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奥运,如何实现“奥运无国界,沟通无障碍”

来源 :北京纪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angjl4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再有100天,期盼已久的2008年北京奥运会就将来到我们身边,届时,全球200多个国家的体育健儿、新闻记者以及游客将齐聚北京,共享这一全人类的盛会。来自全球各地不同民族、不同肤色,操不同语言的人们,要实现无障碍沟通,翻译工作自然是必不可少的一环。上千场比赛、数不清的大大小小的会议,翻译工作的无疑是一项庞杂的工程。奥运会期间究竟需要多少译员?这些人员从何而来?奥运翻译工作中最大的困难是什么?现在的准备工作做到何种程度?等等,带着这些问题,本刊记者采访了北京奥运会笔译、口译独家供应商——北京元培翻译有限公司总经理蒋小林。
  
  出奇制胜,脱颖而出
  
  北京元培翻译有限公司的前身是北京大学元培翻译中心,其中的“元培”二字取自曾任北大校长的蔡元培先生的名字。元培翻译拥有中国一流的翻译队伍,有老专家、中央翻译机构的专家和各国翻译大学的回国留学生等组成的专职翻译人员600余名,涉及英、法、西、日、俄等80多个语种,可以说是国内翻译界的一面旗帜。2002年,蒋小林加入元培翻译,他开始把目光瞄上了奥运翻译这块蛋糕。
  目标虽然有了,但知己知彼才能立于不败之地。蒋小林认真分析了元培的优势和劣势,认为从硬件上,元培无法和国外实力雄厚的翻译公司相比,要想获得奥组委的青睐和信任,必须充分发挥智力优势,出奇制胜。
  2004年初,离北京奥运会还有4年多的时间,蒋小林带领的元培翻译就开始为奥运做准备。他们请了30多位翻译专家,将之前的五六届奥运会进行了仔细分析研究,他们发现,在奥运史上,还没有任何一次将翻译工作完全交给一个公司去承担,而全部是由政府牵头,举全国之力,组织全世界范围内的翻译专家来完成。这种运作方式虽有成功经验可以借鉴,但却有一个最大的缺陷,就是不成体系,临时搭建的班子。于是,他们按照10个专题,开始研究一整套详细的奥运翻译方案。
  2005年,北京奥组委向全球16家翻译机构发出邀请,正式对奥运会翻译机构进行招标。经奥组委审查,最后有6家企业入围竞标。这6家企业中,不乏国外早已知名的品牌翻译公司。元培虽然在国内翻译界数一数二,但无论是人员还是资金,都无法与这些的外国企业相提并论。
  但机会总是属于那些有准备的人。所有竞标者中,只有元培向奥组委呈交了一整套周密的方案,从提供翻译的层次、范围、语种、志愿者人数等,都进行了详细论证。最终,这个方案被奥组委基本采纳。元培成为北京2008年奥运会唯一的笔译和口译服务供应商,将在第29届奥运会以及第13届残奥会期间,为各个新闻发布会提供同声翻译服务,并为中国体育代表团、中国奥委会、北京奥组委、奥帆委、奥马委以及奥运会转播公司等提供翻译服务,以及赛后对相关文件资料的笔译工作。
  蒋小林自豪地说:“这份方案体现了元培的实力、用心以及志在必得的信心,让我们在竞争中脱颖而出,成为整个奥运会历史上第一个商业翻译供应商。”
  
