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科和老年科共同管理模式治疗老年人髋部骨折的疗效分析

来源 :中华老年医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puw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骨科和老年科共同管理(共管)模式治疗老年髋部骨折的临床效果。

方法

对2015年5月至2016年4月间连续治疗的年龄≥65岁患者492例进行回顾性研究,年龄65~99岁,平均79.6岁;女性344例(69.9%)。统计分析多科室协作、骨科和老年科共管模式治疗老年髋部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住院至手术时间、病死率和活动能力。

结果

492例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手术治疗434例(88.2%),49.8%(216/434)的患者在住院48 h内完成手术,手术距离住院时间平均66.5 h(6~246 h),院内病死率为0.7%(3/434)。382例(88.0%)患者获得随访,平均随访21.2个月(16~27个月)。期间共死亡38例(9.9%),1年内死亡25例(6.5%)。344例存活患者平均Parker活动能力评分由伤前8.4分降到最终随访时6.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162例(47.1%)患者恢复到伤前的活动能力。8例(2.1%)患者进行了骨折部位的二次手术。

结论

骨科和老年科共管模式治疗老年髋部骨折有较低的院内死亡率和1年病死率,但患者活动能力明显下降,多数患者不能恢复到伤前的活动状况。

其他文献
目的调查北京社区老年人精神心理状态及其与抑郁情绪的相关性并进行多因素分析,为老年人群提供防范抑郁情绪伤害策略的证据参考。方法采用Zung抑郁自评量表(SDS)、SF-36健康调查简表(SF-36)及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对北京市朝阳区400例社区老年人进行横断面调查,对抑郁状态与人口学资料、生存质量、社会支持等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在400例调查中,回收有效问卷364份,其中抑郁状态老年人检出
目的探讨90岁及以上长寿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手术疗效。方法收集2012年1月至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90岁及以上长寿老年髋部骨折患者的年龄、性别、并存疾病、骨折类型、手术时机、手术方式、并发症、病死率、功能恢复等资料,比较术后1年死亡与存活患者资料差异,分析患者术后1年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符合入选标准的90岁及以上长寿老年人101例,平均年龄(92.3±2.7)岁,其中男性43例、女性58例,
目的探讨用中药汤剂治疗脑外伤后认知障碍并发肺部感染患者的作用。方法选取2016年2月至2017年3月我院收治的80例脑外伤后认知障碍患者为研究对象,同时确诊伴有肺部感染,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40例。对照组常规给予抗生素及多奈哌齐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中药汤剂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简易精神状态检查表(MMSE)评分、肺部临床症状积分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研究组MMSE评分高于
老年髋部骨折的发病率日渐升高且病情复杂,是创伤骨科临床工作中的重点和难点。本文概述了老年髋部骨折的预防要点和特点、诊断分类和治疗方法,并且总结了目前老年髋部骨折治疗领域里的新理念、新模式,以期为老年髋部骨折的防治提供参考。
目的探讨老年髋部骨折患者围术期特点及早期康复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收治的123例老年髋部骨折患者资料,根据是否接受康复治疗将患者分为康复组和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后病死率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等。结果123例患者中男51例、女72例,年龄67~96岁,平均(83.5±4.8)岁;股骨颈骨折32例,股骨转子间骨折91例;术前有91.1%(112/123)患者有内科合并疾病,
目的观察老年骨质疏松性转子间骨折患者长期应用特立帕肽(teriparatide)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0月至2016年2月北京医院骨科收治的老年骨质疏松性转子间骨折患者长期使用特立帕肽20 μg/d超过12个月的患者资料,其中保守治疗1例,行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手术5例,将手术5例设为观察组。依据年龄、性别、美国麻醉师协会(ASA)评分、骨折类型、术前白蛋白水平、术前体质指数
目的比较分析瑞芬太尼与芬太尼在泌尿外科腔镜手术麻醉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7月至2017年12月在我院行泌尿外科镜手术的78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瑞芬太尼组39例和芬太尼组39例,瑞芬太尼组采取瑞芬太尼进行麻醉,芬太尼组采取芬太尼进行麻醉,并比较两组患者各个时间段平均动脉压和心率变化、麻醉效果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芬太尼组患者诱导给药前后(T0)平均动脉压降低比瑞芬太尼组更为明显
脆性骨折联盟引领起草了改善脆性骨折治疗的全球行动呼吁。该全球行动呼吁已经得到全球81个相关专业学术组织的支持,发表在2018年49卷第8期《Injury》杂志。中国脆性骨折联盟将该行动呼吁翻译成中文,期望能引起大家对脆性骨折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