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国古巴

来源 :海外文摘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fsjy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古巴总是让人觉得这个国家没有需要开始忙碌的星期一,这里的每一天都差不多,但是每一天都像马赛克镶嵌图案一样五彩缤纷。古巴为什么被西方人称为度假的天堂?是因为这里有阳光沙滩、朗姆酒和雪茄?
  鸡尾酒时光
  
  看完旅游巴士上的宣传片,7年前来到哈瓦那做导游的乌克兰人妮娜终于按下了按钮,我们下了车。哈瓦那朗姆酒博物馆是我们此次游览的主要参观地点。“古巴是西印度群岛中最大的岛国。它位于加勒比海西北、墨西哥湾东侧,北边佛罗里达海峡与美国东南角相对,西边尤卡坦海峡与墨西哥相隔,东边向风海峡与海地岛遥遥相望。全境由古巴岛以及周围1600多个小岛组成,总面积11多万平方公里,几乎占西印度群岛之半。正如我们现在所看到的,古巴盛产蔗糖,利用蔗糖他们生产出了各种各样美味的鸡尾酒用来消遣。”导游讲解过后,此次参观最激动人心的时刻终于到来——品尝朗姆酒。
  古巴被称为“朗姆之岛”,朗姆酒是古巴酿酒大师用甘蔗精心酿制的一种含有酒精的古巴传统饮品。朗姆酒可以直接饮用,也常与其他饮料混合成独特的鸡尾酒在餐前或餐后饮用。作为朗姆酒原产地的古巴保留了传统的制作工艺,加上有利的加勒比气候和肥沃的土壤,酿出的这种甘蔗烧酒清澈透亮、清香四溢,成为古巴朗姆酒最迷人的特色。再加上古巴鸡尾酒大师们独特的技术,使得世界上最好的朗姆鸡尾酒均出自这里。
  古巴朗姆酒的历史,是古巴历史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哥伦布第二次航行到美洲时来到古巴共和国,他从加纳利群岛带来了制糖甘蔗的根茎。19世纪中叶,随着蒸汽机的引进,甘蔗种植园和朗姆酒厂在古巴共和国不断增加,1837年古巴共和国铺设铁路后,引进了一系列的先进技术,其中就有与酿酒业有关的技术,西班牙宗主国决定大力发展古巴共和国制糖业,让其出口食糖。
  引进新技术使生产过程发生了变化。古巴共和国酿制出了一种含低度酒精的朗姆酒——醇绵芳香、回味悠长的优质朗姆酒。喝朗姆酒在古巴共和国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了,朗姆酒酿造厂主要分布在哈瓦那、卡尔得纳斯、西恩富戈斯和古巴共和国圣地亚哥,新型的朗姆酒酿造厂出产的品牌有:混血姑娘、圣卡洛斯、波谷伊、老寿星、哈瓦那俱乐部、阿列恰瓦拉和百得加,古巴共和国企业家采用批量生产替代手工制作酿酒工艺之后,朗姆酒产量大大增加了。20世纪70年代,古巴朗姆酒酿造业开创了新篇章。从那时起古巴共和国出口的所有朗姆酒都贴有原产地质量保证标记,以表明朗姆酒的优质和纯正。
  尽管古巴举办的是国际级的鸡尾酒调酒大赛,每年都会吸引全球数十位业内高手前来争冠,但多数时候,冠军还是被古巴人自己赢得。古巴人调酒水平高也得益于他们喝得多,而且越喝就越是有创意。即使是看起来与酒毫不相干的水果饮品,古巴人也能够勾兑成独特的美酒。
  但是,想要在古巴看一场国际级的调酒大赛并不是件容易的事,首先是时间受限,它通常被安排在七八月间。其次,古巴举行调酒大赛的地方通常都是传统的西班牙风格的小酒吧,因此除去参赛者、裁判和工作人员,现场最多只能容纳二三十位观众。
  古巴鸡尾酒的配制方法也很独到,例如,莫吉托的主要成分是朗姆、柠檬、薄荷和苏打水,自由古巴则是可乐、朗姆酒以及柠檬,凤梨园是要把菠萝汁、椰奶和朗姆酒混在一起调配,冻唇蜜则是选用适量的柠檬汁、朗姆酒和玫瑰糖浆搭配而成。
  古巴最著名的鸡尾酒还要数“自由古巴”,出现于20世纪初,是一种朗姆酒为基酒并兑上适量的可乐及柠檬而配成的鸡尾酒。“自由古巴”的名字来源于西班牙语。古巴战争结束前夕,一名美国士兵把柠檬汁和郎姆酒混合后用以庆祝古巴的“解放”。
