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欣赏课程对提升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思考

来源 :艺术时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gxbyc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当前因为各种原因导致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日益严重,因此探索解决大学生心理问题的有效途径是教育界所面临的重要课题。本文从分析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入手,结合自己多年的音乐欣赏教学经验和思考,提出了在高校开设音乐课程,通过音乐欣赏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构想。
  关键词:音乐欣赏课程;大学生;心理健康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4115(2013)10-157-2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生活学习环境的日益复杂多样,大学生的学习、就业、经济等压力增大,由于恋爱受挫,环境不适应,人际关系不协调等原因产生心理障碍甚至走向极端的事件时有发生。
  一、大学生心理障碍的表现及原因
  大学生心理问题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如感觉过敏或减退、体感异常、错觉、幻觉、遗忘、疑病妄想、意识模糊、心理紊乱和难以相处,等等。就目前大学生的心理现状看,他们的心理问题主要是强迫、自闭、抑郁、焦虑、偏执、精神分裂等。上述问题的产生归根结底是由于大学生在生活当中遇到问题、产生矛盾的时候所积累的情绪无法得到适当的释放,不断的自我压抑,心理的平衡逐渐失调导致的。
  二、开展音乐欣赏是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有效途径
  我们目前的任务就是要找到能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增强他们心理素质的方法和帮助大学生解决心理问题的有效途径。笔者根据自己多年的音乐欣赏教学经验和思考,提出通过音乐欣赏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构想。音乐是自我表现和情绪释放的最佳方式,情绪是能量的聚集和释放,是对某种体验及需要发泄的动态反应。众所周知,情绪必须发泄,只有在自我表现后,情绪才转人有意识的平静状态,这也是健康的需要。音乐恰恰能满足这个需要,它为学生提供了一个情绪宣泄的出口,可把人带到意识的深度。音乐的神奇力量能帮助人们显示和唤起许多未表现的或潜在的意识。音乐欣赏能帮助大学生探索和发现内在的自我,帮助和发展自我了解及对他人的了解,从而达到心理调节的效果。
  三、音乐欣赏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理论探究
  (一)音乐欣赏通过调节情绪促进大学生的心理健康
  音乐是情感的艺术,它能使人产生喜、怒、哀、乐、忧、思、悲、恐等情绪变化,又能使人瞬间心旷神怡、情志优越。音乐艺术与人的情感活动密切相关。现代科学研究和实践证明,欣赏音乐可以使人的情感强度、情感产生发展的时间延续得到调节平衡,使之身心愉快、精神协调、心境良好。优美的音乐、动人的旋律、轻松的节奏、悦耳的和声、丰富的音色可以使兴奋与抑制得到调节,情感强度适中,时间延续适度,精神能量消耗减少,疲倦的身心恢复精力,不平衡的心理趋于平衡等。人的情感体验是一种以时间方式展开的运动过程,而音乐也恰恰是在时间中展开的艺术;感情体验在运动形式上主要表现为力度的强弱和节奏的张驰,而音乐也恰恰具有这方面的特征。此外,通过不同乐器所展现的声音色彩的变化,不同调式、调性的变化也能使人产生相应的情感体验变化,如:明亮的、忧郁的、热情的,等等。因此通过对具有崇高意味的音乐欣赏,培养大学生对真、善、美的热爱;通过对深刻表达各种情感的音乐欣赏,培养学生丰富的情感世界,就可以帮助他们解忧愁于欢悦,化暴躁为温和,使他们的精神获得平衡,情感得到调节与宣泄。
  (二)音乐欣赏通过强化自我意识促进大学生的心理健康
  许多大学生心理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就是在现实中迷失了自我,对自己的存在以及自己同周围的人或物的关系认识的错误导致的。通过音乐欣赏,十分有利于大学生自我意识的强化。音乐作品本身会传达出自我意识。艺术品作为艺术家能动创造的成果,自然会带有生动的自我意识的印痕。作为欣赏者,大学生根据音乐作品中所表达的“自我”,能感受到大学生对自身及所处的人和世界的看法和态度:热情、悲观、宁静、愤怒、无奈、思念、仇恨、失落,等等。有了对自己以及自己和周围事物关系的客观深刻的认识,大学生就不容易迷失,更不会时常感到困惑,因此产生心理问题的几率也就降低了。
  (三)音乐欣赏通过引发自我调整促进大学生的心理健康
  音乐作品能引发大学生的自我评价与判断,促使他们进行自我调整。在课堂教学中,学生往往能从教师所选择的经典音乐作品中得到不同的生活感悟。当大学生在音乐欣赏教学中接触到这些不同类型的音乐作品时,他们会很自然地反思自己的存在状态。通过把自己的情感状态和现实处境同音乐作品所表达的情感及反映的现实环境进行对比,对自我能作出更准确的定位和评价,并有可能尝试调整自己不适应现实的某些行为,从而减少了大学生心理问题产生的可能性,保证了他们的心理健康。
  四、结语
  音乐欣赏是一种包含了“积极”欣赏因素在内的有计划、有组织、有目的的欣赏活动,因而课堂音乐欣赏和个人课外独自欣赏音乐给学生制造的联想和想象空间有很大区别,具体而言,音乐教师对音乐作品的内容、风格等的选择应具有针对性、代表性,并借助一定的教学方式、方法引导学生欣赏,这样,它所产生的联想和想象更丰富。音乐课堂使学生处在一个集体欣赏环境中,欣赏时注意力更为集中,更具有目的,因而,此时的联想和想象更为专注、传神;在集体环境下,人们对音乐的不同联想和想象具有参照性和对比性,能促进和加深他们对音乐的理解和记忆,从而加强音乐欣赏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促进作用。因此,在高校开设音乐欣赏课程是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一条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论高校心理教育的组织创新[J].交通高教研究,2004,(01).
