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乳头病毒基因(23)型检测PCR反应反向点杂交法

来源 :康颐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luelin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探讨人乳头病毒病毒基因(23)型检测PCR反应反向点杂交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8年8月~2020年12月期间进行HPV检测的适龄女性246例,对其使用人乳头病毒病毒基因(23)型检测PCR反应反向点杂交法来进行检测,并与其病理学检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临床检测的准确性。结果:分型检测的准确性与病理学结果保持一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临床医学中,早期应用人乳头病毒病毒基因(23)型检测PCR反应反向点杂交法来对宫颈癌初筛进行检测,有着较高的准确性,避免发展为宫颈癌,降低我市女性宫颈癌发病率有实际意义,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和应用。
  【关键词】人乳头病毒;病毒基因;PCR反向点杂交法
  【中图分类号】R737.33 【文献标识码】A 【DOI】
  宫颈癌是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之一,发病率在女性恶性肿瘤中居第二位,仅次于乳腺癌。根据WHO统计,2018约有57万的宫颈癌新发病例,其中80%的病例发生在发展中国家。我国癌症中心数据显示2018年宫颈癌新发病例11万人,死亡约5万,宫颈癌依然是威胁女性健康的重要问题[1]。提早预防、诊断和治疗子宫颈癌就成为了维护妇女健康的首要问题。几乎所有宫颈癌患者的病理样本中均能找到HPV病毒,从而印证了HPV是宫颈癌的主要病因,也使宫颈癌成为目前人类所有癌症病变中唯一病因明确的癌症[2]。宫颈癌有一系列的癌前病变,临床研究表明,从HPV感染到宫颈癌前病变到最终发展为宫颈癌大约需要5-10年的时间,而且子宫颈具有有利的解剖学基础,易于暴露,便于觀察、触诊和取材。如在癌前病变被确诊,即可进行进一步的治疗与监测[3]。因此,通过筛查可以达到早诊早治,降低子宫颈浸润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我院为了提高医院对于宫颈癌的诊疗水平,为方便诊断,拟使用人乳头瘤病毒基因分型(23型)检测试剂盒(PCR-反向点杂交法)来进行相应的研究,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8年8月~2020年12月期间进行HPV检测的适龄女性246例,对其使用人乳头病毒病毒基因(23)型检测PCR反应反向点杂交法来进行检测。
  适应症:(1)三年以上性行为或21岁以上有性行为的女性普遍筛查。(2)高危妇女人群:有多个性伴侣、性生活过早、免疫功能低下、卫生条件差、性保健知识缺乏的女性。(3)决定妊娠的妇女,在妊娠前应进行HPV检测。(4)宫颈病变及宫颈癌患者治疗后的随访。(5)尖锐湿疣患者。(6)欲接种HPV疫苗者。
  禁忌症:(1)检测应在非月经期进行。(2)检测前3天不要使用阴道内药物,不冲洗阴道。(3) 检测前24小时不应有性行为。
  1.2 方法
  PCR-反向点杂交法技术根据HPV不同基因型之间的序列差异,按照碱基互补配对原则,设计特异性识别某种HPV基因型序列的寡核苷酸探针。探针5’端用氨基标记,通过化学键作用固定在尼龙膜的特定位置上,制成包含探针阵列的膜条。将带有生物素标记的PCR扩增产物与膜条上的探针在一定的温度和盐离子浓度条件下进行分子杂交,再通过生物素与链霉亲和素耦联的过氧化物酶结合,在H2O2的催化下使TMB发生显色反应。通过膜条特定位置显色(蓝色)与否来判断该探针是否与待测DNA片段杂交,从而鉴定HPV基因型。
  1.3 评价标准
  测定准确性:对23个基因型进行准确性分析,对其他常见7种性病病原体(沙眼衣原体,人型支原体,白色念球菌,阴道毛滴虫,梅毒螺旋体,化脓性链球菌及单纯疱疹病毒Ⅱ型)感染的标本进行准确性分析。
  1.4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对患者数据进行分析,计数资料使用例数n和%进行表示,使用X 2检验;计量资料使用(x±s)进行表示,使用t进行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准确性
  分型检测的准确性[19例(7.72%)]与病理学结果[20例(8.13%)]基本保持一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有了较大的进步,使得人们更加重视健康问题,而对于女性来说,早期宫颈癌病变作为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及时的诊断和进行早期的治疗能够有效的降低该种病症的发病率。目前的流行病学和生物学资料已经证明HPV感染是宫颈癌及其癌前病变的主要病因,因而加强防治和监控HPV的感染状态已成为预防和诊治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的主要手段。2005年,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所(WHO/IARC)提出:“有充足的证据表明:HPV检测可作为子宫颈癌的初筛手段,并可以降低子宫颈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经过大量文献证明,HPV检测的灵敏度显著高于细胞学检查,而且阴性预测值在99%以上。与细胞学筛查相比,HPV检测可以延长筛查周期,减少病人的精神和经济负担。在临床上,HPV检测可用于宫颈癌的筛查、细胞学ASCUS分流、宫颈病变治疗后的随访等,临床应用效果明显,其可以作为宫颈癌的初筛手段。
  本研究结果显示:分型检测的准确性与病理学结果保持一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该方法从样本到结果只需6个小时左右,能准确鉴定国内常见的23种HPV基因型,其中高危型包括HPV16,18,31,33,35,39,45,51,52,53,56,58,59,66,68,73,82;低危型包括HPV6,11,42,43,81,83。因此,开展HPV分型检测的有助于对我市适龄女性进行宫颈癌早期筛查,及早的发现并治疗癌前病变。
  综上所述,在临床医学中,早期应用人乳头病毒病毒基因(23)型检测PCR反应反向点杂交法来对宫颈癌初筛进行检测,有着较高的准确性,避免发展为宫颈癌,降低我市女性宫颈癌发病率有实际意义,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1]余娟平,魏琦,王倩倩,等.安徽地区17160例健康体检女性人乳头瘤病毒感染状况及基因分型[J].中华实验和临床感染病杂志(电子版),2019,13(5):389-395.
