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沐海 在地球两端指挥经典

来源 :中华儿女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xw36496302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4月10日晚,天津音乐厅,观众沉浸在世界名曲《a小调小提琴与大提琴协奏曲》和《D大调第二交响曲》之中,如梦如幻。台上的指挥家,时而激情四射,时而如痴如醉,用一根银棒牵引着每一样乐器,挥洒出每一个音符。
  乐到终点,片刻,观众仿佛如梦方醒,紧接着掌声雷动。
  指挥这场音乐会的,是国际乐坛最具知名度的华人指挥家汤沐海。
  汤沐海自幼学习音乐,是上海音乐学院指挥黄晓同教授的门徒,后进入德国慕尼黑高等音乐学院指挥大师班学习,期间,曾随卡拉扬、伯恩斯坦等指挥大师学习和工作,20世纪80年代起先后担任国内外交响乐团、歌剧院的常任指挥和音乐总监,指挥过柏林爱乐乐团、伦敦爱乐乐团、巴黎管弦乐团、法国国家乐团、莱比锡格万特豪斯乐团、德雷斯顿国立歌剧院、圣彼得堡爱乐乐团和以色列爱乐乐团等。
  由于他对歌剧艺术的特别感悟,在这一领域赢得了日益重要的地位,曾在许多世界著名的歌剧院登台指挥,其中有汉堡歌剧院、瑞典歌剧院等,成功演出过《蝴蝶夫人》、《茶花女》、《叶根尼·奥涅金》、《唐璜》等经典歌剧。2002年,他成为芬兰国家歌剧院首席指挥。这是进入新世纪继2000年小泽征尔任维也纳国家歌剧院首席指挥之后,又一位亚裔指挥家,也是第一位华人指挥家进入欧洲国家级歌剧院担任首席指挥,2009年被聘任为上海爱乐乐团音乐总监。2000年还受聘于中国交响乐团,担任艺术总监。
  汤沐海是“汤氏三杰”之一。汤氏三杰,还被称为艺术三父子——父亲著名电影导演汤晓丹,长子著名油画家汤沐黎,次子著名指挥家汤沐海。
  每回国内演出,汤沐海都很忙。《中华儿女》记者几次约访都未能成功。直到4月8日,汤沐海才腾出排练间隙的一点时间,接受记者专访。
  出身艺术世家
  汤沐海的父亲,电影导演汤晓丹,以执导1974年的电影《渡江侦察记》和《南征北战》而红遍大江南北,2012年以102岁高寿仙逝。汤晓丹生于福建,是客家人,从小远渡重洋去南洋,后来返回祖国。
  今年春节后不久的2月21日,著名电影剪辑师蓝为洁去世,享年87岁。电影和艺术界进行了隆重的追思活动。蓝为洁,是汤沐海的母亲。汤沐海身为海内外数支乐团的音乐总监,工作繁忙。他的父亲汤晓丹和母亲蓝为洁去世时,他都身在异乡。
  蓝为洁不仅是在事业上成绩斐然,而且是这个艺术家家庭的主心骨和顶梁柱。她辅佐汤晓丹的生活和事业,并悉心培养两个儿子,让他们在艺术上建树。
  14年前,蓝为洁73岁生日时,大儿子、著名油画家汤沐黎给母亲写过一首诗:
  苦海十年生死丛,
  礁岩浪过更峥嵘。
  相夫立业家中柱,
  教子成才天外鸿。
  一剪分明扬影艺,
  千篇洗练叙肠衷。
  川菊晚放秋风爽,
  人过古稀火正熊。
  蓝为洁去世后,汤沐海在自己的博客上发布了讣告,附上了这首诗。
  汤沐海走上艺术之路,和家庭的熏陶,尤其是母亲的支持,是分不开的。
  1949年,汤沐海在上海出生。小时候,他家庭条件很好。家里订满了各种书报杂志,并且母亲看他有音乐天赋,还给他买了一架钢琴。
  很显然,小汤沐海喜欢钢琴。汤晓丹拜托当时的电影界泰斗、作曲家王云阶帮忙找钢琴老师。找来的老师自然都是名人。此外,汤沐海还有很多机会去听音乐会,看芭蕾舞,以及许多一些不对大家开放的表演,也可以经常得到外面的各种信息。在当时的上海,在这样的家庭里,虽然当时国家比较封闭,但汤沐海最初看到的艺术视野,已经是国际化的。