  古巴当地人说,调酒水平的关键其实在于对鸡尾酒历史的了解。比如莫吉托的诞生时间虽然无从考证,但当地人相信它的起源跟昔日英国的著名海盗德雷克有关。据说,莫吉托是海明威最爱的酒水之一,但莫吉托的“出身”却十分卑微。调配莫吉托的初衷是为了掩盖劣质朗姆酒的味道。据传,古巴农民将青柠、甘蔗汁、薄荷加入廉价的朗姆酒中,从而创造出我们现在所熟知的莫吉托鸡尾酒。在“禁酒令”时期(1920年,美国颁布禁酒令,延续十余年),这种古巴鸡尾酒在美国声名鹊起。当时美国人会到古巴度假,纵情享受当地的美酒。后来,美国人改进了最初的莫吉托调制配方,加入了苏打水和冰块。后来因为其具备对抗坏血病的功效,而在水手中广受欢迎。
  每天都像过节
  
  古巴人是一个享受一切快乐的民族,这不仅是因为他们有着自己独特的异域文化和风土人情,还因为他们天生具有拉丁美洲人的热情和奔放。在古巴,派对和狂欢不受节日的限制,每一天都可以是古巴人开派对的好日子,这里的晚上比白天更热闹。
  每当城市逐渐被夜晚的喧嚣充斥,一场盛大狂欢便即将开幕。白天的古巴风情集市,会在一夜之间变为人潮涌动的快乐聚集地,人们聚集在昏暗的路灯下,弹着吉他唱着歌;在酒吧、餐厅、沙滩甚至街角,都有无忧无虑地唱着跳着的古巴人。听着歌看着舞,你会不由自主地沉醉到那浓郁浪漫的拉丁风情中去。
  古巴人虽然收入很低,但他们天性乐观。唱歌、跳舞、演奏不仅存在于餐厅、酒吧这样的高消费场所,在午后的街道、广场、海滩甚至是马路边,都能听到着装极为普通的古巴人弹奏出的美妙音乐,看到他们快乐的舞步。
  畅销全球的极品雪茄、品类繁多的朗姆鸡尾酒、独到可口的特色美食,再加上这个能歌善舞民族的热情和洒脱,这里几乎涵盖了狂欢所有的必要条件。你只需身在古巴,就可以尽情感受这里的自由、快乐。
  哈瓦那老广场悠久的历史,与建筑上的鲜艳油漆形成鲜明对比,这里是分隔旅游区和居民区的地标。在这附近的酒吧里,你可以看到拿着超大杯啤酒,叼着闻名世界的古巴雪茄的年轻人快乐地跳着萨尔萨。来到古巴的外国游客几乎没有不被古巴这种欢乐气氛所感染的,就连舞技一般的外国人也不禁想要加入跳萨尔萨的人群中。   萨尔萨源自于颂乐,它结合了非洲强有力的韵律以及古巴东部圣地亚哥的西班牙农村山歌,颂乐是许多拉美乐风的原型,也是恰恰、曼波、萨尔萨的源头。上世纪30年代,巴蒂斯塔执政期间与美国的关系十分密切,美国商客大量涌入。哈瓦那的酒吧、夜店成为当时上流社会的交谊场所。在这样的大环境的刺激下,古巴人创造出了结合多种元素的萨尔萨。
  古巴是为世界贡献了最多街头音乐的国家之一。你随意走进一家酒馆,就有可能碰到获得过格莱美奖的萨克斯演奏家。爵士、古巴颂乐和萨尔萨已经融入到古巴人的灵魂中。
  自由的价值
  古巴每年接待数百万人次的外国游客,旅游业成为古巴国民经济的第一支柱产业。游客绝大部分来自欧美。古巴政府不对外国游客设置任何活动限制,既没有“不准照相”,也没有“不准擅自行动”,出入境时也没有“严格检查”。
  古巴人的生活水平不高,但他们生活得简单快乐。作为旁观者,我们似乎很难理解为什么在生活条件落后的古巴,人们总是能够悠然自得,充满欢歌笑语。恐怕也很难理解,古巴的犯罪率很低,为什么古巴的一些竞技体育项目水平在全世界领先,古巴人的平均寿命高达78.3岁,世界排名第37位。
  古巴人的豪爽快乐,除了乐天本性之外,社会安定和基本生活有保障,显然也是重要的因素。古巴公民从出生到死亡,所有衣食住行、生老病死都由国家大包大揽。古巴没有失业一说,几乎人人都有工作;住房按需分配,人人都有地方住;全国不分城乡,人人享受公费医疗,而且连美容、植牙和住院伙食也包括在内;所有孩子都能够而且必须上学,因为古巴实行的是全民义务教育,不仅学杂费全免,连校服也不用家长掏钱,还免费提供早、午两餐。
  “古董汽车博物馆”
  初到古巴,我不禁惊叹,这里大街上跑的汽车很多都是古董级别的!2013年,古巴才允许国民购买新车,之前都只能买20世纪50年代以前产的。但由于新车价格昂贵,政府放宽限制的头半年,全国才卖出50辆新车。
