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澳大利亚壳牌科学马戏团看科学传播人才培养

来源 :新闻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acky122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通过分析澳大利亚壳牌科学马戏团在运作过程中与高校结合培养科学传播人才的模式及其在科学传播过程中对科学传播人才培养的重视,探讨其对我国科学传播人才培养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澳大利亚 科学马戏团 科学传播 人才培养
  大科学时代,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科技无处不在,而且科技与人类社会在不断“上演”着诸多的矛盾冲突,公众理解科学的需求无论从科学共同体及政府的层面还是从公民个人的层面都越来越强烈,科学传播人才也逐渐地成为了社会急需而又紧缺的人才。以前,我国的科学传播人才培养主要通过兼职转岗科普人员培训进行。近年来,随着我国“科教兴国”战略的进一步实施,我国高校中开始开设相关专业专门培养科学传播人才。对于科学传播人才的培养模式,我国处于起步阶段。
  在科学传播人才的培养方面,澳大利亚国家科技中心和澳大利亚国立大学通过创立和运营澳大利亚的壳牌科学马戏团(Shell Questacon Science Circus)对科学传播人才培养与科普大篷车相结合做了全新的尝试,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壳牌科学马戏团是一个由澳大利亚壳牌公司(Shell),澳大利亚国立大学(简称ANU)和澳大利亚国家科技中心(Qu-
  estacon)联合发起的项目,项目运作从1988年开始至今已25年,是澳大利亚国家科技中心时间最长的外展项目。该项目是澳大利亚最大的流动科学展览,其表现形式与科普大篷车相似,主要通过科普大篷车将位于澳大利亚首都堪培拉的国家科技中心内的固定展品装载运输到全国各地进行展出。
  到目前为止,科学马戏团去过澳大利亚所有的州,行程25 000 多公里,每年接待公众10 万人次。1997年还曾在泰国、文莱和几个南太平洋岛国举办巡回科普展览,深受这些国家公众的欢迎,几十万人参观了展览。
  壳牌科学马戏团与一般的科普大篷车相比,最大的特点是把科学传播人才的培养贯穿于其整个实践过程之中。
  1、马戏团实践过程是科学传播专业硕士阶段的主要课程内容
  马戏团的工作人员中很大一部分是在读的学生,他们都是澳大利亚国立大学科学传播推广专业的硕士研究生(Master of Science Communication Outreach)。该硕士学位学制一年,学生专业学习中非常重要的一项课程内容就是作为科学马戏团(Science Circus)的工作人员随行到澳大利亚的各个地区进行巡展。
  该专业以培养实践型的科学传播人才为目标,从就读学生的筛选到课程的设置都体现出了对实践能力的重视。
  就读这个专业的学生都经过严格的筛选,学生需要获得正规大学或者高等教育机构的科学、工程或技术方面的学士学位,并且具备一定的解说、演示、表演等相关的经验和技能才能申请成为这个专业的硕士研究生。
  就读该学位的硕士生在学习期间必须完成48个学分的课程,包括30学分必修课,18学分选修课。其中跟随科学马戏团(Science Circus)进行实践训练的课程作为必修课中最主要的课程在一年中两个学期均有安排,并且占到必修课的24个学分,远远大于其他课程。在这门课程中,学生通过跟随科学马戏团出行进行巡回展演锻炼和提升自己的科学传播技能。在巡展的过程中,学生们需要学习的课程内容包括开展科学讲座和研讨会,对不同年龄段的受众解释科学,在教师发展工作坊上发言,向观众展示展品并解释科学原理,促进科学的传播推广,参与巡展的过程,了解一个巡展的操作流程,以及巡演过程中的协调活动等。
  在科学马戏团没有行程安排的时候,学生们就在澳大利亚国立大学内的国立公众科学意识中心(CPAS)上课和学习。学生们需要在学校中学习的课程包括:公共科学传播(Communicating Science to the Public),展览设计(Exhibition design),科学与公共政策(Science and public policy),媒体中的科学(Science in the media),科学传播策略(Strategies in Science Communication)等,都是专业性很强的科学传播类课程。
