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做好班主任教学管理工作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j25839954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班主任是班集体的教育者、组织者和领导者,班主任工作的质量不仅决定着学生身心的健康成长,也影响着学校管理工作的大局。本文对班主任工作的创新进行了尝试性的探讨,试图为班主任工作提供有益的借鉴。
  关键词:以人为本 学习环境和兴趣 学生主体性
  班级管理作为学校管理最基层的一级,是学校管理工作中的重要环节,它关系到学校的全局工作,直接影响全校的校风校貌及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然而,现在自愿、主动要求当班主任的老师,为数寥寥无几,原因有社会、家庭、学校、教师、学生等等多方面的因素,但其中最重要的原因是班主任管理班级的观念与方法陈旧,班级越来越难“管理”。为此,班主任工作也必须要走创新之路,以适应时代的要求。
  一、坚持以人为本的工作理念
  1、平等对待学生。学生和老师的年龄差距必然形成代沟,班主任要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就得缩小这一差距。有一句名言叫“蹲下来看孩子”,就是要教育者蹲下来和学生保持一样的高度,以学生的眼光看问题、看世界,这样才能真正尊重孩子、理解孩子,也就只有在这样的前提下,教育者才更有心去主动地创造更充裕的时间和空间去了解、剖析、关爱学生,为学生提供最适合的教育。
  2、尊重学生人格。每个学生都有自尊心,都有想当好学生的愿望。但十一、二岁的年龄,又决定了他们自我约束能力、明辨是非能力比较低。因此,我在批评犯了错误的学生时,从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出发,根据实际情况,尽量保护他们的自尊心,不打击他们的自信心。让他们既看到自己的缺点,又知道自己的优点,树立争当好学生的信心。
  3、以情育人。教育工作的效果,很重要的一点是取决于师生之间的关系如何。要使教育管理的对象乐于接受教育,班主任和学生就要建立浓厚的感情,就像琢玉首先要爱玉一样,育人首先要爱人。热爱学生是教好学生的前提,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师爱,是感化的源泉,是转化的动力。
  二、营造良好学习环境
  1、首先选好班干部,明确职责。班干部对一个班的班风学风的形成将产生重要影响,因此,选好班干部对一个班级的管理至关重要。选班干部时根据以下几个原则:小学有过当班干部的历史,升学成绩优异,开学时的表现良好,并通过学生了解后,直接任命临时班干部。半期以后再根据成绩和表现确定正式班干部。班干部选好后就立即召开班委会,给他们提出要求并明确各自职责。
  2、树立班干部在班上的威信。为了让班干部能顺利开展工作,完成老师交给的各项任务,就必须先树立他们在学生中的威信。我就在班会上反复强调老师不在时,班干部代行老师职权对同学进行管理。如果有同学认为班干部处理不公平、不公正,但当时必须先服从,事后可以向我反应,调查属实再纠正,而班干部则记过一次,记过三次就自动辞职。这样,既树立了班干部在同学中的威信,又约束了他们的权利。
  三、培养学生主体性
  1、师生共同确定目标,从而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学期开始班主任首先组织班委进行讨论,根据本班的实际情况,确定目标,依据目标制定班级工作计划,然后在班会上,组织全体同学讨论修改。通过学生参与目标与计划地制定,让学生成为了班级的主人,在集体这个良好的氛围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优势、发挥他们个人的才能、发展其个人的创造性;使班级管理有序化,使班级目标与学生的个体目标协调一致,相互促进,从而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
  2、通过学生自我管理,发展学生的创造性个性。班级管理的目的在于促使学生的社会化,即促使学生认识社会,理解社会,适应社会。这是一个相当复杂的过程,仅靠班主任的管理是远远不够的,学生的自我管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更能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学生自主管理,它是班主任独立管理的有利补充,班主任需把握好自己的参与度,既不能让学生放任自流,也不能包办一切。在自主管理过程中,必须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参与班级管理,真正成为班级管理的主人。
  3、在班集体中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如何让学生成为有责任感的人呢?需要让学生在班集体中得到锻炼。即通过目标,培养集体意识,让每个学生清楚地知道集体和个人的“远期目标”和“近期目标”。近期目标是根据前阶段的情况制定的,努力即可实现,并使学生的个人奋斗目标与集体奋斗目标相一致。如学校将举行学生运动会,集体的目标是在本次运动会上取得较好的成绩,落实到个人的任务是每个队员在近期需积极参加体育锻炼,根据自己的强项有目的地自觉训练,参赛队员们不仅为自己的健康而锻炼,更是为集体的荣誉锻炼,强烈的集体意识,能产生强大的动力,促使学生前进,促使队员和集体步调一致,促进队员的动力与集体的意志融为一体。
  四、激发学习兴趣
  1、建立激励机制。作为班主任的一项重要工作就是要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多给学生表扬不失为一个调动他们学习积极性的一大法宝。在平时不仅表扬品学兼优的学生,对在学习上有进步,组织纪律有好转的学生也进行表扬。半期、期末考试后进行总结,不仅设置优胜奖,同时也设置进步奖,让中差生也有获奖的机会,并且给他们以优生同样的荣誉,给班级营造一种你追我赶的学习风气。
  2、保护学生的求知欲。学生的求知欲就好比春天刚发出的嫩芽,稍不注意就会受到伤害。因此,对学生提出的每一个问题,不管是本学科还是其他方面的,都尽量予以解答,如果自己不知道的就和学生探讨或上网查资料。这样,学生有问题就不是装在心里,不懂装懂,而是对这一学科也会产生兴趣,愿意去思考、去钻研,激发起学习的兴趣。
  在近十年的班主任工作中,我也曾为学生的难于管教而生气,更有为学生的成绩不理想而倍受打击。但是回顾过去的十几年,我也得到了很多,学生对我的信任和爱是我最大的收获。而对开展班主任这项工作,我还只是一个刚刚进门的初学者,还必须不断的学习,提高自己的能力,做一个真正的优秀班级管理者和学生的良师益友!
