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构建高职院校“创学结合”机制的对策

来源 :学苑创造·C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smeteor13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论述高职院校“创学结合”机制具有主体多元化、客体统一性、介体发展性等特点,认为构建高职院校“创学结合”机制有利于增强高职院校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能力,缓解高职院校就业压力,深化高职院校改革发展,提出应当通过优化相关课程开发、深化校企合作、优化评价机制等措施,加快构建科学的高职院校“创学结合”机制。
  【关键词】高职院校 “创学结合”机制对策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7)11C-0004-03
  《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明确指出,职业教育要以服务发展为宗旨,以促进就业为导向,适应技术进步和生产方式变革以及社会公共服务的需要,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而高职院校“创学结合”兼顾创业教育和学业教育,服务于高职学生的就业,是高职人才培养方式的进一步发展,有利于加快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持续推进的形势下,探讨构建高职院校“创学结合”机制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高职院校“创学结合”机制的主要特点


  (一)主体:多元化。与高职院校办学主体多元化相适应,其“创学结合”主体也具有明显的多元化。具体地说,高职院校“创学结合”主体主要包括高职院校、企业、教师和学生。其中,高职院校自身是“创学结合”的组织者,企业则扮演着推动者的角色,教师是指导者,而学生则是直接参加者。这四类主体在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过程中不断建构着“創学结合”,也建构着自身,使“创学结合”机制获得新的元素而实现更新,不断实现自身价值。
  (二)介体:发展性。高职院校“创学结合”必须依赖一定的介体方能有效运转并取得实效。具体地说,高职院校“创学结合”介体主要包括创业政策制度、校园文化。就创业政策制度而言,又可以分为校外政策制度和校内政策制度,无论是何者,都调控着高职院校“创学结合”,使其表现出明显的发展性,形成不同影响的业绩,为不同的评价主体提供评价的依据。同时,高职院校“创学结合”依赖于校园文化获得发展,也即必须在一定的创业文化、良好的学习氛围内,高职院校“创学结合”才有活力、吸引力,为不同专业、具有创业梦想的高职学生所认同。
  (三)客体:统一性。高职院校“创学结合”关注学生的创业,兼顾学生的学业,归根结底要解决的是高职学生的就业问题。因而,其客体包括了创业、学业和就业,是“创业”“学业”“就业”三者的统一。一方面,创业是高职院校“创学结合”的核心,相关的课程建设、师资配置、制度机制、评价等均以此为中心,而学业则处于基础的地位,也即高职院校“创学结合”的相关工作都应以保障学生的学业为基础,失去此基础,相关工作就失去了意义。就业是高职院校“创学结合”的目的,无论是创业还是学业,最终都要服务于缓解就业压力,促进就业。

二、构建高职院校“创学结合”机制的必要性


  (一)有利于增强高职院校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能力。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引领地方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是高职院校的核心社会责任。增强高职院校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能力不仅要加快人才培养,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而且要持续推进就业工作,加快技术转化,等等。构建“创学结合”,高职院校的校企合作将得到深化,人才培养方式进一步优化,社会服务的方式更加多元,有利于增强高职院校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能力。
  (二)有利于缓解高职院校就业压力。在内外因素的影响下,高职院校就业压力明显。构建“创学结合”,把理论教育与创业实践结合起来,把学生创业教育与学生学业教育结合起来,既能提高高职学生的综合素质,又有利于培养他们的创业意识和创业精神,不仅有利于协调创业与学业的关系,而且有利于协调创业与就业的关系,对促进创业继而增加就业岗位供给,以及提高学生就业能力有着积极作用,有利于对缓解高职院校就业压力。
  (三)有利于深化高职院校改革发展。与经济、政治、文化、教育等方面的深化改革相适应,高职院校改革发展是高等职业教育的常态。构建“创学结合”,对高职院校原有的课程体系、考核方式与考核体系、学业评价体系、创业评价机制、教学方式方法、学分制度、日常管理,以及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提出了新的要求。加快构建“创学结合”必然带来高职院校的进一步改革发展。

