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一轮基础教育物理课程改革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目标,就是改进物理课堂教学模式和方法,注重科学探究,提倡学习方式多样化.因此,作为初中物理教师,我们必须转变旧的教学观念,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树立新的教学理念,进行科学探究课堂教学.下面就以《怎樣描述运动》这节课为例制定教学设计来尝试这种教学模式.
一、想法的由来和筹备工作
1.想法的由来.
《怎样描述运动》教学通常是用多媒体课件制定几个场景,师生共同设定情景、问题导入展开教学.我认为既然是描述运动,何不带领同学们走出教室呢?这么做的本意是让学生在外运动运动,在运动中获取物理知识和理解物理原理.因此我选取了镇上繁华的酒店外的观光电梯作为教学点,另外每位同学人手一部普通智能手机(只要有摄像功能就行).
2.筹备工作
把学生分成5人一组,设立组长负责制,负责安全、纪律,摄像技术指导.
二、新课教学设计
1.运动与静止环节设计.
每组选一名同学走进观光电梯,关好轿厢门,按上按钮从一层坐到二十层,再返回一楼,其余同学在楼下观察整个过程,学生们轮流体验一次,让学生们先交流心得,然后教师设问:(1)楼下观察的同学们,你们认为上升或下降的电梯是运动的吗?(2)坐了电梯的同学们,你们上上下下是运动还是静止的,学生回答不一,教师不要急于纠正,要保留意见.
教师在这时就要扮演裁判员的角色,出来澄清事实:我们要判断一个物体是否运动,首先要选取一个标准作参考,这个标准叫参照物.引导坐电梯的学生们分析得出:以地面为参照物,你上下就运动了;以轿厢为参照物,你就是静止的.
教师小结:
物理学里把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物体位置的变化叫机械运动.这里的另一个物体叫参照物.
2.运动与静止的相对性环节的设计.
教师指导学生每五人为一组再次乘坐观光电梯,让其中A同学背向外景站立不动,作为拍摄目标,另四人面向外景,在电梯开始上升的同时开始摄影,电梯停止摄影结束.电梯下降的同时开始摄影,到达一楼摄影结束.让学生播放自己拍摄的视频,仔细观看.然后思考:
(1)视频画面中被拍摄的同学是运动还是静止的?
(2)电梯上升的时候,视频里的外景好像一直在下降(以画面中的同学为参照物),反之,电梯下降时,视频里的外景总感觉在上升(以画面中的同学为参照物),我们如何解释?学生分组讨论.
教师小结:
外景和视频中的同学,分别以对方为参照物都是运动的,而且运动方向还相反,同一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的参照物,参照物不同,物体的运动状态是不同的,机械运动的这种性质叫做运动的相对性.
3.重难点的突破技巧设计.
机械运动及其相对性既是教学重点也是教学难点,教学中一定要克服学生大脑中一直以地面为唯一参照物的影响.让学生既做“导演”又做“演员”,在轻松氛围中让所有学生成为事件的主角,这也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
4.复习巩固.
设置问题:
(1)奥运会百米赛跑现场直播中,电视画面中一直有博尔特飞奔的镜头,摄像机是怎样架设的?这台摄像机以赛道为参照物是运动还是静止?以博尔特为参照物运动情况呢?
(2)跳伞运动员在下落过程中,感到地面在上升,是以什么做参照物?
三、教学反思设计
这节课的关键是教学点的选择,就是观光电梯的寻找.通过摄影活动的开展,让学生在自主实践中提升探究能力,调动学生主动参与探究意识,在实践活动中生成疑问,再让学生主动发现问题,小组合力共同寻找答案,与只通过教师单向导入问题的方式开展教学相比效果要好很多.
一、想法的由来和筹备工作
1.想法的由来.
《怎样描述运动》教学通常是用多媒体课件制定几个场景,师生共同设定情景、问题导入展开教学.我认为既然是描述运动,何不带领同学们走出教室呢?这么做的本意是让学生在外运动运动,在运动中获取物理知识和理解物理原理.因此我选取了镇上繁华的酒店外的观光电梯作为教学点,另外每位同学人手一部普通智能手机(只要有摄像功能就行).
2.筹备工作
把学生分成5人一组,设立组长负责制,负责安全、纪律,摄像技术指导.
二、新课教学设计
1.运动与静止环节设计.
每组选一名同学走进观光电梯,关好轿厢门,按上按钮从一层坐到二十层,再返回一楼,其余同学在楼下观察整个过程,学生们轮流体验一次,让学生们先交流心得,然后教师设问:(1)楼下观察的同学们,你们认为上升或下降的电梯是运动的吗?(2)坐了电梯的同学们,你们上上下下是运动还是静止的,学生回答不一,教师不要急于纠正,要保留意见.
教师在这时就要扮演裁判员的角色,出来澄清事实:我们要判断一个物体是否运动,首先要选取一个标准作参考,这个标准叫参照物.引导坐电梯的学生们分析得出:以地面为参照物,你上下就运动了;以轿厢为参照物,你就是静止的.
教师小结:
物理学里把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物体位置的变化叫机械运动.这里的另一个物体叫参照物.
2.运动与静止的相对性环节的设计.
教师指导学生每五人为一组再次乘坐观光电梯,让其中A同学背向外景站立不动,作为拍摄目标,另四人面向外景,在电梯开始上升的同时开始摄影,电梯停止摄影结束.电梯下降的同时开始摄影,到达一楼摄影结束.让学生播放自己拍摄的视频,仔细观看.然后思考:
(1)视频画面中被拍摄的同学是运动还是静止的?
(2)电梯上升的时候,视频里的外景好像一直在下降(以画面中的同学为参照物),反之,电梯下降时,视频里的外景总感觉在上升(以画面中的同学为参照物),我们如何解释?学生分组讨论.
教师小结:
外景和视频中的同学,分别以对方为参照物都是运动的,而且运动方向还相反,同一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的参照物,参照物不同,物体的运动状态是不同的,机械运动的这种性质叫做运动的相对性.
3.重难点的突破技巧设计.
机械运动及其相对性既是教学重点也是教学难点,教学中一定要克服学生大脑中一直以地面为唯一参照物的影响.让学生既做“导演”又做“演员”,在轻松氛围中让所有学生成为事件的主角,这也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
4.复习巩固.
设置问题:
(1)奥运会百米赛跑现场直播中,电视画面中一直有博尔特飞奔的镜头,摄像机是怎样架设的?这台摄像机以赛道为参照物是运动还是静止?以博尔特为参照物运动情况呢?
(2)跳伞运动员在下落过程中,感到地面在上升,是以什么做参照物?
三、教学反思设计
这节课的关键是教学点的选择,就是观光电梯的寻找.通过摄影活动的开展,让学生在自主实践中提升探究能力,调动学生主动参与探究意识,在实践活动中生成疑问,再让学生主动发现问题,小组合力共同寻找答案,与只通过教师单向导入问题的方式开展教学相比效果要好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