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十几年的班主任工作中,我认为对学生的教育主题班会是最好的教育形式之一。主题班会的成功让我认识到:主题班会如果不去调动学生情感方面的成份、不去改变学生的态度,就很难让主题班会达到时效、很难让学生心悦诚服的从内心去接受主题班会所要传达的这些信息。这让我想到了一个故事:
美国的作家韦恩·W·戴埃他写了一本通俗的心理学读物叫《你的误区》。在这本书的序言里面,韦恩·W·戴埃讲了一个故事:韦恩·W·戴埃介绍了一个健康专家给一群酒鬼做的一次讲座,这个健康专家为了让下面这些听众(一群酒鬼)能够理解他所要讲的这些内容,他做了一个比较形象的展示。他所展示的是两个相同的玻璃容器,右面的是水,左面的是酒精,他拿了一个小水蜘蛛扔到右边的杯子里面,这个水蜘蛛是不怕水的,它挣扎了一会儿从瓶壁上爬了上来。健康专家拿着这个水蜘蛛让这些酒鬼们看,又把它扔到左边的杯子里面,这个水蜘蛛在酒精里面挣扎了一会儿就死了。健康专家叫起来一个酒鬼问他的感觉。这个酒鬼的回答让健康专家大吃一惊。酒鬼的回答是"我听了你的讲座、听了演讲以后,我更想喝酒了,因为我发现,喝酒的人绝对不会生虫子"。这是一个表面上看来像笑话的一个真实生活。为什么酒鬼会有这样一种感觉呢?原因在于他的态度。酒鬼认为他对酒的态度是肯定的。所以他所有关于酒的判断都是肯定的、积极的。他看到这样的演示就会想到喝了酒不会生虫子。
在主题班会中,要转变学生的主体态度,要达成一种道德行为,原理是一样的。如果我们不去转变学生的态度,不从态度这个根本的方面做工作,那么我们要想让他形成某种行为、达成某种行为,只有两种可能:第一种根本就不可能转变;第二种虽然转变了,一定是假的,是逼迫的转变。
在主题班会里会涉及到一些具体的问题,我们怎样才能转变他的态度?我认为就是调动学生情感层面的东西。所以就主题班会来说,我认为从理念上应该面临的这样一种转变,就是从外在的规范到价值引领;从常规的管理到班级文化建设;从执行的德育到行动的影响;从权利影响到心里相容。那么这些观念的转变,他就会集中地放映在我们主题班会的设计理念上来。
我们转变学生的态度要调动他情感层面的东西,《感动中国》这个栏目是一个特别好的社会公益性栏目,它受到了很多观众的关注,里面的故事打动了很多的人。这些普通人的道德故事真正调动了人们的情感、引起了人们情感的共鸣。《感动中国》的成功在于对情感因素的调动,这在我们的主题班会里面可以借鉴使用。
美国的作家韦恩·W·戴埃他写了一本通俗的心理学读物叫《你的误区》。在这本书的序言里面,韦恩·W·戴埃讲了一个故事:韦恩·W·戴埃介绍了一个健康专家给一群酒鬼做的一次讲座,这个健康专家为了让下面这些听众(一群酒鬼)能够理解他所要讲的这些内容,他做了一个比较形象的展示。他所展示的是两个相同的玻璃容器,右面的是水,左面的是酒精,他拿了一个小水蜘蛛扔到右边的杯子里面,这个水蜘蛛是不怕水的,它挣扎了一会儿从瓶壁上爬了上来。健康专家拿着这个水蜘蛛让这些酒鬼们看,又把它扔到左边的杯子里面,这个水蜘蛛在酒精里面挣扎了一会儿就死了。健康专家叫起来一个酒鬼问他的感觉。这个酒鬼的回答让健康专家大吃一惊。酒鬼的回答是"我听了你的讲座、听了演讲以后,我更想喝酒了,因为我发现,喝酒的人绝对不会生虫子"。这是一个表面上看来像笑话的一个真实生活。为什么酒鬼会有这样一种感觉呢?原因在于他的态度。酒鬼认为他对酒的态度是肯定的。所以他所有关于酒的判断都是肯定的、积极的。他看到这样的演示就会想到喝了酒不会生虫子。
在主题班会中,要转变学生的主体态度,要达成一种道德行为,原理是一样的。如果我们不去转变学生的态度,不从态度这个根本的方面做工作,那么我们要想让他形成某种行为、达成某种行为,只有两种可能:第一种根本就不可能转变;第二种虽然转变了,一定是假的,是逼迫的转变。
在主题班会里会涉及到一些具体的问题,我们怎样才能转变他的态度?我认为就是调动学生情感层面的东西。所以就主题班会来说,我认为从理念上应该面临的这样一种转变,就是从外在的规范到价值引领;从常规的管理到班级文化建设;从执行的德育到行动的影响;从权利影响到心里相容。那么这些观念的转变,他就会集中地放映在我们主题班会的设计理念上来。
我们转变学生的态度要调动他情感层面的东西,《感动中国》这个栏目是一个特别好的社会公益性栏目,它受到了很多观众的关注,里面的故事打动了很多的人。这些普通人的道德故事真正调动了人们的情感、引起了人们情感的共鸣。《感动中国》的成功在于对情感因素的调动,这在我们的主题班会里面可以借鉴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