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声乐教学中的科学发声法

来源 :艺术时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xfei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科学发声法是声乐艺术的基础和重要的组成部分,声乐教学中,如何让学生掌握科学的发声法,并熟练地运用到实践中,是声乐教师不断探索、努力的方向。本文从阐述科学发声法的概念入手,接着对科学发声法的内在要求、科学发声法的教学等方面进行探讨,希望能对推动声乐教学起到抛砖引玉之作用。
  关键词:声乐艺术;教学;科学发声法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4115(2014)06-254-1
  声乐是近现代的概念,是人类歌唱活动发展达到高度艺术化以后的产物。由于近现代的声乐艺术是建立在借助现代人体医学解剖学和物理声学理论基础上的对人体各个发声器官结构和功能的深刻认知上,因而对声音就有了一个基本共通的标准。这个基本共通的标准就是对声音美的特别追求,对于语言内容的表达不仅讲究,而且注重语音发音的准确与声音美的结合,特别注重艺术美的表现,而这一切,均需要依赖科学的发声法来实现。下面,笔者从声乐教学的角度对声乐艺术的科学发声法进行初步的探讨。
  一、科学发声法的概念
  声乐艺术的科学发声法是指歌唱发声符合人体生理发声器官运动的规律,能使歌唱声音达到通畅、自然、集中、优美、符合大众语言体系和审美观的发声法。著名音乐家金铁霖教授说:“只要掌握了科学的发声方法,演唱什么都是可以的。”
  二、科学发声法的内在要求
  科学发声法是声乐艺术最基本、最主要一个内容,也是整个声乐艺术的共性基础,科学发声法的内在要求包括以下几方面。
  (一)科学发声法要求正确掌握和理解人体发声的基本原理,建立起正确的科学发声的声音概念,掌握正确发声的方法,准确地理解、感受人体发声的器官声带是怎样通过气息的作用运动发声的,声音又是怎样通过头腔、口腔、咽腔、胸腔等共鸣腔得到进一步修饰、扩大的;
  (二)科学发声法要求气息稳定,气息是歌唱的动力来源,气息的稳定,对声音的支撑是歌唱中至关重要的;
  (三)科学发声法要求声音通畅、集中,高、中、低音声区保持统一,身体各发声各器官整体有机地结合和运作,这是正确发声法体现的直接结果和这一结果在歌唱过程中始终如一的贯穿、坚持;
  (四)科学发声法要求身体姿态、外在表现有机结合,这是正确发声法内在和外在相统一而形成的必然要求。一个较好地掌握这一要求的歌唱者,会给人以全身都在歌唱的感觉。
  三、科学发声法的教学
  声乐教学中发声法的训练是基础性的主要的教学内容之一,始终贯穿在教学全过程甚至贯穿在演唱生涯的全过程。学员要掌握科学的发声法,教师是关键,对此,教师可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教学尝试。
  (一)遵循学员个体生理机能特点。每个人的生理机能是有很大区别的,教师首先要帮助学生找到本色的声音,并分析其音色、气质和歌唱肌肉的记忆状态,使学员在充分认知自己真实声音的基础上构建科学的发声体系。若一味照搬,把学员教成一种声音,将会抹杀学员的个性,破坏其嗓音的生理机能。
  (二)教会学员掌握科学发法正确的声音位置。要获得声音的高位置,必须放松喉头,内收下巴,这两个器官不能在发声中使力,一般人唱高音都是靠挤压喉头发声的,这是错误的发声方法,不能获得美妙的声音,应放松喉头,使之成为气息的通道,然后抬起软腭,提笑肌(即保持微笑的状态),使声音能通向鼻腔。至于共鸣的位置,一般来说,演唱时低音以胸腔共鸣为主,到中音、高音后,高位置共鸣腔比例逐渐加大,以鼻腔、头腔共鸣为主。这些都是科学发声的基本要领,学员必须多多练习,熟能生巧后才能唱出美妙动人的歌声。
  (三)教师要锻炼学生正确运用气息。必须强调使用胸腹式联合呼吸法用气。另外,在气息练习中,有的老师喜欢专门教学员先找气再发声。这样一来,即使学员找到了气息,其气息也是僵硬、不灵活、歌唱呆板的,我们不妨让学生在歌唱中找气。其实,歌唱气息是本能的,情绪有了,状态对了,激情来了,气息自然也就有了。俗话说“情到深处气自来”。我对这句话的理解是,只要在“情”字上下功夫,用于满足某一乐句所需要的气息就会自然而然地产生。所以,我让我的学员们在练习发声时,从不刻意去做什么“深呼吸”练习。
  (四)教师可指导学员从唱得最好的一个母音开始练习,然后过渡到其他母音,使学员逐渐修饰好自己的声音,从而培养学生的演唱能力和素质,使学生的演唱自如、流畅、美丽、动听,千万不能单纯地让学生去学声音和“制造声音”。
  (五)教师要培养学员良好的音乐感受力。在进行基础训练时,千万不可让学生光“练声”不“唱歌”。老师必须根据学生的实际演唱能力,安排丰富的曲目让学生唱,唱之前要认真分析作品,使学生表现好每一首歌曲,哪怕是很简单、很小的作品,以便不断培养学生的音乐感受力和表现力。
  总之,科学发声法虽不是声乐艺术的全部,但是声乐艺术的基础和重要的部分之一。科学发声法并不是永恒的或僵硬的一成不变的方法,它与歌唱艺术的语音发音,民族的风格技法、音乐的要求等结合时,其气息控制、共鸣腔体、声音位置等都会发生相应的变化。科学发声既有规范、明确的声音要求,又有适应变化的灵活运用的特点,因此,在科学发声法教学中还要加强随时调整、变化的能力训练。声乐教师只有在教与学员科学发声法的同时充分把握这一要点,才能更好地引领学员掌握科学发声法。
  参考文献:
  [1]吉国强.“中国声乐”及其科学发声法之践行[J].音乐研究,2013,(05).