  全力以赴,备战奥运
  
  成为奥运翻译供应商后,元培提出了“奥运无国界,沟通无障碍”的口号,亮出了自己对奥运翻译的承诺。但是,奥运会翻译工作的难度非同一般。设想一下,奥运会期间的某个上午,数十项比赛在不同场馆同时进行;若干个工作会议在不同地点召开;上百名运动员、裁判员、官员、观众需要交流;英语、法语、意大利语、希腊语、韩语——55种语言需要被相互翻译,等等。
  蒋小林介绍,奥运会期间,将需要上千名专业译员。其中持奥运工作证,进入奥运大厦、新闻大厦、奥运场馆等地工作的译员约需500人,其中的笔译和口译人员大约各占一半。另有数百名译员在后方工作。翻译工作是一项智力服务,对服务者的个人素质依赖性很大。因此,招募到一批高素质的翻译队伍,是一切工作的前提和关键。尽管元培旗下已网罗了一批一流的翻译人才,但为奥运会提供翻译还有很大缺口。
  蒋小林说,在那些发达国家,翻译已是一个相当成熟的行业,教育及人才资源都很丰富。但在我国,长期以来大学只设外语专业,而没有翻译专业,专业翻译人才欠缺,尤其是体育专业的翻译人才更是难得。因此,他们把目光投向了全世界,除了在国内聘请如新华社、外交、外事部门等国家机关一些已退休的资深翻译专家外,还邀请了国外曾在以往奥运会上担任翻译的专家。此外,一大批留学人员以及外国翻译专业人士,也纷纷要求加盟。
  2005年开始,他们一边招兵买马,一边对已有的译员进行业务培训。奥运会翻译有其特殊性,除了工作量庞大,很多体育项目、动作术语等,在各国语言中并没有一个统一的词汇。为此,元培组织人员来专门做这项工作,通过查阅繁杂的资料,力争建立一个权威的体育术语词库,为以后的奥运会提供便利。同时,为了让每个译员做到更专业更精准,他们采取了“定人定岗”战术,哪个译员负责哪个比赛项目或哪场会议,都提前确定,每个人针对自己的岗位,在奥运会之前做好充分准备,到奥运会期间,根据比赛赛事和奥组委的安排,谁应该在何时赶到何处做什么工作,将按照既定方案有条不紊地进行。
  
  在“好运北京”中练兵
  
  蒋小林说,准备工作中,最难的是标准体系和应急体系的建立。首先从标准体系来说,由于招聘来的译员水平参差不齐,元培除了采取长期培训外,还通过“传、帮、带”的方法,由那些有经验、水平高的资深译员,带领一批年轻译员,以尽快达到奥运翻译所要求的标准。而那些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和锻炼仍不能胜任者,将会被淘汰。通过这种方法,力争使整个队伍达到他们既定的标准。
  另外,奥运会世界瞩目,涉及许多敏感问题,特别是领导发言,政治性很强,很小的措词不当都可能引发大后果,必须确保每一名译员及每一个环节都万无一失。
  再一个就是应急体系。蒋小林说,通过“好运北京”系列测试赛,检验出了元培原先在应急体系上的一些漏洞。比如在一次体操比赛中,一名参赛的韩国运动员,赛前,包括韩国大使馆在内,谁也没料到他会获奖,但最后他获了亚军。之后马上就要颁奖、举办发布会、采访等,但现场没有安排韩语翻译,再让译员往场馆赶已经来不及了。
  经过这些测试,元培制定了更为周密的突发事件应急机制。比如奥组委对某项比赛的要求可能是提供10种语言的翻译,但他们必须有20种语言的人才储备,特别是比赛场馆和会场内,必须有充足的译员随时待命。
  
  服务奥运,商机无限
  
  根据北京奥组委的规定,成为奥运会供应商还有一个硬性的经济指标:向奥运会赞助4000万元人民币。蒋小林说:“这4000万的赞助对于那些国有企业来说,无非是从一个口袋放到另一个口袋。但元培是一个民营企业,这4000万是元培人一点一点挣来的,是我们自己腰包里的钱。但我们还是毫不犹豫地拿出了这笔钱。”据蒋小林介绍,他们从奥组委那里获得的服务报酬,将与这笔赞助款大致相抵,也就是说,他们为奥运会提供的翻译服务,基本上是志愿性的。
  尽管如此,蒋小林以及所有元培人都为能为奥运做贡献而自豪。然而,在商就得言商,这个道理蒋小林更懂。搭上奥运的快车,元培翻译发展的宏途也被奥运圣火点亮。成功为北京奥运提供翻译服务后,元培将成为全球第一家为奥运提供翻译服务的企业,其品牌效应与以往将不可同日而语。现在,他们又谈妥了与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合作,为期半年的世博会将是一块更大的蛋糕。此外,4年后的伦敦奥运会、联合国翻译的全球采购等,已经成为元培新的目标,元培的身影将会越来越多地出现在国际舞台上。
  
