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谈变“教懂”为“练能”

来源 :云南教育·小学教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ncy1235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古诗词、文言文是中华文化的瑰宝。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语文适当选编了文言文,五年级下册有《杨氏之子》,六年级上册有《伯牙绝弦》,下册有《学弈》《两小儿辨日》。其他版本也有相应的文言文。文言文怎样教?
  先看一位老师教学《伯牙绝弦》的片段实录。
  师:今天我们要学习一篇文言文《伯牙绝弦》,请同学们看注释,“绝”是什么意思?再想想“伯牙绝弦”是什么意思?
  生答。(略)
  师:读是帮助我们理解文言文的方法,请同学们自己读一读,争取把课文读通读顺,读出节奏和韵味。
  生读,教师指名读。
  师:会读之后,要弄清楚每一个字、每一句话的意思,做到“字字落实,句句过关”,然后串起来看看这篇文言文是什么意思,把它翻译过来,最后想想这篇文章告诉我们什么。下面请根据手中的工具书和课文后面的注释,把课文翻译过来,不知道的问问同桌。
  学生忙着用作业本把句子逐一翻译过来。
  师:谁来说说这个故事讲了什么?
  生答。(略)
  师:伯牙为什么要把琴摔碎?
  生:因为他认为世界上再也找不到像钟子期一样能听懂他琴声的人了。
  师:读了这个故事,你知道了什么?
  生:读了这个故事,我知道了钟子期和俞伯牙的感情很深厚。
  师:是啊,知音难找,我们要珍惜朋友之间的感情。课后请大家把课文背诵下来。
  再看另一位老师教学《伯牙绝弦》的片段实录。
  师: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参照注释理解文意,然后同桌互相读一读,不会读的地方相互帮一帮,争取把句子读通顺、读流利,并把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向同桌说一说。
  学生自由读课文,同桌学习课文。
  师:同学们,把课文读通顺、读流利了吗?
  古文和现代文的朗读不一样,光读通顺,读流利了还不行,还要读出文言文特有的节奏和韵味。下面我们再来读课文,读的时候要注意文言文的节奏和韵味。
  生读。(略)
  师:谁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生答。(略)
  师:课题“伯牙绝弦”是什么意思?
  生:就是伯牙从此不弹琴了。
  师:好一个从此不弹琴。“绝”字怎么理解?
  生:“绝”是断绝的意思。
  师:刚才这位同学没有直接说“伯牙断绝了琴弦”,他不是机械地按照注释把句子翻译过来,而是按照我们的语言习惯来表达,看来他是真正读懂题目的意思了。
  师:课文写了哪两个人?你对他们有何了解?
  生:课文写了俞伯牙和钟子期。
  生:俞伯牙喜欢弹琴,钟子期喜欢听。
  师:你从哪个字读出来的?(善)读读,仅仅是喜欢吗?
  生:善于、擅长。
  师:读出它们的特点。(朗读课文第一句)伯牙善鼓琴,这个“鼓”字是什么意思?
  生:就是弹的意思。
  师:看来读古文结合下面的注解也是一种非常好的理解方法。同学们,课文中哪些句子可以看出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把相关的句子画下来。
  生:从“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这个句子可以看出来。
  师:谁来读一读这一句?
  生读。
  师:你从什么地方体会出钟子期善听?
  生:当伯牙心里想到高山时,钟子期就能听出来,并说“善哉,峨峨兮若泰山!”
  师:伯牙弹琴时心里想到高山,就能弹出来,哪个字是心里想到的意思?
  生:是“志”字。
  师:当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透过琴声,此时钟子期的心中仿佛出现了怎样的高山?
  生答。(略)
  教师指导读出心中的高山。(略)
  师:同学们,这里的“善哉”是什么意思?这个“善”和“伯牙善鼓琴”中的“善”意思一样吗?
  生:不一样。“善哉”中的“善”是“好”的意思,与“哉”一起表示赞叹;而“伯牙善鼓琴”中的“善”是“擅长、善于”的意思。
  师:从这两个“善”中你发现了什么?
  生:文言文和白话文一样,同一个词在不同的句子中,表达的意思也不一样。
  ……
  师:既然说伯牙善鼓琴,那么他的琴声不一定只表现高山流水,除了峨峨泰山,洋洋江河,他的琴声还会表现哪些动人的场景呢?假如你是钟子期,当“伯牙鼓琴,志在清风”时,透过伯牙的琴声,你感受到那徐徐的清风了吗?你会怎样赞叹?志在明月、志在芳草时,你又会怎样赞叹?
