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声乐演唱中二度创作的探析

来源 :中国文艺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jpu051042021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如今,在形式多样的艺术世界里,声乐作为一种综合性的学科,一直伴随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而在声乐的表演过程中,二度创作起到的作用又是不容忽视的,可以说,二度创作不仅重新诠释了一个作品,而且还充分体现了一个声乐演唱者的音乐素养和他对于声乐的独到见解,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一个声乐作品能否得到大家的青睐。本文以让大家充分了解二度创作,从而能够更好地展现声乐作品为目的,对声乐演唱中的二度创作展开了探讨。
  【关键词】声乐表演;二度创作;情感表达
  声乐是人体用声音把谱面上的一个个音符表现出来的过程,但这绝对不是一个声乐作品想要表达的全部。其实声乐更重要的是对于一种思想的表达,同时更完美地呈现一首声乐作品的艺术创作,通俗来讲,就是要感动到自己同时可以感染到听众,满足听众听觉需求的同时,引起大家的共鸣,而这些就要靠演唱者对于作品的独特见解和细致处理,也就是本篇文章要探讨的二度创作问题。而如何才能保证一次二度创作的成功,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给出了建议。
  一、演唱者需要不断提升自身的艺术修养和理解能力
  (1)提高演唱者对二度创造的正确认识和理解能力。声乐的二度创作要求演唱者保持词曲作者的原有要求,对作品充分理解,进行恰当的处理,从而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准确地表达一首声乐作品的内涵。但是在二度创作的过程中必须注意以下两个方面:第一,必须遵循真实性原则,明确二度创作的目的是更好地还原作品本身的情境,更好地传达作品的主题思想,但二度创造也不是复制或者模仿,而是渗透着演唱者主观创作思想的又一次创造,是第一次创造的延伸。第二,必须准确把握作品的主题内涵,投入演唱者的真实感情。将自己的感情与作品相结合,从而使作品更加有血有肉,更加富有感染力。(2)演唱者的理解能力对于作品的诠释是至关重要的。二度创作是建立在演唱者对作品充分理解的基础上的,没有了理解,演唱者很有可能偏离了作品本身要表达的东西,二度创作也必然是空谈,因此演唱者需要不断提高自己的理解能力。而这就需要演唱者进一步理解词曲作者在什么样的背景下创作了这个作品,理解创作者想要表达的感情,比较透彻地分析整个作品的情感起伏,合理分析一首声乐作品的音色和力度,从而能够熟练掌控作品表达的情绪起伏。(3)演唱者自身的艺术修养是完美呈现声乐作品的重要前提。要进行一次成功的二次创作,演唱者不仅要有精湛的演唱技巧,同时,自身的音乐素养、文化功底也是非常关键的。声乐最重要的在于情感的表达,演唱者只有攻读多首经典作品,阅读各种文章,比如有助于提高自身心理素质的心理学方面的书籍、有助于提高个人形象的美学方面的书籍等,这样才能提升自身的文化水平,从而能够更加生动地表达作品的思想感情。(4)选择合适的作品。演唱者一定要实事求是,准确地估计和衡量自己的演唱水平,选择自己能够掌握和控制的作品,与此同时,作品的风格也要适合自己。一个作品,不论长短,都是风格迥异的,需要不同的演唱技巧,所以演唱者一定要确保作品的演唱风格是符合自己的,如果选择的作品和自己平常的风格迥然不同,这会给演唱者在诠释作品的过程中造成很大的阻力,不论是自身的信心方面,还是对作品的理解方面。总而言之,选择水平和风格与自己相当的作品,这是演唱者能够正确理解作品和正确传递作品情感的重要前提,所以演唱者一定要从实际出发,而不要好高骛远。
  二、不断提高自己的处理技巧和表演技巧
