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协商民主作为一种新的治理形式,其在巩固合法性方面具有重要的价值。对于处于执政转型期同时面对改革挑战的中共来说,合法性至关重要。因此如何合理有效的利用协商民主来巩固执政合法性对中共来说意义重大,需要对其深入的研究。
关键词 协商民主 中国共产党 合法性
作者简介:李尚杰,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2013级中共党史专业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国共产党的建设。
中图分类号:D6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592(2015)06-131-02
20世纪后期基于对西方民主出现的困境的反思,西方一些学者提出了协商民主这一概念。协商民主指的是自由平等的公民基于权利和理性,在一种由民主宪法规范的权力相互制约的政治共同体中,通过集体与个体的反思、对话、讨论、辩论等过程,形成合法决策的民主体制、治理形式。协商民主理论为中国的政治发展提供了一个崭新的视角,同时它对于中国共产党执政合法性的巩固作用巨大。
一、“合法性”的内涵
“合法性”不是一个法律概念,而是一个政治学概念。通俗的说,合法性就是民众对于执政党与政府的自觉拥护、支持和认同。阿尔蒙德认为:“如果某一社会的公民都愿意遵守当权者制定和实施的法规,而且还不仅仅是因为若不遵守就会受到惩罚,而是因为他们确信遵守是应该的,那么这个政治权威就是合法的”。合法性是一个政党执政的基础,是一个国家长治久安的保障。执政党可以用自己手中的权力进行统治,但如果权力不转化为权威,这一统治就不可能长久。卢梭就曾经指出:“强力并不构成权力,而人民只是对于合法的权力才有服从的义务”。因此合法性对于执政党至关重要。中国共产党自1949年取得政权以来,一直致力于执政合法性的巩固,从最开始以意识形态作为合法性巩固的手段,逐渐转变为以执政效绩作为巩固合法性的有力武器,时至今日中国共产党正在构建一种通过政策和制度合法化来实现统治合法性的法理型合法性。合法性的重要价值就在它可以使统治者运用最少的资源达到最优的效绩,因此一个执政党的政策在执行中就会遇到较少的阻力,而且会产生基于对执政党政策的信任而产生的集体行动向心力,并且政策的运行会有一个相对稳定的国内环境。因此合法性的巩固一直为中共所重视,对于合法性巩固的探索从未终止过。
二、协商民主对于中国共产党执政合法性的巩固
协商民主理论在实际的运作当中,表现出对于执政合法性巩固的诸多益处。
(一)促进决策科学化、民主化
合法性巩固的一个重要支撑就是要让民众觉得执政党的决策是可行的、科学的,更为重要的是这个决策需要是经过一个民主的过程制定出来的,而不是在民众毫不知情的情况下,由执政党单方面随意制定,只有这样,民众才会自愿服从它,而自愿服从本身就意味着对权威的信任、对合法性的认可。协商民主所要突出的一个最重要价值就是民主。协商为了民主,民主进行协商,这就决定了在协商的过程中要引入对话、辩论等形式,各方都倾听对方的看法,不同的意见可以进行交流,在相互理解与尊重的基础上经过多轮辩论,形成一个相对来说更为合理、更为明智、更为多方接受的决策意见。这样制定出的决策本身就使公民不得不去遵守它、实行它。即使有反对意见,也会因为协商中多数的倾向而不能对决策本身产生反对的阻力。因此协商民主促进了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为中共执政合法性的巩固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二) 提高中国共产党的执政效绩
执政效绩永远是巩固合法性最可靠的基石。人民对于一个执政党最直观的衡量标准就是它的效绩怎么样。通俗地讲,就是执政党可以为广大民众办多少实事,更为重要的是这些最终能让广大人民受益多少。只有执政效绩提升了,广大人民切身的感受到这个党执政能给国家、能给人民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合法性才能巩固。执政效绩的缺乏会快速侵蚀执政合法性,例如在文革当中,中共以意识形态的严密控制来保障自身的执政合法性,但不断下滑的人民生活水平如巨浪般冲击着人们的信仰。一边是思想上的慷慨激昂,另一边是肉体上的食不果腹,巨大的反差带来了深深的怀疑,最终严重侵蚀了中共执政的合法性基础。
