欧洲,充满了迷茫和愤慨,在《基督重临》一诗他说:“世界上到处弥漫着一片混乱,血色迷糊的潮流奔腾汹涌。”这样看来,俄国的十月革命开创了人类通向更高文明的一种模式,开辟了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新时代。俄国十月革命中,列宁将帝国主义战争转化为国内战争,将坏事变成了好事,是人类摆脱战争实现和平的一种有效手段。俄国(苏联)社会主义政权在极端困难的情况下,不仅坚持了下来,而且快速地发展起来,仅用二三十年的时间就走完了西方上百年才能走完的工业化、现代化道路,创造了惊人的生产力,使俄罗斯成为能够与美国相匹敌的超级大国。从这个主题来看,十月革命显然是喜剧的,因为其道路在后来俄罗斯的发展中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列宁在俄国和世界也赢得了无上的荣光。
  早在苏维埃政权建立初期,列宁非常重视民主与民主政权建设的问题。他告诫全党:苏维埃的国家机构是“从沙皇制度那里接收过来的,不过稍微涂了一点苏维埃色彩罢了”。[20]
  谁都没有想到,到了斯大林身上,个人迷信、个人专断会发展到怎样严重的程度。……
  1990年1月30日,苏联国家安全委员会公布,从1928年到1953年斯大林大权独揽的25年间,共有3,778,243人死于非命;1991年6月14日,苏联克格勃主席克留奇科宣布,这一时期内有420万人被镇压。[21]
  伯恩斯坦认为,布尔什维克扼杀民主,推行专政,实质上是赤裸裸的东方暴君专制。它来源于俄国沙皇的绝对专制政体的长期统治。[22]
  
  列宁是一个头脑清醒的政治家,革命成功后不久他就意识到了问题。但是由于其最初的理论设计,更由于人民群众高涨的革命激情和紧迫的斗争形势,关闭了本可以容纳各种社会主义势力的立宪会议,错失了建立社会主义民主的良机。他在晚年虽曾试图设计出一个议政合一、多党联合的苏维埃,但未及实践就去世了。无产阶级专政的苏维埃体制后来演变成了高度集权的斯大林专制统治。有人认为这不是列宁的错,而是斯大林个人的问题,是斯大林背叛了列宁的路线。其实斯大林自己曾反复地重申他继承的是列宁的路线,他是列宁事业最忠诚的继承者。当代著名学者闻一认为两种说法都有道理。斯大林继承了列宁的思想,只不过他按照自己所处的环境和自己的需要加以改动和发展,取己之所需,舍己之不欲。[23]
  从这个主题看十月革命似乎是悲剧,列宁因生前未能探索出一条社会主义民主的体制,结果也成了悲剧人物。当然,诚如伯恩斯坦所严厉批评的,布尔什维克扼杀民主,推行暴君专制,从根本上说起来还是俄罗斯民族的悲剧。
  历史的参与者和历史的观察者对历史的感受和认识是不一样的。参与者处于现在进行时态,要解决当下的具体问题;观察者处于现在一般时态,要考察大历史的因果问题。列宁面对急遽发展的革命形势,就是要努力抓那稍纵即逝的机遇,在俄国建设社会主义;今天要分析的是,为什么会采取那样的手段,对未来历史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完整地学习历史,我们会发现俄国有着独特的社会土壤,十月革命就是这片土壤中长出的桃树,无产阶级专政就是这棵桃树上结出的桃子。所以说十月革命不是喜剧也不是悲剧,而是一出历史正剧。
  二、学习后的思考
  早晨推门一看,潮湿的地面上有散落的花瓣,就知道夜里下过雨了。我们可以想象出下雨前天空翻滚的乌云,可以想象出风雨无情吹打花朵时的情形,可以想象出春雨过后更多的蓓蕾孕育和绽放。对于过去的这场风雨,因为我们的心情,还会产生喜剧或悲剧的理解。想象本属于人脑的基本机能,想象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在我们的历史学习和教学中也是一样的道理。下面我结合对本课的学习实践,谈谈想象在历史学习中的特别意义和要求。
  (一)历史学习需要想象。
  历史是已经过去的事情,哪怕有详细文字记载的事情,在学习时也会将其转化某种意象,加以想象和描绘。将历史学习止于了解,那么人脑只能是个材料库。如果以“第一人称的视角去感受历史人物的想法,体会他们的风范”,[24]再通过想象勾连、推理事件间的因果关系,历史学习就上升到了深层次的理解和思维的水平。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规定初中学生要“形成丰富的历史想象力”,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规定“通过对历史事实的分析、综合、比较、归纳、概括等认知活动,培养历史思维能力”,这种表述容易使人产生错觉。一定要注意,想象与思维没有层次高低之分,想象和思维是须臾不能分离的。