  [2]韩晓静,林牧,龚亚东,等.荧光定量PCR法联合反向点杂交法鉴定分枝杆菌菌种类型的效果[J].现代医药卫生,2019,035(021):3345-3346.
  [3]高丽敏,郑义,徐晓涵,等.第二代杂交捕获法与PCR反向点杂交法在人乳头瘤病毒检测中的应用比较[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v.19(81):187-188.
  作者简介:陈红(1984.01-),女,侗族,贵州万山人,本科学历,主管检验技师,主要从事临床检验工作。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观察脑梗塞患者采用血塞通配合舒血宁方案进行治疗的临床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本文病例筛选我医院收治的脑梗塞患者100例,将所有纳入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组间人数为50例,对照组患者治疗采用单独舒血宁治疗,观察组则添加血塞通进行治疗,详细对比两组最终治疗获得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治疗后所获得的临床效果较好,患者脑神经功能和生活活动能力得到显著改善,组间指标数据差异
期刊
【摘要】胃食管反流是某些原因引起消化道功能紊乱[1],一些新生儿由于消化系统未发育成熟,所以当他们进食时,可能会出现胃内容物反流的现象,其中功能性胃食管反流较多见[2]。胃食管反流对新生儿的伤害非常大,会导致其出现许多不良事件。这时,如果不能采取一些正确有效的治疗手段,可能会导致患儿死亡。体位疗法联合腹部按摩治疗是一种近年来新出现的治疗方法。它是指通过一些简单的姿势,有计划的使相应部位的肌肉进行锻
期刊
【摘要】目的:分析床旁纤维支气管镜吸痰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机械通气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研究对象为6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入选病例均来自2020年12月至2021年5月,根据随机双盲法进行分组,两组均给予常规对症治疗,对照组30例采取无创正压通气治疗,研究组30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床旁纤维支气管镜吸痰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指标和预后情况。结果:研究组肺部感染控制窗出现时间、总机械通气时间、I
期刊
【摘要】目的:研究与分析股骨头坏死激光针刀和小针刀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来自6所医院进行治疗的患有股骨头坏死疾病的170例患者参与本次研究(2006年12月-2020年12月),随后采取动态分组法将这170例患者分为激光针刀组(100例)与小针刀组(70例)。其中对激光针刀组患者采取激光针刀治疗,而对小针刀组患者采取小针刀治疗。结果:在治疗总有效率方面,激光针刀组与小针刀组患者的相关数据具有统
期刊
【摘要】目的:分析在治疗慢阻肺合并严重呼吸衰竭的过程中,采取便携式纤支镜的临床效果。方法:本次随机抽取了76例2019年3月-2020年3月于本院接受治疗的慢阻肺合并严重呼吸衰竭患者进行研究,按照患者的就诊顺序均分为2组,各38例。其中,参照组予以常规治疗,研究组采取便携式纤支镜治疗,比较两种方案的效果。结果:研究组方案下,患者在插管、通气及症状纠正等方面的用时明显更低,有显著差异(P<0.05)
期刊
【摘要】目的:分析盆底肌肉康复训练联合盆底重建术治疗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临床效果观察。方法:在2020年4月到2021年4月期间,在本院选取60例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仅实施盆底重建术,观察组联合盆底肌肉康复训练,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PFDI-20、I类与II类肌纤维肌电压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盆底器官脱垂程度明显较低,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绝经女性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和冠状动脉狭窄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01月-2020年12月因胸痛就在于我院的222例绝经女性患者,其中非冠心病组117例,稳定型心绞痛组69例,急性冠脉综合征组36例。依据冠脉造影结果,采用Gensini评分评估冠脉狭窄程度。NLR为外周血中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计数之比。比较各组患者的一般情况。结果:ACS组NLR高于非冠心病组
期刊
【摘要】目的:探究调强治疗老年食道癌患者的疗效与安全情况。方法:研究人员选取了其所在医院2020年7月-2021年3月之间收治的40例食道癌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组、干预组各20例,分别给予两组患者三维适形放射治疗、调强放射治疗,治疗结束后观察两组患者食道癌治疗的有效率和放射治疗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干预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较高,治疗效果为显著和有效的患者例数更多;发生放射
期刊
【摘要】目的:分析围手术期针对性护理在肝叶切除手术联合胆道镜治疗胆管结石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20年4月~2021年4月于我院就诊的胆管结石患者,共80例,均给予肝叶切除手术联合胆道镜治疗,现采用数字随机表法分为两组,每组各有40例。对照组仅给予围手术期常规护理,而观察组开展围手术期针对性护理,对比两组患者实际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少、各项临床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结
期刊
【摘要】目的:讨论重症急性胰腺炎外科手术时机及方式。方法:本次研究采用回顾性调查的方式,分析我院近年来收治的50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通过实验观察,中西医结合保守治疗组22例患者中治愈19例,治愈率为86.4%,手术治疗组28例患者中治愈26例,治愈率为92.9%,总治愈率为90%,死亡率为10%。结论:合理把控重症急性胰腺炎手术治疗时机,科学选用外科手术治疗方法,可以获取更加良好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