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生物教学中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

来源 :外语学法教法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ohed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 【分类号】G633.91

  生物教学应以实验、观察为主线,以现代教学理论为指导,变“结论式”为“探索式”,使实验,观察,思维,获得新知识几方面有机结合,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宽知识,提高能力,发展特长,并具创新精神。观察能力是众多能力的基础,人类的一切探究活动就是从观察入手的。因此,教师在生物教学中,应当把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作为重要的教学任务之一。
  一、引导学生学会观察的途径
  在教学中有计划,有目的,有组织地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是获得自然界中各种生物体的形态结构和生理现象,认识生物体的各种生命特征,进一步揭示其生命本质的重要途径。学生是教学中的主体,作为教师不仅要将知识传授给学生,更应该在教学中从培养学生的能力入手,教给他们科学的学习方法。
  1、培养学生浓厚的观察兴趣。由于每个人的知识基础,个性特点,心理素质不同,学生在学习和观察的过程中表现出不同的特点和不同的水平。教师一定要注意学生的个性差异,加强分类指导,有针对性地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例如,成立生物兴趣小组,尽可能的组织学生到野外采集标本,辨认动、植物等。进行生态调查时,可以观察到大量的感性材料,这不仅大大地扩大了学生的知识视野,同时还培养了观察兴趣、观察能力和科学的工作方法。特别是野外观察还能陶冶学生的情操,使他们热爱大自然,增强他们保护自然的意识。多指导学生的家庭观察实验,培养有意观察,引导学生注意观察自身或周围日常生活中遇到的生物和生命现象。
  2、教会学生科学的观察方法。
  重点观察:在观察中,要把注意力集中到重点观察对象上,才能抓住事物的本质。如在观察“种子的结构”时,对种子的形态、大小、颜色等作一般观察,而对种子的内部结构应作重点观察,弄清胚根,胚芽,胚轴,子叶及其功能,这样学生就容易理解为什么胚是新植物体的幼体。
  顺序观察:进行观察时,要根据观察的目的,从宏观到微观,从整体到局部,仔细看一看观察对象具有的特征和特点。例如,在观察“叶片的结构”时,先让同学们观察各种形态的叶,然后在显微镜下观察叶的临时装片,从上到下观察叶片的结构——上表皮,栅栏组织,海绵组织,叶脉,下表皮,气孔,再重点观察各部分细胞的结构特点。
  对比观察:对比观察有利于迅速抓住事物间的共性和个性,进而抓住事物的本质。例如,通过观察菜豆种子和玉米种子的结构,让同学们找出它们的相同点(都有种皮和胚)和不同点(菜豆种子有两片子叶,肥厚,营养储存在子叶里,没有胚乳。玉米种子有一片子叶,有胚乳,营养储存在胚乳里)从而确定了这两类种子的共性和个性,对于进一步理解和掌握双子叶植物和单子叶植物的概念起到了良好的作用。
  3、养成学生良好的观察习惯。
  首先,观察要有明确的目的。观察是一种具有很强目的性的活动。它要求人们能从纷乱的事物中,迅速、正确地分辨出所要观察的对象。观察活动的这种特点告诉了我们:观察目的明确,被观察的对象就完整、清晰;观察目的不明确,被观察的对象就模糊不清,一无所得。在教学中,教师往往看到这种情况,即学生都喜欢观察生物,但观察时往往单凭兴趣出发,只愿意观察他们喜欢观察的对象,而将观察目的弃置一边。因此,教师要时刻提醒、指导他们按观察目的拟定一定的计划,按计划仔细地观察,提出问题,寻求某种答案,这样才能保证注意力集中在所要观察的事物中。例如:观察洋葱表皮细胞的实验,实验目的是要求学生在观察中认识细胞壁、细胞质、细胞核和液泡。观察前教师应强调细胞膜紧贴在细胞壁内壁上不易辨认,有些细胞核也不太清楚,要调好光圈,光线强弱要控制适当,对细胞核的染色也要重视。使学生按照提出的目的要求去观察。通过绘制细胞结构图达到观察的目的。其次,观察要有科学态度。实事求是是进行正确观察所必需的重要科学素质。教师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时,要重视对学生进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的培养。教师应要求学生在做观察记录、绘制生物图以及对生物对象描述时,一定要符合观察到的真实情况。
  学生对知识的求知欲,对生物学的好奇心,是激发观察兴趣、培养观察能力不可忽视的环节。在组织观察活动时,要启发学生自己发现问题,鼓励学生深入、细致、全面地进行观察。在日常生活中要善于观察与生物学有关的现象。学生通过观察,敏捷性提高了,概括性发展了,精确性增强了,他们就能更细致、更全面、更深入地了解客观世界,形成良好的观察品质。这对于他们发展思维,锻炼分析、鉴别、判断能力,独立获取知识是极为有利的。
  二、观察能力的培养对促进学生探索意识发展的效果