  但父母绝对不是今天的虎爹虎妈。他们对汤沐海学习音乐没有任何强迫的意思,只是看你喜欢,然后给你创造条件。
  苏联芭蕾舞团访问上海时,汤晓丹已经在招待演出时饱了眼福,但蓝为洁打听到还有一场公开卖票,她还是千方百计求人花20元钱买了4张票全家入场,让汤沐海看一次。那时,汤沐海刚5岁。
  汤晓丹还把《天鹅湖》的故事书放在汤沐海睡觉的房间。蓝为洁天天读给他听,她相信艺术熏陶对他成长所起的作用。
  汤沐海兄弟俩逐渐长大,家里增订了杂志有《新体育》、《音乐》、《科学画报》、《知识就是力量》、《美术》、《艺术世界》、《连环画报》。
  上海音乐学院附小招生时,蓝为洁送沐海去应试。但轮到沐海进场,老师让他听“音准”。他发懵没有回答,当场落榜。蓝为洁担心他的自尊心受损而影响学音乐的情绪,就拉着他的小手说:“海海,你知道吗,这次你没有考上音乐学院附小,妈妈也受到教育,懂得光有天赋还不能成为音乐家。你有天赋,又比别人用功,一定能成为大音乐家。像我们国家的冼星海、黎英海,小时候就开始用功了。”汤沐海突然冒出一句:“妈妈,还有汤沐海。”
  许多年过去了,走向世界乐坛后的汤沐海在一次回答记者提问时说:“一个人的成功,必须懂得天才加上勤奋;必须懂得搏击风浪去争取机遇;而每一次新的机遇,只不过是重新争取更大胜利的开始。”
  汤沐海从小学升中学,一直都是学校文娱活动积极分子。少年宫、青年宫的歌咏队都少不了他。除了钢琴,他还学会了拉手风琴。文化广场开大会,有学生唱歌助兴时,就会看到汤沐海在其中领唱。青年宫常有接待外宾的活动。有时,外宾提出加一个新节目。临时排练临时演出,那就要有点灵气和天赋了。汤沐海比别的合唱队员领会得要快一些,当然,被派到的任务也就重一些,实践的机会也多一些。
  十年浩劫中坚守的青春
  1966年,“文革”开始。汤沐海16岁。他的家庭,也卷进了运动之中。
  1966年9月11日,首都红卫兵南下兵团总部人员到达上海。9月13日,红卫兵发布《最最紧急的革命倡议》,指出“现在,上海存在一种不能容忍的现象”,即一些“黑帮分子”仍然“养尊处优,逍遥法外”。所以向上海市全体红卫兵、广大工农兵群众倡议:凡“牛鬼蛇神”一律减薪;银行存款、电视机、照相机、沙发等一律没收上缴;保姆一律解雇;高级公寓、别墅一律搬出;白天一律进劳改队,晚上一律写交代;一律挂“牛鬼蛇神”牌……   就这样,汤沐海的家被抄了。家被抄了,钢琴被搬走了,父亲被关进了牛棚,母亲到乡下劳动。尽管如此,母亲又从菜汤钱里挤出钱给他买了一台手风琴。
  在这样的环境下,汤沐海抓住一个机会,穿上军装,当兵走了。去了新疆军区歌舞团,作曲、乐队演奏、钢琴独奏、手风琴,凡是有关音乐的都弄。这几年里,汤沐海积累了不少经验,也学到了不少,实践到了不少。
  过了几年,还是因为家庭出身的问题,汤沐海被要求复原,回到上海,他进锻压二厂当了一名钳工。在工厂,汤沐海早、中、晚三班制工作,很不习惯,内心苦闷。唯一心愿是能有架手风琴可以练作曲,可是他的复员费只够买一辆上下班骑的自行车。
  蓝为洁攒下300元,又借了200元,托人从北京买回来一架当时最好的天津产的鹦鹉牌手风琴。
  1973年,政治形势好转,汤晓丹被放出牛棚,参加新《渡江侦察记》摄制组。蓝为洁三天两日去找上级,领到了几年里被扣发的工资,买了一台钢琴抬回家。汤沐海高兴得每天练习。
  不久,上海音乐学院招生,汤沐海报考,以优异的成绩被作曲专业录取。后来学校挑了两名学生专攻指挥,汤沐海就是其中一位。汤沐海正式步入音乐殿堂。
  1978年,汤沐海毕业于上海音乐学院指挥系后留校任教,正碰上政府第一批招考留学生。我们全家都支持他勇于站出来让祖国挑选。这时,汤沐海的英语特长发挥了作用,他如愿以偿,到慕尼黑音乐学院学习,师从卡拉扬。
  在慕尼黑,汤沐海声名鹊起,声誉很快扩大到了全世界。
