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辣椒的神奇之旅

来源 :儿童故事画报·自然探秘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i00n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个可爱的小辣椒
  童年的魅力在于无边无际的畅想和对未来的无限希冀。每个人在小时候,都曾经幻想过自己长大后的人生,而这个故事里的小辣椒也是如此。
  “我要成为一个不平凡的小辣椒。”还是一颗种子的小辣椒在潮湿温润的土壤中伸了个懒腰,自言自语道。它时常在想,自己这辈子会看到什么样的风景呢?会有怎样的经历?
  一场凶猛的疾病
  “哗……”这场暴雨来得又猛烈又急切,而小辣椒也遭遇了生平的第一次挑战。
  看着这暴雨如注的场景,辣椒们都变得像热锅上的蚂蚁一样焦急却无助。
  “这可怎么办呀?我们田地的排水系统好像不怎么样,都要积水了……”
  “是啊。我们辣椒对水分的要求很严格,又十白旱,又十白涝的,这眼下,我们可是都要浸在水里啦。”
  “我們辣椒被水淹几小时就要蔫了,怎么办……呜呜呜……”
  种植辣椒的时候千万要注意,辣椒对环境的水分要求严格。它不耐旱也不耐涝,一定要挑一块好浇水也好排水的地哦。另外,温度也很关键,辣椒在幼苗时期不耐低温;而长大后,如果温度超过35°C,还会掉花、掉果。
  好在没过一会儿农民伯伯们就过来帮忙排水,大雨也很快停了。正在小辣椒们都庆幸躲过了这场灾难的时候,它们却不知道,雨水落在土地上溅起来的水花才是灾害的源头。
  躲在土壤中的疫霉菌孢子挨过了寒冷的冬天,正期待着一个机会呢。通过雨滴的指引与呼唤,它们溅到了辣椒们的身上,在田地中预谋着一场疾病的大爆发。渐渐地,小辣椒同围的小伙伴们纷纷出现了病症。最开始它们身上有暗绿色的病斑,后来病斑变成黑褐色,果实变干,短短一同,有些植株整个儿枯萎了。
  一些奇怪的生物
  这场可十白的灾难导致整片辣椒地产量损失了近一半。小辣椒十分幸运地躲过去了,并开始自己成熟后的旅程。最终它来到了村子里的王伯伯家。
  “唉……没想到这一辈子只能走这么远,都没出村!”小辣椒感觉自己环游世界的梦想破灭了。
  “我们蔬菜,自然是新鲜最好,走那么远,别人还要想着怎么给你保鲜,多麻烦!”旁边的大白菜瞅了瞅小辣椒,“而且,来到王伯伯家不亏,他是这里做泡菜的高手!”
  “什么泡……”小辣椒话音未落,便和大白菜一起被切成小块,配上了一些盐和调味料放入了泡菜坛,并且被淋上了一些奇怪的液体。
  “啊,什么酸乎乎、脏兮兮的东西?”小辣椒大惊失色。
  只见这液体里流动着一堆可爱的小家伙,有长长的棒状,还有圆球状的。它们告诉小辣椒:“我们是乳酸菌和酵母菌,我们要开始干活了。”
  突然同围一下子暗了下来,坛子被封住了。
  接下来小细菌们便会开始千活啦,这个过程叫发酵。它们会利用蔬菜中的养分生长壮大,然后改变食物的风味,比如乳酸菌会生产乳酸,然后我们吃的泡菜就会变得酸辣可口。在这个故事中,小细菌是由之前的泡菜汁液带来的。事实上,在蔬菜表面也存在这些小细菌,如果环境适宜的话,它们也会快速繁殖。在日常生活中,也可以不加泡菜汁液直接进行发酵,不过速度可能会慢一些呢。
  一场激烈的斗争
  在这个封闭的空间中,这些小东西的生存往往伴随着激烈的斗争。
  “大家都是朋友嘛,有话好好说。”看着这些小东西紧张对峙的情景,小辣椒忍不住劝道。只是食物和空间均有限,只能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由于坛子内还有大量的空气,乳酸菌显然是不喜欢这氧气环绕的环境,生长缓慢;酵母菌却快速发展壮大,很快坛内便飘起了酒香,并且咕噜咕噜地冒着气泡,似乎在欢呼着胜利。不过,随着氧气逐渐耗尽,乳酸菌也在逐渐增长。它们一开始的生长速度虽然没有那么快,却在悄无声息地改变着同遭的环境。只见这酒精的味道逐渐变淡,而大白菜和小辣椒的身体却越来越酸软。
  “只有笑到最后,才是真正的胜利!”乳酸菌继续发力生长。很快,酵母菌还有其他种类的小细菌都因为不适应这种酸酸的环境而停止了生长。
  看着这场激烈斗争的小辣椒不禁感叹道:“谁在吃泡菜的时候会想到,泡菜在制作过程中会有此等大战爆发?看来乳酸菌是最后的赢家了吧……”
  “故事还没结束呢。”旁边也同样变得酸软无力的大白菜说道。
  果然,坛子里越来越酸,最后竟然连乳酸菌自己都受不了了,再加上营养物质逐渐消耗殆尽,它们竟然也停止了生长。
  “现在应该可以吃喽!”王伯伯打开了泡菜坛,品了一口,说道:“嗯!刚刚好!”
