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小练笔”深入课堂

来源 :考试与评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iyinbo0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作文教学是学生思想水平、生活经验和语言运用水平的语文素养综合体现,是语文教学的重头戏。随着新课改走进语文课堂,“小练笔”的运用为培养学生的思维和表达能力打基础,打开了学生手脑并用、听说读写并举的局面。一、二年级是写作的启蒙阶段,课文中有不少的“小练笔资源”,本文尝试从“仿写——向文本求取方法、补白——与作者感同身受、续写——与思维发生碰撞、拓展——与生活紧密接轨”四方面入手,挖掘教材中的写话拓展资源,指导低年级学生进行有效的“小练笔”训练,减缓写作坡度,从而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与水平。
  【关键词】 低年级年级“小练笔” 仿写 补白 续写 拓展
  随着课改的不断深入,“听、说、读、写”能力的提升逐渐成为语文课堂教学的主旋律。因此,在语文课堂中,我们倡导就文取材,随文练笔。在低年级的课本资源中,许多课文虽然篇幅小,但是胜在形式活,再加上语言上特有的童真童趣,确实有不少的“小练笔”资源。作为教师,我们大可认真挖掘教材资源,进行“小练笔”训练,这将为课堂教学增加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一、仿写——向文本求取方法
  教师要学会利用文本中出现的经典、精美的语段,先要引领学生反复品味与思考,还要巧妙地抓住这一语言学习的“练点”,对学生进行仿写指导。指导仿写是学生学写作文的一种重要途径和训练形式,一般来说,作文的启蒙,由不会写到会写,由写不好到写得不错,都要一个由仿写到创作的过程。这样的仿写,让学生写作的目的更加清晰明确,让学生在丰富语言、积淀语感下,“依样画葫芦”操练语言,学习运用文本中的词语,丰富自己的语言,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提高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和发展创作思维能力。如《荷叶圆圆》一文中有许多生动化的句式,句中巧妙的比喻和动词的运用平添了句子的形象感,如:小水珠说:“荷叶是我的摇篮。”小水珠躺在荷叶上,眨着亮晶晶的眼睛。小蜻蜓说:“荷叶是我的停机坪。”小蜻蜓立在荷叶上,展开透明的翅膀。教学中,教师可带着学生反复品读,让其感受文本独特的语言美,然后启发学生:“其实,在荷塘里还有很多可爱的朋友也和荷叶成了好朋友。在它们的眼里荷叶又变成了什么呢?”让学生仿照文段也来写几个优美、有意思的句子。学生有了文本的引导,结合自身的生活经验,让文字在美的笔端绽放,如:小青蛙说:“荷叶是我的音乐厅。”小蚂蚁爬到荷叶上,兴奋地高声歌唱;小雨滴说:“荷叶是我的降落地。”小雨滴落在荷叶上,像珍珠一样在荷叶上摇来晃去;小乌龟说:“荷叶是我的避风港。”每当刮风下雨的时候,小乌龟就躲在荷叶下,自由自在地游玩……学生通过写话,不仅能让他们想到荷叶下生动的画面,体会夏天的美好,更能让他们学会文本独特的语言表达,字里行间都洋溢着童真童趣。
  二、补白——与作者感同身受
  翻阅小学低年级的语文课本,我们总能看到课文精炼短小,但只要仔细研究,我们就会发现很多文章里面有很多地方还留有留白处,而这些留白点,很多是学生练习写话的好材料,可以当成“小練笔”的切入点。我们可以引导学生依据课文内容,结合自身的生活体验,展开充分的想象,合理地补上言语的空白、情感的空白以及意境的空白。如在《坐井观天》一课中,文章写到小鸟让青蛙跳出井口来看看后就戛然而止了,留给我们无限想象的空间,这时候我们可以引导孩子:“青蛙跳出井口后会看到什么呢?它会说些什么?”通过想象,孩子们会让这个故事更加丰满、更加完整,我们可以从中进行写话训练:小青蛙听了小鸟的话后,决定跳出井沿看看。它来到,看到了;它来到,看到了;它来到,看到了。小青蛙不觉发出赞叹:“!”又如在《窗前的气球》一课中,科利亚看到窗前摇摇摆摆的气球,高兴地笑了。此时我们又可以抓“当科利亚看到气球的时候,他会想些什么呢?他最想干什么?小伙伴们会在气球上写什么?”这些细节上的思考,都可以成为“小练笔”的材料,从而让孩子在写话中了解到同学们之间的真挚情谊,以及伙伴们想要安慰和鼓励科利亚的强烈情感。像这样的“小练笔”都是对文本进行创作性的延续,只要抓住文本中的这些意犹未尽的空白点,让学生以自己的生活经验去诠释空白,填补空白,就可以让文本更丰满。