  (二)中学历史学习需要大胆地想象。
  历史在传承的过程中留下了太多的谜,一是因为时间的久远和史料的匮乏;二是因为历史见证人和撰述者的主观偏见;三是因为政治的、意识形态的和社会环境的制约。十月革命是20世纪人类历史上最重大的事件之一,90多年来人们给予了太多的关注、研究和评说,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对其认识仍然盖着一层迷雾。例如,列宁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正确发展吗?斯大林是十月武装革命的直接领导者吗?伯恩斯坦对列宁的批评和修正主义理论是反动的吗?对历史的学习,真的需要我们放下一切既定的结论和思想包袱,开展合乎常理的思维和想象。
  (三)中学历史学习需要有策略地想象。
  《历史教学》(中学版)2011年第九期登载的两篇文章很值得一读,冯一下先生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列述了八种想象的路径和方法,朱继军老师强调了“同情之了解”的想象原则。我在教学实践中感觉到下列三条策略也是很重要的。
  1.历史总是依据时序发展的,从过去、现在(进行)、将来和一般四种时态进行考虑,历史学习中的想象可分为四种情形:对事件发生原因的遐想,对事件演进逻辑的构想,对事件历史影响的推想和对事件整体色彩的感想。前文就是以俄国十月革命为基点,从时间的四个纬度进行的学习想象。
  2.要实现历史想象,必须拥有丰富表象,抓住典型的形象。经过初中的课堂学习和观看影视,学生头脑中已经积聚了很多历史形象,如秦始皇的武断,列宁的果敢,地动仪的灵思,相对论的玄奥,这些都是进行历史想象的抓手或线索。高中历史学习仍然需要广泛地阅读以积聚历史表象,然后在其中选择典型的形象,进行想象串联和逻辑推理。上文引起想象的典型形象被加上了着重号。
  3.历史发展途径可以想象出多种可能,但是事实只有一种,想象不是学习的全部。学习想象之后还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认真研推史料,核实和考证,分析和推理,必须坚持“大胆地推想,小心地求证”,“有一分证据说一份话”的原则。上文将引证材料以楷体标注并加了方框。
  想象和思维是统一关系,没有想象的思维和没有思维的想象都是不存在的。想象借助于形象展开,思维依据逻辑推进,想象既是思维的起点,也充满了思维的过程,装上想象的翅膀,思维一定会飞得更高更远。
  
  参考文献:
  [1][3][4][7][9][14]沈志华.一个大国的崛起与崩溃(上册).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27,30,12,49,49,74.
  [2]施用勤译.托洛茨基亲述十月革命.陕西人民出版社,2008:60.
  [5][6][8][11][18]中央电视台.大国崛起·俄罗斯.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2006:125,221,126,129,138.
  [10]列宁.论我国革命.列宁选集(第四册).人民出版社,1960:690.
  [12]李树全.《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教学设计与实施.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10,(10).
  [13][15][16]约翰·里德.震撼世界的十天.东方出版社,2005:104-105,98,99.
  [17]金雁.破解“高尔基之谜”.(上).历史教学问题,2011,(1).
  [19]霍布斯鲍姆.极端的年代.江苏人民出版社,2011:41.
  [20]张建华.红色风暴之谜.中国城市出版社,2003:245.
  [21]王康.十月革命90年救赎、悲剧与启示.南方周末,2007-11-7.
  [22]郑易平.大家精要·伯恩斯坦.云南教育出版社,2011:132.
  [23]闻一.十月革命——阵痛与震荡.广东人民出版社,2010.
  [24]张元.课堂教学的历史图像问题.历史教学(中学版),2011,(7).