协商民主之所以能够提高中共的执政效绩,我认为最主要的是协商民主可以商讨出更加科学合理、符合实际情况的意见以供决策使用,同时由于协商民主的特性决定了协商出的决策在执行中遇见反对阻力的可能性更少,即使有反对意见也会被协商所赋予的权威排除,因此执行更顺畅有力。同时从横向来说协商民主不仅可以应用于政治也可以应用于经济文化。从纵向来说,不仅可以用于高层政府,也可以用于市民社会、行业组织。广阔的应用范围也决定了协商民主可以有效推动社会发展,改善人民生活,提高中共的执政效绩。
(三)畅通上下交流渠道,维护社会安定团结
协商民主这一理论创立之初的一个重要作用就是为政府与民众之间搭建一个通过协商进行交流的渠道。与其他渠道相比,协商民主这一渠道有着无可比拟的优势。对话的双方不是命令式的而是互相就共同关心的问题进行协商,互相听取意见,同时协商双方是处于一个平等的地位进行协商,可以互相包容对方的不同意见。这就一改其他大部分政府与人民交流渠道的命令式、强迫式、单方面的问题。人民有一个平等有效的平台可以就关乎自身利益的公共问题进行协商,那么人民就不会因为沟通不畅而对执政党满怀积怨,从而破坏执政党执政合法性。
就当前中国实际来说,中国目前缺乏政府与人民之间有效、平等的交流渠道。许多问题因为缺乏沟通与协商而处理不好,从而导致爆发群体性事件。协商民主可以有效解决这一问题,通过公平的协商交流解决政府与人民之间的利益冲突,化解各方面矛盾,从而保证社会安定团结,为中共执政合法性的巩固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提高公民参政积极性,推进公民有序政治参与
各国的政治发展实践证明,一个国家的公民如果能够积极、有效、有序的参与到国家政治中来,那么这个国家的社会相对而言就会更加的安定有序,同时政府的权威更高。协商民主作为推进民主的一種形式,同时也是培养民主、锻炼民众政治参与技能、培养人民政治参与积极性的一种有效手段。要参与协商,民众要具有一定的政治知识,同时在协商中如果要维护与自身相关的利益,就必须学会一些政治技巧,这就鼓励民众去学习政治。民众从协商中可以获益,这种利益又会驱动民众参与的愿望。因此长期的协商民主实践会在无形中调动广大民众的政治参与积极性,并且培育公民相关的政治知识与技能,更为重要的是,因为有协商这一形式的存在,会使民众有序的参与到政治中来,形成有序政治参与的良好规范。每个群体都有积极参政党的意愿、每个群体的利益都可以得到表达,并且都可以从中获益,这不仅培养了理性的公民,更减少了利益的冲突,同时以政治的方法解决问题会更加加深公民对体制的依赖,这必然会推进执政合法性的巩固。 (五)提高公民的心理认同感
一个执政党合法性的树立,其关键是确立公民对其执政的心理认同。一个政权不可能不犯错误、不遭遇危机,也不可能依赖长期保持高速的经济增长或其他物质方面的利益来稳定民心,因此在一个政权遭遇危机的时候,以往积累的心理上对政权的认同会在这时发挥作用。因此不断积累对政权的心理认同是巩固执政合法性的思想保障,是一项十分重要的任务。
协商民主强调互动、协商。公平,给予民众以政治上的尊重,会使参与其中的民众获得一种政治荣誉感,同时提升生他们的归属感与认同感,调动民众对于参政的积极性。给予公民一个公平有尊严的政治参与途径,会使公民在心理上得到满足,增加对执政党的好感与认同。尤其是在中国这样一个国家,由于广大民众长久以来获得的公平政治参与的经历并不多,因此在获得这样一个公平、对等的参政机会更加会使民众对执政党产生心理上的认同感。
三、 中国共产党执政合法性的巩固需要进一步推动协商民主
目前中国处于发展的关键时期,改革进入了深水区,中共的执政面临着巨大挑战,这使得巩固执政合法性成为一个迫切的问题。协商民主作为目前的一种政治潮流,其在理论与实践上对于巩固合法性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因此在当前时期需要进一步推动协商民主。
1.固本拓新,巩固和创新基于中国的协商民主的各种形式。中共在成立以来,一直都把协商作为一个重要的政治工具来使用,积累了许多有益经验。我们要继承和发展这些已有的协商民主形式,并将其结合目前的现实不断发扬光大。同时中共还要不断的寻找与拓展基于中国国情的协商民主新形式。目前中国的协商民主在政府层面开展较多,基层的协商民主虽然近几年发展很快,但是相对来说依然是形式少、单一同时拓展层面不广,只局限于一些地区,因此今后中共可以在基层协商民主方面设计出更多的、符合中国实际的新形式。同时中国的协商民主中有一些很有特点的形式,比如民族事务协商、宗教事务协商等。虽然有设计但应用少,具体形式不完善。这些协商民主的形式对于目前很迫切需要解决的民族分裂问题、极端宗教问题有很大的作用,应该给予重视。
