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超越中成长

来源 :初中生学习·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lylyl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体量巨大的社会问题背后,人的心理之虞常伴左右。100多年前,在中国大众经历屈辱与抗争、动荡与偏安、朝代更迭与世事变迁、西学东渐与救亡图存的时代,奥地利的一位曾经自卑之人阿德勒写了一部书——《自卑与超越》。这部作品可以看作是他对自我经历的梳理、反观、生发。
  与阿德勒在书中同游共行,人们洞察到他的自卑源于同他哥哥的比较。与此同时,人们回望过去的人和事,会发现周遭之人都有童年之伤、记忆之痛。我们才猛然慨叹,“三岁看到老”“五岁定终身”的东方谚语原来具有世界意义。
  人,从生到死都与形形色色的心理疾痛纠缠不休。无论功高爵显,还是平凡无闻,人的内心都或长或短、或多或少、或轻或重地住着无法驱离的心魔。唯其如此,所以各种疗伤的文字铺天盖地、汗牛充栋。阿德勒的文字里、叙述间没有解决心理之痛的灵丹妙药、捷径偏方,仿佛更多的是叙述的共鸣、言说的契合。
  其实,当一个人陷入巨大困顿时,言说的意义是杯水车薪的,任何分析开解和体察安慰都显得捉襟见肘,唯有人自己可以豁然开朗,迷途知返。人一定要自我开解,自我救赎,自我暗示,自我鼓劲。
  人要摆脱自卑。自卑既可能让一个人妄自菲薄、坠入深渊,也可以让一个人知耻后勇、奋发有为。但是这个过程不可捉摸,如果暂时不能,要学会拥抱平凡,平凡会给人带来淡定和坦然,让人在不疾不徐中远离烦躁、焦虑、抑郁。
  人要体认自我。要充分认识自我的独一无二,学会聆听“天生我材必有用”和“千金散尽还复来”的悠远唐音,但不妄自尊大,平和地处理现实与理想、须臾与恒久。
  人要拥抱他人。与人交际不圆滑世故,现用现交,要学人所长,博采众家,减少自己的孤陋寡闻,摒弃自己的唯我独尊,克制自己的高高在上。
  人要找寻意义。你可能感到崇高的事物只存在于笔尖和纸上,在现实中它们很难显身;你可能感到哪儿都去过了,但是任何地方都不曾停留;你可能感到宏大的虚空和微观的沉重。不要惊讶,不必彷徨,这是找寻意义的必经之路。
  心有所牵,身方长久。超越自卑,把妄自菲薄抛却在九霄之巅,你心中住着的那个巨人就会昂首挺胸,阔步前进在卓越成长的康庄之路。
其他文献
我们常常可以听到这样的议论,某人很有才能,就是有点清高。确实,不论是在厂矿企业,还是机关学校,时常可以发现这样一种人;他们很有才华、颇为能干,或知识渊博,或水平高超、或技术精湛
“洪常青”生财有术街的北面有一处空场。那里有很多人在跳舞,跳舞的人很象列队操练的士兵,随着一位舞蹈教练一二三四的口令,自己操练自己的。舞蹈教练很专业。一进一退,一
《文史春秋》杂志是一份纪实性文史综合刊物,以“存史、资政、团结、育人”为宗旨,以“内容丰富,特色突出,权威可靠,具体生动,图文并茂”的刊物风格而深受广大读者喜爱。《文史春秋
今年,最热卖的家电产品要数数码相机,各大厂商推出疯狂大拍卖,除了推销其产品外,还希望借此机会推广数码相机。目前国内市场上所销售的数码相机多为美、日产品,如FUJI、Koda
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学生对学习对象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其学习效率将会得到有效提高,使其将学习当作一种愉快的
著名的“因材施教”的教育思想告诉我们,不同的学生在学习能力上存在着个体差异并要求我们按照差异施教。分层教学法正是按照学生的差异实施的一种新的教学方法,旨在使得学生
我是你们陌生的朋友,虽然我们未曾谋面,可《文史精华》杂志早已成为沟通我们心灵的纽带和桥梁。你们可曾知道,在安徽黄山,有一群每天都渴望读到贵刊的读者。贵刊内容广博充实
能减去十岁吗?常听到步入不惑之年的人感叹道:“要是能减去十岁该多好啊!”这是一个十分诱人的话题,我们真的能“减去十岁”吗?那要看你是否具备人类诸种精神中最伟大的自信心。为
在如今的人际交往中,时不时遇上新结识的朋友洒脱而庄重地送来精美的名片,而我呢,没有,只好郑重却讪讪地躬身接过来,连连抱歉:“真对不起,我还没有名片。”最初遇上这场景时常觉得全
摘 要 情感激励在英语教学中起着激发、定向、推动、引导和调节学生学习活动的动力作用,直接影响学生的智力发展和认识过程。教学过程中情感及其渗透力量的强弱会直接影响教学效果的成败优劣。那么,怎样培养学生积极的情感,从而实现他们渴求知识的强烈愿望呢?  【关键词】初中英语教学;激发;推动;引导  1 以情激情,以心交心,建立师生间信任  爱是教育的前提。教师对学生的爱是教师的天职,是一种具有伟大意义的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