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思维品质的培养策略

来源 :校园英语·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omeandsi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学生进入高中阶段,对于英语的学习不能只停留在简单的单词识记和语法学习上,应当加强对于英语文本的阅读能力,并在阅读英语的同时注重自身思维能力的提升。 这就对英语老师和学生共同提出了全新的要求,尤其是在新课程标准改革的政策推行下,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就要对他们进行全方位培育,对于英语的学习也应该在原有的基础上培养学生思考和判断的能力。 因此,在这种环境下,正确认识学生思维水平对于英语学习的重要意义,英语阅读教学中面临的问题以及在英语阅读教学中提升学生思维能力的措施就成为本文论述的重点。
  【关键词】高中;英语阅读;思维能力
  【作者简介】张文南,福建省三明市沙县第五中学。
  引言
  在以往传统的英语教学模式中,高中学生只要掌握单词和简单的语法知识就能够读懂英语文章的大意,但是往往对于英语课本知识一带而过,并没有充分地理解语篇的内涵,更没有对英语阅读本身进行思考。然而,在新课改的背景下,提升学生英语阅读时的思维水平成为英语教学改革的重中之重。从这个角度来说,学生在学习英语时的理解与思考能力就成为非常重要的学习能力, 加强学生英语学习过程中的积极性和理性思维,应当被老师和学生加以重视。
  一、学生思维水平对于学习英语阅读的重要意义
  在阅读教学中,语篇是教学的基础资源,它赋予语言学习以主题、情境和内容,并以其特有的内在逻辑结构、文本特征和语言形式组织和信息呈现,服务于主题的表达。语篇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载体。发展思维、启迪智慧是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的核心价值,有助于提升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使他们能从多个角度观察和认识世界,对事物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因此,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教师要以语篇为载体,有意识地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核心素养指导下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亦会对学生的阅读能力提高起到积极作用。
  一个人的思维水平代表了这个人所处的高度,决定了其视野的宽度。对于高中学生来说,具备良好的思维能力可以帮助自身在英语学习中进行反复的思考、判断和创新,不仅对于提高英语学习能力和考试成绩具有极大的帮助,而且有利于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使自己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得到培养并学会理性思考, 从而提升自身的语言能力和思辨能力。因为,一方面,思维是开启英语学习的一把“钥匙”。只有具有开阔的思维能力才能够更好地了解英语阅读过程中存在的乐趣,在深入阅读中进行思维的探索,反复斟酌文章内涵,最终提升学生英语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力。另一方面,学生只有在英语学习中反复地进行阅读训练,才能进一步提高自己的思维水平,帮助其在日后的英语学习中更加轻松地思考阅读中存在的问题。 例如,在新人教版高中英语教材中,学生在英语课堂上学习 “Festivals around the world”这一单元时,老师教授了故事 “A Sad Love Story”,主要是关于牛郎与织女的神话故事,从而引申出“七夕”作为中国的“情人节”属于“Chinese Valentine’s Day”。 这就引导学生充分开发自己的思维,想出其他中国民间的故事传说,从而引出中国的传统节日,如“屈原与端午节”“月亮与中秋节”等。用联想的方式学习英语是学生进行发散性思维的表现,对于英语阅读具有重要意义。
  二、英语阅读教学中面临的问题
  1.英语教学中忽视学生阅读逻辑性思维方式的培养。老师在英语阅读技巧教学时,往往只给学生教授文章中的生僻单词、不懂的语法问题以及一些长难句式的翻译。但是却忽视了对于学生的逻辑性思考能力的教育和培育,在学生进行阅读时可能会出现虽然认识每个单词,却不懂这句话表达的意思,还有可能明白每句话的意思,却不明白文章讲的是什么。 例如,在学习“A Trip on‘The True North’”时,tour、trip、travel、journey 等单词都有旅行的意思,但是之间也有很大的区别,分别是观光、短行、长行、远陆地旅行等含义。 如果老师不进行逐一的讲解,就有可能造成学生的阅读缺乏逻辑性,无法理解文章内涵。