2.健全制度,为协商民主提供坚强的制度保障。制度是行为的保障,制度化水平不高会使行为失去应有的水平。我国对于协商民主有宏观上的制度规定,即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但对于实践来说,还要有具体的制度作支撑。在宏观的制度指导下,具体制度的制度化水平对于协商的影响效果显著。具体制度的制度化水平包括三个层次:具体制度在多大范围内被制定、集体制度本身的科学性、具体制度在多大范围内被遵守。基于此我认为目前中共可以从这几个方面加强协商民主的具体制度建设。首先以效率和渠道为重点加强制度的制定;其次要对具体制度的科学性与可操作性加以详细论证,制定出符合实际的、科学的、效率高的制度;第三建立对制度遵守的监督奖惩机制,使制度得以更有效率的被遵守。只有拥有健全的制度,协商民主才能走得更远。
3.关注协商,重视协商民主中出现的突出问题的解决。唯物主义坚信事物是不斷变化发展的,因此在变化发展中总是会出现许多新的问题。目前我国协商民主中存在一些较为突出的问题,比如协商民主在上层运行中有制度与人员的保障,而缺乏下层协商民主的具体制度;有些地方只注重协商民主这一形式的运用,而忽视协商民主的内容与实效,出现走过场、没内容、协商参与度低等问题;有些地方出现协商中地位不平等、过程不公平现象。这些问题都要引起高度的重视。具体的来说,要解决这些问题首先要善于观察,积极收集协商民主中出现的新问题和存在的突出问题;其次要投入足够的财力与科研力量去攻克收集到的问题;最后要研究问题出现的原因,寻找规律用以预防类似问题的再次发生。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共梦,中共需要有一个坚强的执政合法性作支撑,因此巩固执政合法性是极其重要的。协商民主在巩固执政合法性方面的重要价值应当被重视与利用,我坚信协商民主在不断被完善的同时中共执政的合法性也会更加稳固。
参考文献:
[1]阿尔蒙德·鲍威尔著.曹沛霖,等译.比较政治学:体系、过程和政策.上海译文出版社.1989年版.
[2]卢梭.社会契约论.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
关键词 协商民主 中国共产党 合法性
作者简介:李尚杰,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2013级中共党史专业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国共产党的建设。
中图分类号:D6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592(2015)06-131-02
20世纪后期基于对西方民主出现的困境的反思,西方一些学者提出了协商民主这一概念。协商民主指的是自由平等的公民基于权利和理性,在一种由民主宪法规范的权力相互制约的政治共同体中,通过集体与个体的反思、对话、讨论、辩论等过程,形成合法决策的民主体制、治理形式。协商民主理论为中国的政治发展提供了一个崭新的视角,同时它对于中国共产党执政合法性的巩固作用巨大。
一、“合法性”的内涵
“合法性”不是一个法律概念,而是一个政治学概念。通俗的说,合法性就是民众对于执政党与政府的自觉拥护、支持和认同。阿尔蒙德认为:“如果某一社会的公民都愿意遵守当权者制定和实施的法规,而且还不仅仅是因为若不遵守就会受到惩罚,而是因为他们确信遵守是应该的,那么这个政治权威就是合法的”。合法性是一个政党执政的基础,是一个国家长治久安的保障。执政党可以用自己手中的权力进行统治,但如果权力不转化为权威,这一统治就不可能长久。卢梭就曾经指出:“强力并不构成权力,而人民只是对于合法的权力才有服从的义务”。因此合法性对于执政党至关重要。中国共产党自1949年取得政权以来,一直致力于执政合法性的巩固,从最开始以意识形态作为合法性巩固的手段,逐渐转变为以执政效绩作为巩固合法性的有力武器,时至今日中国共产党正在构建一种通过政策和制度合法化来实现统治合法性的法理型合法性。合法性的重要价值就在它可以使统治者运用最少的资源达到最优的效绩,因此一个执政党的政策在执行中就会遇到较少的阻力,而且会产生基于对执政党政策的信任而产生的集体行动向心力,并且政策的运行会有一个相对稳定的国内环境。因此合法性的巩固一直为中共所重视,对于合法性巩固的探索从未终止过。
