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康德道德哲学看“理型”的来源

来源 :伦理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lly98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亚里士多德以来,我们就已经习惯了这样的论断:苏格拉底的"定义"指向事物普遍本质的内涵,这和柏拉图的"理型"是一致的,因此我们认为"定义"是"理型"的思想来源.但在康德道德哲学的视域中,这个论断很难成立."定义"指向作为感官之物的自然知识领地,"理型"则指向作为超感官之物的道德知识领地.在苏格拉底哲学中,道德知识领地的正面断定是通过"精灵"( )完成的,"定义"仅仅通过其消极性产生警醒作用."精灵"才是柏拉图"理型"的真正思想来源,而两者都是在道德哲学的背景中提出的.
其他文献
从当代中国实际和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执政实践出发,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要面对的政治伦理关系主要有党群关系、党政关系和政党关系,其中党群关系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的首要政治伦理关系,这一首要政治伦理关系决定了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执政的根本问题是中国共产党与人民群众的关系问题即党群关系问题.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执政伦理建设的首要问题就是必须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的政治权利,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马克思主义自传入中国后逐步成为我们立党兴党强党,救国富国强国的科学理论,党校图书馆是广大党员干部开展理论学习的重要场所,应当与时俱进,根据新的办学思路全力支持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为党校发挥干部培训主渠道和思想理论主阵地作用作出贡献。
西方学者往往倾向于对《墨经》中说明"利"这个重要概念的文本"利,所得而喜也"作快乐主义式的解读,认为墨家在此是把"喜"或"快乐"等同于"利",或者作为"利"以及道德正当性的标准.但实际上,墨家在此处只是对"利"进行了语义和元伦理学层面的说明,并非在表达快乐主义的规范性立场,甚至不是在表达任何一种道德上的规范性立场.快乐主义式的解读对《墨经》甚至整个《墨子》文本包含的对元伦理学和规范伦理学层面加以区分的意图认识不足,与《墨子》其他地方明确表达的规范性立场不一致,其错误在很大程度上源自将西方规范伦理学的框架套
习近平同志5月9日在给《文史哲》编辑部全体编辑人员的回信中,要求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共同努力,"从历史和现实、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角度深入阐释如何更好坚持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1].中国精神内涵十分丰富,底蕴极为深厚,而中国道德精神是其基石和实质,弘扬中国精神尤其要弘扬中国道德精神.
期刊
道义论(义务论)伦理学虽然受到了美德伦理学的不合情理的无辜批判,但作为经典的伦理学类型,依然要对自身的理论基础和思想论证时刻保持哲学的反省能力,对各种"批评"具有开放性对话的能力,从而让其理论与思想更加切合伦理生活世界,继续起到引导和规范的作用.详细梳理道义论伦理学的思想谱系,考察它为何不在古希腊而在斯多亚主义中才兴起的原因,它在西塞罗伦理学思想中的内涵以及义务和德性的关系、行为和行为者的关系,德国伦理学为何要采取义务论的形态以及康德义务论与德性论各自承担着怎样的使命与课题,可以发现,对人性的洞察、对美德
百年来,中国共产党从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夺取政权的党,发展为领导人民取得政权并长期执政的党,在其百年辉煌的伟大历程中,道德"精气神"的"密码"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中国共产党正是有了远大理想与坚定信念引领道德追求,有了科学的道德规范体系的价值指导,依靠担当奋斗磨砺了道德品格,通过推进道德建设提升公民道德素养,才使得其能够领导中国人民,始终持守着一种坚忍不拔的意志和精神,历经磨难而愈加坚强,饱经忧患而愈加壮大,取得一个又一个伟大胜利.
团结是社会结合的牢固而紧密的状态.团结在任何一个社会里,都具有重要的社会价值,因为任何社会活动都需要在团结的前提下展开,且一个人的安身立命也要在紧密而牢固的关系中才能实现.不但如此,在现代风险社会里,团结更加重要,因为人类必须通过集体行动才能面对和解决涉及人类生死存亡的危机.团结如此重要,却又极其脆弱.这是因为,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快,现代社会的结构和性质发生了根本变化,由此也带来了社会团结的危机.一是社会生活领域的分化,必然带来异质多元的价值现象,由此对联结社会成员的以道德共识为核心的精神纽带形成了冲击;
铁路在我国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中居于骨干地位,近几年来,社会对铁路运输需求在持续增长,并向个性化和多样化发展,在运输时间、服务、环境等方面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这就对铁路经营管理方式提出了更高的期望和要求,铁路的经营发展面临着诸多严峻挑战。正确认识铁路发展面临的新形势,有效应对宏观经济增速放缓压力,健全铁路经营管理机制,创新铁路经营管理方式,加快向现代企业管理转型升级,是全面提高铁路运输市场竞争能力、实现铁路可持续发展的一项长期重要任务。
自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始终以马克思主义的道德理论指导自身的道德建设,秉承与时俱进的理念对自身道德建设提出鲜明的目标.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以"救国"为己任,在反对三座大山压迫的过程中提出道德建设的新任务;社会主义建设初期,中国共产党以"立国"为目标,在巩固新生的社会主义政权的同时,使道德建设步入了社会主义新阶段.改革开放新时期,中国共产党以"富国"为任务,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推动党的道德建设迈入新征程.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以"强国"为使命,努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开辟了党的道德建设新境界.总
“要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2020年11月24日,在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高度评价了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群众的重要历史地位和时代贡献,充分肯定了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的卓越贡献和崇高精神。作为国民经济大动脉、产业工人聚集的铁路企业,要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劳模精神的系列重要讲话,深刻领会其科学内涵、文化渊源、理论基础及时代价值,通过大力弘扬劳模精神,教育引导广大职工“学习先进立新功、交通强国当先行”,以奋斗谱写社会主义建设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