  三、续写——与思维发生碰撞
  有些课文的结尾言虽尽,意无穷,给读者留下无限猜测、想象的空间。此时,可以指导学生以原文的终点为续写的起点,顺着作者的思路合理想象,延伸情节,把那些富有想象力的内容续写出来。如在《假如》一文中,最后只有简简单单的一句话“假如我有一枝马良的神笔……”就结束了全文,可是一个省略号,却代表了千言万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这个省略号去感受到马良的神笔还在继续画着,仍旧在帮助一些需要帮助的人。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写作兴趣非常浓,写作就不难了。有的学生写道:“假如我有一枝马良的神笔,我要给警察叔叔画一部坏蛋追踪器,无论坏蛋藏在哪里都能被轻而易举地抓住。”“假如我有一枝马良的神笔,我要给没书读的孩子们画一座大大的学校,让他们能在宽敞明亮的教室里好好学习。” 这样的语言实践,才能唤醒语言灵性的运用,促使学生更深入地领悟文章的内涵,提高语言文字的运用能力。
  四、拓展——与生活紧密接轨
  拓展,是语文学习与生活经验的紧密结合,是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的有机衔接,也是文本语言向习作练笔过渡的有效落点。拓展需要与生活紧密接轨。叶圣陶老先生曾经说:“生活犹如源泉,文章犹如溪水。源泉丰盛而不枯竭,溪水自活泼流个不息。”学生们的写作素材都源于丰富多彩的生活,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家庭生活中,都要让他们去观察、去接触、去感受。因此,待学生在课内练出一定的“基本功”后,可以鼓励学生从“小”处着眼,从“新”处入手,逐步从课内到课外,从课堂到社会,收集素材,进行小练笔。在指导学生写话时,要让学生感受到写作是一件轻松的、有意思的事情,老师要引导学生善于捕捉生活素材,生活中的一草一木、一次情感的宣泄、一个意外的发现都是我们写话记事的素材,只要认真观察,都可以把它写下来。写两三句可以,写十句八句也行,小小的练笔,有感即发,有景就写。其次,可以让学生常常带着“心”走出校门,留“心”家乡景物、风土人情。许多过去熟视无睹的身边事、家乡景终于在学生的留“心”中写入到自己的小练笔里。如:春天来了,教师可以带着孩子们在校园里找春天。回到教室,孩子们把找到的春天进行分享:“春姑娘来了,小草探出了脑袋”、“柳树梳着长长的辫子”、“花朵绽开了笑脸”、“勤劳的蜜蜂提着篮子在花丛中采蜜”、“小朋友们在草地上做游戏”……不言而喻,这次写话很成功。生活中细小的事情稍纵即逝,这就需要老师有一双善于捕捉生活的眼睛,能时时刻刻抓住生活中精彩、美好的时刻,积极引导学多去发现、观察、体会,并简单记录下来。记得在一次上课期间,教室里突然闯进一只可爱的小鸟,同学们都想尽办法把它请出教室。小鸟的到来并没有打扰我们上课,我趁热打铁引导:“同学们为这位贵宾的自由付出了努力,这么有趣的一幕何不记录下来呢?”于是,同学们兴致勃勃地写起来,有的侧重于小鸟的外形和活动的刻画,有的抓住了同学们温柔的驱赶。大家各自分享所写,无形中积累了丰富的写作素材。另外,学校组织的活动,如升旗仪式、郊游、运动会、拔河比赛等都是“小练笔”的好题材。这样的“小练笔”,不但培养了学生对日常生活敏锐的观察力,而且能让他们快速地用语言文字从简单描述到淋漓尽致地表述出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当然,对于低年级的孩子,不需要强硬要求他们怎么“写”,要让他们在宽松的环境里无拘无束地自由发挥,有创意地表达,使他们充分享受到写作的乐趣,这样,童言稚语自然而然就可以从心底流淌出来。
  由于低年级学生处于语文写作的启蒙阶段,教师应静下心来解读文本,充分挖掘教材中的因素,为学生创设练笔的机会,激发学生表达的兴趣,使学生逐渐喜欢习作。这虽然是一个很漫长的过程,但是,只要辛勤地耕耘,就会有丰硕的收获!