  观察是和思维活动紧密结合起来的知觉过程。在组织学生观察时,要求学生边观察,边思考,并启发学生在观察中发现和提出新的问题,如在讲授“根对水分的吸收”时,我布置了家庭观察实验,把萝卜条分别浸泡在浓盐水和清水中,第二天观察现象,取得了令人满意的结果,明白了细胞吸水和失水的原理。我再让同学们用所学知识去解释日常生活中的现象,用盐腌黄瓜,黄瓜缩小变软,把发蔫的菜浸在清水中,菜会硬挺。把知识灵活地运用于解决实际问题中,引发了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产生好奇心,激发求知欲,进一步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观察和思维能力。同样一个实验,有的同学用马铃薯块代替了萝卜条,现象一样。但有的同学经过观察,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放在盐水中的马铃薯块为什么会变成深蓝色?”其实这又联系到了另一个知识点,通过探索,实验,观察,同学们知道了原来盐中有碘,马铃薯的主要成分是淀粉,淀粉遇碘会变蓝。观察能力的培养能引导学生通过对生物体和生命现象的细微变化的观察,探索事物客观规律的活动,获得新知识,提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调动了学生主动进行探索学习的积极性。
  总之,在教学中重视观察能力的培养,能使学生学会主动观察事物,对所学的知识理解更深,通过不断观察,使学生学会独立获取知识的方法,不断开拓思路,提高创新能力,对学生的成长大有裨益。
其他文献
[目的]筛选适合上栗县使用的稻纵卷叶螟的防治药剂.[方法]通过大田试验研究了5种高效、低毒药剂对稻纵卷叶螟的防治效果及对作物的安全性.[结果]药后14 d,15%茚虫威悬乳剂225
扩展求取两集合对称差算法的功能。
摘要:翻转课堂作为全新的教育理念及教学模式,已经在教学实践中得到应用。翻转课堂把知识的传授和知识的内化进行了颠覆,实现了教学模式的改革。通过对翻转课堂的界定、优势、核心因素及面临挑战的思考,为翻转课堂的实践提供一定的借鉴。  关键词:翻转课堂;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434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新技术不断应用于教育领域,不仅推动了教学方式的变革和创新,也给教育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变化。翻转课堂
根据肇庆的气候特点,利用肇庆各县30年气象资料综合分析肇庆种植金银花及生长发育期的农业气象条件,探讨期间有利和不利气象因素,并提出相应防护措施,为广大农户科学种植管理
【摘 要】 语文作为教育事业中最基本的内容,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其教学内容、学生上课的学习方式都发生了一定转变。合作学习方法的出现引起老师们的关注,它的教学方式在实际应用中取得了很好的成效,受到老师和学生们的广泛好评。本文从小学语文阅读学习的现状出发,针对合作学习的方法应用于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策略展开系统研究。  【关键词】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合作学习  【中图分类号】 G62.26【文献标识码】 A
针对计算机网络课程的教学现状,从课堂教学内容、实践教学内容、教学的方式和方法等方面,分析其存在的问题与不足,通过引入式、启发式、问答交流式、自学式等多样化的教学手段,提
摘要 以渭南大荔聚丰高科技生态植物园为例,立足洛渭两河之间沙苑的实际,紧扣大荔县生态农林发展趋势,论述生态植物园可行性研究程序,提出了项目开发的初步设想,积极探索生态植物园因地制宜建设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 渭南聚丰;大荔县八鱼村沙苑;生态植物园;可行性研究  中图分类号 S2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517-6611(2014)26-09013-03  被称为“绿色宝库”的植物园,以其不
从高校毕业设计(论文)目前面临的主要问题、如何有效提高本科毕业设计(论文)水平及具体实施方案及实施计划等方面,对食品类专业本科毕业设计(论文)教学改革展开深入探讨.旨在针对轻
目的:探讨什么样的护士是群众满意的好护士,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及服务质量。方法:2011年5月12-28日,护理部、工会组织问卷调查小组,对门诊,病区随机抽查30%患者及家属进行问卷调
摘要 [目的] 为了研究海洋活性物质褐藻寡糖对杏鲍菇的影响。[方法] 在培养基中加入不同浓度的褐藻寡糖,测定杏鲍菇固体平板培养菌丝体的生长速度、液体发酵菌丝体干重及发酵过程中纤维素酶活力。[结果] 褐藻寡糖浓度为0.001 mg/ml的试验组菌丝体生长速度、菌丝体生物量、纤维素酶活性较其他试验组差异极显著。[结论] 低浓度的褐藻寡糖对杏鲍菇生长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關键词 褐藻寡糖;杏鲍菇;菌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