  2.学生的思维模式局限于书本知识,发散力和创造力不足。学生在进行英语阅读练习时, 主要存在两方面的问题:一方面是学生们对于课外英语文章的阅读量确实不足;另一方面是学生太过依赖于课本知识,以至于缺乏思考课外拓展知识的发散思维以及对于文章的创造性理解。 例如,在学习“First Aid” 的单元内容时,当老师询问“What accidents can happen in our daily life ”時,课本上举了一些例子,如flooding(洪水)、traffic accidents(车祸)、cuts(割伤)等一些危险。学生虽然可以举出其 他关于意外灾害的事例,但是对于本单元的要点“First Aid”急救的方法却往往一问三不知。 这就是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不注重积累,体现在英语阅读中就会缺乏发散联想的能力和对于课本知识的创新性。
  3.英语阅读过程中倾向于死记硬背,缺乏对于文章主旨的理解。大部分学生在进行英语阅读学习时,对于一些不明白的句式或段落,往往习惯于先不进行深入理解而是先选择背诵和记忆。 这种学习习惯也与老师日常的授课模式有关,大多数老师都要求学生能够准确流利地背诵英语文章,这就造成学生在背诵的时候,自身对于原文的理解并不深刻,既不利于学生对于文章的记忆,也不利于老师在授课时发现学生理解课文的一些问题。例如,在学习“Life In The Future”这一单元时,学生读到课文 “I have to remind myself constantly that I am really in AD 3008”时,必须对于文章的主旨有深刻的认识才能充分理解。学生要对未来的生活有一定的思考和判断能力,列举未来生活的优势和劣势,以帮助学生在学习中树立起批判性思维。
  三、在英语阅读教育中提升学生思维能力的措施   1.转变为串联法教学模式,加强阅读逻辑的连贯。教师在英语阅读课堂上的教学模式应当由传统的文章教学转变为利用一些多媒体教学工具进行图片关联教学,或以树状图等模式进行知识的串联,给学生理清阅读时的关联,帮助学生在逻辑思维中充分理解英语文章。 例如,老师在进行 “Global Warming”单元的学习时,可以布置任务“Make another list of as many sources of energy as you can”,让学生对自己了解的能源类型进行总结,并以具有逻辑性的方式将这些案例進行描述,论述这些能源哪些是可再生能源,哪些属于不可再生能源,并讨论这些能源对于全球变暖所产生的影响。
  2.积极拓展课外英语阅读,激发学生的发散力和创造力。除了学习课本上的英语阅读外,老师还可以根据课堂内容提前准备一些课外知识的拓展。一方面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另一方面也可以激发学生对于课外知识的发散思维和对于课本知识的创新性理解。 在学习以“Art”艺术为主体的英语阅读时,老师可以提前收集一些与中国传统艺术或国外著名艺术作品的资料和图片、视频展示,如剪纸、雕塑、绘画、 书法等,也可以让学生在阅读时进行一些课外积累知识的讨论。 这种课外知识的,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阅读热情,在英语阅读时不但有助于对文章大意进行理解,还可以在学习过程中不断积累新的英语知识。
  3.灵活掌握阅读方法,提高阅读时的批判能力。学生在阅读时要想掌握良好的思维能力,不能再对文章进 行生硬的理解,而是带着批判的思维看待英语阅读的内容,在充分理解文章的基础上进行文章记忆。 在阅读过程中,老师应该教育学生灵活掌握阅读方法,提高自己在学习时的自我判断能力,明白文章的深层意义,而不仅仅停留在表面阅读。例如,在学习“The power of nature”时,学生不仅要对自然的力量进行了解,并且要在学习的过程中探讨自然变化给生活环境带来的变化,以及对于一些自然灾害案例如地震、洪水、海啸等,对于人们生活带来的危害深入理解。
  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教师应通过设置合理、科学、有针对性的阅读任务,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提高其阅读能力。
  当然,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四个方面并不是孤立的,在提升思维品质的过程中,学生的语言能力、 文化品格和学习能力也会有相应的提升。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教师不仅要讲解语法、词汇,还要多角度深入分析和挖掘语篇,使学生形成阅读视角和思维品质。
  4.借助课后巩固活动,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 英语阅读课后的巩固环节是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的重要时期,尤其是基于小组合作学习的阅读探讨活动。教师在学生完成阅读学习之后,针对阅读文本内容设计有针对性的拓展学习活动,引导学生在教材内容的基础之上进行发散思维,激发阅读学习活动的创造性思维意识形成。例如在完成“Nelson Mandela-a modern hero”这一部分的学习后,可以设置以下阅读巩固活动:
  Do you agree that Yang Liwei is our modern hero? Write a short passage about it including your opinions and reasons.
