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班主任做好学生卫生工作的举措探析

来源 :学生之友·素质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shun1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良好的卫生意识是一个人立足于社会的基本意识,它要求个人在拥有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的同时能维护和保护社会中的环境。班主任在初中学生的教育工作中除了保障学生的学习成果外,也应针对学生错误的卫生意识进行校正,围绕塑造学生对个人、对社会良好的卫生习惯开展班级卫生工作。
  关键词:卫生意识;卫生习惯;班主任
  良好的卫生意识和卫生习惯有利于学生更好的成长,班主任作为初中学生的引导者应该充分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在班级中通过各种有效手段参与、组织卫生工作,在自身的以身作则、制度的规范、卫生活动的组织等多方面对学生原有的错误卫生意识进行矫正,帮助学生塑造良好的卫生习惯,让学生在未来的生活中能以更好的卫生习惯融入社会。笔者结合自身在班主任教育工作下开展的班级卫生工作的实践,浅析班主任如何做好学生的卫生工作。
  一、参与班级卫生建设
  学生脱离小学进入初中阶段,开始需要自己承担班级中的卫生建设工作,但有些学生在之前接受的教育中没有被培养出良好的卫生习惯,在班级的卫生建设工作中存在着许多问题。作为班级中学生的管理者与引导者,班主任的一言一行都是学生做人做事的风向标,因此在帮助初中学生矫正自身卫生意识,养成良好卫生习惯的班级卫生维护工作中班主任应以身作则,亲身参与到班级卫生建设工作中去,成为学生的榜样。
  在以往的班级卫生建设工作中,班主任往往以管理者的姿态出现在学生面前,这种高高在上的管理姿态势必是不可取的、是绝对错误的。一是因为学生缺少自主劳动技巧,在卫生清扫活动中存在着许多错误方法,二是学生在卫生劳动过程中,班主任在一旁袖手旁观极易导致学生心理不平衡,所以班主任应在班级卫生建设过程中积极参与并充分发挥对学生的指导作用。如学生在卫生区的清扫工作中在积水的清扫工作中常常采用将水扫到簸箕内倒进垃圾桶的错误方式。笔者在帮助进行卫生清扫工作时,教导学生正确的积水清扫方式应是将积水向四周扫开,让积水的受热面积增加,加快蒸发速度。班主任参与到班级卫生建设中,不仅传授了学生的卫生清扫技巧、矫正了学生错误的卫生意识,而且提高了班级卫生建设的效率,让班主任教师在与学生统一战线的卫生建设工作中增进与学生的距离。
  二、确立班级卫生制度
  一个良好的班级制度能够使班主任对班级的管理更加高效,所以确立一个班级卫生制度,能更有效的帮助学生参与到班级卫生建设中去。笔者在班级中确立了小组责任分区和卫生委员监督轮换两种卫生建设制度,确保每个学生都能自发的参与到班级卫生建设工作中去。
  为了保障学生能确实的参与进班级的卫生建设中,笔者在班级卫生管理中利用了学生的团队意识与责任意识,制定了卫生小组责任分区制度。让学生自由结组,让学生在卫生清扫中与好友结伴保持自身的衛生参与积极性,并对班级负责的卫生区域划分后承包给各个小组,以责任的形式交付给卫生小组,让学生在对班级、对朋友的责任意识中自觉的建设好自己区域的卫生;卫生委员监督轮换制度是一种可以激发学生卫生保护意识的班级制度,通过学生轮换成为卫生委员对班级卫生进行管理,让学生在互相监督中约束自身的卫生行为,在监督中培养保护卫生成果的意识。有效的班级卫生制度可以帮助班主任对班级卫生工作进行管理,并且通过制度运行中学生的参与和学生之间的相互监督和提醒,让学生更容易在自身的约束或他人的帮助下形成正确的卫生意识,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三、组织班级卫生活动:
  学生卫生工作的开展,不能只局限在班级、校园层面中,还要让学生的卫生意识超脱出自身之外,屹立在社会层面中,要让学生的劳动意识存在于生活中,劳动习惯保持在日常里。在过往的教育实践中,班主任只要求学生做好自己班级的卫生工作,这将学生的卫生意识局限在了自身的狭小层面内,学生作为社会中的一个群体,在对学生自身的卫生习惯培养时应该向学生灌输更高层面的卫生意识,帮助学生树立有利于社会的劳动习惯。
  笔者常常利用班会时间组织学生以班级为单位进行社区卫生清扫活动,利用班级卫生清扫活动向学生传达社区的卫生环境保护是每一个社区中的个体都应该参与其中的,维护社区卫生环境,为社区贡献自身的劳动也是个人卫生意识的体现。在班会课程中,笔者还进行过环境保护相关教育,利用课件向学生展示了白色污染、北极熊在垃圾堆里翻食物等环境破坏的图片或视频,在学生惋惜的神情中向学生灌输了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呼吁学生养成不乱扔垃圾的良好卫生习惯。班主任的管理目光不应只局限于班级和学校的狭小范围内,应该看到卫生意识、卫生习惯在学生的生活中和走入社会后对学生的影响,并通过活动形式提高学生的卫生意识,帮助学生拥有一个更好的、足以回报社会的卫生习惯。
  学生卫生意识的养成对学生未来生活以及社会发展都有极为重要的意义,作为初中学生的生活管理者和德育教育者,班主任应充分重视其班级中的卫生工作,让每个初中学生在卫生工作的参与中树立正确的卫生意识。
  参考文献:
  [1]陈莉萍.班级卫生管理的一波三折[J].班主任之友(中学版):16.