  2、科学传播专业研究生担任科学马戏团展教主要工作
  科学马戏团每一次的巡演一般有15名工作人员,其中10名是澳大利亚国立大学的硕士研究生,其余为项目经理、协调、工作人员、司机等5人。10名学生承担了主要的布展、展示、讲解、表演等工作,通常在巡展中分为5个演出小组,每2人组成1个小组。马戏团每到一个地区,选择该地区的中心位置作为基地,然后分小组进入到附近不同的学校开展科学传播活动。
  马戏团的科普大篷车是由澳大利亚壳牌公司赞助的,车队拥有一辆大的拖车,每次活动需要租用一些小车,在特殊情况下还租用小型运输机。大篷车内部可装载50 多个互动式科学展品、15 个科学表演用的道具,以互动展览、科学表演为主。学生们承担所有的展教工作,要熟悉和了解所有的展品和道具,对巡展过程中的协调调度、运营管理也都要参与其中,工作量相当大。而且,马戏团巡展的活动也比较频繁,一般每年要出巡5-6次,每次4-5周。每次出巡时,一般在大城市停留4-5天,在小城镇学校停留1-2天,对特偏远的地区往往要乘飞机去,就只能停留1天。到达展出地点后,一般白天到各个中小学校为学生和老师展示和表演,晚上布置展览为社区公众表演。如此高强度、高频率的工作,学生必须要在一年当中持续跟随马戏团的巡展活动,几乎达到了专职工作人员的工作量。
  由于马戏团与研究生项目挂钩,保证了马戏团工作人员的稳定性和流动性。每一届的学生稳定地参加一年的活动,一年之后选拔新一级的学生接替进行,既保证了每年都有固定人数的工作人员参与工作,每年换人也保证了工作人员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避免出现老员工常年进行重复性工作所产生的消极情绪和激情的丧失。   3、培训巡展地区的科学传播人员
  科学马戏团对科学传播人才的培养并不仅仅局限在对担任工作人员的硕士研究生的训练和培养,还包括到达巡展地区后对当地教师以及志愿者的培训。
  马戏团每学期到不同的学校,开展的活动主要有科普示范教室和教师专业发展工作坊(teacher development workshops)两项。科普示范教室就是进入到各个课堂为学生们演示一些有意思的科学展品,开展有趣的科学游戏,与学生进行交流和互动。教师专业发展工作坊则是通过研讨会和其他方式手把手地教给当地老师一些方便应用、操作性较强的有趣的教学方式,和老师们一起分享和探讨教学和科学传播方面的想法和方法技巧。同时也在工作坊上通过与老师的交流了解学校的相关课程情况,在安排课堂活动时进行协调,使得科学传播活动更好地配合与支持学校的课程教学。
  由于马戏团工作人员本来就少,还经常是分组开展活动,工作量大,到达巡展地区后往往需要当地志愿者的协助和支持开展科学传播活动。这些志愿者在马戏团离开之后还可以继续开展科学传播活动,包括到当地电视台做科普节目等,扩大科普传播范围。
  4、对我国科学传播人才培养的启示
  科学马戏团的巡展与科学传播推广专业硕士研究生的教育是融为一体的,并非科技馆因人员紧缺临时性地向学校“借用”几名学生作为替补工作人员参与一些辅助性工作,而是将科学马戏团的巡展中最核心最重要的展教工作全部交给学生来完成。
  同时,澳大利亚国立大学也并非让本校学生像参与社团活动一样随意、松散地在课余参加马戏团的活动,而是专门为了科学马戏团这一个项目开设了一个硕士研究生的专业。且不说在一年的学习期内将大部分的时间和最重要的课程内容都设置在了科学马戏团的随团巡展实践上,学生就连筛选条件和校内学习课程的设置都与科学马戏团的工作内容和工作性质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目前我国的科普大篷车大多是各地方的科协或者科技馆配备,展教人员也是这些机构中的专职工作人员。而高校开设科学传播专业的本来就很少,学生也都在学校里学习,几乎不可能将很多的时间和精力放在一项具体的科学传播实践上。因此,科技馆与高校类似科学马戏团这样深度的合作还难以实现,目前也还没有进行过这样的尝试。但是我国依然可以通过借鉴科学马戏团的探索和实践为科学传播人才的培养做一些改进和创新尝试。