二、协商民主对于中国共产党执政合法性的巩固
协商民主理论在实际的运作当中,表现出对于执政合法性巩固的诸多益处。
(一)促进决策科学化、民主化
合法性巩固的一个重要支撑就是要让民众觉得执政党的决策是可行的、科学的,更为重要的是这个决策需要是经过一个民主的过程制定出来的,而不是在民众毫不知情的情况下,由执政党单方面随意制定,只有这样,民众才会自愿服从它,而自愿服从本身就意味着对权威的信任、对合法性的认可。协商民主所要突出的一个最重要价值就是民主。协商为了民主,民主进行协商,这就决定了在协商的过程中要引入对话、辩论等形式,各方都倾听对方的看法,不同的意见可以进行交流,在相互理解与尊重的基础上经过多轮辩论,形成一个相对来说更为合理、更为明智、更为多方接受的决策意见。这样制定出的决策本身就使公民不得不去遵守它、实行它。即使有反对意见,也会因为协商中多数的倾向而不能对决策本身产生反对的阻力。因此协商民主促进了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为中共执政合法性的巩固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二) 提高中国共产党的执政效绩
执政效绩永远是巩固合法性最可靠的基石。人民对于一个执政党最直观的衡量标准就是它的效绩怎么样。通俗地讲,就是执政党可以为广大民众办多少实事,更为重要的是这些最终能让广大人民受益多少。只有执政效绩提升了,广大人民切身的感受到这个党执政能给国家、能给人民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合法性才能巩固。执政效绩的缺乏会快速侵蚀执政合法性,例如在文革当中,中共以意识形态的严密控制来保障自身的执政合法性,但不断下滑的人民生活水平如巨浪般冲击着人们的信仰。一边是思想上的慷慨激昂,另一边是肉体上的食不果腹,巨大的反差带来了深深的怀疑,最终严重侵蚀了中共执政的合法性基础。
协商民主之所以能够提高中共的执政效绩,我认为最主要的是协商民主可以商讨出更加科学合理、符合实际情况的意见以供决策使用,同时由于协商民主的特性决定了协商出的决策在执行中遇见反对阻力的可能性更少,即使有反对意见也会被协商所赋予的权威排除,因此执行更顺畅有力。同时从横向来说协商民主不仅可以应用于政治也可以应用于经济文化。从纵向来说,不仅可以用于高层政府,也可以用于市民社会、行业组织。广阔的应用范围也决定了协商民主可以有效推动社会发展,改善人民生活,提高中共的执政效绩。
(三)畅通上下交流渠道,维护社会安定团结
协商民主这一理论创立之初的一个重要作用就是为政府与民众之间搭建一个通过协商进行交流的渠道。与其他渠道相比,协商民主这一渠道有着无可比拟的优势。对话的双方不是命令式的而是互相就共同关心的问题进行协商,互相听取意见,同时协商双方是处于一个平等的地位进行协商,可以互相包容对方的不同意见。这就一改其他大部分政府与人民交流渠道的命令式、强迫式、单方面的问题。人民有一个平等有效的平台可以就关乎自身利益的公共问题进行协商,那么人民就不会因为沟通不畅而对执政党满怀积怨,从而破坏执政党执政合法性。
就当前中国实际来说,中国目前缺乏政府与人民之间有效、平等的交流渠道。许多问题因为缺乏沟通与协商而处理不好,从而导致爆发群体性事件。协商民主可以有效解决这一问题,通过公平的协商交流解决政府与人民之间的利益冲突,化解各方面矛盾,从而保证社会安定团结,为中共执政合法性的巩固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提高公民参政积极性,推进公民有序政治参与
各国的政治发展实践证明,一个国家的公民如果能够积极、有效、有序的参与到国家政治中来,那么这个国家的社会相对而言就会更加的安定有序,同时政府的权威更高。协商民主作为推进民主的一種形式,同时也是培养民主、锻炼民众政治参与技能、培养人民政治参与积极性的一种有效手段。要参与协商,民众要具有一定的政治知识,同时在协商中如果要维护与自身相关的利益,就必须学会一些政治技巧,这就鼓励民众去学习政治。民众从协商中可以获益,这种利益又会驱动民众参与的愿望。因此长期的协商民主实践会在无形中调动广大民众的政治参与积极性,并且培育公民相关的政治知识与技能,更为重要的是,因为有协商这一形式的存在,会使民众有序的参与到政治中来,形成有序政治参与的良好规范。每个群体都有积极参政党的意愿、每个群体的利益都可以得到表达,并且都可以从中获益,这不仅培养了理性的公民,更减少了利益的冲突,同时以政治的方法解决问题会更加加深公民对体制的依赖,这必然会推进执政合法性的巩固。 (五)提高公民的心理认同感