  通过这一课后活动的设计,引导学生在层层递进、逐步深入的探讨分析中拓展文本阅读的内涵与价值。在原有文本信息的基础上发表自己的见解,从而提升学生英语学科语言综合应用能力,拓展学生创造性思维。
  5.读后用多种活动形式,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 阅读后活动形式多样,教师应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和阅读篇章的特点出发,充分考虑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备和思维特点,准确把握学生思维的维度和节奏。在读后环节紧扣阅读主题,搭建各种必要的支架,帮助学生深入理解篇章主题,引发思考,激起表达欲望,拓展思维的广度和深度,促进学生积极思维和互相交流。读后训练要求学生在深层的理解的基础上,批判性地看待问题、认识问题、思考问题,提炼自己的看法,形成自己的观点。
  四、结束语
  总之,通过以上对于英语阅读教学过程中对于学生思维能力提高的探讨, 再结合一些教学中的具体课本知识案例,充分了解了学生思维水平对于学习英语阅读的重要意义。 了解当前在提升学生思维水平时存在的问题,如学生在创新思维、逻辑思维和判断思维等方面存在的困境,老师忽视学生阅读逻辑性思考方式的培养,学生的思维模式局限于书本知识等一系列的问题。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和学生教师需要共同努力。如,转变教学方法从而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积极拓展课外知识的积累,并且在阅读过程中充分掌握方法等。 如此一来,可以使学生在日常的英语阅读训练中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在阅读英语时提高自身思维能力。
  参考文献:
  [1]李爽.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培养研究[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7(5):339-340.
  [2]江蓉菲.基于思维能力发展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实践——以ExperimentinFolk为例[J].英语教师,2017(5):109-111.
  [3]张耀升.基于思维品质培养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设问策略[J].校园英语,2017:190.
  [4]雷明,黄文利.基于思维品质培养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实践[J].英语教师,2018,v.18(9):67-72.
其他文献
【案例】  小君,女,11岁,五年级学生,独生女,家庭条件优越。小君文静可爱,乖巧懂事。父母对小君的期望很高,从小就对她精心栽培,请老师教她学钢琴、画画、练书法、习舞蹈,而小君也很勤奋,学得很不错,在人们心中一直是一位多才多艺的好孩子。  四年级前小君成绩一直名列前茅,并任班级的学习委员,每学期都被评为“三好学生”。父母以她为骄傲,常常在众人面前夸奖她品学兼优,并希望她能考上重点中学。老师也十分喜
【摘要】英语作为目前世界通用语,是我国学生在学习生涯中的重要学习科目。尤其初中英语有着承上启下的关键作用,而初中英语教学中最为重要的则是听说教学,对培养学生的英语实践能力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本文首先将分析初中英语听说教学的现状,然后详细阐述改善初中英语听说教学的具体措施,希望可以为广大初中英语教师提供有用的参考。  【关键词】初中英语;具体措施;听说教学;现状分析  【作者简介】李文梅,山东
如何改变传统班主任例会——工作小结、呈列问题、布置任务、再分头行事的低效工作机制,让班主任从纷繁的事务中解脱出来,使他们变按部就班的应付者为智慧工作的主动者,从而提升实践效能、工作质量,这是我一直在思考的问题。  又到了例会时间。班主任做好了惯常的旁听准备。我没有开场白,而是直接地向他们抛出了一个问题:“你们班有上课爱讲话的学生吗?”他们诧异又不假思索地做了肯定答复。“你是怎么教育他的,成效如何?