  (1)不断提高处理原作品的技巧。二度创造就是演唱者根据自身对作品的理解,运用精确、到位的处理技巧,对作品进行的第二次创作,它不是简单的修改,而是一次包含演唱者自己思想和水平的创新。一次成功的二度创造需要演唱者具备较高的处理技巧,丰富和补充原作品的内容和感情。(2)不断完善表演技巧。二度创造的最终呈现形式就是表演,而不是简单地演唱,其现场效果的好坏不仅取决于演唱者的演唱水平,更和演唱者的舞台表演技巧密不可分。声乐作品具备精湛、准确的演唱技巧,注重歌曲的情感变化和转折起伏,灵活地结合高低、快慢、强弱的表现手法,演唱者才会有信心将二度创作的全新作品成功地呈现在大家面前。同时演唱者还要注意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比如在演绎一些大调式的歌曲时,音响效果通常比较明朗、稳定,这时候,演唱者的情绪则应该展现出自信乐观的特征,而对于一些小调式歌曲,曲调则比较抒情、柔和,进而带有一丝哀伤的情感,演唱者要结合技巧发挥联想能力,将自己的情绪与作品相契合,从而使得自己能够更深入地体会到作品当时的情境。(3)适当地运用肢体语言。声乐表演不仅仅是声乐演唱,顾名思义,演和唱是同时进行的,对演唱者既有较高的嗓音要求和演唱技巧要求,还需要演唱者合理恰当地运用一些肢体动作。对于欣赏着来说,声乐表演既应该是听觉盛宴,更应该是视觉的享受。精准的演唱技巧,结合恰当的肢体语言,更能够吸引听众的眼球。适当地运用一些肢体语言,比如配合一些眼神、动作等,会让整个声乐表演过程更加富有律动感,也可以使欣赏者对作品能够更好地理解,给听众留下深刻的印象。但也要注意,不论是眼神交流还是肢体动作的运用,一定要把握一个合适的度,过犹不及,一定要避免眼神交流或者肢体动作过多,否则会使欣赏者反感。总而言之,声乐表演就是以音乐的形式和大家交流的过程,而要提高这种沟通的效果,演唱者的肢体动作和表情又是至关重要的,这些都可以起到很好的辅助作用,使听众很好地接收音乐要传达的信息和感情,最终使沟通双方产生情感上的共鸣。
  三、准确把握作品中的角色情感
  (1)需要深入理解作品的歌词。演唱者需要深入理解作品的歌词,熟读每一句歌词,挖掘其中的深层次内容,体会其中的感情。声乐就是音乐配合语言的一种形式,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歌曲语言在咬文嚼字上又是有所不同的,这就需要演唱者准确把握。通过分析歌词的文字信息,领会到作品要传达的表层次信息和深层次信息,而深层次的信息也就是作品的内涵,作品要表达的情感内容。演唱者要反反复复地阅读作品的歌词,分析这些文字,斟酌字里行间传达的思想,快速准确地把握其中的主题思想,体会到人物的情感。在演唱过程中使歌词被赋予喜怒哀乐的情感,使歌词生动化,让别人能够感觉到自己是在用心,而不单是用嗓子唱。(2)需要深入了解作者的必要的生活背景和生活经历。需要演唱者深入了解作者的生活背景和生活经历。要想成功的演绎一首声乐,演唱者必须准确把握歌曲想要表达的中心思想,而这个中心思想的创造者就是作品的作者。我们需要对第一创作者的生活背景、个人经历和情感喜好中定位该首作品的风格,并且更好地领会作者创作这首作品的真正意图,从而把握蕴含其中的情感思想,也只有这样才能把作品本身以及蕴含在作品中的思想感情完美地呈现在观众面前。
  四、努力做到情感的真实自然流露
  演唱者要把自己完全投入到作品当时的情境中去,在演唱的过程中把自己想象成作品中的主人公,以主人公的姿态向大家传递作品最原本的情感,最真实、最生动地演唱,做到感情的真实流露。而在声乐的演唱过程中,感情的自然流露又是非常重要的。不言而喻,二度创造追求的就是在演唱的过程中既感动了自己又感染了别人。所以,结合自身现实生活中点点滴滴的经验,以原作者的创作意图为根本基础,再加上自己的主观创作,重现作品的场景,传达作品原本的感情。(作者单位:中山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①赵丽娟.试论声乐表演中的二度创作[J].大众文艺.2014(14):164
  ②刘冰茹.浅谈声乐演唱的二度创作[J].音乐大观.2013(22):122~123
  ③张红海.浅谈声乐表演的二度创作[J].音乐时空.2014(14):125~125
其他文献
【摘 要】本文从艺术个性需符合作品的思想内容、演奏者的音乐感是艺术个性表达的基础、钢琴演奏技术性与艺术性的结合这三个方面来分析钢琴演奏中艺术个性的表达的魅力所在,为钢琴演奏者艺术个性的展现提供一定理论参考。  【关键词】钢琴演奏;艺术个性;表达  钢琴演奏艺术包含着丰富的美学含义,演奏者不同的艺术文化修养、性格气质特征等差异,和演奏技巧、音乐表现等艺术造诣等关注点的不同,会形成同一首作品不同的演奏
期刊
【摘 要】《卡门》作为一部法国里程碑式的代表歌剧,已经风靡全球,一百多年来经久不衰,这其中必定有着某种重要的因素。本文从《卡门》的剧本、人物、配乐、等方面分析其中所隐含的原因,以及这部歌剧的伟大之处。  【关键词】卡门;魅力;戏剧性;配乐  《卡门》是一部十分重要又非常经典的歌剧,虽然在上映当初并没有得到太大的反响,但是在其后的演出中却大受欢迎,成为世界上演出场次最多的歌剧之一。它究竟有什么样魅力