  [2]葛操.當代大学生心理分析[M].北京:中国工商出版社,2002.
  作者简介:
  郑伟,肇庆学院。
其他文献
如今,支付宝“城市服务”已经深入很多人的日常,从预约挂号到交通违法查询,从社保卡服务到港澳通行证续签……为大家的生活提供了很多便利。而这背后,是一支在2014年底才成立的全新队伍,卻于短短两年多时间内迅速成长为城市生活领域的耀眼新星。仅有的20多名团队成员齐心协力,以“互联网+政务”为切入口,以“让每个人生活得更加方便更加平等更加有尊严”为使命,致力于联合各地政府机构共建便民市政服务平台。截止到2
◎4月25日,杭州举行“‘中国梦·劳动美’杭州工匠为你喝彩”首届“杭州工匠”认定发布会,省市领导为首批匠心独运、精益求精的“杭州工匠”頒发荣誉证书,表彰那些用情怀、执着和责任,锻造出永不褪色的“工匠精神”。
“舍得”一词是佛家用语,禅的一种,本意是讲万丈红尘扑朔迷离,人生在世总会有得有舍。舍与得互为因果,舍得,得舍,何得?何舍?二者相生相克,相辅相成,存于天地,存于人生,存于心间。有舍有得,不舍不得,小舍小得,大舍大得。如果能领略其中奥意,自然会有大境界大收获。在蒋勋看来,人生有太多舍不得,“青春岁月,欢爱温暖,许许多多舍不得,原来,都必须舍得。舍不得,终究只是妄想而已”。他拜托学生帮他刻了“舍得”和
期刊
摘要:本文通过将现代建筑与抽象派艺术的对比,揭示了抽象派艺术对现代建筑设计的影响,介绍了抽象派艺术的开始与发展,分析了蒙德里安的绘画法则对新建筑的影响,研究了马列维奇“至上主义”对新建筑的影响,得出了现代建筑的形态受到了抽象派艺术深刻的影响的结论。  关键词:现代建筑;抽象派绘画;文化潮流;构成  中图分类号:J0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4115(2014)11/12-274-1
一把拳刀刻出方寸天地,一块雕版凝聚诗书画韵,一张宣纸印出古今风情。他醉心于木版水印古老技艺,重拾失落的文化,游历天下,只为寻找一条传统文化的“回家”之路。他三十年磨一剑,游说世界,让一座十竹斋四百年后在杭州重现辉煌。他是魏立中,娓娓道来一段木版水印的“杭州故事”。  主持人:魏老师,您好!“十竹斋”是现在杭州唯一一家木版水印版画制作工坊,与国内另两家木版水印“老字号”北京荣宝斋、上海朵云轩齐名,是
摘要:黔东南苗族先民从最原始的干栏式建筑的构筑开始,逐渐以宗教、生活生产为目的,自发建造木建筑,其具有功能十足而又与自然恰到好处的融合。特色木建筑景观分为建筑元素、生活生产景观元素、宗族景观元素和原生景观元素,“从古到今”“从小到大”“从象到意”“从旧到新”为黔东南苗族聚落木建筑构造艺术的变化。  关键词:黔东南苗族;木建筑;构造艺术;民族风情  中图分类号:J0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
爱国主义是凝聚中华民族意志和行动的强大力量,是激励华夏儿女为祖国的腾飞发展殚精竭虑的精神源泉,音乐是人类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在教学中要把爱国主义教育作为教学目标之
即使从不浓墨重彩,即使多为中性偏冷的色调,即使只是简而又简的结构线条,那一纸笔墨丹青之间,却依然流动着生命的诗意和浪漫,流动着生命的关怀和期待,流动着生命的坚毅和礼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