  来到古巴的游客徜徉在古巴的大街小巷,马上会被驰骋在路上的、那些以往只能在好莱坞大片中见到的老爷车勾住眼球。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美产雪佛兰、克莱斯勒经典款以及前苏联时代的拉达、波罗乃兹等“古董”车比比皆是,古巴堪称“古董汽车博物馆”。
  汽车是现代城市最重要的标志之一,但在古巴,与其说缺少了现代汽车,不如说正是因为这种所谓缺失才让古巴变得更加纯粹,让你可以自由地享受快乐:沿着哈瓦那海滨大道漫步看日出,或是坐在海边咖啡馆里静静地欣赏这美丽的海岸线,或是在晚上和街头艺术家来场即兴舞会。
  免费医疗制度
  
  古巴倡导性别平等,并且在古巴,变性也被合法化。古巴领导人劳尔·卡斯特罗的女儿玛丽拉·卡斯特罗于2005年提出议案准许古巴的变性者接受变性手术来改变性别,这个提案在2008年6月被写进了法律,规定变性者可以接受免费的变性手术,当然,这也是古巴公费医疗体系的一部分,变性也是公费。古巴法律规定,手术之后,身份证件中的性别随之更改。2010年包括首都哈瓦那在内的多个城市都举行了“古巴同志电影节”,成为古巴同性恋者的狂欢节。
  古巴实行全民免费医疗制度。具有完整的医疗卫生保健体系,家庭医生、门诊医院、专门医院构成的保健体系覆盖全国99%的人口。
  教育文化水平较高
  同样实行免费制度的,还有古巴教育,包括大学也是免费的,国家还补助奖学金。古巴的书都很便宜,为的就是让全民都读得起书。尽管古巴仍然缺少更好的教育资源,但在这样一个非发达国家文盲率几乎为零,还培育出了众多高等教育人才,不能不说是一项巨大的成就。
  古巴政府历来重视发展教育。目前,古巴是拉美识字率和平均受教育水平最高的国家,教育水平居世界前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2011年的报告中认定古巴拥有较高的教育水平。古巴在该组织的全民教育发展指数中位列第14名,与此同时,在187个国家的人类发展排行中排第51位。古巴实行全民免费教育制度,共分三级:第一级为学龄前教育,第二级包括小学、初中和大学预科,第三级为公费制高等教育。
  古巴也是世界上按人口比例拥有教师最多的国家,平均每百名学生有10名教师。全国6岁以上人口中,11.17%具有大学及以上学历。2012年,就业人口中拥有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的占19.6%。古巴适龄儿童入学率近100%,近85%的高中毕业生可进大学或专科学校,成人识字率99.8%。根据2014年国家预算法案,古巴教育支出占总财政支出的27%。
  古巴群众文化普及程度较高,各种博物馆、图书馆、艺术厅、文化之家遍布全国,还拥有较高水准的芭蕾舞团、交响乐团等文艺团体。古巴人虽然人均收入低,但他们同样在艺术上有颇深造诣。国家大剧院票价也十分便宜,还经常举办各种普通百姓能参与其中的艺术活动。
  古巴绝大部分政府机关办公楼十分简陋,也没有专为政府官员建造的高档住宅区,即使是部长级干部,住的也只是面积不大的普通公寓。干部和群众、上级和下级、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之间的生活待遇差距非常小。
  [编译自俄罗斯《探索与发现》]
其他文献
据查,在美国迄今为止已经查明的343宗错判案件中的四分之一里,无辜的受审者都做了假供,承认了自己的“罪行”。如果嫌疑人在审讯中处于高压之下,就无法再区分现实和虚幻。  为一个人植入错误记忆简单得令人吃惊,哪怕是植入他根本没有犯过的罪行的记忆。实验表明,记忆是一个社交过程,几乎每次关于过去的对话都能改变记忆。  回忆起从未犯过的罪  那一天,女孩之间又爆发了愤怒的争吵。没什么特别的,又是因男孩而起。
一对来自泰国曼谷的夫妻,为他们年仅两岁爱女的去世感到悲痛欲绝。他们在美国重新找到了希望。在那里,一家机构通过超低温技术将死者遗体冷冻起来保存,等待现代医学的发展进步到能让他们复活。  给女儿第二次生命  一对泰国父母留给爱女的最后信息通过一个时长58分9秒的视频记录下来,这个珍贵的视频被保存在一张银色光盘里。在视频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个穿白衬衫的女人和一个穿黑衬衫的男人,他们一起坐在一张沙发上,两人的