  教师出示投影,学生选词练习说话:
  伯牙鼓琴,志在________,钟子期曰:“善哉,________兮若________!”志在________,钟子期曰:“善哉,________兮若________!”志在________,钟子期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清风徐徐 白雪皑皑 明月皎皎
  炊烟袅袅 流水淙淙 芳草萋萋
  学生练习说话。(略)
  师:高山也罢,流水也罢,善琴的伯牙所弹,善听的钟子期都能听懂。这就是——
  生: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
  师:无论伯牙心里想什么,透过琴声,钟子期都能知道,他们有共同的音乐、语言,他们心有灵犀一点通,他们就是——知音啊!
  ……
  师:刚才我们是怎么学习这篇文言文的?
  生:先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出节奏和韵味,在读中理解内容、体会情感。
  师:一位会学习的同学把学习文言文的方法编成了一个顺口溜,咱们来读一读。
  教师出示:
  学古文,不要怕,字音读准最为先。
  仔细看,认真读,字正腔圆有韵味。
  读句子,讲节奏,抑扬顿挫有讲究。
  看注释,明大意,动情诵读悟其情。
  【反思】
  前一位老师的文言文教学,勉强把学生“教懂”了,学生能把一篇文言文翻译出来。可那样的教学缺什么呢?教学能止于“教懂”吗?后一位教师的教学变“教懂”为“练能”,不仅让学生明白了文章意思,而且借助文本——文言语言,让学生进行听说读写训练,并在训练中培养学生的语文思维品质、审美情趣,渗透学习方法,进行语言积累与运用。课上老师训练了学生的以下能力:一是自主读通文章的能力。学生能借助注释读通课文。二是合作读懂的能力。当学生读通课文后,教师让学生把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对同桌说一说,互相帮助。三是比较语言、发现规律的能力,如引导学生比较两个“善”字说出区别,学生发现文言文和白话文一样,同一个词在不同的句子中,表达的意思不一样。四是词句运用、迁移的能力。当学生理解了钟子期对伯牙的赞叹后,教师适度拓展,让学生根据课文句式,把积累的词语运用于文言句式中,既帮助学生理解了课文,又训练了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五是总结学法的能力。结课前老师让学生总结古文学习的方法,做到了受“鱼”与授“渔”兼顾。
  ◇责任编辑:刘岭南◇
其他文献
中小学教师培训首先显示为教师学习,而且是校本学习。教师学习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基本前提。教师学习并非新造的概念,它的基本追求是使教师还原为“读书人”的真实身份。因此,
带电粒子在匀强磁场中垂直磁场做圆周运动需要搞定三个问题:圆心、半径和运动轨迹,然后应用数学知识判定计算。
上海市闵行第三中学是一所大型公办完全中学。近年来,学校在航天科技、体育、艺术等方面的特色办学成效显著,先后荣获全国特色教育优秀学校、国家曲棍球奥林匹克后备人才基地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and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公司在法律上具有独立的人格。从最基本的方面来讲,公司在法律上的人格化,乃是基于公司财产与股东财产的分离。公司具有独立的、可以支配的财产,是它享有法人资格的主要条件。因
1997年7月19日中午,S 市境内繁忙的交通命脉——312国道被部分群众设路障堵塞,交通中断十余小时。此事惊动了中央、省、市有关领导,后经省、市有关部门配合处理,事态基本平
平度市职业中专分校2006级有八个班、400余名学生。第一学期时,对所有学生进行了体能测试,以体能三项50米立定跳远、男引体向上、女仰卧起坐为例,测试结果经原始统计,400余名
国有经济的战略性改组是国民经济利益格局的重塑,必然牵动微观与宏观机制的转换。因此,需要纳入社会经济宏观管理系统进行整体运作。然而在国企改革实际中,一方面由于较片面
教育是一种感情的绽放,是师生情感和谐的交流与密切的相融。教师体贴入微的关怀,认真细致的教诲,会让学生如沐春风,感受到一种在家里温情,那么我们的教育就会水到渠成,就会达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多媒体的应用已经深入到小学各个科目的教学之中。多媒体作为一种强大的教学工具,在小学数学课程的教学中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越来越多的老师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