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组分泌型可溶性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腺病毒诱导脑胶质瘤U251细胞凋亡的特点

来源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tingzhi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胶质瘤的基因治疗是目前肿瘤研究的热点.我们在前期研究[1-2]的基础上,将构建的携带可溶性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sTRAIL)的重组腺病毒(Ad-sTRAIL)作用于人脑胶质瘤U251细胞,观察瘤细胞的凋亡特点,探讨细胞凋亡与细胞周期的相关性.一、材料与方法1.实验材料及分组:人脑胶质母细胞瘤U251细胞株购自中国科学院上海细胞库.分组:实验组(Ad-sTRAIL组),阳性对照组(Ad-eGFP组),阴性对照组(未经感染的U251 MG细胞加对应体积的培养液组).2.脑胶质瘤U251细胞凋亡形态学观察:在光镜与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各组.3.免疫荧光技术检测TRAIL基因在U251细胞的表达接种U251细胞于24孔板中的盖玻片上,24h后按分组分别加入药物.孵育24h进行免疫荧光技术检测.4’,6-二脒基-2-苯基吲哚(DAPI)染色观察细胞核的变化。

其他文献
目的 检测转移性肾癌与非转移性肾癌细胞因子受体4(CXCR4)表达强度的差异,以及肾癌常见转移部位淋巴结与肾癌罕见转移部位输尿管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SDF-1)表达强度的差异,探讨SDF-1及其受体生物学轴(SDF-1/CXCR4生物学轴)与肾癌转移的关系.方法 选取转移性肾透明细胞癌标本32例,非转移性肾透明细胞癌标本31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转移性肾癌与非转移性肾癌CXCR4表达强度的
目的 探讨人参皂甙Rbl对肠缺血/再灌注致急性肺损伤的保护效应及核因子NF-E2相关因子2(Nrf2)/血红素氧合酶-1(HO-1)通路参与该效应的分子机制。方法成年雄性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5组:假手术组(S组);肠缺血/再灌注组(I/R组);再灌注+Rbl组(I/R+Rbl组);全反式维甲酸(ATRA)+再灌注组(ATRA+I/R组);ATRA+再灌注+Rbl组(ATRA+I/R+Rbl
期刊
研究表明,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可通过激活与肿瘤相关的血管新生来参与促进恶性肿瘤的生长和侵袭[1],于是我们设想,是否可通过将外源性t-PA基因转染到血管内皮细胞中,在促进纤溶酶原活性、溶解深静脉内血栓的同时,上调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从而也达到促进静脉损伤内膜的修复和血栓机化再通的多重功效.一、材料和方法1.材料: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由苏州大学分子与生物学
期刊
目的 观察新型重组融合蛋白MG7-scFv/SEB联合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对大鼠胃癌移植瘤的治疗作用.方法 以人胃癌细胞株SGC-7901建立SD大鼠荷瘤模型,将40只大鼠随机分为4组:即MG7-scFv/SEB组、TNF-α组、MG7-scFv/SEB+ TNF-α组及对照组.连续注射7d后,将大鼠处死,观察各组体内抑瘤效果.结果 MG7-scFv/SEB组、TNF-α组及MG7-sc
目的 探讨多烯磷脂酰胆碱(PPC)对大鼠脓毒症模型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利用大鼠盲肠结扎穿孔(CLP)模型建立大鼠脓毒症模型.将75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Sham)组、PPC对照(Sham-PPC)组、脓毒症(CLP)组、PPC保护(CLP-PPC)组、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拮抗(CLP-PPC/GW9662)组.另外两组大鼠观察CLP组与CLP-PPC组脓毒症建立
CD4+ CD25+调节性T细胞(Treg)是近年来发现的一群通过细胞间接触和产生抑制性细胞因子发挥免疫负调控功能的T细胞亚群,参与了多种肿瘤的微环境构成[1-3].叉状头/翅膀状螺旋转录因子(FOXP3)被发现特异性地表达于CD4+ CD25+的Treg细胞中,被视为CD4+ CD25+ Tregs的特异性标志物[4].我们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肝细胞癌(HCC)肿瘤微环境和癌旁非肿瘤组织中淋
期刊
目的 观察上调微小RNA(miRNA,miR)-26b表达对前列腺癌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方法 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Q-PCR)检测miR-26b在5种前列腺癌细胞株和良性前列腺组织中的表达.将miR-26b模拟物和阴性对照miRNA分别转染至miR-26b表达最低的LNCaP细胞.噻唑蓝(MTT)法检测miR-26b表达对LNCaP细胞的增殖能力,流式细胞仪检测其细胞凋亡率,细胞划痕实验
目的 比较胶原酶消化两段处理法与传统酶消化法培养获得的细胞质量.方法 Ⅱ型胶原酶两段处理法为实验组(2 g/L),传统酶消化法为对照组(2g/L).观察两组细胞贴壁时间和24 h贴壁细胞数量的差异;免疫细胞化学染色和流式细胞术分析钙化性瓣膜间质细胞免疫表型.结果 胶原酶消化两段处理法培养24 h后贴壁细胞数量为传统酶消化法获得细胞数量的4倍,两组细胞获得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流式
目的 探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与氧化应激状态下的肺泡上皮细胞共培养,对氧化应激水平的变化和分裂原活化蛋白激酶( MAPKs)通路的调控机制.方法 分离培养大鼠MSCs,在Transwell小室中建立共培养体系,实验分3组为A549组、香烟烟雾提取物(CES)+A549组、CES+ A549+ MSCs共培养组.收集各组细胞和上清液,检测A549细胞凋亡率、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
目的 观察ATP6L表达变化对人肝癌细胞HCCLM3侵袭能力等肿瘤生物学特性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构建ATP6L-RNAi真核表达载体ATP6L-sh与阴性对照载体Con-sh,并分别转染至HCCLM3细胞,建立稳定干扰ATP6L的细胞株和阴性对照细胞株,通过细胞侵袭实验(Transwell)检测人肝癌细胞HCCLM3的体外侵袭能力变化,通过Western blot实验、明胶酶谱测定、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