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课堂教学中的反馈现象

来源 :基础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zm2009sz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心理学家罗西和亨利曾做过一个著名的反馈效应实验:他们把一个班的学生分为三组,每天学习之后就进行测验。测验后分别给予学生不同的反馈方式:对第一组学生每天告知其学习结果;对第二组学生每周告知一次学习结果;对第三组学生只测验而不告知其学习结果。实验结果显示,第一组学生的成绩有迅速的进步;第二组的成绩平稳上升;而第三组学生的学习成绩没有什么变化。八周后将第一组和第三组的反馈方式对调,第二组反馈方式不变,实验又进行了八周。结果发现,反馈方式改变后,第一组学生的学习成绩逐步下降;第二组成绩平稳上升;而第三组学生的成绩
其他文献
随着学校管理的改革不断深入,“以人为本”逐渐成为学校管理文化的主流,并使学校管理从牺牲人的个性追求回归到对人的尊重、关爱、理解和支持的理性平台,为推进课程改革奠定了良
对三江平原沼泽湿地甲烷排放时空变化规律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自然湿地甲烷排放存在着明显的季节性变化,即随着植物生长甲烷排放量不断增加,在8月达到最大值,而后下降.这一变
这次我又把《石榴》一课里“这些石榴娃娃急切地扒开绿黄色的叶子朝外张望,向人们报告着成熟的喜讯。”一句中“绿黄色的叶子”读成了“黄绿色的叶子”。这帮孩子发现老师又出错了,马上来了精神,他们兴奋地喊道:“老师,你又读错了!”   我怕影响自己在学生心目中的形象,便煞有介事地说:“我向同学们保证,下次绝对不再读错了,否则,我罚自己把这句话抄十遍。你们做我的监督员,好不好?”   可万万没想到,过了一个月
分子折叠体是一类由非共价键稳定的、采用有序构象的寡聚物或聚合物,我们设计并合成了三类非天然的折叠体,包括:(1)由疏溶剂作用驱动的并人萘环板块的寡聚乙二醇折叠体,(2)由分子内
γ-丁烯酸内酯是一类具有重要潜在活性的化合物.发展了二价钯催化的2,3-联烯酸和(ω-1)-烯基卤化物的偶联关环反应.反应经过了二价钯催化的氧钯化-碳钯化,重复的去钯氢化/钯
一、改革课堂教学    教学方法的改革就是教学活动的改革,它分为课堂教学活动和课外教学活动两部分,其中,课堂教学是教学活动中最基本的构成部分,是教学活动成败的关键。因此,改革课堂教学首当其冲。  1.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条件。教师要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必须吃透课标、教材和了解学生,掌握学校当前的硬件教学资源,根据每节课的教学目的、内容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手段。让一切在你走进课堂前,早已胸有成竹。比如
模拟了海洋表层沉积物再悬浮对海水中NH4+-N、NO3--N浓度的贡献.通过实验,观察到海水中NH4+-N的浓度与沉积物和海水的混合比例成负相关.在不同振荡速率的试验中,60r/min振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