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养筛查表对护士营养护理行为能力的影响分析

来源 :健康之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lamour26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探讨使用营养筛查表对护士营养护理行为能力的影响。
  方法:选取我院临床护士50名,护士在日常护理时使用营养筛查表观察患者病情,使用临床护理行为标准量表对护士营养护理行为进行分析调查。同时对50名护士使用营养筛查表前后护理行为进行对比分析,对其一天的护理行为进行评估。
  结果:六项观察内容采用营养筛查表前后的护士营养护理行为能力100%达到标准要求,十项观察内容采用营养筛查表前后的护士营养护理行为能力具有明显差异,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01);一项观察内容采用营养筛查表后的护士营养护理行为能力达标率比使用前优异,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项观察内容采用营养筛查表后前后的护士营养护理行为能力达标率没有差异(P>0.05)。
  结论:通过在临床护理过程中使用营养筛查表和护理行为标量表有利于提高护理服务质量和水平,规范护士营养护理行为,提升护士营养护理行为能力。
  关键词:营养筛查表 护理行为标量表 护士
  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4.06.010
  【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801(2014)06-0011-01
  患者营养不良主要可以分为营养不足和营养过剩,营养不良通常会相继发生在一些医学因素,不是医学因素引起的营养不良主要是由于自身饮食习惯不科学、营养知识缺乏,营养搭配意识差等原因[1]。针对营养不良的患者一般可以采用治疗原发病,给予科学合理的饮食,对患者及家属进行营养知识健康宣教,以此改善患者的不良饮食习惯,提高患者合理饮食的意识。本文重点探讨了使用营养筛查表对护士营养护理行为能力的影响,现总结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临床护士50名,均为女性,年龄为22~45岁,平均年龄28.67±3.12岁;工龄2~10年,平均工龄为3.4年;中专学历10人,大专学历12人,本科及以上学历28。护士有24人,护师16人,主管护师9人,副主任1人。
  1.2 方法。营养风险筛查表,见表1。
  3 讨论
  营养支持(nutrition support)是指经口、胃肠道或肠外途径为患者提供较全面的营养素。包括肠内营养(enteral nutrition,EN)和肠外营养(parenteral nutrition,PN)两种营养支持方式[2]。肠内营养是指经消化道给予营养素,根据营养素组成分为整蛋白型肠内营养和要素型肠内营养。根据给予肠内营养的途径,分为口服法和管饲法[3,4]。目前认为:体质指数(BMI)低于18.5,清蛋白低于30g/L(没有明显肝肾功能障碍)的患者可以认为是营养不足。重度营养风险(severe nutritional risk)是因疾病或手术造成的急性或慢性营养代谢受损[5],营养支持可能带来临床结局的改善。常见于营养风险筛查(nutrition risk screening,NRS)≥3分。清蛋白低于30g/L者(没有明显肝肾功能障碍)。注意:营养风险(nutrition risk)不是指发生营养不良的风险,而是指营养因素影响患者结局的风险。
  营养风险筛查(nutrition risk screening)是由医护人员实施的简便的营养筛查办法,用以决定是否需要制定或实施肠外肠内营养支持计划。营养风险筛查2002(NRS 2002)是欧洲肠外肠内营养学会(ESPEN)于2002年推荐使用的筛查工具。从2005年初开始,中华医学会肠外肠内营养学分会全国协作组开展了营养风险筛查的具体工作。除体质指数采用国内标准18.5外,其余均与欧洲的方法一致。2005-2006年对全国13个城市19家三级甲等医院的15098例住院患者进行了应用,得到了实际操作经验。目前该工具是可以用于我国的比较好的营养风险筛查工具。
  营养风险患者的处理原则:如果患者存在营养风险,就可以制定营养支持方案,一般由临床医师与营养医师共同制定。如果患者由于代谢异常或疾病的特殊状况,使肠外肠内营养支持计划难以制定时,应做详细的评价,如病史深化、脏器功能、血液生化、人体组成等,但目前国内应用不多,暂不在本规范内详述。通过在临床护理过程中使用营养筛查表和护理行为标量表有利于提高护理服务质量和水平,规范护士营养护理行为,提升护士营养护理行为能力。
  参考文献
  [1] 陈国霞;窦冠军;郭冬燕;路潜;二级甲等医院住院患者营养风险筛查[J];护理学杂志;2010,8(16)89
  [2] 徐晶晶;林征;谢晓峰;192名规范化培训护士营养知识态度及行为的调查分析[J];护理学报;2012,8(8)89-90
  [3] 操靜;李小妮;魏莹莹;潘莉;石兰萍;隋艳丽;朱翠凤;临床护士营养护理行为研究[J];护理学杂志;2009,8(12)78-79
  [4] 景秀琛;护士长临床营养知识、态度及行为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0,8(24)65
