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语文创新能力的培养

来源 :学周刊·A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emoshou123ab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创造性思维是指发明或发现一种新方式用以处理某件事情或表达某种事物的思维过程。它是依据研究对象所提供的各种信息,使人们的认识打破常规、寻求变异、探索多种解决问题的新方法或新途径的思维方式。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提高是教育的最终目标,这就要求语文教学应在继续提高学生观察、感受、分析、判断能力的同时,重点关注学生思考问题的深度和广度。所以,培养思维能力、创新能力的重要性已被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创新能力,是一种极其可贵的思维品质。在阅读教学中,我曾尝试从下面几个方面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一、巧用文字,创新意象
  出现在学生面前的语文课本中的一行行文字,如果不展开想象,不懂得进行创新,那么出现在学生头脑中的可能只是一行行词语符号,而不是词语组成的一幅幅生动画面。如果这样,就不能进入作者所创设的意境之中,不仅无欣赏乐趣可言,而且难以理解作品的意象。巧妙利用课文优美的文字,创造性地理解课文中的意象,便能有效地阅读文章,提高学生阅读文章的能力,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如郁达夫的《故都的秋》中的第三段:“在北平即使不出门去,就是在皇城人海之中,租人家一椽破屋来住着,早晨起来,泡一碗浓茶,向院子一坐,你也能看得到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听得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从槐树叶底,朝东细数着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或在破壁腰中,静对着像喇叭似的牵牛花的蓝朵,自然而然地也能够感觉到十分的秋意。说到了牵牛花,我以为以蓝色或白色者为佳,紫黑色次之,淡红色最下。最好,还要在牵牛花底,长着几根疏疏落落的尖细且长的秋草,使作陪衬。”怎样巧用这段文字呢?我设置了这样几个问题,为什么是“早晨起来”?为什么是“看到的是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为什么“听得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为什么“细数着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为什么是“一椽破屋”、“ 破壁腰中”?为什么是“蓝色或白色者为佳,紫黑色次之,淡红色最下”?为什么还要“长着几根疏疏落落的尖细且长的秋草,使作陪衬”?通过对优美语言的一个个疑问和一个个疑问的解决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让学生走近了作者,走进了作者笔下凄美的意境之中,感受到了故都秋的清、静、悲凉的韵味。
  二、搭桥修路,感悟文章
  由于学生的人生阅历、文化底蕴、思考背景、语言修养都不可能跟作家在一个层面上,这中间的距离有时真的很难逾越。因此,教师在教学中需要运用创新思维在这中间搭修心灵的路桥,让学生了解作者,走进作家的生活,进而与文本对话,从而达到心灵上的沟通、内涵上的感悟,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
  如《林黛玉进贾府》中开头一段的第四句:“因此步步留心,时时在意,不肯轻易多说一句话,多行一步路,惟恐被人耻笑了他去。”做为冷子兴所云之史氏太君,贾赦、贾政之母的外孙女林黛玉为什么会如此谨慎小心呢?众人的观点是贾家是名门贵族,林黛玉初到贾家,有寄人篱下的感觉。这个时候完全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开拓学生创新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那怎样激发学生的兴趣,开拓学生创新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呢?这就需要教师搭桥修路,感悟文章。教师可介绍林黛玉父亲林如海(官不小)的情况,让学生思考在这样一个官宦之家,又是一个“年貌虽小,其举止言谈不俗”的聪明姑娘,在家中已经养成了说话谨慎的习惯,到了贾家会在那么样呢?通过这样搭桥修路,再让学生感悟文章,学生就很自然地有跟传统不一样的观点。林黛玉不仅没有寄人篱下的感觉,而且还依然保持着大家的风范。如果不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不在中间做适当点拨,那冰山水下的八分之七精彩就难以发现了。
  三、见仁见智,彰显个性
  语文教材是经过专家精心筛选的名家名篇,但是这些名篇所昭示的观点相对于众说纷纭的大千世界来说,只是一家之言、一孔之见。教育的重任之重任就在于让更多的学生去超越前人。所以,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尽可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让他们各抒己见,畅谈真正的个人创造性的解读。