一个棕色卷发的欢快小女孩正目不转睛地盯着卡萝拉·蒂姆看,然而卡萝拉刚开始并不知道,这个小女孩竟然是她的亲生女儿。原来,卡萝拉在昏迷期间成为了一位母亲。在卡萝拉·蒂姆脑血管第一次撕裂时,格哈德·施罗德还是德国总理,美国总统还是小布什。那时候,还几乎没有人认识马克·扎克伯格,那个刚刚创建了“脸书”的年轻人。当卡萝拉的脑血管再一次裂开时,她已经怀孕4个月了。在这之前,她才刚为即将出生的宝宝布置了一间儿童
位于印度洋西部马斯克林群岛的留尼汪岛景色宜人,是冲浪的绝佳圣地,但为什么这里的美丽会令人窒息?4年内有7人死于鲨鱼袭击,尽管当地政府已经下令禁止冲浪,但这里仍然被“鲨患”困扰。这里的鲨鱼为何这样多?为何“鲨患”迟迟不能解决,使得这座美丽的旅游胜地成了人们眼中的“禁闭岛”?“鲨患”笼罩2015年2月14日, 22岁的塔珑·比绍和朋友们来到留尼汪的沙滩(印度洋沿岸)庆祝情人节。正当塔珑和男友在海浪中嬉
美国加州帕洛阿尔托市的两所公立高中——帕洛阿尔托高中和甘恩高中10年来的自杀率比美国人口总自杀率还要高上四五倍。为什么那么多前程似锦的孩子在帕洛阿尔托轻生?精英文化为什么让孩子们如此不堪重负?远处传来窸窸窣窣的声音,接着是杂乱的脚步声。孩子们放学了。他们像往常一样经过道口,等待加州列车通过。红灯闪烁几次,闸口打开,孩子们陆续通过:有骑车的,有滑滑板的,有步行的。那天是帕洛阿尔托再寻常不过的一天。在
一辆汽车疾驰而来,两名警察下了车。西格弗里德·霍尔施微笑地问自己是否犯了什么事。我们能先进来吗?您有个在维也纳生活的儿子吧?他们出示了奥地利的一份官方文件。西格弗里德读完后,知道自己必须告诉妻子一个噩耗。他艰难地走到沙发边,说出了“自杀”这个词,苏珊娜·费尔曼-霍尔施大声哭喊:他们的儿子,怎么可能?听到母亲的哭声,他们的女儿夏洛特走下楼梯。霍尔施一家的幸福生活从此画上了句号。?自杀带来的痛苦和压力
很多医生认为,健康的人常常无法想象试图自杀的人的感情世界。本文摘取了一本自杀者日记中的部分片段。  2011年秋汉娜(化名)自杀时,他们已经相识3年了。她患有双相情感障碍,抑郁症和躁狂症交替出现。汉娜死时才20出头,她当时的男友将她的日记、信件和照片交给笔者作为写作这篇文章的资料。将它们发表也是汉娜的愿望,她生前就想讲述自己的故事,让人们对这种疾病有更深入的了解。考虑到她的父母,他希望发表的内容不
近年来,协助自杀在全球范围内引发热议:在痛苦的人生最后阶段,让亲朋或医生帮助自己结束生命,究竟是维护了生命的尊严,还是蔑视了生命的可贵?在生死的问题上,人究竟能自主决定到何种程度?怎样的人生就是值得活的,什么是有尊严的死亡,什么是无法忍受的痛苦?应该允许一个人帮助他人自杀吗?2015年7月,德国议会就协助自杀主题进行了讨论。共有4份议案摆在议院的桌子上:最严厉的一份要求完全禁止协助自杀,最自由的一
只要转换思维方式,我们就能颠覆许多常识,创造奇迹,而这样的奇迹正在研究所、演艺界、运动场等领域不断发生。  我想成为透明人——透明迷彩  东京大学教授 稻见昌彦    某外交官正在做非法勾当,突然有人击碎了他面前的玻璃窗,对他展开攻击。  “那人在窗外!”他向楼下望去,一个女机器人带着无所畏惧的微笑在高楼大厦之间落下。等一下,好像不对劲,她本应将身后的景色挡住,然而大楼窗户映射的光芒与环形道路上汽
海地东南端阿森皮提艾尔边境小镇郊外坐落着一个农场。几年前,农场主的祖父买下这块地之后,农场主带过来了一头奶牛,奶牛生下了一对小牛。他认为这对小牛象征着好运,是上帝的圣物,因此他把这块地命名为帕蒂卡戴幽(意为“圣物之地”)。  农场西邻一条尚未铺完的公路,东临川流不息的派迪梅尔斯河,与多米尼加共和国相邻。农场中间是一片牧豆树小树林。资金紧张时,农场主就会到这里砍树,卖些木炭。然而,每砍一棵树都会让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