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的“规范”要不得

来源 :语文天地·高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earl1234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许多参加过高考作文阅卷的老师都会有这样的感受:几十万考生同写一题,千文一面,材料雷同,观点相近,格式相仿,相同或相似的语言随处可见,让人眼前一亮、赏心悦目、爱不释手的佳作很难发现。究其原因是考生们大多从讲求“规范”的课堂作文训练中走来,他们带着雷同的烙印走进了考场。
   例如,面对2008年的江苏省高考作文题目“好奇心”,有十几万考生同时“把苹果砸在了牛顿的头上”。十几万考生同时用这样一个启迪幼儿心智的故事来诠释高考作文,这不能不说是高中作文教学的悲哀。越俎代庖的老师们在考前为考生们准备了相当丰富的材料,却为何会出现这样的结果呢?因为我们的作文教学在浮躁和急功近利中完全扭曲和背离了新课标的精神,放弃了对学生的精神培育、思想熏陶和思维品质的培养,把课堂作文训练当成了一种纯粹的程式化的技巧演练,变成了简单的材料拼凑,在这种程式化的演练和拼凑中,老师强调最多的一个词语就是“规范”。
   “规范”的实质就是程式化,就是要求学生在一种模式、一种脸谱下写作。在结构上,老师告诉学生,议论文写作,开篇要引出论题,亮出观点,主体论述一定要有分论点,在分论点下举例说理,叙议结合,结尾要扣住观点,照应开篇;记叙文写作老师则会告诫学生一定要写出2~3个细节。在内容材料上,老师总是越俎代庖地帮学生准备丰富的材料。老师在指导学生写作时依据的范本就是高考满分作文,老师们习惯于肢解高考满分作文,然后条分缕析地指导学生如何写出“规范”,并反复操练。这样的“规范”写作,其结果必然是千篇一律,有形无神,毫无个性与创造。所以“规范”必须要打破,高中的作文教学必须要从“规范”中突围。突破“规范”需要老师彻底摒弃作文教学中的浮躁和急功近利的思想,认真领会考纲的精神,抓住作文的本质,鼓励个性,张扬创新。为此我们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第一,引导学生从心灵体验出发,真诚拥抱生活,真实地揭示生活的底蕴。
   “没有生活气息”,“没有贴近自我心灵”,“没有思想”,这已成为当下中学生作文的通病,相当多的学生没能正视自己的生活,没能从生活中有所发现。不明白“贴近生活”的要义是展示自我心灵(王栋生:《你的生活是大地——我的一堂作文课》,载《中学语文教学》,2009年第10期)。生活是丰富的,世界是缤纷的,但丰富的生活,缤纷的世界被我们的作文教学割裂了,没有五彩的生活,学生无法倾注真实的情感,也就必然写不出斑斓的思想。唐代大诗人白居易说:“诗者,根情。”其实任何体裁的写作莫不如此,作文一旦失去了情感,也就失去了生命。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课文教学来培育情感,引导学生用真情来感受世界,体悟人生;可以用刘亮程的《寒风吹彻》来咀嚼平淡岁月的种种滋味;可以用史铁生的《我与地坛》来感受挫折中的迷惘和惆怅;可以用普·沃兰茨的《铃兰花》热情地赞美生活中的真、善、美;可以用雨果的《一滴眼泪换一滴水》无情地鞭挞生活中的假、丑、恶。只有当写作成为情感驱动下的创作冲动时,文章才神气完足,情韵丰满。
   第二,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养成勤于思考的习惯。
   叶圣陶先生有一句名言:“想清楚再写”。因为写作不仅需要生活,需要材料,更需要对生活的认识和深入思考。语文教师切忌越俎代庖,而要引导学生透视琐碎平淡生活中所深蕴的真谛和本质。这就需要将丰富的感情材料加以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改造,将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从大量的感性认识中提升并确立评判标准。例如,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身边的事物着手,开掘他们思考的源泉。文学大师茅盾指出:写自己所熟悉的事。自己熟悉的事当然是指自己常听、常看或常思的事。写“熟”,可以写“我”也可以写他人、他事,总之是熟悉的人或事就行。让他们善于在熟悉的人或事上汲取,勤于在汲取的基础上思考,把自己看到听到的、经过自己思考的人或事变为自己的写作素材,这样,学生的生活视野自然就显得更大了,思考的深度也就更深刻了。
