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改革\创新\发展

来源 :学生之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lvi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实施为中小学教育改革与发展带来了新的挑战和机遇,影响着人们的教育观念,改变着教与学的方式,打破了传统定义下的师生关系。目前我校的课程改革已进入新的历史时期;正在由对课程改革的激情投入转向理性投入,扎实推进;由形式走向内涵;由关注教材内容的实施转变为更加关注课程实施中的问题解决和制度建立。随着基础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的全面推进,新课程教育理念、新课程标准与培养目标,都要通过课堂加以实施并落实。因此,体育课堂教学的改革和创新是关系到课程改革成败的关键因素,需要我们认真去探究、去研究。
  
  一、转变观念,提高认识,从抓好体育教师的培养入手
  
  新的理念、新的教材、新的评价,对我校体育教学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教师自身的理论素养和实践能力是决定课程改革成败的关键,这就需要我校体育教师必须走进新课程,理解新课程,确定一种崭新的教育观念,改进原来习以为常的教学方法、教学行为和教学手段,重新认识和确定自己的角色,改变课堂专业生活方式、提升课程认识、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
  每年暑期,我校都组织教师参加省市级课改教师培训班。对比新课程标准和旧《大纲》的异同,围绕“新课程标准的指导思想、目标体系及新的特点”和“新教材的编写指导思想、内容体系、结构体系和教法手段”等进行系统学习,使我校体育教师的教师观、学生观和教学观由一个全新的认识和转变,同时,还组织教师去参加各级体育观摩课,认真对照自身的做法,找出不足,并吸取别人的长处,回来后组织全体教师进行讨论、交流,促使教师加深对课程的理解与运用。
  
  二、关注评价内容的多元化,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体育学习评价是新课程教学中重要的环节。评什么,怎样评,用什么评,事关学生的进步和发展。我校体育课程学习评价在新一轮基础教育体育改革中,无论是评价理念,还是评价的内容、方法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些变化有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有助于让学生参与体育课的建设,有助于促进学生不断进步与发展。
  新课程十分重视对学生体育学习的综合评价,强调在评价体能和运动技能的同时,更重视评价学生的学习态度、情感表现和学习能力等方面的发展,以真正体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真正体现评价的公平性和教育功能。经过探索我校对传统的评价内容进行了改革,初步形成对学生体育学习进行多方面的评价。
  
