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烧伤伴吸入性损伤患者的救治体会

来源 :中华烧伤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echanical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介绍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疫情期间烧伤伴吸入性损伤患者的救治体会。

方法

2020年2月1日—3月1日COVID-19疫情高发期间武汉大学同仁医院暨武汉市第三医院烧伤科收治烧伤伴吸入性损伤患者6例,其中男4例、女2例,年龄为21~63岁,入院时间为伤后2~4 h,烧伤总面积为1%~20%TBSA,Ⅲ度烧伤面积为1%~12%TBSA。其中1例重度吸入性损伤、2例轻度吸入性损伤、3例中度吸入性损伤。患者入院时体温均正常,近2周无发热、咳嗽。入院时,1例患者胸部CT示双肺下叶、左肺上叶见多发条片状及结节稍高密度影,2例患者胸部CT示双肺纹理增粗,其余患者胸部CT正常。入院后给予6例患者常规治疗,期间医护人员注意防护,并参照COVID-19诊疗方案筛查COVID-19。伤后1、3、6、9 d取患者静脉血检测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绝对值、降钙素原水平。伤后3、6 d行实时荧光定量反转录PCR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入院后记录患者体温。记录伤后1周内胸部CT检查结果和患者的预后情况。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

±s表示,非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M(P25P75)表示。

结果

(1)伤后1、3、6、9 d患者的白细胞计数分别为(19.8±3.8)×109/L、(17.2±3.4)×109/L、(13.3±3.1)×109/L、(11.1±1.6)×109/L,中性粒细胞分别为0.919±0.019、0.899±0.011、0.855±0.034、0.811±0.035,淋巴细胞绝对值分别为(0.65±0.18)×109/L、(0.65±0.24)×109/L、(0.91±0.34)×109/L、(1.23±0.42)×109/L,降钙素原水平分别为0.49(0.36,1.64)、0.39(0.26,0.73)、0.28(0.18,0.33)、0.12(0.11,0.20)ng/mL;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均高于正常值,呈下降趋势;淋巴细胞绝对值于伤后6 d起恢复至正常值;降钙素原水平均高于正常值。(2)伤后3、6 d, 6例患者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结果均呈阴性。6例患者体温波动范围为36.5~38.6 ℃。伤后1周内6例患者胸部CT未筛查出COVID-19典型影像学特征。治疗14~32 d,6例患者均治愈出院。

结论

在COVID-19疫情期间,烧伤伴吸入性损伤患者应在做好医护防护的条件下救治,同时应积极排查病毒,减少医患感染COVID-19风险。

其他文献
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是目前导致全球人口死亡最常见病因。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是抑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发生和进展,进而减少心血管事件最有效手段之一。"LDL-C低一些更好"已经成为共识,然而LDL-C可以降到多低、是否存在获益下限却尚无结论。本文回顾调脂治疗发展历程,结合当前血脂领域基础及临床研究成果,从LDL-C的生理水平和功能代谢的角度分析了LDL-C目标值的可能下
探讨联合检测血清碱性磷酸酶(ALP)和全段甲状旁腺激素(iPTH)水平对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全因和心血管事件死亡风险的预测价值。入选MHD患者224例,检测患者血清iPTH、ALP等临床指标,随访2年,采用Cox回归分析全因死亡和心血管死亡的危险因素。结果显示,ALP水平与患者心血管事件死亡相关(HR=1.001, 95%CI 1.000~1.004, P=0.048),ALP≥106 I
自2019年12月以来,2019-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在我国及全世界暴发,并迅速传播与蔓延,引起人们的极大关注。2019-冠状病毒病感染后除发热和肺炎症状外,消化系统的损害已逐渐引起大家的重视。本文介绍COVID-19的概况、流行病学、致病机制,综述COVID-19的消化系统损害的相关机制及诊断治疗,以期为COVID-19的防治提供参考。
目的评价真实世界中洛匹那韦/利托那韦(LPV/r)及阿比多尔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20日至2月10日广州市第八人民医院收治的确诊为COVID-19的178例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患者的抗病毒治疗方案,分为LPV/r组59例、阿比多尔组36例、LPV/r与阿比多尔合用组25例及未使用任何抗病毒药物的常规治疗组58例。主要观察终点为咽拭子新型冠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是新发传染病,对其病原学特点、发病机制、临床转归和治疗等均是逐渐认识的过程。对该病的深入研究和讨论将有利于防止再次流行和暴发,提高防控和救治能力,最大限度减少其危害。
神经源性直立性低血压(neurogenic orthostatic hypotension,NOH)患者在非药物治疗的基础上仍不能达到满意效果时,可以给予药物治疗,包括拟交感神经药物,如米多君(midodrine)、屈昔多巴(droxidopa)和溴吡斯的明(pyridostigmine)等增加周围血管阻力;以及使用氟氢可的松(fludrocortisone)等增加中心血容量。药物的选择取决于每个
2例2型糖尿病患者因周围神经病变静脉应用α-硫辛酸后反复出现晨空腹低血糖,伴高胰岛素血症及胰岛素自身抗体(IAA)阳性而诊断为胰岛素自身免疫综合征(IAS)。予以相应处理后,随访2年8个月,无低血糖,空腹血胰岛素水平逐渐下降接近正常,IAA转阴或弱阳性。2例患者均携带HLA-DRB1*04∶06等位基因,其一级亲属中4人携带此等位基因,均应避免应用含巯基药物以免发生IAS。
目的探讨克隆异质性在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患者中的特征及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9年6月,河南省肿瘤医院血液科就诊的170例ALL初诊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93例、女77例,中位年龄17(2~80)岁。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靶向检测52种ALL相关基因,将检出的基因突变位点根据变异等位基因频率(VAF)及同期流式细胞学结果进行克隆异质性分析,并分析其与临床特征间的关系以及预
目的研究中性粒细胞密度对单钠尿酸盐(MSU)晶体诱导中性粒细胞产生炎症反应的影响,初步探讨三磷酸腺苷的参与机制。方法制备MSU晶体,分离健康人外周血中性粒细胞,分别采用MSU晶体刺激不同密度中性粒细胞(5×106/ml为低细胞密度,20×106/ml为中细胞密度,100×106/ml为高细胞密度)后,流式细胞仪检测刺激后细胞荧光强度及活性氧产生,偏振光显微镜观察MSU晶体分布,免疫荧光检测中性粒细
2018年7月—2019年4月,解放军总医院第四医学中心收治10例需植皮的患者(男8例、女2例,年龄5~53岁),共17只患手,将手套包扎法用于植皮术中止血。术中初步止血后,以无菌乳胶手套作为手的内层覆盖物,再以纱布加压包扎,20 min后由近及远依次去除纱布和手套,再次彻底止血,最后植皮。手套作为内层覆盖物避免了纱布纤维与创面粘连,不会在打开包扎时造成小血管再次出血,减少了电凝的过度使用及对创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