  (1)将科学传播实践活动纳入高校课程,并给予一定数量的学分,根据其在活动中的参与程度和实际表现予以适当的成绩评定。这不仅仅适用于科学传播专业的学生,对学习科学、工程、技术等相关学科的高校学生都同样适用。计算学分可以使得学习科学的学生更加关注和重视科学传播,学会将自己所学的专业知识进行传播和普及。而学生在参与科学传播实践活动的过程中人际沟通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都能得到提高。
  (2)在科学传播活动过程中训练和培养科学传播人才。在科普大篷车巡展、科普讲座等科学传播活动当中,除了向受众传播科学之外,还可以有针对性地对活动的组织者或参与者进行科学传播相关的培训,使其成为具备一定的科学传播技能的人员,能够承担一定的科学传播任务,从而扩充我国的科学传播人才队伍,填补我国科学传播人才的缺口。
  (3)探索更多的企业、政府部门和高校共同合作进行科学传播的模式。壳牌科学马戏团是一种非常新颖的企业、政府与高校合作开展科学传播的方式,值得我国参考和借鉴,在科学传播活动中,企业、政府和高校各自具有不同的特征和优势,企业可以提供资金、设备等的支持,政府可以在政策、设施等方面进行支持,而高校在人员、科研等方面具有优势。探索三者合作的新模式,进行资源的整合与合理利用,将能够实现更好的科学传播效果。
  参考文献
  ①李小瓯、盛业涛、邢金龙、冯帅将、黄亚平,《国内外流动科普装备综述》[J].《科普研究》,2007(4):56-65
  ②万群、沈扬、杨湘杰、沈琼,《高校科普人才培养模式及其对策研究》[J].《学会》,2009(2):43-46
  (作者:樊春丽,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科技传播与科技政策系硕士;吴琦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科技传播与科技政策系副教授,博士)
  责编:姚少宝
其他文献
文章基于苏尼特右旗2011年林地保护利用和2016年林地变更调查成果,通过对林地保护利用现状和林业工程效果分析,阐述了林地保护利用规划的实施对苏尼特右旗林业发展的影响。
新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颁布之后,作为教学改革的重要措施之一,一些高校开始设立大学英语选修课程。同时,对于选修课程的教学研究也逐步开展起来。文章对开设大学英语
英语的"移就"是一种特殊的语言现象,是一种颇具特色的修辞手法。它由修饰语的"巧移"而形成的一种临时搭配,具有言简意赅、生动形象的特征。文章探讨了英语移就修辞格的基本特征和
金叶榆繁育技术在乌兰察布市的推广应用,取得了较大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总经济效益达3 625.68万元。该技术的推广,丰富了园林绿化树种,成为本地区城市景观一道
以"模拟方法"的导入为起点,以"影响力模型"为参照,借用三组"模拟数字"图表为样本,利用对比与分析的方法,通过对雷顿关于美国报业的文献分析,对美国未来报业的整体走势作出评
鉴于图式理论在跨文化交际中的影响,有研究者将文化图式分为图式重合、图式冲突和图式缺省三类。然而,这种分类虽较为合理,但却不够全面、完整,忽视了另一种具体情形,故再补
中国内地的电视节目近年来出现了一种类型模糊化、新闻性和娱乐性互渗的制作观念。从电视环境与外来观念的影响、文章场景融合与电视语态改变,功能主义传播观念与电视节目商
文章对百草岭自然保护区的野生动物、野生植物及景观资源进行阐述,探析了百草岭自然保护区的野生动物、野生植物及景观资源的价值和意义。
【摘 要】信息社会科技飞速发展,作为反映科技前沿成果的科技期刊,其竞争越来越激烈,这就对科技期刊编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从政治理论素质、职业道德素质、编辑业务技能和人际交往能力四个方面论述了新时期作为一名合格的科技期刊编辑应该具备的素质。  【关键词】科技期刊 编辑 素质    现如今,我们处于一个信息日新月异的时代,期刊市场竞争激烈。要想在市场中立于不败之地,就要不断提高期刊的质量,而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