  声名鹊起的华人指挥家
  美国著名指挥家、作曲家、钢琴家伯恩斯坦(BERNSTEIN)到慕尼黑工作一个月,也点名要中国留学生汤沐海协助他。当然伯恩斯坦是看到报上宣传才提出的。评论家们说“卡拉扬和伯恩斯坦是当今世界乐坛两大对立学派的代表人物”。也有人说他们的学术观点是“死对头”。幸运的是,这两位大艺术家都同时对汤沐海寄以厚望。伯恩斯坦把比自己年轻31岁的中国青年当作自己的音乐知音,他带着汤沐海一起认真工作,与汤沐海一起林间散步,他热情地让记者为他与汤沐海合影。
  从伯恩斯坦那里,汤沐海学到处理各类风格作品的技巧。汤沐海对现代派音乐作品兴趣很浓,这也与伯恩斯坦的影响有关。
  1991年,汤沐海指挥悉尼交响乐团和昆士兰交响乐团。他特别喜欢那里四季如春,鲜花满城的环境,打电话邀请父母和哥哥去参加他的音乐会。
  很快,全家在澳大利亚团聚。昆士兰省总督发请帖邀他们去总督府参加茶会。私家活动,也成了红红火火的新闻。两周的团聚很快过去。临行前,他们刚走到楼下,突然汤晓丹紧紧抱着儿子的头失声痛哭。汤氏父子兄弟的团聚以及这个镜头,引起澳大利亚舆论大肆宣传。
  1996年前后,汤沐海趁回北京指挥音乐会之机,与国家交响乐团达成协议:每年规定一定时间回国指挥国家交响乐团音乐会,职务为常任指挥。从此,汤沐海虽然有四个经纪人帮助他把演出日程定得满满的,但是回国演出时间雷打不动。
  舞台上的汤沐海激情四射,极富感染力,对此他透露自己的习惯是:“拿到作品会先在心灵深处和作曲家对话,灵魂上交流后,才能找到演奏和诠释的最好方式。譬如上演贝多芬,我会把自己变成贝多芬,必须有这个自信。”如今对他来说舞台不再有任何功利目的:“没有任何惧怕,越来越享受艺术,台上的两个小时属于我,谁也夺不去,很幸福很有成就感。”
  近年来汤沐海除了忙于国外演出,还频繁与内地乐团合作,此次来省会前他刚跟河南的乐团合作,“这次到河北我有个小目的,就是想了解内地乐团状态,也想把多年所学跟大家分享。虽然不是灵丹妙药,解决些小问题也行。”
  跟许多成功艺术家一样,汤沐海一年到头在世界各地奔波,他很喜欢这种多姿多彩的生活,但也为之付出良多。“首先家庭生活不能保证,自己的爱好也不能保证。我从小很喜欢体育,尤其是游泳,差点成了专业运动员,但现在好好看完一场体育比赛都很难。我还喜欢看书,但每次都是开个头,没办法一口气看完。我还喜欢看电影,坐在电影院里相当享受。”
  把全身心献给了世界音乐
  汤沐海说,我很幸运,有来自母体的才能,有自己的努力,有社会机遇。我很随意地行驶在地球的两头,围着它的圆圈转,带着人类赖以生存的精神财富,与人类共同奔赴真正的世界文明,我想,这应该是世界音乐指挥家的责任。
  汤沐海有远大的理想,更具现实目光。他告诫自己:“命运把我抛到灾难旋涡时,我学会了奋斗,靠自己的拼搏创造奇迹;当幸运之神微笑着向我招手时,我学会了把握机遇,谨慎而又大胆地迎接挑战,让每一场音乐会都成功。”
  他还说:“我们祖国的文化,给了我无法替代的营养,使我在海外占着优势。中国文化的细腻、韵味、深度内涵,常常会在我表达一部音乐作品的某一瞬间启迪我,使我在演绎音乐时,能展现自己独到的风格。”
  他很忙、很累,但是很愉快,因为他早把自己全身心献给了世界音乐。他说:“我把生命献给音乐,又把我的音乐毫无保留地献给听众。”“我认为最幸福的时刻是死在指挥台上。这是极少数音乐家才能得到的最大幸福。”
  他一直认为:“音乐演奏是时间的艺术,闪现光芒就在一瞬间。今天轰动了,还有明天,而明天,又是另外一个作曲家的作品、一场新的音乐会。”
  采访最后,记者说,如今在中国内地,提到音乐,年轻人的意识里差不多就是流行音乐和流行歌曲,古典音乐的接受度并不高。汤沐海说,流行音乐适合大众时尚口味。古典音乐就像博物馆一样,百年历史,这是文化最高的标致,这是两个概念。