一个执政党合法性的树立,其关键是确立公民对其执政的心理认同。一个政权不可能不犯错误、不遭遇危机,也不可能依赖长期保持高速的经济增长或其他物质方面的利益来稳定民心,因此在一个政权遭遇危机的时候,以往积累的心理上对政权的认同会在这时发挥作用。因此不断积累对政权的心理认同是巩固执政合法性的思想保障,是一项十分重要的任务。
协商民主强调互动、协商。公平,给予民众以政治上的尊重,会使参与其中的民众获得一种政治荣誉感,同时提升生他们的归属感与认同感,调动民众对于参政的积极性。给予公民一个公平有尊严的政治参与途径,会使公民在心理上得到满足,增加对执政党的好感与认同。尤其是在中国这样一个国家,由于广大民众长久以来获得的公平政治参与的经历并不多,因此在获得这样一个公平、对等的参政机会更加会使民众对执政党产生心理上的认同感。
三、 中国共产党执政合法性的巩固需要进一步推动协商民主
目前中国处于发展的关键时期,改革进入了深水区,中共的执政面临着巨大挑战,这使得巩固执政合法性成为一个迫切的问题。协商民主作为目前的一种政治潮流,其在理论与实践上对于巩固合法性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因此在当前时期需要进一步推动协商民主。
1.固本拓新,巩固和创新基于中国的协商民主的各种形式。中共在成立以来,一直都把协商作为一个重要的政治工具来使用,积累了许多有益经验。我们要继承和发展这些已有的协商民主形式,并将其结合目前的现实不断发扬光大。同时中共还要不断的寻找与拓展基于中国国情的协商民主新形式。目前中国的协商民主在政府层面开展较多,基层的协商民主虽然近几年发展很快,但是相对来说依然是形式少、单一同时拓展层面不广,只局限于一些地区,因此今后中共可以在基层协商民主方面设计出更多的、符合中国实际的新形式。同时中国的协商民主中有一些很有特点的形式,比如民族事务协商、宗教事务协商等。虽然有设计但应用少,具体形式不完善。这些协商民主的形式对于目前很迫切需要解决的民族分裂问题、极端宗教问题有很大的作用,应该给予重视。
2.健全制度,为协商民主提供坚强的制度保障。制度是行为的保障,制度化水平不高会使行为失去应有的水平。我国对于协商民主有宏观上的制度规定,即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但对于实践来说,还要有具体的制度作支撑。在宏观的制度指导下,具体制度的制度化水平对于协商的影响效果显著。具体制度的制度化水平包括三个层次:具体制度在多大范围内被制定、集体制度本身的科学性、具体制度在多大范围内被遵守。基于此我认为目前中共可以从这几个方面加强协商民主的具体制度建设。首先以效率和渠道为重点加强制度的制定;其次要对具体制度的科学性与可操作性加以详细论证,制定出符合实际的、科学的、效率高的制度;第三建立对制度遵守的监督奖惩机制,使制度得以更有效率的被遵守。只有拥有健全的制度,协商民主才能走得更远。
3.关注协商,重视协商民主中出现的突出问题的解决。唯物主义坚信事物是不斷变化发展的,因此在变化发展中总是会出现许多新的问题。目前我国协商民主中存在一些较为突出的问题,比如协商民主在上层运行中有制度与人员的保障,而缺乏下层协商民主的具体制度;有些地方只注重协商民主这一形式的运用,而忽视协商民主的内容与实效,出现走过场、没内容、协商参与度低等问题;有些地方出现协商中地位不平等、过程不公平现象。这些问题都要引起高度的重视。具体的来说,要解决这些问题首先要善于观察,积极收集协商民主中出现的新问题和存在的突出问题;其次要投入足够的财力与科研力量去攻克收集到的问题;最后要研究问题出现的原因,寻找规律用以预防类似问题的再次发生。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共梦,中共需要有一个坚强的执政合法性作支撑,因此巩固执政合法性是极其重要的。协商民主在巩固执政合法性方面的重要价值应当被重视与利用,我坚信协商民主在不断被完善的同时中共执政的合法性也会更加稳固。
参考文献:
[1]阿尔蒙德·鲍威尔著.曹沛霖,等译.比较政治学:体系、过程和政策.上海译文出版社.1989年版.
[2]卢梭.社会契约论.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