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摘要:设计一种应用于烟叶烘烤的生物质燃烧机,用于代替燃煤成为密集烤房的新热源。设计的生物质燃烧机,可以在不改变传统烤房主要结构的情况下,将生物质燃烧机与传统燃煤烤房的燃煤炉进料口连接,通过生物质燃烧机为燃煤炉供热。针对生物质燃烧机与传统燃煤炉安装后,烤房正常工作時的表面高温情况,进行了红外高温测试。为了解生物质燃烧机的成本和烘烤质量,进行3炕次的烘烤对比试验。最后通过试验得出了生物质燃烧机替代燃煤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设计一种应用于烟叶烘烤的生物质燃烧机,用于代替燃煤成为密集烤房的新热源。设计的生物质燃烧机,可以在不改变传统烤房主要结构的情况下,将生物质燃烧机与传统燃煤烤房的燃煤炉进料口连接,通过生物质燃烧机为燃煤炉供热。针对生物质燃烧机与传统燃煤炉安装后,烤房正常工作時的表面高温情况,进行了红外高温测试。为了解生物质燃烧机的成本和烘烤质量,进行3炕次的烘烤对比试验。最后通过试验得出了生物质燃烧机替代燃煤的可行性。
关键词:烟叶;生物质;燃烧机;烤房;烘烤质量
中图分类号: S226.9
其他文献
2019年5月16日,华裔美籍建筑师贝聿铭在美国逝世,享嵩寿102岁。 贝聿铭先后就读于麻省理工学院和哈佛大学,终生投身建筑事业,曾获多国建筑领域最高奖项,1986年里根总统为他颁发了自由奖章。他被誉为“现代建筑的最后大师”。 他出生于苏州望族—一个富了15代的中国家族,在金融、医药、银行多个领域均有地位,他却为了建筑设计奉献终生。他的作品遍布全世界,有法国巴黎卢浮宫的玻璃金字塔,有美国华盛顿
德国青年设计师fabio vogel设计了一套名为“105 ltr formen”的新款系列花瓶,该套花瓶是用防火布料将高温下变软的玻璃塑性而成,冷却之后可以清楚地看到花瓶表面的图案,连压痕与缝线也清晰可见。该设计将玻璃光滑优雅的美感与织物的磨损效果结合在一起。花瓶表面的缝隙看起来像是把布料与花瓶黏合在一起时留下的接缝,而花瓶的颈部则是光滑的抛光玻璃面。 最终制作完成的作品各不相同,各有“缺
“嘿!任(rèn)怡萱。”刚认识好朋友任怡萱时,我高兴地给她打招呼。可没想到,她很生气地说:“你怎么叫的呀?好难听!” “难道有错?请问错在哪里呢?” 我好奇地问。 “这个你就不知道了吧。”她下巴一抬,解释道,“‘任’在我的姓中讀(rén),可不能任(rèn)何时候都念任(rèn)。” 怡萱故意强调了“任”的读音,我听了不由得笑了。 周末,我和妈妈去怡萱家做客,我提议:“大家一起玩姓氏迷宫
其人 老年时,徐渭自撰墓志铭,又称《畸谱》,以“畸”来评述自己,为自己的一生行事编年。“畸人”,见《庄子·内篇·大宗师》,“畸人者,畸于人而侔于天”,意为与世俗不同的奇特之人,却又合于自然天道。世人云,不正则奇,不常为畸。徐渭如此自评,倒也恰当。蟹鱼图 纸本 28.7×98.1cm 在饱尝人生延绵不绝的祸福、忧患、悲喜之后,天命成为徐渭生存下去的真正理由。 他内心该有多少郁结的情绪,又有多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现代艺术走起了令人琢磨不透的抽象路线。随着抽象表现主义流派(abstract expressionist)在美国的兴起,艺术作品从具象的、立体透视的传统绘画中得到进一步的解放。抽象表现主义反对绘画的目的性(比如为画一匹马而画“马”),无意识状态下进行的即兴创作让绘画跳脱了描绘现实的束缚,但同时带来的是极为主观的、晦涩难懂的抽象绘画。 抽象表现主义运动中的代表人物—杰克逊·波洛
《北京遇上西雅图之不二情书》不是一部爱情电影,而是一部借着爱情的壳讲述生命态度的电影。 吴秀波在谈到《北京遇上西雅图》第一部时这样说:“Frank的生命里全是失去,但他的态度就像一株树一样安好。地球在转,风在动,唯独树安然地感受所有春华秋实。树叶会离开,花朵会离开,果实会离开。如果树枯死,这叫沮丧,如果第二年它还能开花结果,就叫忧郁。Frank就是充满希望和暖的忧郁。” 这是Frank的生命态
好消息!双生侦探贝克和查克要开设名侦探训练营了,小朋友们赶紧报名吧,我们一起来做大偵探。现在,让我们先通过双生侦探给出的考验吧! 谁偷吃了…… 你知道到底是谁偷吃了薯片、偷喝了牛奶吗? 珠宝失窃 小偷打破了珠宝店的橱窗,正潜伏在人群中。他的头发是黑色的,穿着条纹衣服,蓝色的裤子。快找到他吧! 偷菜 下雨天,菜地里的青菜被陌生人挖走了一片。仔细观察下图中的三个人,找到他吧。 谁是犯罪嫌
陆志宏 甘肃榆中人,1960年出生于定西。1980年毕业于张掖师专(现河西学院)美术系,1988年至1990年进修于中央美术学院。曾任定西地区群艺馆副馆长,陇中画院院长,定西市文联副主席、美协主席等职。现任甘肃画院院长助理。一级美术师,中国美协会员,政协甘肃省第十二届委员会委员。 雪后初霁,泥泞的上坡路陡峭、路面开裂,车辙重叠、足迹交错,混合着消融的雪水,隐隐泛着陶釉般的光泽。道路两侧未融的残
在绘画一事上,我想没有比我更笨拙的了。和纸墨打了一辈子交道,也常常在纸上涂抹,直到晚年,所画的小兔、老鼠等小动物还是不成样子,更不用说人体了。这是我屡屡思考不能得到解答的一个谜。 我從小就喜欢画。在农村,多么贫苦的人家,屋里也总有一些画。人天生就是喜欢美的。你走遍多少人家,便可以欣赏到多少形式不同的、零零碎碎甚至残缺不全的画。 那或者是窗户上的一片红纸花,或者是墙壁上的几张连续的故事画,或者是
鹰击天鹅图 绢本设色 158×89.6cm 明 殷偕 南京博物院藏鹰掣撼金铃 唐代的宠物史上有一则流传甚广的故事。唐太宗李世民曾得到一只上佳的鹞子,爱不释手,时常将它置于胳膊上把玩。有一次,太宗玩得正高兴时,远远望见大臣魏徵走过来,情急之下只能将鹞子藏在怀里。魏徵故作不知,大谈古代帝王追求逸乐而亡国之事,旁敲侧击劝诫太宗不可玩物丧志。魏徵说得没完没了,太宗自知理亏,不敢打断,鹞子最后竟被捂死在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