  [2]沈晓礼.浅谈班主任如何管理班级[J].信息教研周刊(9):76-76.
其他文献
摘 要: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行,这对于课堂的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区别于过去课堂教学过程中忽视学生的做法。因此要想将语文的核心素养落实在课堂教学上,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切实有效的提升学生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坚持以思维发展为导向,重在锻炼和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体味社会情感;坚持以文化传承为最终目的。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各类核心素养相互依存、相互促进,教师通过不同的教学方式,将各类核心素养贯彻
期刊
摘 要:随着时代的发展,学科核心素养成为教学的重要方向。本文立足高中体育,对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体育教学进行了深入的探究,还望能够对大家有所启发。  关键词:核心素养;高中体育;比赛教学法;日常生活;体育故事  目前我国高中体育教学中关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还没有形成完善的机制,需要教师不断丰富改进。因此,本文从学生体育运动技能、健康行为、体育品德等核心素养的培养出发,展开教学。  一、高中体育课程存
期刊
直观教学法是指利用和借助实物,图片,模型,标本,动作,语言和电教化设备等进行具体形象的教学方法。物理是初二新开设的一门课,初次接触这样一门有大量实验的课程,学生们被奇妙的物理现象深深的吸引了。可是,一段时间后,随着课程难度的加深,这种兴趣逐渐消失殆尽。课余,常听学生們抱怨物理真难学。那么怎样教学屋里呢?    一、借用形象的比喻,促进感性认识    物理概念是客观事物的物理共同属性和本质特征在人们
期刊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实施为中小学教育改革与发展带来了新的挑战和机遇,影响着人们的教育观念,改变着教与学的方式,打破了传统定义下的师生关系。目前我校的课程改革已进入新的历史时期;正在由对课程改革的激情投入转向理性投入,扎实推进;由形式走向内涵;由关注教材内容的实施转变为更加关注课程实施中的问题解决和制度建立。随着基础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的全面推进,新课程教育理念、新课程标准与培养目标,都要通过课堂加
期刊
【摘要】在初中英语教学中,词汇教学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教学中,我们要避免面面俱到、照本宣科、蜻蜓点水的误区。采用直观形象、借助游戏、创设语境的方式让英语词汇教学生动一些、有趣一些、深层一些,以期初中英语词汇教学更有效。  【关键词】初中英语;词汇教学;有效性    词汇是语言的最基本单位,是构成语言的基础。词汇教学是初中英语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学生如果没有掌握足够的词汇,那么是不可能很好地学好英
期刊
一提到语文,学生们无一不感到单调、枯燥,甚至于害怕。细察之,我觉得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不是学生,而是我们语文老师自己。长期以来,为了让学生学会语文知识,教师们用死记硬背、机械的重复训练,关闭了语文乐园的大门,从而使学生在这座知识的殿堂面前望而却步。今天,要想吸引学生踏进乐园愉快的学习,首先要拿起朗读这把神奇的钥匙去打开语文乐园的大门。    一、以声情并茂的范读,激发学生的兴趣     现代语言学家
期刊
摘 要:新课改的施行产生了一系列新的教学理念需要教师的以积极的态度学习后将其落实在课堂中促进学生的进步与发展。因此,作为一名高中生物教师,我们应当摒弃所有不能让学生得到成长的教学策略,在新课改的理念下创新出可行的教学策略提高学生的多方面能力,提升学生的生物素养。  关键词:新课改;高中生物;教学策略;合作学习;直观情境;课堂提问  在传统的高中生物教学中,盛行着“生物是理科中的文科”这句话,所以不
期刊
【摘 要】疑问是思维的动力和发现的钥匙,保持问题意识是产生创新思维的条件,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是一件刻不容缓的大事。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提问能力,让学生喜爱提出问题,善于提出问题,勤于提出问题,并在老师的指导下讨论和解决问题,学生才能真正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人,实现由“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化,造就出有发现力和创造力的人才。  【关键词】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提高能力    物理教学过
期刊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能力是中学化学实验教学中应重视的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家庭小实验是帮助学生消化课堂知识,理解概念、原理,培养学生动手动脑能力的一种有效的学习方法。学生在做家庭小实验时,需要独立思考,去想象、去钻研问题,在不同程度上创造性地运用知识,这就有助于学生智力与创造才能的发展。    一、利用家庭小实验培养动手能力    家庭小实验,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一种行之有
期刊
一、问题提出    所谓探究性预习指课前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根据教材知识、各自的兴趣和条件,选择不同的研究内容,力求使学生在自我的学习过程中,提高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力,达到认识、能力和情感统一的学习方式。它以学生的自主性和探究性学习为基础,以个人和小组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它实质上是学生对教材内容的拓展、延伸和深化。在不确定、复杂的预习过程中,使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认识提高的喜悦,独立创造的喜悦,参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