   第三,培养学生丰富的联想和想象力。
   联想是思维大厦的基础,而想象是在联想基础上的升华。文章的构思离不开丰富的联想和想象,联想和想象能使文气灵动而充满神韵,使文意隽永而深邃。但在“规范”封闭的作文指导思想的制约下,学生的思维空间狭小,不能构造立体开放的发散性思维,写出来的文章呆板、生硬,缺乏灵性。为此,教师要扩大学生的思维空间,引导学生构筑立体开放的思维模式,让写作进入张扬思维、催发心智的精神创作过程。在指导学生作文时,应注意鼓励和引导学生赋予事物以生命力。比如一个学生写《花果山的呼唤》,其中写到这样一个细节:他看到大山被高速公路分成两段,大山满目疮痍时,心里很难受。后来通过引导联想,他改写成:“大山被切成两段,一条高速公路从大山身上而过,挖土机吼叫着在大山身上留下一道道深深的血印,大山痛苦的申吟声被那‘轰隆隆’的机械声,‘嘟嘟’的喇叭声掩盖了,只有崖壁上残存的两棵樟树,那被截断的枝干,高傲地仰着,指向苍穹,向苍天呼唤”。你瞧,这不是以饱含美好情感的语言,抒发了自己的情感吗?小作者留心观察周围事物,据此展开想象的双翼,让自己的语言增色,不仅内容丰富,而且表现也富有个性。
   第四,引导学生追求创造性思维。
   现在学生作文,在观点上人云亦云,在选材上雷同,在表达上模式化。为此教师要引导学生自觉发掘创造性思维,勇于突破旧思想、旧观念和旧模式对心灵的束缚,构造鲜活的思维形态。如引导学生从反角度对已成定论的社会自然现象进行发散性思维训练,以图打破思维定式,开拓新思维,获得新发现;引导学生从周而复始的自然现象中寻找与人类精神现象的契合点,从貌似平凡的社会现象中提炼出振聋发聩的启示。比如,以“说冰”为话题,让学生写一篇借题发挥、托物寓意的文章。一般学生可能就冰说冰,说冰清玉洁,说冰凉冰冷。此时,我们就可以指导学生多向思考,拓展思路:从“冰,水为之,而寒于水”,引发出学生胜过教师的观点;从冰由水结成后体积增大,引伸出人在不同环境中可能被塑为不同形象的道理;根据冰与水本为一家,可是结成冰后却坚硬无比的情况,讽刺那些蜕化变质的人等等。
   课堂作文训练强调“规范”没错,但如果把形式强调到了极至而忽略了精神的培育、思想的塑造、品质的锻造,把作文“规范”变成了写作程式化,那就错了。实践证明,只要我们在作文教学中正本清源,返璞归真,写作将不再是学生的负担和压力,而变成一种宣泄的轻松与快乐,学生笔下的精神世界也将会变得五彩缤纷,绚丽多姿,应对高考,也必将从容而自信。
   作者单位:江苏省连云港市板浦高级中学(222241)
其他文献
《可以预约的雪》的作者是生于1953年的台湾高雄人林清玄,他还有许多其它散文作品,如《莲花开落》、《传灯》、《迷路的云》等。《可以预约的雪》是一篇议论文,使人读后感触很深。文中的“雪”即菅芒花,作者以菅芒花作为全文的引线,对菅芒花是可以预约的进行了深入思考,从中领悟出人生也是可以预约的,生命中的“常”与“变”是由时间所控制的。对此笔者深有同感。  文中写到“经过了两年,芒花有如预约,又与我们来人间
期刊
《鸿门宴》是《项羽本纪》中一段情节曲折、跌宕起伏、重要而又精彩的文字,它叙述项羽、刘邦在共同灭亡秦国之后,范增见刘邦有霸视天下之心,因此举办了一个暗藏杀机的宴会,准备除掉刘邦,最终刘邦在张良、项伯、樊哙等人的帮助下逃离楚营。其中的许多人物都具有十分鲜明的个性,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历来为人所称道。两大军事集团的领袖项羽和刘邦各具风貌;两个对立营垒的谋士范增和张良的权谋策略也各有千秋;尤其是“勇士”樊哙
期刊
