盆底肌肉康复训练联合盆底重建术治疗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临床效果观察

来源 :康颐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ly88453197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分析盆底肌肉康复训练联合盆底重建术治疗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临床效果观察。方法:在2020年4月到2021年4月期间,在本院选取60例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仅实施盆底重建术,观察组联合盆底肌肉康复训练,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PFDI-20、I类与II类肌纤维肌电压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盆底器官脱垂程度明显较低,不存在4级和5级患者,恢复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进行治疗时,在使用盆底重建术基础上指导患者进行盆底肌功能锻炼,可以进一步进行盆底结构重建,对盆底缺陷进行纠正,改善盆底肌力,促进盆底功能恢复,具有应用价值。
  【关键词】盆底肌肉康复训练;盆底重建术;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
  【中图分类号】R713 【文献标识码】A 【DOI】
  对于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来说,常见于中老年女性群体,该疾病与分娩损伤、妊娠等存在密切联系,临床症状为大小便失禁、盆腔器官脱垂等片[1]。临床治疗以盆底重建术为主,不过,经过盆底肌肉康复训练可以促进术后康复,改善盆底功能。本研究选取60例该疾病研究对象,结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20年4月到2021年4月期间选取60例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30例)年龄在51-78岁之间,平均年龄为(65.4±3.2)岁,对照组(30例)年龄在52-79岁之间,平均年龄为(66.5±4.4)岁。本次研究经我院伦理委员批准,所有研究对象均知情,自愿参,签署同意书,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方面比较相似(P>0.05)。
  1.2 方法
  术前,两组患者进行阴道清洗,使用0.1%碘伏进行擦洗,一日一次,连续擦洗3d,术前1d,对所有患者进行灌肠,开展盆底重建术,对患者进行连续硬膜外麻醉,对前盆底重建术进行实施时,在尿道外口两侧4cm处,从皮肤切口处将穿刺锥进入闭孔,经阴道膀胱间隙穿出,在切口下2cm处,穿入穿刺锥,在闭孔下方穿刺,从阴道膀胱间隙穿出,在阴道前壁膀胱下方设置Prolift网带。对后盆腔重建术进行实施时,选择肛门外3cm处,将穿刺锥穿入,不能损伤直肠,从骶棘韧带穿出,将Prolift网带平铺在直肠上方。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对患者进行盆底肌肉康复训练,术后一个月,对患者进行生物反馈电刺激康复,每次约20min,一日三次,指导患者进行放松训练,肛门收缩,吸气时收紧肛门,呼气时放松腿部、腹部以及肛门,每次练习时间8-10s,每组50次,一日两组,训练时间为3周。术后半年进行回访。
  1.3 指标观察
  采用PFDI-20对盆底功能与盆底肌力进行评价,得分越高越严重。对盆腔器官脱垂程度进行观察,根据PDF-Q进行评价。
  1.4 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使用SPSS软件20.0版本进行数据分析,用(%)形式表示百分率,使用卡方值X 2檢验计数资料[n(%)],表示计量资料的方法为x±s,采用t检验,结果P<0.05表示统计学意义存在。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相关指标的比较
  治疗后,观察组的PFDI-20、I类与II类肌纤维肌电压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详情见表1。
  2.2 盆底器官脱垂程度的比较
  观察组盆底器官脱垂程度明显较低,不存在4级和5级患者,恢复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详情见表2。
  3 讨论
  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是一种常见的妇科疾病,与分娩次数、早期脱垂具有正相关关系[2]。随着女性群体年纪的增长,该疾病的发生率也会不断增加。对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进行治疗时,若病情较轻,可以保守治疗,若患者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属于中重度,则需要进行手术治疗。盆底重建术是该疾病常用手术方法,可以对盆底肌力进行提升,对盆底结构进行重建,加固子宫主韧带等,使得盆底功能得到改善[3]。为了进一步促进术后恢复,可以使用盆底肌训练方法,这样可以促进条件反射形成,刺激盆底肌群,减少盆底结构损伤,使得盆底肌力得到提升,同时,还能避免阴道、膀胱等被损伤。在相关研究中也明确指出,盆底肌功能训练也能改善尿失禁等症状,改善相关体征,进一步促进了盆底功能恢复[4]。
  在本研究中,治疗后,观察组的PFDI-20、I类与II类肌纤维肌电压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盆底器官脱垂程度明显较低,不存在4级和5级患者,恢复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
  综上所述,对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进行治疗时,在使用盆底重建术基础上,经过指导患者进行盆底肌功能锻炼,可以进一步进行盆底结构重建,对盆底缺陷进行纠正,改善盆底肌力,从而促进盆底功能恢复,具有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尤书萍.盆底重建术联合盆底肌功能锻炼治疗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效果[J].母婴世界2020(33):90-90.
  [2]倪婷婷.盆底重建术治疗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护理效果观察[J].人人健康,2020,512(03):165-165.
  [3]王志华,陈丽清,郭艳.盆底肌肉康复训练联合盆底重建术治疗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J].牡丹江医学院学报,2019,040(002):79-80.