  如在《失街亭》一文中,教师可设计一个让学生讨论的关键问题:失街亭,谁之过?在这个问题的讨论中,可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使学生见仁见智、各抒己见,畅谈自己对失街亭过失问题的独特想法。有同学认为失街亭是孔明之过。诸葛亮做为决策者,应该要为他错误的决策负责任。纵观全文,有3处写诸葛亮的地方值得研究一下:1.孔明从之。2.孔明寻思,恐二人有失,又唤高翔曰……3.却说孔明字令马谡等守街亭后,犹豫不定。诸葛亮不笨,对于派马谡守街亭,他有担忧,毕竟失街亭,就“断吾咽喉之路”。但是他仍然派“某自幼熟读兵书,颇知兵法。岂一街亭不能守耶”的自大的马谡守街亭。我看他是在自我感情上偏向马谡吧。“ 从”之后,又派谨慎之人王平“谨守此地”,并一再告之要“戒之!戒之”。他为何不与首派大元马谡说这些话呢?有同学认为不能把责任都推诸葛亮身上,早在孔明南征时,马谡就曾发表过高明的军事见解:“夫用兵之道,攻心為上,攻城为下,心战为上,兵战为下。”这与诸葛亮的看法不谋而合。之后,马谡又向诸葛亮献离间计,结果离间计成功,司马懿被魏主削去兵权,可见,马谡也并非庸才,因此诸葛亮重用他,不是没有道理。而且诸葛亮深知马谡有“言过其实”的毛病,才又派素为谨慎的王平为辅佐,并再三叮嘱,要在道口安寨。作为主帅,他对失败也作了充分考虑,因此才派高翔,魏延作为接应。这些军事部署无不表现诸葛亮的深谋远虑。尽管街亭失守,但并不能把失守的责任归咎于诸葛亮,完全失于马谡的刚愎自用。如果马谡切实按照诸葛亮的部署办事,司马懿必会按兵不动,谁能预言蜀兵必败,街亭必失呢?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是社会和国家发展的需要。教育和教师担负着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任,我们一定要不畏艰险,勇于进取,开拓创新,用开放的胸襟、包容的精神、科学的方法、有效的措施,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大胆探索、大胆实践,为中华民族创新精神的培育奠基!
其他文献
一个真实的课堂教学过程是一个师生及多种因素间动态的、相互作用的推进过程。教育过程的推进就是在多种可能性中做出选择.使新的状态不断生成,并影响下一步发展的过程。
世界因缤纷的颜色而变得鲜亮多彩。在英语王国中,赤橙黄绿青蓝紫不仅仅是颜色,它们的背后有着更丰富的民族风俗和文化意蕴,生动传神地表达了人们的感情。  一、 Red汉语中,红色是吉祥喜庆的颜色,而在英语中,红色却不怎么好。例如:  This factory is always in the red. 这个工厂总是亏损。  in the red表示“亏空、负债、赤字”。它的反义词“有盈余”则用in th
一、供料议论文所供材料的类型。 1.论据型。材料本身能说明一个道理,如《一则新闻的启示》:“菲律宾前任总统马科斯被迫出走美国,新当选的阿基诺夫人重新组成新政府,劳雷尔
文学作品中以“三”字为标志的情节安排方式叫三叠式结构。这种表现手法,在描写人物、事件时,前后三次都有重叠的变化。三叠式结构是由中国古代口头故事创作演变而成的具有民
<正>“人”是费尔巴哈哲学的核心。在理论的阐述过程中,他通过对黑格尔唯心主义的思维和存在统一说的批判,确立了其“人本主义”的特殊命题。在费尔巴哈看来,人既是主体,又是客体,是主体和客体的统一,正是这样的人构成了思维和存在相统一的唯一实在的基础。 一、“人”——作为主体的规定 费尔巴哈在《未来哲学原理》及《哲学改造的临时纲要》中,对人的主体性作出了多方面的规定和说明。
如果教师为了片面地追求分数,大搞题海战术,就会加重学生的作业负担,而且会严重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既要把学生从题海中解放出来,又要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深入开展愉快教学是一条有效途径。  愉快教学是一种教师乐教、学生乐学的教育。创造符合学生发展规律的教学环境,学生发挥主动性和能动性,让他们保持最佳的学习心态。愉快教学也是一种面向全体,使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提高教学质量
一、 形容词比较级和最高级的构成  A. 单音节和少数双音节形容词  (1) 一般在词尾加?鄄er/?鄄est。 例如: quick-quicker-quickest,clean-cleaner-cleanest, warm-warmer-warmest  (2) 以字母e结尾的,直接加?鄄r/?鄄st。 例如: fine-finer-finest,late-later-latest, nice-
《毛遂自荐》通过毛遂自荐面说楚王定立合纵盟约的故事表现了毛遂出众的胆量、见识和辩才,故事完整,简繁相宜,在人物的刻画上,作者成功地运用了衬托手法,使人物形象鲜明突出,
在中学数学教学中,以怎样的方式和途径来获取知识,这是一个学习方式的问题。新课程倡导建构性学习,主张学生学习知识的自我建构。《高中数学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活
《工之侨献琴》以工之侨献琴力线索,通过同一张琴前后两种截然不同的遭遇,对盲目崇古而不重实际的不良社会风气,进行了尖锐的讽刺。文章开篇写工之侨制作了一件稀世之乐器,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