三、构建高职院校“创学结合”机制的对策


  (一)优化高职院校“创学结合”课程开发。具体如下:
  1.优化高职院校“创学结合”理论课程开发。一方面,优化“创学结合”必修理论课程。这一类课程主要包括创业入门课程以及与经营相关的理论课程,为“创学结合”提供基本理论指导,培养高职生创业所需要的基本能力。应当使“创学结合”必修理论课程与专业教育相融合,密切结合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围绕不同领域创业所需的技能设置课程,如创业基本课程、法律类课程、经济类课程、人际沟通课程、管理学课程等,根据专业的不同而设置不同的必修理论课程。在实际工作中,既可以借助校企合作平台,由地方高职院校与普通本科院校、企业合作开发设置必修理论课程,又可以借助校校合作平台,由地方高职院校相互合作共同开发设置必修理论课程,或者普通本科院校之间相互合作共同开发必修理论课程。也可以发挥企业行业、社会组织、政府机构的作用,共同开发必修理论课程。另一方面,优化“创学结合”选修理论课程。这一类课程基于不同专业和不同能力要求而设置,“创学结合”选修课程不仅要培养学生“科学思维”“经济头脑”“管理才能”等,而且要培养学生“进取心”和“事业心”,以及不屈不挠的品质,使在校大学生的创业意识得到培养,形成较完善的创业知识结构、良好的创业心理品质和较强的创业能力。因而,既可以设置线下的理论课程,又可以设置线上的理论课程;既可以设置由本校教师担任主讲教师的理论课程,又可以设置由本校教师和校外兼职教师共同担任主讲教师的理论课程;既可以设置由教学团队共同讲授的理论课程,又可以设置完全由学生自学的理论课程。设置“创学结合”必修理论课程体系,应当充分考虑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历史、现状与发展趋势,结合区域经济结构与布局、产业结构与布局,既关注传统产业,又不能忽视新兴产业,尤其是不能忽视新兴业态,同时,也要考虑高职院校学科结构与专业结构。
其他文献
<正>~~
期刊
【摘 要】本文分析财经类专业领域的“工匠精神”内涵,针对高职院校财经类专业在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在学生中广泛开展以“工匠精神”为引领的职业素质教育,探究高职院校财经类专业“工匠精神”培育的途径。  【关键词】高职院校 财经类专业 工匠精神 培育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7)10C-0010-02  当前我国社会心态浮躁,产品及服务质量不高
以认知评价理论为基础,探讨高校科研团队中领导语言框架对科研人员创造力的影响作用及其内在机制。通过三阶段式的问卷调查方法,对某985高校各科研团队中228位科研人员及其直
随着我国工业化进程的推进,工业产品的产量越来越大,也产生了大量的工业固体废弃物,如氧化铝提取行业的尾料赤泥,火力发电厂的副产品脱硫石膏,乙炔制备工业的废渣电石渣和电
造成成人学习心理障碍,有客观原因,有主观自我认识上的错误.但都影响学习的顺利进行.所以成人教育工作者有责任帮助学习者认识和解除学习心理上的障碍.
本文针对公安院校普遍存在对民法课程不够重视,导致公安干警执法出现一定偏差的问题,从加强民法观念的培养、改革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培育师资力量等方面探索公安院校民法课
贵州省三穗县南部寨头、巴冶、良上等地的苗族传统文化内涵丰富,形式多样。笔者在这里着重简述苗歌文化、芦笙文化、饮食文化等三种。这些文化都是三穗南部苗族人民在长期的生
目的:探讨红外光联合奥平栓治疗重度宫颈糜烂的临床疗效。方法:160例重度宫颈糜烂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80例。对照组采用红外光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联合奥平栓(重组人
目的:通过对我院20年间收治腹部创伤患者的治疗,总结积累治疗经验,指导临床治疗腹部创伤。方法:通过110例不同方式的腹部创伤接受保守或手术方式治疗,获得最佳治疗方案,最佳治疗时
本文分析基于慕课的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出在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应用专题化课堂教学与慕课教学之间相互支撑、相互融合的混合式教学,以毛泽东思想和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