  [4]张丽红.盆底重建术联合盆底肌功能锻炼治疗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疗效观察[J].临床医学,2020,40(04):78-80.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探讨丙泊酚联合七氟醚麻醉对小儿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学流动流血及麻醉趋势指数(NI)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本院小儿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患儿60例,治疗时间为2019年7月~2020年7月。采用抽签法随机将患儿分为两組,对照组(n=30例)采用单一丙泊酚麻醉方式,观察组(n=30例)采取丙泊酚联合七氟醚麻醉方式。结果:观察组NI高于对照组,观察组HR高于对照组,SpO2、MAP低于对照组
期刊
【摘要】目的:分析体检人群中蛋白芯片法多肿瘤标志物筛查的临床意义。方法:2019年1月至2021年2月简阳市人民医院体检中心健康体检者600名,均为男性,年龄45-65岁。采集受检者静脉血清进行蛋白芯片法多肿瘤标志物的检测,检测项目为Free-PSA、CEA、PSA、AFP、CA-125、Fre-ririn、CA15-3、HGH、CA19-9、NSE、CA24-2、β-HCG。结果:正常人群多肿瘤
期刊
【摘要】目的:浅析手部肌肉萎缩使用肌电图鉴别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纳入我院2019年1月-2021年1月收治的68例手部肌肉萎缩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均给予肌电图仪检查,总结检查结果,分析肌电图特点。结果:不同病因患者神经传导异常、肌电图异常状况存在一定差异。结论:手部肌肉萎缩使用肌电图检查,能明确病变分布状况与病因,具有一定临床指导价值。  【关键词】肌电图;手部肌肉萎缩;鉴别诊断  【中图分类号
期刊
【摘要】目的:通过观察不同严重程度慢性气管阻塞性呼吸肺气管疾病中的患者早期肺功能和其他小气道功能指标的周期变化及时间相关性,探讨如何应用综合hrct和hr肺功能指数联合法来评价患者copd的具体方法。方法:根据受试者身体依据各组肺功能正常指标(fevi,fev1/fvc)又可分为轻度慢性copd组、中度慢性copd组、重度慢性copd组及正常的肺对照组。用于心肺运动功能仪腔镜测试温度fev1,fe
期刊
【摘要】目的:分析对伴糖尿病的牙周炎患者联合应用牙周基础治疗及替硝唑胶囊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对照组进行牙周基础治疗,同期观察组则合用牙周基础治疗及替硝唑胶囊。结果:治疗前2组菌斑指数(PLI)、探诊深度(PD)以及出血指数(BI)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PLI、PD、BI均低于对照组(P<0.05);2组均未见不良反应。结论:对于伴糖尿病的牙周炎患者合用牙周基础治疗及替硝
期刊
【摘要】目的:观察脑梗塞患者采用血塞通配合舒血宁方案进行治疗的临床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本文病例筛选我医院收治的脑梗塞患者100例,将所有纳入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组间人数为50例,对照组患者治疗采用单独舒血宁治疗,观察组则添加血塞通进行治疗,详细对比两组最终治疗获得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治疗后所获得的临床效果较好,患者脑神经功能和生活活动能力得到显著改善,组间指标数据差异
期刊
【摘要】胃食管反流是某些原因引起消化道功能紊乱[1],一些新生儿由于消化系统未发育成熟,所以当他们进食时,可能会出现胃内容物反流的现象,其中功能性胃食管反流较多见[2]。胃食管反流对新生儿的伤害非常大,会导致其出现许多不良事件。这时,如果不能采取一些正确有效的治疗手段,可能会导致患儿死亡。体位疗法联合腹部按摩治疗是一种近年来新出现的治疗方法。它是指通过一些简单的姿势,有计划的使相应部位的肌肉进行锻
期刊
【摘要】目的:分析床旁纤维支气管镜吸痰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机械通气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研究对象为6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入选病例均来自2020年12月至2021年5月,根据随机双盲法进行分组,两组均给予常规对症治疗,对照组30例采取无创正压通气治疗,研究组30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床旁纤维支气管镜吸痰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指标和预后情况。结果:研究组肺部感染控制窗出现时间、总机械通气时间、I
期刊
【摘要】目的:研究与分析股骨头坏死激光针刀和小针刀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来自6所医院进行治疗的患有股骨头坏死疾病的170例患者参与本次研究(2006年12月-2020年12月),随后采取动态分组法将这170例患者分为激光针刀组(100例)与小针刀组(70例)。其中对激光针刀组患者采取激光针刀治疗,而对小针刀组患者采取小针刀治疗。结果:在治疗总有效率方面,激光针刀组与小针刀组患者的相关数据具有统
期刊
【摘要】目的:分析在治疗慢阻肺合并严重呼吸衰竭的过程中,采取便携式纤支镜的临床效果。方法:本次随机抽取了76例2019年3月-2020年3月于本院接受治疗的慢阻肺合并严重呼吸衰竭患者进行研究,按照患者的就诊顺序均分为2组,各38例。其中,参照组予以常规治疗,研究组采取便携式纤支镜治疗,比较两种方案的效果。结果:研究组方案下,患者在插管、通气及症状纠正等方面的用时明显更低,有显著差异(P<0.05)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