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

来源 :快乐阅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ayeyo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语文教学中实施情感教育,具有培养审美情感、铸造美好心灵、陶冶高尚情操的力量。本文阐述了在语文教学中为什么要实施情感教育,及对学生如何进行情感教育。
  【关键词】语文教学情感教育创设激发营造
  人的情感是对客观事物所持态度的体验。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是指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育者根据教育学和心理学的理论,针对语文教材实际,凭借各种教学手段来激发和培养学生积极的社会情感。
  一、在语文教学中为什么要实施情感教育
  1.人是认知与情感合一的高级动物,一刻也不能没有感情。离开了感情需要,人就不能生存。人是多种感情的融合体,缺少感情营养的滋养,人就不能健康的成长。
  2.在语文教学中情感是非常重要的。没有情感或者求知欲望不强烈,要掌握一定的知识是很难实现的。知识的传播不应该是冷冰冰的,冷冰冰的知识,冷冰冰的思想学生是不会接受的,即使强制接受,也是暂时的。情感如同肥沃的土壤,知识的种子就播撒在这土壤上。知识的传递伴随着浓烈的情感,才能达于学生的心胸,也只有饱含感情的知识学生才乐意接受、理解、记忆和运用。
  3.从心理学角度出发,教学过程中学生参与的教学活动的心理成分可分为两类:一类是认知因素,如感知、理解、想象、记忆等;另一类是情感因素,如动机、态度、兴趣、情感、意志等,然而,在教学中,有的教师只重视知识传播,却忽视情感的教育。殊不知,教学不仅是一种传授知识的认知活动,还是一种情感交流的情感活动。教师只有把握和运用好情感教育,才能有效的提高教学质量。情感是教学过程中头等重要的心理因素,作为传播知识的教师来说,应抓住情感,寓情于教,陶冶学生的情操,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提高教学水平。
  二、在教学中如何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
  情感是教学过程中头等重要的心理因素,作为传播知识的教师来说应抓住情感,寓情于教,陶冶学生的情操,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提高教学水平。那么在教学中应怎样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呢?
  1.吃透教材,准确的把握教材中的情感因素。语文教材提供了丰富的情感因素。文章是一个承载多种情感信息的载体。由各类文章构成的语文教材是一个储满情感的仓库。教师要熟练的掌握教材,细心的体味感情。罗曼罗兰说:“要撒播阳光到别人心中,总的自己心中有阳光。”教师要把知识和情感传授给学生,必须在备课时,首先增强自身对课文的深切感受,应拥有丰富的知识和饱满的思想感情,应运用已有的语言文字知识,去熟悉、研究课文,对文学作品进行感受、体验,并通过作品语言领会作品内容,通过自己的感情来领悟作家情感的脉搏,引起情感的共鸣,并把这种感情保留下来,作为语文教学情感教育的前提条件。
  2.创设情境,激发情感。把学生带入新鲜的情境中,就很容易拨动学生的心弦,激发学生的情感。如<<木兰诗>>旦辞爷娘去,暮至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旦闻黄河流水鸣渐渐。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旦闻燕山胡骑鸣啾啾。写木兰骑上战马踏上征途,日行夜宿,离乡越远,思乡越切。经过点拨后,让学生反复朗读,入情入境,情景交融。在理解木兰英雄气概的同时,去感悟另一种荡气回肠的儿女情长。此时课堂气氛顿时活跃起来了,学生边演边提意见边改进,语文知识就在提提改改中不知不觉的印入了学生的脑海中。教师创设的这种情境,能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使他们在不知不觉中获取知识,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3.借助朗读,激发学生的情感。作为语文教师应具备饱含情感色彩的语言,这对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他们的情感有着重要的影响,尤其是语文教师的朗读,成功的表情朗读,可直接给学生一种美的输入。语文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一手段,以情发声,以情带语,根据不同作品的不同内容,用不同的语音、语调来进行朗读,抑扬顿挫,让浓郁饱满的情感进入学生的心田。课堂上除了教师成功的表情朗读外,还要重视指导学生的朗读。因为朗读能调动眼、耳、口、脑的共同活动。通过朗读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课文词句篇章,领会其语言的感情色彩,再现作品中的艺术形象,把学生吸引到作品意境之中,使学生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如临其境,唤起情感的共鸣。
