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译论研究的新突破——评《中国传统译论经典诠释》

来源 :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uengw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王宏印所著《中国传统译论经典诠释》一书从中国数千年的译学理论中精选出十家具有代表性的译论进行了创造性阐释。全书以笃信诚实的学风与创造性阐发相结合,以建设现代译论为明确的理论目标,建立了“清理、阐释、转换”三结合的研究方法,实现了“学术性”、“理论性”、“独创性”三超越的理论开拓,打破了长期以来传统译论研究的就事论事的蹒跚局面,真正开启了我国传统译学研究的新局面,是我国翻译理论界一部极富学术品位的力作。
其他文献
生长在氮素含量分别为0、75、150、300和600mg/钵下的盆栽大豆,其植株叶片的叶绿素含量与植株干重(r=0.93,P〈0.01)、植株全氮量(r=0.87,P〈0.01)显著相关。在与之平行的试验中,当共生有效性不同的快生型大豆根瘤菌分别接种
用盆载黑麦草和土壤间隔淋洗好气培养的方法,研究了湖北省5种主要旱地土壤的供氮特点。结果表明,供试土壤基础供氮量以江陵潮土和武汉黄棕壤最大,新洲潮土(酸性)和枣阳黄褐土次之,咸
在发病严重而均匀的田间病圃中,对棉花8个亲本和28个F1代进行了抗枯萎病鉴定。结果表明:杂种抗性与亲本抗性呈极显著正相关,4个抗病品种的抗性为中棉12>苏棉3号>鄂62-1>鄂抗棉1号,但苏棉3号的抗性传
以碱提取、酸沉淀的方法从樟树叶片中分离得到一种棕黑色粉末,该提取物主要为有色化合物A和B的混合物,化合物A的含量成倍高于化合物B;经silicagel、Al_2O_3及sephadexG-25柱层析分离纯化等步骤,得到纯化的红棕色化
【摘 要】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而基础教育是培养创新人才的摇篮。因此,我们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要调动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关键词】创新意识 合作精神 创新思维 大胆想象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7.17.081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
【目的】明确新疆主要植棉地区棉花黄萎病菌株的生物学特性及致病力分化情况。【方法】纯化培养采集的菌株,观察其生物学特性;利用鉴别寄主法测定棉花黄萎病菌的致病力。【结果
许钧教授是国内著名的翻译家,他翻译的《追忆似水年华》(卷四)、《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等30多部法国文学与社科著作在国内文学界和学术界有着广泛的影响,同时,他专注于翻译理论
When the first English settlers landed in Virginia and New England, they had come to a land that was certainly new for them but had been home to a multitude of
从甘蓝型油菜×埃塞俄比亚芥和芥菜型油菜×甘蓝型油菜中,分别获得了稳定的甘蓝型油菜细胞质雄性不育材料NE398和JN223。NE398在恢保关系上与波里马细胞质雄性不育系趋向一致,部分材料
利用透射电镜对鳜咽部味蕾突触区域研究的结果表明:鳜味蕾的明细胞、暗细胞及基底细胞与神经末梢之间有着大量的突触分布;鳜味觉感受器中的突触的形态具有化学突触的结构特征;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