  小辣椒成功躲过了疫霉菌的伤害,在酵母菌和乳酸菌的帮助下,完成自己一生的旅程。你别看这些“旅途小助手”名字都带个“菌”字,其实大家都不一样。比如,疫霉菌和酵母菌属千真菌界,乳酸菌则属于细菌界。它们在我们人类肉眼看不到的地方默默发挥着各自的作用。
  知道更多
  酵母菌是一种兼性厌氧微生物,它既可以在有氧气的条件下生活,也可以在没有氧气的条件下生活;能够将糖类物质转化成为酒精和二氧化碳,是酿酒的一把好手。而乳酸菌呢,是厌氧细菌,氧气的存在能抑制它的生长,它在无氧条件下会迅速繁殖,是做酸奶和泡菜的一把好手呢!
其他文献
国内要闻    (一)2007年部分  1.4月14日,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成功将一颗北斗导航卫星送入太空。这颗卫星的发射成功,标志着我国自行研制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进入新的发展建设阶段。  2.经国际奥委会批准,2008年北京奥运会火炬“祥云”4月26日诞生,创意灵感来自“渊源共生,和谐共融”的“祥云”图案。  3.5月3日,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宣布,在渤海湾滩海地区
国内要闻    7月1日,经中央组织部、共青团中央同意,依托中青网建立的大学生村官之家网站(http://cunguan.youth.cn)正式开通。  7月3日,第四次全国自强模范暨扶残助残先进集体和个人表彰大会在北京举行。中国残联主席张海迪主持大会。有关部门负责人宣读表彰决定,授予崔述生等150名残疾人“自强模范”币尔号,表彰空军指挥学院十队等100个全国扶残助残先进集体、康金环等100名全国
多媒体辅助教学是教育系统现代化的重要体现,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教学手段。随着我国教育制度的不断深化,我国教育已从知识型教学转变为素质型教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频繁使用多媒体教授教学内容,使得教学质量显著提高。视频资源作为多媒体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教学中合理有效地使用,对教师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以及教学质量的提高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使用视频资源在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中的必要性  高中地理是学生地理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对核心素养进行了全面解读,就历史学科而言,核心素养的内容主要表现在五大维度,即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笔者在本文以《辛亥革命》的教学为例,探讨有效的核心素养培养途径。  一、立足历史教学内容重难点,培养学生核心素养   为了培养学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教师可针对教学重难点,将核心素养培养进行无缝嵌入,让学生既学到了重点知识,又提升了
2010年高考已经落下帷幕。从今年的江苏省高考政治试卷来看,命题特点与往年相比基本上是平稳的。试卷既考查了学生的基础知识,又很好地体现了高考以能力立意的命题原则;既考查了国家的大政方针,又很好地体现了江苏的地方特色,应该说今年的江苏高考政治试卷是一份很好的试卷。但是笔者以为,美中仍然存在不足,即选择题第13题的答案就值得商榷。  (2010年高考江苏政治卷第13题)2010年1月22日,江苏省宣布
共同部分    一、选择题  18.旧石器时代用作工具的石块与天然石块的主要区别在于()  A.更加经久耐用B.有人为加工痕迹  C.靠近考古遗址D.更加圆润细腻  【解析】该题考查考生对特定历史概念的掌握程度。旧石器时代是指以使用打制石器为标志的人类物质文化发展阶段。与天然石器相比,根据生产和生活所需进行打制,明显渗透了人类的智慧;“圆润细腻”是新石器的特征。正确答案为B。  19.四位学生在看
高考文科综合历史命题关注时政热点已是公开的秘密。但历史毕竟不是时事政治。高中历史教学与考试,既要注意历史的现实性,更要关注历史的过去性。否则,历史就真的成为“供人任意打扮的小姑娘”了。说实话,那种热衷于依据媒体所报道的“热点”命制的历史试题,往往给人以形而上学之感,笔者以为是不可取的,只有将相关时政热点问题融合在历史复习备考中,才更具有意义。  从高考文科综合考查的内容来说,历史试题考查时政热点,
家族荣耀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从这句谚语中便可窥得螞蚁这小小生物所具有的力量和执着。的确,蚂蚁是地球上演化得很成功的物种,你几乎可以在地球上的每个角落看见它们。它们数量多、分布广,其特殊的身体构造让它们能够举起比自己还重好几倍的重物。最让人钦佩的是它们那惊人的智慧。深谙合作之道的它们会有条不紊地分工合作,甚至愿意为集体牺牲自我。  这个强大而辉煌的家族充满了各种各样神秘的传说,不仅有光荣的,
部编《道德与法治》已在全国投入使用,但笔者在使用中发现了一些问题,产生了一些困惑。总的来说,主要是难以把握、难以适应。例如:1.新教材每节课都设置了许多栏目活动,这些活动内容、形式比较开放且量多,如何有效发挥栏目的功能,如何把握时间,是个难题。2.教材的编写力图使教师和学生能够与教材设计的问题情境产生一定的共鸣或思想冲突,能够与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真实的内在体验、感悟对话。那么,对于学困生来说,对于比
2010年高考文综山东卷地理试题充分体现了高考命题的指导思想,坚持以能力测试为主导,侧重于考查学生的“双基”掌握程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去年相比,试题在题型、题量、难度等方面,保持了试题应有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在稳中求变、稳中求新。试题彰显学科特色,既保持了地理学科的基本要求,又有较强的选拔性特征。同时试题体现了新课程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的理念,引导学生关注现实、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