  [2]邓黎娜.浅谈声乐教学中的发声练习[J].科技创新导报,2013,(19).
  [3]央金卓嘎.试论声乐艺术的科学发声法———民族声乐教学理论与实践的梳理[J].西藏艺术研究,2009,(01).
  作者简介:
  蒋炳龙,广西全州县文化馆。
其他文献
培养学生的艺术素养和创造性思维能力是中学美术课堂教学的重要内容。在美术教学中,学校要重视艺术课程,配备各种器材设备,营造良好的艺术环境和氛围;教师要努力培养学生的艺术情趣,充分挖掘学生的创新潜质,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在浓厚的艺术氛围和自由的艺术环境中自主思考,主动参与,进而提高美术教学效果。  我从事中学美术教育多年,对艺术教育深有感触,也清楚地看到当下艺术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例如
摘要:本文通过比较分析中西方医学的某个具体案例,从而总结出理论差异、方式差异以及观念差异,进而剖析造成中西方文化差异的根源。为人们在进行文化研究比较时,提供一种视角,使我们在学习文化,提高修养,认识和应用人类文明果实中更加具有针对性。关键词:中国;西方;中西文化;医学  中图分类号:J0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4115(2014)07-246-1  首先针对中西医的具体案例进行比较—
摘要:在艺术教育事业蓬勃发展的背景下,陶艺课程也渐渐地融入到中职教育体系中去,但是由于我国陶艺教育经验不足,教育理论研究不充分,难以取得比较理想的陶艺课程教学效果。文章倡导以任务驱动法的教学方式去促进陶艺课程的发展和进步,希望可以改善目前中职陶艺课程教育的现状。  关键词:中职教学;任务驱动法;陶艺课程  中国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4115(2014)05-256-1 
姜堰市美术学校创办于1998年,是苏中地区崛起的一所新型美术高中,学校位于姜堰城区南京路100号(马厂小区西侧),环境优雅,条件一流、交通便利,校区占地82亩。现有教学班16个,在校师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人们在满足了物质生活之后逐渐重视对于精神文明的追求。民族声乐作为我国特有的声乐表现形式,在彰显我国特色声乐文化方面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目前民族声乐的教学方法存在着一些误区,阻碍着我国民族声乐的发展。本文主要研究民族声乐教学中存在的误区,并对此提出了一些针对性的应对措施,希望可以对提高我国民族声乐教学水平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具体方法
6月9日.江苏大学与姜堰市签订了共建汽车零部件研究院、汽车零部件产业产学研全面合作、实践教学基地的协议,这是姜堰市今年以来通过科技招商共建的第5家产学研联合体。姜堰市
摘要:环境艺术设计作为艺术设计学科中的一个主要专业,是一个综合性较强的新兴学科,也是高职开办艺术设计学科中的核心专业,有较宽广的专业理论知识面和较多元化的专业技能,在艺术設计学科中有较强的代表性。高职院校通过建立“校中厂”项目工作室,可充分解决当下阶段教育教学中遇到的问题,更好的培养专业的设计人才。  关键词:环境艺术设计;传统教学模式;“校中厂”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3月30日,市科技局召开全体干部职工大会,对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进行动员和部署,局长党组书记许书平作了动员讲话,他要求大家充分认识开展学习实践活动的重大意义,切实增强
做好群众声乐艺术辅导教学工作能提高人们音乐艺术方面的技巧和水平,促进和谐社会的发展。本文分析了群众声乐艺术辅导教学工作的两个特点,分别是多样性和地域性,说明了在群众声
日前,泰州口岸船舶有限公司与武汉理工大学共同组建博士工作指导站和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突出船舶设计制造前沿课题攻关,着力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今后,博士工作指导站将成为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