【摘要】全球化背景下,对大学生英语口语交际能力的要求进一步提高,如何切实提高非英语专业学生的英语口语表达能力成为教师和学生所关注的焦点。众多高校大学英语口语课的课时不足,加之学生被动输出、语言质量偏低、评价体系不完善,使部分大学英语口语课堂成为“水课”。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之一就是运用文秋芳老师的“产出导向法”指导英语口语教学实践,用翻转模式重建教学和学习模式,在真实情景中驱动学生口语输出,并根据学
在数以万计的中国小学校长中,有这样一位校长格外与众不同——她是中国小学校长中第一位博士后;在接任校长不到十年的时间里,她将一所普通的小学打造成了中国规模最大的小学;她是中国基础教育界“开放式”学校教育的实践拓荒者;她在“中国第一届小学校长大会”上主笔“中国小学校长宣言”的起草;她在国内首创的“教育研究发表会制度”,在国内及东亚地区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力,在“中国第二届小学校长大会”上得到极大赞誉;她在
星期四下午的第二节语文课是我们班每周一次的听写课。这节课我将它交给了来我们班实习的储老师负责。  第二天,我向储老师了解昨天听写的情况。“整体情况很好,有不少100分的。”我听了很高兴。“只有一个学生没及格,是55分。”“哦!谁呀?”“是一个叫小丹的女生。”这小丹,也太不象话了。此时,我很想知道这位年轻的实习老师是怎样处置这个“55分”的。“那你是怎样处理的呢?”“操老师,我没有处理她,我表扬了她
【摘要】在英语句子中,作谓语的动词称为谓语动词,不作谓语的动词称为非谓语动词,非谓语动词可具备名词和形容词的作用。在汉语句子中,可按照先后顺序排列,形成排比。因此,本文从“动词”的角度对英汉句子进行对比研究。  【关键词】动词;动名词;分词;动词不定式  【作者简介】崔祚文(1990.10-),男,汉族,吉林松原人, 吉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英语翻译;金志茹,吉林师范大学外国
人物速描  陈钱林,浙江瑞安市安阳实验小学校长,温州名校长,温州十大杰出青年,浙江省督学,浙江省中小学教师领雁工程讲师团成员,温州大学硕士生导师,温州市德育讲师团成员,温州市家庭教育讲师团成员。著有《尊重教育新理念》《新理念作文》,主编《学校课程丛书》六册,主持课题获浙江省教育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    一学生有偷窃行为,又缺乏自尊心。陈钱林作文课前故意在宿舍丢了两张10元钱,上课时叫该生到宿舍去
孩子们什么时候最快乐?过节最快乐。认识、分析、挖掘、利用中国传统节日文化中蕴藏着的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教育资源,以极具亲和力和吸引力的节日教育活动激发儿童的兴趣,增长儿童的见识,丰富儿童的精神世界,指导儿童的课外生活,是学校充分利用传统节日文化传承中华美德,培育学生民族精神的意义所在。基于这样的认识,学校结合节日特点,以“忠、孝、礼、诚、信”作为“五线谱”,以“全、实、趣、细、雅”作为“音符”,谱
活动目标  1.引导学生明白乐意展示优点、刻意回避缺点是人的正常心理。  2.引导学生认识自己的优点,增强自豪感和自信心,同时勇于承认自己的缺点,明白自身的缺点会给我们带来危害,不利于身心的健康成长。  3.指导学生勇于改正自己的缺点,积极寻找克服缺点的方法并付诸行动,帮助学生建立积极健康的心态。  活动准备  教学课件、游戏道具、一件艺术品(紫砂鱼篓)、奖品等。  活动过程  一、心灵提示  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