其他文献
【摘 要】 Photoshop是中职计算机应用专业所开设的一门重要专业课程,它是Adobe公司旗下最为出名的图像处理软件之一。虽然Photoshop只是一个应用软件,但应用领域很广泛,在数码照片处理、广告摄影、视觉创意、平面设计、艺术文字、建筑效果图后期修饰及网页制作等各方面都有涉及,真可用“博大精深”来形容。在教学中如果能以提高课堂的有效性为目标,定能让学生学有所获。本文结合笔者的工作实践谈谈如
期刊
【摘 要】 课堂上的教学活动并不是教师单方面向学生灌输知识的过程,而是师生思维碰撞的过程,师生之间不仅处于平等的地位上,且需要不断的互动、交流和反馈。如今,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一再被强调,教师更加需要体现出自我的引导作用,通过促进与学生的课堂互动,构建新型的师生关系,营造出宽松的课堂氛围。本文将基于小学数学教学,对如何促进师生的课堂互动展开举例论述。  【关键词】 小学 数学课堂 师生互动  引
期刊
【摘 要】 新课改理念下,课堂教学注重凸显学生学习的主体意识,自然引发学生的独特见解,对学习内容提出不同看法,对教材内容提出质疑,对教师教法提出革新建议。教师应充分利用课堂冲突,借力打力、巧设故障、个性保护,从不同视角展开优化处置,形成重要教学契机,为课堂教学注入活力。  【关键词】 小学语文 教学 方法  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语文教师及学生追求的目标,也是语文教学的生命,而实现语文教学的有效性
期刊
【摘 要】 早在中国共产党的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就明确指出了“两个一百年”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实现这些是中华民族子孙的义务,所以,就必须要加强对当代孩子思想政治的教育,加强高校的思想工作宣传力度,从而促进我国青少年的健康成长,以及加强院校师资力量的建设。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和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有着直接的关系,所以,高校更应当将“立德树人”当成是中
期刊
【摘 要】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发展,人们对教育事业的关注越来越多,并且对教育提出了更多的要求,在新课程改革后也明确了教育要进行改革,并且提出了许多新的教学方法。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逐渐落实新课程改革的相关要求,探索新的教育模式。在高中阶段,学生的学习压力比较重,教师采取合适的教学方法能够提升教学效果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关键词】 翻转课堂 高中阶段 生物教学 有效策略  高中阶段是学生
期刊
【摘 要】 如何在《道德与法治》课程中进行有效性教学,并且达到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的目的,是每一位教师不断思考、实践的课题。基于此,本文以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为例,通过三方面实践研究,探索切实可行的方法,为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真正培养新一代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关键词】 道德与法治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教研探索  一、强化实践体验,促进知行合一  如今小学生知识面广,见识广博,因此实践教学
期刊
【摘 要】 长期以来,史学界对洋务运动的评价一直众说纷纭,褒贬不一。笔者认为,这是一个值得进一步研究的重大课题。为此,本文试图从洋务运动对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影响的角度来探寻洋务运动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  【关键词】 洋务运动 民族工业 近代化 民族资产阶级 无产阶级  洋务运动是一次失败的自强求富运动,但它在中国近代历史上对促进民族工业的发展方面的作用是不可否定的。本文力图通过对洋务运动在近代历史中
期刊
【摘 要】 随着新课改的实施,高中历史教学也逐渐认识到课堂效率的重要性,教师也逐渐关注自身课堂授课的有效性。笔者立足高中历史教学实践,首先对当前高中历史课堂教学现状进行分析,然后探究提高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以期能够帮助历史教师提高自己的课堂教学有效性,从而提高学生的历史学习水平。  【关键词】 新课改 课堂效率 有效性 学习水平  前言  高中时期是学生三观形成的重要时期,历史教学对学生三观
期刊
【摘 要】 随着我国教育业的深入发展,越来越多的教学理念也出现在了人们的视野中,其中,“核心素养”作为新的关键词,受到了人们的普遍关注。在国家呼吁素质教育的今天,核心素养得到了较好的发展环境。如何提升小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成为了教师们关注的问题。本文将结合语言实践,对如何提升小学生的语文素养展开进一步探讨。  【关键词】 小学生 语文 核心素养  语文是一门博大精深的学科,同时又是众多学科中最为重
期刊
【摘 要】 数学来源于生活,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非常紧密。在新课程标准改革不断深化的大背景下,小学数学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灵活运用教学策略,善于发现生活中的一些数学元素,并将其与数学知识有机结合,将学生引到生活中去,注重从学生的生活中抽象数学问题,挖掘学生感兴趣的生活素材,有助于让学生学起来感到自然亲切、真实,便于培养学生用数学眼光来观察周围事物的兴趣、态度和意识。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热情,有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