  
  本文为江苏省教学研究课题“高中生历史课堂学习方法有效性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其他文献
摘 要: 新课程改革要求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营造和谐的教学课堂氛围,让学生能够通过自主、合作等方式进行学习,有利于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感悟,从而使学生形成有益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本文以《那树》一课教学为例,对如何营造和谐课堂、提高学生综合素养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那树》 和谐课堂 自主 合作    新课程改革要求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巩固学
摘 要: 本文作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从打破高考作文的思想禁区、呼唤高考作文的理性回归、重振高考作文的时代雄风三个方面进行了分析,探讨高考作文针砭时弊的写作策略,以期对高中议论文教学有所帮助。  关键词: 高考作文 议论文 针砭时弊    作文是高考语文的“半壁江山”,是考场上“兵家必争之地”。2009年广东省高考语文作文阅卷结束时,语文科评卷组组长、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院长柯汉琳教授提到的“学生的
摘 要: 本文作者通过举例四名研究生的实际培养情况,深刻而全面地诠释了自己在研究生培养上所坚持的两条理念:引导专业兴趣,培养研究能力。  关键词: 郑州大学考古专业 研究生 培养理念    郑州大学考古专业成立于1976年7月,三十多年来,本专业以“立足中原,面向全国”为宗旨,坚持本科教育、研究生教育和成人教育并重的原则,培养出400多名考古专业研究生、本科生和大专生。  郑州大学考古专业现为河南
摘 要: 张爱玲说:“生命是一袭华美的袍,爬满了虱子。”她对生命的这种定义,缘于自身对生命的感悟与总结,作为读者来看,也算是张爱玲一生的写照。把自己的生命体验融入笔下所虚构的世界,是作家们往往逃脱不了的陈式,其实这也是一个必然规律,很少有作家能够成功地塑造出超越自己观念判断的人物。无疑,张爱玲笔下的人物们的生存环境大多是她所熟悉的,这些人物与张爱玲关于生命的看法也是基本一致的。  关键词: 张爱玲
摘 要: 普希金有很多作品在中国广为流传,《驿站长》是其中尤为著名的一部,作品充满了人情味,作品所反映的主题思想在今天仍具有一定的现实指导意义,依然值得我们思考和借鉴。因此,对作品的主题仍有必要重新解读,对作品描写的情节仍有必要作进一步的分析。通过分析、解读,我们能更深刻地感悟人生,用更客观、冷静的态度对待自己的人生,用美好的色调勾勒自己人生的画卷。  关键词: 普希金 《驿站长》 人情味    
摘 要: 作者结合教学实践,认为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应巧妙运用电教手段,创设情境,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的思维活动,进而提高教学效益。  关键词: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 电教手段 素质教育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世界范围的经济竞争、综合国力的竞争,实际上是科学技术的竞争和民族素质的竞争”,要“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素质”
摘 要: 本文通过比较“天安门诗歌”运动和“地震诗歌”运动在自发性、民间性、主题和诗歌成就上的相同点,说明诗歌在表现社会人生上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 诗歌运动 天安门诗歌 地震诗歌 社会现实    诗歌是一种主情的文学体裁,因而是人内心情绪的集中反映和激情表达,相对于小说、报告文学等文体,诗歌更多的是将重点放在了诗人的内心体验上,抒写的是诗人脑中丰富的想象、心中沉淀的情绪和胸中澎湃的感受。诗人通
摘 要: 杜威作为现代教育的代表,在《民主主义与教育》中指出的三种错误教育思想对于衡量教育的发展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本文通过这三个标准对儿童读经运动进行分析,指出儿童读经运动违背了现代教育——儿童本位、教育生活在当下的理念,同时违背了儿童的身心发展规律,抹杀了儿童创造性的发展,是逆势之为,阻碍了中国教育现代化的发展。  关键词: 杜威 儿童读经运动 现代教育思想 启示    一、前言  杜威在其《民
摘 要: 《红河》,是章家瑞镜头中的《边城》。影片以中越两种文化的交融地带为背景,选择一个越南的智障少女、黑帮老大,以及中国云南瑶族的世俗男子为主人公,展开了一段悲情的感情角逐:两段纠葛的亲情长跑和一段凄美的爱情之约。在这个100分钟的故事进行中,章家瑞打造了一个胶片中的诗性世界,而且完成了关于“情”的阐释、对失落的亲情的追寻、对纯美爱情的思考。  关键词: 电影《红河》 散文世界 平行叙事 感情
张哲洙是继朴赞郁、金基德之后,将暴力美学发挥到淋漓尽致的韩国新生代导演。这位出生于1974年,曾就读弘益大学美术专业的年轻导演,艺术创作深受金基德的影响。张哲洙的电影创作之路,始于他在日本留学时看到的金基德的电影《漂流欲室》,回国后张哲洙选择留在金基德身边成为他的助手,并协助金基德拍摄了《海岸线》《春夏秋冬又一春》《撒玛利亚女孩》等。  《金福南杀人事件始末》(以下简称《金福南》)是张哲洙于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