  参考文献
  [1]张爱华:《班主任工作艺术》
  [2]魏福贵等:《中学班主任工作管理的研究与探索》
  [3]江光荣等:《班主任互动风格与小学生自我概念的关系研究》
其他文献
摘要:班主任是教育教学的一个领导者、实施者与组织者,在日常的教学中,班主任是科任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联系纽带,也是家长与学校的联系纽带。在小学的教育中,班主任的管理工作必须做到理论与实际相联系,必须关心、爱护学生,培养学生的优良品质,塑造学生的个性。本文就是从小学班主任的管理工作出发,具体研究了如何创新管理工作,以望能给相关教师起到参考作用。  关键字:小学 班主任管理工作 创新  一、立足于人的
[摘要]:迫于当前繁重的工作压力,越来越多的年轻父母不得不把孩子交给父母照顾,再加上父母退休后闲暇时间多,又喜欢照顾子孙,这样就不知不觉形成隔代教育,那么隔代教育爱多还是害多? 这个问题一直存在争论,既然隔代教育部可避免,怎么样减少隔代教育对孩子产生不利的影响,让孩子健康成长,这才是我们所关注的焦点。隔代教育作为一种客观存在的家庭教育方式,对孩子的个性发展有着极大的影响。  [关键词]:隔代教育
期刊
一、教师的语言态度是一种隐性课程  “语言态度”是指人们对语言的看法和所采取的行动,这种看法和行动有可能是积极的也有可能是消极的;这里所说的“教师语言态度”是指包括教师对自身和对幼儿两个方面的语言态度。每位教师的语言态度都具有一定的倾向性——或是积极的或是消极的(只是程度不一而已),而这种倾向性必然对幼儿的语言态度、语言能力和语言面貌起到潜移默化的影响。  教师自身的语言态度对幼儿产生的影响。语言
期刊
【摘要】从心出发,用饱含无私的师爱对学生进行精心的呵护与培养,成为了新时期班主任需要努力做好的一份责任。如何正确地对学生施以“师爱”,也成为了摆在广大教师面前的一个急需破解的课题。  【关键词】 师爱 班主任 工作方法  教育家夏丏尊先生说过:“教育之没有情感,没有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成其池塘,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这也印证了当前教育界流行的一种说法:教育如果没有爱,就不能算是合格
期刊
随着我国政府重视程度的不断加深,社会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城乡差距的不断缩小,再加上城乡居民对于当前自身所参加的医疗保障制度及城乡二元分割存在的医
税务系统正在推行的能级制管理改革,这是对公务员管理体制的探索和细化。能级制管理改革对公务员管理体制改革的“破冰”意义日益凸显,首次部分解决了公务员职业发展空间狭小的
随着近年来法治理念和权利意识渐入人心,学生诉高校不当处分案日益增多,高校学生身份处分权与学生权益之间的冲突正在加剧。如何用法律来规范和协调二者的关系,已成为当前必须解决的重要课题。本文从教育法学的独特视角研究公立高等学校学生身份处分权问题,将特别通过案例分析,揭示目前高校学生身份处分权行使中存在的与法治相冲突的问题,进而寻求法律制约,以求法制的完善。本文借鉴法学界有关学校处分权的研究成果,对公立高
2008年12月18日是我难忘的日子,这天下午我校举行了市级数学课题开题暨培训会。  到会的领导有县教研室的刘顺生主任和王海峰主任,还有张教研员。我校申请的市级数学课题——培养小学生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的研究审批下来了。  我是课题组的一员,我很珍惜学校为我搭建的平台,人应该有所追求,不能满足于做个教书匠,要有精神气,给自己的人生留下痕迹。以前我像是茫茫大海中的一叶小舟,而现在有了课题实验这个航标,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