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工程中胶原支架材料的研究进展

来源 :中华创伤骨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itk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组织工程是应用工程学、生命科学的原理和方法来制备具有生物活性的人工替代物,用以维持、恢复或提高人体组织、器官的一部分或全部功能。

其他文献
目的 评价肱骨髁上楔形截骨加桡侧"8"字钢丝张力带固定在肘内翻畸形矫正中的应用价值及临床疗效.方法 2002年4月~2005年10月,对17例肘内翻患者经肘关节外侧小切口暴露肱骨远端,于肱骨髁上行顶端朝向内侧的楔形截骨加桡侧"8"字钢丝张力带固定,术后屈肘中立位上肢石膏托固定,4周后拆石膏进行功能锻炼.结果 所有患者术后随访1.5~3.0年,平均2.1年,截骨部位均于术后6~10周获骨性愈合,10
目的 比较前交叉韧带(ACL)胫骨棘止点撕脱骨折四种常用内固定方法的生物力学性能.方法 取正常成人新鲜膝关节标本16具,随机分为4组,每组4具;标本制作成ACL胫骨棘止点撕脱骨折后用4种不同内固定方法进行固定的模型:钢丝正向内固定组、钢丝反向内固定组、缝线内固定组及螺钉内固定组.标本屈曲30°位在MTS上机施加30、60、90 N的持续牵拉力,模拟Lachman试验,用激光三维扫描仪在不同角度对膝
目的 探讨一期后方、侧前方联合入路复位内固定治疗严重腰椎骨折脱位的效果.方法2003年4月~2005年2月采用一期后方、有限侧前方联合入路复位、减压、椎间植骨后路内固定治疗8例严重腰椎骨折伴横向脱位患者.结果8例患者术后复位满意,获10~30个月(平均18个月)随访,脊髓神经功能均有一级以上恢复,植骨块融合,椎间稳定,内固定位置良好,未出现松脱、断裂,后凸矫正度无丢失.结论对于累及脊柱三柱并伴有横
开放性跟骨骨折是一种少见的损伤,但所造成的后果可以是灾难性的.即使治疗方案正确,这些高能量损伤的疗效常常也不能令人满意.早期治疗包括多次冲洗清创、抗生素治疗和骨折稳定.二期治疗的重点在于骨软骨损伤的治疗,适当且及时的治疗是取得满意疗效、减少并发症的关键。
目的 探讨丝线环扎加张力带固定治疗髌骨骨折的方法与疗效.方法1990年1月~2004年12月对109例髌骨骨折采用丝线环扎加张力带固定术,术后早期指导患者进行膝关节功能锻炼.结果本组患者经6~18个月的随访,按陆裕朴等功能评定标准:优65例,良39例,可5例,优良率为95.4%.结论丝线环扎加张力带固定治疗髌骨骨折,方法简便易行,固定牢靠,术后一般不需外固定,可早期进行膝关节功能锻炼,不需二次手术
目的 评价胫腓钩治疗伴下胫腓韧带损伤的踝关节骨折的疗效.方法 2002年3月~2005年11月,应用胫腓钩治疗伴下胫腓韧带损伤的旋前型踝关节骨折脱位患者18例.根据术前X线片判断下胫腓联合损伤的程度,经术中探查证实;于下胫腓联合平面置钩,钩住腓骨,固定于胫骨上.取内固定的同时取胫腓钩.结果 16例患者获得3个月~4年(平均17个月)随访,根据踝关节活动度、疼痛及X线情况评定疗效:优14例,良2例,
目的 探讨腕关节极限运动与头-月-三角-钩骨四角融合体稳定性的关系.方法 21具未经防腐处理的新鲜尸体肘关节以远标本,左11具,右10具.模拟屈、伸、尺偏及桡偏运动,每个方向分别施以极限运动.每次运动前后均摄标准前后位及侧位片,测量前后位片融合体高度、融合体宽度、头月正位角及侧位片桡月角、头月角,并观察克氏针松动及弯曲情况.所有腕关节均采用运动前后自身对照.结果 当腕关节屈曲至35°、背伸至25°
期刊
目前,可吸收内固定材料的基础和临床研究日益增多.本文综述了可吸收内固定材料的生物降解吸收性能、机械性能及其对骨矿物质密度的影响,骺板的结构及损伤,可吸收内固定材料对骺板的影响及临床应用研究,并指出存在的问题和今后研究的重点。
目的 观察应用预置拉拢缝合法延期直接闭合骨筋膜室减张切口的效果.方法 因骨筋膜室综合征而行切开减压术导致皮肤缺损患者13例21处创面,其中小腿皮肤切开减压12例20处创面,前臂皮肤缺损1例.缺损区面积5 cm×12 cm~10 cm×28 cm(平均8 cm×22 cm).骨筋膜室切开减压同时预置皮肤牵引缝线,术后3~5 d视肿胀情况每隔1 d于换药时逐渐拉拢缝线,一般经3~7次(平均4.7次)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