  [5] 陶慧;赵瑜;纪颖;王海彦;李莹霞;范萍;;临床护士营养知信行现状调查及相关因素分析[J];昆明医学院学报;2011,7(1)23-25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探究阶段性持续健康教育在剖宫产护理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78名行剖宫产产妇进行研究分析,将其分为例数均等的对照组与实验组,各39名。给予对照组常规健康护理教育,实验组则接受阶段性持续健康教育,比较其护理前后SDS(抑郁自评量表)评分与SAS(焦虑自评量表)评分以及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护理后,对照组产妇SDS评分与SAS评分高于实验组,满意率(79.49%)低于实验组(94.87%)
期刊
【摘要】目的:探究在腹腔镜下行远端胃切除术联合D2淋巴结清扫手术中,进行胃周血管解剖的临床意义及特点。方法:择取我院于2014年12月至2016年12月期间收治的82例胃癌手术患者参与研究,本组患者行腹腔镜远端胃癌联合D2切除手术治疗,并对患者胃周血管进行解剖学观察。结果:人体胃周血管并不存在于同一平面内,是通过血液循环流通将连接并形成胃周血管网围绕在胰腺附近。胃网膜左血管位于胰尾上缘胰前间隙处,
期刊
【摘要】目的:进行急性胰腺炎内科临床治疗效果的探讨。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7月至2016年6月收治200例急性胰腺炎患者,将其随机平均划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治疗采用常规治疗方法,观察组患者采取生长抑素奥曲肽和质子泵抑制剂治疗、抗生素治疗,进行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的对比。结果:观察组100例患者中90例患者治愈,具有90%治疗有效率;对照组100例患者中70例患者治愈,具有70%治疗有效率,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普通外科门诊中对急性腹痛患者的筛查和治疗,提高急性腹痛的治疗水平。方法:选取2015年5月-2016年急性腹痛患者中随机选取76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结合患者的临床症状进行详细的诊断和检查,初步治疗后再进行临床会诊,最终诊断患者急性腹痛的病情,实施具有针对性的有效治疗方案,总结临床诊断与治疗经验。结果:经过科学有序的诊疗后,所有患者均顺利出院,无死亡。结论:对普通外科门诊患者进行科
期刊
【摘要】目的 对紧张性头痛患者使用针灸康复联合方式的治疗效果进行观察。方法 选取某医院2014年3月至2016年3月入院检查并治疗的600例患者紧张性头痛患者资料进行研究,将其平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0例。使对照组患者口服散利痛药物,使用针灸与口服逍遥丸的方式为观察组患者进行治疗,并对两组患者治疗效果予以观察。结果 在两组患者完成治疗后,对照组患者总治愈率为74%,观察组患者总治愈率为97%
期刊
摘要:为了解我校学生视力的基本情况及眼睛保健意识,分析视力下降的原因并对此提出合理化建议。本课题通过自制问卷的方式,对我校不同年级不同专业学生进行分层随机抽样,并将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视力不良的同学为87.6%,多数同学对眼睛保健意识不够,有很多不良用眼习惯,导致我校学生近视率偏高。由此可得,学生有必要提高对视力保健的重视,多了解这方面的知识,并养成良好的用眼习惯。  关键词:大学生 视力保
期刊
摘要:目的:研究以聚乙二醇为基质的参芪四味胸痹贴的释放度和体外透皮吸收情况。  方法:采用改良Franz扩散池,以离体大鼠皮肤为透皮屏障,通过体外透皮吸收试验,用HPLC检测接受液中药物的质量浓度,计算累积透过量、渗透速率,建立渗透曲线方程。  结果:制备的参芪四味胸痹贴体外释药符合Higuchi方程,释放速率为7.0368μg·cm-2·h-1,其透皮吸收为零级动力学过程,渗透速率为0.5892
期刊
摘要:目的:对老年人临床输血的注意事项进行探讨,将老年人安全输血的可靠方法寻找出来。  方法:随机的将50例患者分为观察组以及对照组,对照组患者在输血前没有进行预防用药;观察组患者在输血给予异丙嗪等预防不良反应的药物予以预防。对50例老年人的输血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在输血之后,50例老年患者当中出现了8例发烧;2例呼吸困难、咳嗽以及1例荨麻疹,达到了22%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在对患者进行有
期刊
摘要:目的:研究保留肾单位的手术对于治疗小肾癌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择2010年1月至2014年1月期间在我院进行保留肾单位手术治疗的小肾癌患者42例,其中,对侧肾正常的患者有34例,对侧肾功能受损及病变的患者有6例,孤立肾2例。患者肿瘤的直径为1.4~6.1cm,平均直径为2.9cm。其中,对侧肾功能正常的患者直径为<4cm,平均为2.5cm。对侧肾有病变的患者或者肾受损的患者平均直径为4.3
期刊
摘要:静脉输液是治疗疾病的主要途径之一,从静脉的选择、留置针选择、穿刺方法、冲管和封管、留置时间和静脉输液外渗等并发症的护理等方面综述静脉留置针的护理新进展及临床护理体会。  关键词:静脉留置针 冲管 封管 护理 静脉外渗 并发症  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4.06.017  【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801(2014)0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