  但汤沐海这样的大师的公众知晓程度还不如一些流行歌手,记者问他怎么看,汤沐海说,古典音乐就像故宫博物院里陈列的宝贝,和在大街上随手可以买得到的东西自然不一样,知晓度也一样。一个是供陈列、瞻仰、吸收养料的东西,一个是给人快乐的。这是两个不同层面的东西,“我坚守前者”。
  责任编辑 李菡丹
其他文献
进入高三以来,无论是学生还是教师,都显得空前的紧张,备考的气氛十分浓厚。如何在较短的时间内提高学生的语文成绩,就成了亟需解决的问题。我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略有所悟。  一、调整心态,摆正位置  有很大一部分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存在着认识上的偏差,他们认为语文复习与否影响不大,花了时间复习也不见语文水平有多少提高,不复习也不见有多少退步。诚然,语文学习非一朝一夕能够发生质的改变,但不复习就会停滞甚至退步
2019年12月以来,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 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感染病例在国内外相继出现,随后COVID-19疫情在世界范围蔓延[1-4],COVID-19疫情是继H1N1、脊髓灰质炎
小儿脑性瘫痪(cerebral palsy,CP)是指患儿在胎儿期或婴儿期大脑发育过程中受到非进行性损伤而导致的持续性运动和姿势障碍,并引发活动受限的一组临床综合征,严重危害儿童身
“一根绳,两人摇。摇下来,像小船;摇上去,像小桥。你来跳,我来跳,蹦蹦跳跳多可爱!”听着这美丽的歌谣,我们想起了跳绳运动。跳绳是大众体育中喜闻乐见的运动,它把跑步的作用,
期刊
健康教育是我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通过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且系统的社会教育活动,促进人们自发、自觉地采取有益于健康的行为与生活方式,根除或减少危害
重大传染病疫情事件应对策略是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疫情防控行动的总纲领。针对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困境,建立和完善应对重大传染病疫情事件防控的策略体系,建立危
过敏性紫癜(Henoch-Sch?nlein purpura,HSP)是一种IgA相关的小血管性白细胞碎裂性血管炎,常见于儿童,发病机制与B细胞介导的体液免疫应答紊乱密切相关。作为具有辅助B细胞功能的
在学生的初中阶段,相关课程和科目都开始增加,知识点学习难度也大大提升.在这样的情况下,往往会出现比较多的后进生.在农村初中数学教学当中,后进生是比较常见的,这种现象的
目的通过对基因组学数据进行分析,筛选肾上腺皮质癌(ACC)预后相关独立危险因素,并构建ACC预后相关的列线图模型。方法从GEO数据库下载GSE10927数据集数据,利用一系列生物信息
目的 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疫情期间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四川省5所高校大学生共7 423名,于2020年2月15-28日使用自编一般信息问卷与心理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