  一切就绪,整装待发
  
  蒋小林,这个表面上波澜不惊的湖南人,内心却不甘庸碌。他是湖南邵阳第一个在人民日报发表文章的,并有上百万字的作品;他30岁出头就是处级干部,挂职担任过县委书记。2001年北京奥运会申办成功时,蒋小林还是湖南省邵阳市的一名处级干部。那时的他或许不曾想到,他会成为北京奥运会中一个举足轻重的人物。作为一名处级干部,他在当地有令人羡慕的社会地位,有单位配的房和专车,生活优裕。
  然而,长袖善舞的蒋小林并不满足于那种四平八稳的生活,他觉得自己还需要更大的舞台来释放自己的能量。于是,2002年,他辞去公职,只身北上,在朋友的介绍下,加入了当时的北京大学元培翻译中心,实现了从官员到商人的巨大转变。
  2002年加入元培时,蒋小林还完全是一个翻译界的外行。但拥有管理学硕士学位的他,却有一套自己的办法:“我不懂翻译,但我懂管理。具体业务我不管,我只负责把最优秀的业务人员请到我们元培来。”正是这样一位睿智的管理者,几年来带领元培迅速壮大。
  现在,奥运在即,蒋小林却没有大战前的紧张,他犹如一位早已成竹在胸的将军,排兵布阵,指挥若定。
  奥运的圣火已经点燃,奥运的脚步声已清晰可闻。有元培翻译历时4年多的潜心准备,有庞大的志愿者队伍,有热情的北京及全体中国人,相信语言将不是北京奥运的障碍,人们会因沟通而更理解,因理解而更和谐。
  
  编辑/李小灵 邮箱lixiaoling0430@yahoo.com.cn
其他文献
中国古代军事技击战术与武术技击战术两者相互渗透、相互促进。根植于传统文化土壤中的中华武术,其技击战略战术思想直接来源于《孙子兵法》。通过对《武经七书》技击战术的
近些年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持续推进,高校学生工作正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在积极应对这些挑战的过程中,学生工作的持续性建设问题逐步受到关注。何谓学生工作的持续性?不妨从两个纬度加以理解:首先,就学生个体而言,学生工作存在一个持续性问题,即工作是否能做到持续贯穿于个体的大学教育各阶段,在针对各阶段特点对症下药的同时能否保持教育的内在一致性。其次,就学生工作的整体发展而言,同样存在一个持续性问题,即面
信息技术进入课堂,为学生接受知识提供更加便捷的服务,本文通过对自身英语课堂的实践与思考,阐述了信息技术对英语课堂变革的意义,探讨了在信息技术下英语课堂模式的改变,论
蒙代尔近来在中国很活跃,他对中国的汇率问题很关注,他的言辞同样也引起国人广泛的关注.rn蒙代尔作为最佳货币区理论的创始人和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其学术地位的确值得尊敬,
目的:探讨支持性照顾需求的满足在乳腺癌放疗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90例乳腺癌术后放疗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48例和对照组42例,实验组在常规治疗和护理基础上增加支持性
随着素质教育的持续推进和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体育课程在中职教育中越来越受重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在不断提高.过程化考核,做为新的一种学生成绩考察手段,更有利于考察学生
搬家时才发现,许多东西买回来便没拆包,塞至角落,渐已忘记.有些器皿用过几遍后,也闲置一隅,不再过问.比如面包机,烤过两个面包,一个蛋糕.先是购特制面粉、黄油、葡萄干,再者
“稳态经济的规箴对尚未耗竭的能源而言是一 个福音,在增长经济的范畴中它将是诅咒。” “The regulation of a steady-state economy is a boon to the inexhaustible en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