  三、问题与思考
  
  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是对现行体育教学大纲的新突破,许多观点直击体育教学的弊端,可以说我国20多年来体育教学改革的经验集萃,又是学校体育教学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的具体体现。它以鲜活、新颖的改革思路,引起我们对学校体育教学美好前景的期盼,更引起体育教师对今后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的思考:
  1.淡化运动竞技教学的色彩,要不要运动技能教学和运动量?
  2.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突出学生的主题地位,教师在课堂上的指导作用如何体现?
  3.新课程如何发挥或怎样采用发展相评价的作用?
  如果上述问题不能尽快解决或解决不好,会直接影响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试验工作的进程。从目前现状来看,很多老师在课改试验中已经明显暴露出与上述有关的问题,较大程度上出现新课程的理念基本上有了改变,但真正在教学中运用、渗透还有一定距离,理论与实践结合不夠,还必须在今后的工作中强化理念,专业引领,认真地去探究、去研究。
  第一,“运动技能”是新课程五个学习领域之一。《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强调的是淡化“运动竞技教学”的色彩,强调“运动技能”是广义的,作为体育老师不能单纯的为了教学运动技能而教运动技能,而要提升运动技能教学的涵义,把教运动技能与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有机结合起来。新课程教学不是不要运动量,而是反对运动量对学生的统一要求,反对教师不考虑学生的体制和体能的差异,反对教师拿着秒表测运动量的现象。
  第二,要牢固树立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课程理念,在教学中,重视发展学生为中心就必须改变以教师中心,但又不能降低和忽视教师的指导作用。传统教学的指导是支配、控制,现在教学的指导是指导和帮助。因此,指导依然重要,示范和讲解依然必要。重视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就必须改变学科主义的思想,改变过去竞技教学的色彩和成人教学、改变灌输、接受单一的教学方式和教师讲得多学生学得少的现象。重视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就应该高度重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达到教为学服务的思想。
  第三,对学生体育学习的评价必须采用发展性的评价作用。首先,教师要进一步转变观念,树立新课程评价理念,在制定评价内容和评价方法时不一定面面俱到,要真正用好评价的权力,发挥评价的激励作用,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益,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
  目前我校正处在由对课改的激情投入转向理性回归、扎实推进阶段,由课改形式的变化走向课改内涵的变化,随着课改的不断深入,新课改的理念、目标将会通过课堂教学进一步的实施和落实。因此,体育与健康课堂教学的改革和创新是关系到新课程改革成败的关键。我们坚信,在广大教师共同努力和奋斗下,探究、改革、创新、发展的主题一定会给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带来无限的生机,学校体育教学的明天会更加美好。
其他文献
摘 要:随着社会的发展,义务教育的普及和推广,国人越来越重视学生的综合素养。体育对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都具有重要的积极意义。初中阶段的教师和学生本人受应试教学的影响,特别是到了初三年级,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参与率不断下降,而且经常会有学生逃课的现象发生,不仅影响了体育教学效率,也不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作为初中体育教师要采用新的教学策略,提升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和热情,在增强体魄的同时获得全面
期刊
摘 要:语文知识的学习影响着学生其他知识的学习以及知识面的有效拓展与否,是关系到学生综合素养发展的重要基石。教师在小学阶段的语文知识教学中应尤其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培养学生最为基础的自学能力以及对语文的喜爱之情等。但许多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容易忽略对学生的素养培养。基于此,本文从利用微课鼓励学生自学;重视学生自身情感体验;活用教法帮助学生学习三个方面对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语文高效教学策
期刊
在迅速发展的当今社会,学校某些学生的怪现象屡见不鲜:染黄色怪型头发、谈恋爱、旷课外出、泡网吧、自杀……等等现象,这不能不引起我们每个人的深思。这都是我们教育的死角和漏洞,急待我们去解决。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对中小学生进行全面的心理健康教育势在必行,这也应当是学校教育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一、要狠抓理论学习,彻底转变育人观念    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要求培养造就一批多层次、多类型
期刊
2009年申报市级课题以后,开始静下心来思考一些问题和想法,写了一些教学随笔,有的也发表在了自己的课题博客上,从中挑選三篇,谓之星光点点,敬请各位同行指点。    一、如何引导学生识记生物学的概念    在初中生物第一堂课“致同学们”中有关生物学的概念不长,要求同学们背下来也不是什么难事,但我认为如果进行正确的引导,不但能使同学们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而且也能更好地激发同学们学习生物的兴趣,对以后的
期刊
摘 要:不管在哪一个学习时期,阅读都是学生学习和进步的重要方式,对于语文中的阅读,尤其是对高中语文中的阅读,学生需要具备一定的阅读解读能力。为此,教师需要给学生设计一些能力锻炼方式,让学生能够对阅读形成自己的认识,同时让学生能够高效的理解阅读内容。  关键词: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  到了高中阶段,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阅读积淀,所以在这一阶段的阅读中,学生不能再满足于只从阅读中学习一些基础内容
期刊
摘 要: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小学数学教师越发注重对基于核心素养下的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的探索和研究,也在不断的努力和探索中基本把握了培养学生学科素养的规律和路径,有效地促进了学生数学综合能力的提升,小学数学教师要继续沿着正确的方向指引,进一步的强化对班级学生学科素养的培养,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助力。本文将结合笔者历年来的教学经验总结,就核心素养下小学数学有效教学的策略进行研究和探索。  关键词:核心
期刊
新课标于本世纪之初如春雨滋润着我国的教育教研阵地。在新课标的召领下,我们欣然发现,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播者,更是知识的构建者;不仅是学生的解惑者,更是学生发展的促进者、引导者;不仅是学生思想的引路者,更是学生思想的探究者。于是,我试着利用语文教学这块多棱舞台让学生放飞思维、展露才华,使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情趣得到发展,不断升华,让他们在语文天地里自由驰骋。    一、创设情境,激活思维    
期刊
摘 要: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行,这对于课堂的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区别于过去课堂教学过程中忽视学生的做法。因此要想将语文的核心素养落实在课堂教学上,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切实有效的提升学生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坚持以思维发展为导向,重在锻炼和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体味社会情感;坚持以文化传承为最终目的。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各类核心素养相互依存、相互促进,教师通过不同的教学方式,将各类核心素养贯彻
期刊
摘 要:随着时代的发展,学科核心素养成为教学的重要方向。本文立足高中体育,对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体育教学进行了深入的探究,还望能够对大家有所启发。  关键词:核心素养;高中体育;比赛教学法;日常生活;体育故事  目前我国高中体育教学中关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还没有形成完善的机制,需要教师不断丰富改进。因此,本文从学生体育运动技能、健康行为、体育品德等核心素养的培养出发,展开教学。  一、高中体育课程存
期刊
直观教学法是指利用和借助实物,图片,模型,标本,动作,语言和电教化设备等进行具体形象的教学方法。物理是初二新开设的一门课,初次接触这样一门有大量实验的课程,学生们被奇妙的物理现象深深的吸引了。可是,一段时间后,随着课程难度的加深,这种兴趣逐渐消失殆尽。课余,常听学生們抱怨物理真难学。那么怎样教学屋里呢?    一、借用形象的比喻,促进感性认识    物理概念是客观事物的物理共同属性和本质特征在人们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