  4.营造一种民主、和谐的课堂气氛。要把教学过程组织成学生动脑学习、积极获取知识、增长智慧和才干、陶冶情操的过程。要鼓励学生敞开思想、畅所欲言,发表不同的见解,冲破知识的“禁区”。同时,还要对学生实行泛爱,让每个学生都能在课堂上感受到教师给与他的温暖,并随时帮助他们克服学习中的困难,不偏爱、不可求。实践证明,民主、平等、融洽、和谐是教育过程中师生情感交流的润滑剂。营造这样一种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会使学生产生亲切感和自豪感。语文教学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就必须激励学生的情感,增加情感的投入,使课堂弥漫着一种和谐、融洽、振奋、饱满的情感氛围。
  总之,在语文教学中实施情感教育,具有培养审美情感,铸造美好心灵、陶冶高尚情操的力量。我们教师要塑造学生的灵魂,纯化学生的情感,就必须深入挖掘教材中的情感因素,运用情感的语言,去激起学生响应的情感体验,即把教材的此情此景,变成学生的我情我景。让学生受到强烈的艺术感染,不但知之,而且好之、乐之。
  (作者单位:霸州市第十中学)
  编辑/张俊英
其他文献
【摘要】随着新时期教育改革的不断变化,越来越多的学校在教学工作开展中,广泛做出了教学方法的总结及创新,旨在良性应对新时期教育形势的具体要求。  【关键词】初中历史 课程教学 教育水平 提升 方法策略  初中历史作为一门综合性的人文学科,在当前学生的素质教育体系中占据着重要的教育地位。因此如何就初中历史教学工作的开展,做出全方位的优化提升,打造出精品的历史课程,对于教师而言是一项现实而艰巨的任务。本
【摘要】高中音乐课堂教学方法与策略实践尝试的检验手段可以通过教学评价来进行。新型的音乐教学评价观是建立在新型的音乐教学理念基础之上的,它是音乐教学实践活动的基本环节之一,与音乐教学本身同等重要。为此,笔者下面就高中音乐课堂教学中学生音乐学习的评价做一实践探讨。  【关键词】高中音乐教学 学生评价  一、音乐教学评价的总体原则  1.导向性原则。要引导音乐教学向着正确的方向发展,有利于教师教学工作,
【摘要】《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阅读教学应引导学生钻研文本,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但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不应以模式化的解读来代替学生的体验和思考。”显然,《课标》中的这段阅读教学建议是以发展学生个性为出发点与归宿点,倡导语文阅读教学走
幼儿园教育的重点是成长期的孩子的语言、心理、思维发展和良好习惯的养成.可以说,良好的幼儿阶段教育对一个人品性形成非常重要.而体现一个孩子素养的很好方式是与同伴或者
期刊
民间有“三岁看大,七岁看老”的说法,习惯形成性格,性格决定命运.这句话形象地说明习惯对于幼儿的重要性,良好的习惯决定着幼儿的身心健康、个性形成.习惯对幼儿的影响根深蒂
期刊
在江苏省音乐统考中,有技法(声乐、器乐等)、视唱、练耳、音乐理论四大部分考试内容,而视唱、练耳、乐理又称之为“小三门”。其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科学
幼儿阶段是人思维意识和行为意识发展的重要阶段,小班教学活动是开展幼儿教育活动的重要基础,教师需要在此阶段的教学活动中重视幼儿的自理能力培养,使幼儿能够在幼儿园生活
期刊
【摘要】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要他的学生以“每天四问”激励和鞭策自己,从而在健康、学问、工作、道德各方面有长足的进步。在新课程改革的今天,每堂语文课下来,我们教师也不妨问一下学生在“听说读写”这四方面做得怎样,用以评价课堂的教学效果,改进课堂教学。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 听说读写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依据具体的教学内容来确定三维目标,以此检测教学效果。但分析整堂语文课,以其外在表现形式来看,始终
语文是一门兼具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学科,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对这门学科的工具性特点非常重视,但是对这门课的人文性却有所忽略.小学生正处于一个快速成长的时期,其内在
期刊
幼儿教育中,良好的行为习惯培养作为学前教育的重要内容,这不仅有利于幼儿的健康成长,对其一生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英国作家萨克雷说:“播种行为,收获习惯,播种习惯,收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