期刊
【摘 要】工笔花鸟画的重要形式便是色彩,在绘画语言中其也是工笔花鸟画创作不可或缺的要素。本文主要分析了工笔花鸟画色彩的对比与调和,工笔花鸟画色彩的艺术特点,工笔花鸟画色彩语言的创新。  【关键词】工笔花鸟画;色彩艺术;研究  一、工笔花鸟画色彩的对比与调和  现实中的色彩没有不好看的,只有不好的调配。调配的基础是艺术素养,以及真正认识和理解色彩空间的变化,在调配中色彩的对立和统一具有可变性。构成工
期刊
【摘 要】《黄土地》是导演陈凯歌的代表作之一,其思想深刻、意蕴深远,是中国不可多得的艺术片。本文通过对这部电影的镜头、场景、画面、造型、等一系列因素进行分析并结合中国古典美学中的“天人合一”的审美思想和“意境说”的审美思想,从而揭示出中国传统审美文化在当代的价值。  【关键词】审美文化;黄土地;天人合一;意境说  诞生于19世纪末、崛起兴盛于20世纪的电影经过百年历史的发展,凭着现代科技和艺术的完
期刊
【摘 要】中国山水画从古自今都有着“南北宗”之说,南北方地貌不同,使得艺术家的客观认识和思维观念融入绘画中,作品所展现的艺术风格有着明显的地域特色。笔者列举中国南北派具有典型代表性的山水画,简要分析了艺术作品的创作风格与不同的地域特色,并进一步论证了中国山水画的艺术风格与地域特色之间的紧密联系。  【关键词】山水画;艺术风格;地域特色;作画技法  一、地域对山水画家的影响  中国山水画从古自今都有
期刊
在有清一代的诗词创作中,不可忽视的一个群体是闺秀词人群体。尤其在江南一带,家风开明者,闺秀们的父亲或者丈夫将她们的作品收录进自己的作品集里。更有甚者,闺秀们的扬名意识渐强,她们之中的很多人将自己的作品集结成册,宗婉就属于这个群体中的一员。宗婉,字婉生,清代中期江苏常熟人,萧大勋妻。婉丈夫早世,她经历战乱与迁居之苦,以教授里中女弟子为生,从者甚众。其主要作品有《梦湘楼词稿》二卷和《梦湘楼诗稿》二卷,
期刊
【摘 要】清代中期闺秀宗婉在诗词创作上受南宋作家姜夔的影响,宗婉对姜夔既有超越,又有不足。超越表现在语言的柔婉清丽、体物的细腻敏锐和情感的拓展上;不足表现在眼界狭窄、缺少历史深度和现实针对性等方面。  【关键词】宗婉;姜夔;诗词;超越;不足  宗婉作为一名清中期的闺阁作者,其作品题材内容、语言风格和表达技巧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南宋作家姜夔的影响。她师承姜夔而又超越姜夔,独具一份特属于自己的细腻、纯粹和
期刊
【摘 要】本文主要探讨了电影《归来》对于其原著小说《陆犯焉识》在文学剧本上的改编和二度创作,以及演员对于一部作品的二度创作,从而将电影剧本和文学作品进行了简单的比较;同时还探讨了《归来》所体现的文化、道德、审美的教育功能以及观众的心理。  【关键词】归来;二度创作;教育功能;观众心理  纵观中国电影史,很多成功的电影作品都是依托于成功的文字作品,都是在对文学作品进行了改编的基础上创作而成的,其中导
期刊
【摘 要】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社会经济的发展,特别是科学技术的不断革新,如今出现了3D打印技术,它在较大程度上变革到了未来的制造业,在设计产品结构和造型的过程中,传统制造工艺不会对其产生约束作用;借助于3D打印技术,独立设计师也可以更加方便的设计。本文简要分析了3D打印技术对产品设计的影响,希望可以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参考意见。  【关键词】3D打印技术;产品设计;影响  3D打印技术的全称是增材制造技术
期刊
【摘 要】本文从视觉设计的角度,以21副版画插图为研究对象,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并得出结论,以资借鉴。  【关键词】明代戏曲版画;精华之作;视觉设计  明代末年戏曲版画达到艺术的顶峰,一大批版画精品诞生,彩色套印技术的革新,尤其是饾版技术的发明,使得版画艺术中产生了大批前所未见的艺术精品。其中的佼佼者当数德藏本《西厢记》版画,它通过以刀镂版等技术达到绘画作品复本的独立形式,是一件可以离开书本而存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