《荷塘月色》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散文佳作。朱自清先生以细腻婉约的笔触,为我们描摹了一幅淡雅素洁而又美丽多情的月下荷塘图,营造了朦胧静谧幽深的意境。文章所表现的清秀的风格、优美的语言、精巧的修辞深受后来作家的好评。当然,也有不少学者对这篇散文表示质疑。笔者在备课时,查阅了钱理群、余光中等名家的评论文章,深受启发。但是,对于台湾学者余光中关于《荷塘月色》中比喻的评论不敢苟同。对于《荷塘月色》中的比喻,
期刊
先秦诸子散文《逍遥游》作为庄子的代表作,历来受到重视,是高中语文教材必选篇目。但是各种版本的教材所作的注释及翻译多处引起争议。苏教版有一处注释,笔者在教学的过程中产生了疑问,却不见有人解答,兹不揣浅陋,提出商榷意见,供各位同仁参考,亦望方家不吝指教。  苏教版第五册第95页有“而宋荣子犹然笑之”一句。注释对“犹然”的解释是:“喜笑的样子。犹,同‘繇’,喜。”人教版在第四册第158页对这句也有注释:
期刊
所谓例证法,是指议论类文章中根据一定的事实论据来证明观点的论证方法,是学生普遍采用的一种方法。此法被运用的频率最高,出现的问题也最多。为此,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从选例、叙例、析例三个层面来谈谈例证法的使用。   一、选例——精其选   材料纷繁多义,论点却鲜明存在,要精心筛选材料,以期能为论点服务。所举事例,要具备以下特征。   1.向心力   事例要围绕论点而
期刊
新课程标准确立了“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的新理念,这是语文课程资源观的一次蜕变,对促进语文课堂教学改革起着积极的助推作用。随着新课改的逐步深入,语文课堂教学模式也由原来的中心思想、段落大意、写作特色逐渐转变为整体感知、重点研读、拓展延伸。可以说提高学生语文素养、丰富语言积累,培养语感并正确理解与运用是语文课程改革基本理念之一。但在现实的语文课堂上存在着“两多两少”的现象,即“教师不着边际拓展与
期刊
《雨巷》这首诗作于1927年夏,于1928年在《小说月报》上发表,这首诗是戴望舒的成名作和代表作,因为这首诗,戴望舒有着“雨巷诗人”的称号。当时的戴望舒受到法国象征派的影响,法国象征派的特点是极富象征色彩,意向朦胧含蓄,戴望舒的这首诗运用象征这一表现手法,传递着一种浓郁、阴柔之美。同时作者也深受中国传统诗歌创作的影响,使其意韵深远、意味深长。百人读雨巷,有百种身心感受,这正是诗歌及《雨巷》的魅力所
期刊
“废池荞木,荠麦青青,二十四桥波心荡,冷月无声”,姜夔心中的古扬州因诗的描绘而凄清了千年;“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苏轼心中的感慨因词的抒发而悲凉了千年。柳永将心中伤感化作了“杨柳岸,晓风残月”,毛泽东把自己的理想化成了“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这些普通人也会有的情感因诗意的表达而深刻、美丽,让人难忘。这就是诗词的魅力——让平凡的东西焕发异样的光彩。   作为语文老师,多么希望他的学生也能像自己
期刊
有人把写文章比喻成“带着镣铐跳舞”,你可以尽其所能,跳出优美的舞蹈,但不可以挣脱枷锁。这里,“舞蹈”就是作文的语言、构思、文采等等;“枷锁”就是文章的主题,意思就是文章写得再好也不能离开文章的主题。如一篇好的记叙文叙事要波澜起伏,引人入胜,又要文采斐然,扣人心弦,但不能天马行空,随意挥洒,必须要切题;一篇好的议论文不仅要求观点正确,旁征博引,有较强的说服力,而且又要有一定的深度,发人深省,但始终要
期刊
近年来,高考作文命题多倾向于要求考生写自己的生活感受,因而散文越来越受到考生的青睐。但不少考生的文章空洞无物,无病呻吟,充斥着虚假造作的矫情。新的《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高考作文评分标准》也将“感情真切”列为基础等级中的重要一条。鲁迅先生说,写文章要“大胆地说话,勇敢地进行,推开了古人,将自己的真心的话发表出来”(《三闲集·无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