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师德的时代要求

来源 :学校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ingmx2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现代教育中,人才是根本、是核心。但这个人并不是指教师本人,而是指学生。学生首先是作为一个社会公民,承载了家庭的未来,甚至是一个国家的未来,所以时代要求作为教师的我们,能培养出社会主义的合格公民,这就是当代中国教师的最大师德。
  教师是一种服务性的职业,我认为既是在为提高全民族的素质服务,也是在为培养合格的社会公民而服务。如果按产业来划分,教师应该是属于第三产业。教师作为一种专门的职业,作为一个培养人才的社会角色,发挥的作用是不同于其他的职业的,它有着自己的特点和品质。教师每天都在神圣与平凡中行走,为未来和现在辛勤地工作。教师代表着社会年长一代的意愿和希望,他们用自己辛勤的劳动向年轻一代“传道”“授业”“解惑”,确保一代又一代的年轻人能继承、发扬前人所积累的经验和知识,并形成他们自己的创新精神和能力。
  而现在社会上有些人对老师的评价不是很好,我想是因为在他们的生活中遇到了一些不具备良好教师师德的人。那么要成为一个受学生欢迎的、被家长看好的、被社会肯定的好教师应该具备一些什么呢?我觉得教师必须掌握教师授课的基本特点及应具有的师德。首先,在教学过程中,要认真备课,既要备教材,又要备学生,努力使自己的课对学生的胃口,这样才能让学生喜欢听你的课,在课堂上跟着你走;其次,课堂外是经常要和学生谈话交流的,关心他们的学习效果和过程,而建立在朋友基础上的谈话比较能让学生接受,否则他们就会阳奉阴违,甚至是躲避老师;最后,教师自己的思想需要改变。我们应该尊重每一个学生,也许他们的观点和老师不一样,也许他们的想法很稚嫩,甚至还有点极端化,但作为教师的我们都应该尊重他们,给他们发展的自由空间,适时地给与鼓励和建议,而不是嗤之以鼻的嘲笑和否定。
  在我曾经参加过的一次师德培训的讲座中,一位姓王的教授给我们讲到了教育的价值在于培养受教育者的健全的人格,我非常认同他是观点。这首先要求教育者本身要拥有一颗善于培养的心,坦白的、正直的、温热的、忠于后一代的心;其次还要加上培养的方法。人道主义是关于个人尊严的思想。把自身的人性和他人的人性,在任何时候都应看作是目的,而不能只看作是手段。曾经看过这样一个报道,有一个小女孩摘了公园里最大的一朵玫瑰花送给她病重的奶奶,有人马上就会说小女孩不应该那么做,应给与批评。我们不妨从另一个角度去思考一下这个问题:这个小女孩当然知道摘公园里的花是不对的,所以她在摘之前犹豫了片刻,但是她心里惦记着自己病重的奶奶,所以她最终还是选择了孝顺自己的奶奶,希望在她奶奶不多的日子里能够让奶奶开心和快乐。
  从这个案例想到我们教师在批评一个孩子所犯的错误时,随便的几句批评是很容易做到的,可是,要呵护和培养一个孩子的爱心却不是一件那么容易的事情。因为,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他们的爱心会慢慢地被社会上一些不好的现象融化,无情的批评和处罚可能将毁掉一个孩子爱心的火花。所以,我认为对孩子来说,培养孩子的爱心远比对他们的错误无情的指责重要的多。
  我们的学生进入学校一方面是为了求学,另一方面是为了学做人。想想我们自己每天的日常教学,是否只以追求学业成绩为目的,而忽略了学生思想道德和生活能力的培养呢?正如一个人的知识不可能完美一样,总会存在一些知识上的漏洞,但我们仍然坚持“活到老,学到老”。所以虽然完美的人也是不存在的,但是追求真善美的高尚道德品质却是值得我们提倡和实行的。面对品行不好的学生时,作为教育者的我们也应该努力扶正他们的思想和行为,而不应该一味的打击和鞭笞,因为学生本就不完美,所以才来向我们学习,若是完美无缺的人,何必进学校拜我们为师呢?
  那么要从事这样光荣职业的我们也需要具有健全的人格,而且还需要有坚贞的信仰,就像坚贞的教徒对他们所信仰的宗教一样。不但要做一个能干有用的人,而且要做一个正直的、坦白的、敢做敢为的人。要做到这一点,需要教师们像父母对待自己的子女一样对待自己的学生,付出极大的耐心,无论多么琐碎的事,都要任劳任怨、不辞辛苦地去做。有人把教师比喻成太阳下最光辉的职业,我想,它的闪亮之处或许就在于此吧。
  从具体方面来讲,我认为教师应做到:认识学生的个别差异并采取一些相应的措施;理解学生的发展和学习的方法;公平对待每一个学生;教师的使命不应该停留于学生认知能力的发展;理解所教科目的知识,并能与其他科目整合,把专业知识传递给学生;探讨适合目标的多种方法;鼓励学生的学习作业,并定期评价学生的进步;验证自身的判断;征求他人的建议以改进自身的实践;参与教育研究,丰富学识;同其他专家合作提高学校的教育效果;同家长合作推进教育工作;运用社会上的资源与人才。
  美国华盛顿州《优秀教师行为守则》里面也讲到了一些具体的东西,有一些也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比如说:不因少数学生的不轨行为而责怪全班同学;在大庭广众下让学生丢脸并非是成功的教育形式;切勿使学习成为学生的精神负担等。
  总之,现代教育对我们教师这种职业提出了更高的师德要求,作为教育者的我们要时时刻刻提醒自己:如何才能让自己成为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为社会做出我们应有的贡献,担任起我们的社会角色。
其他文献
课堂是教师教学的主阵地,也是教师成长的主要园地,离开了课堂,教师专业化成长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教师的发展就成了一句空话。学校要求既要把课堂作为素质教育的主渠道,又要把课堂作为教科研的对象,以对课堂教学的研究来优化课堂教学,促进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促进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以这一思想为指导,学校开展了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课堂教学研究活动。不仅提高了授课教师的教学技能,也促进了全体教师的专业发展。
期刊
21世纪是“知识爆炸”、信息高度发达的时代,是更加开放、繁荣昌盛的时代。我们的教育如何铸造世纪人才,为学生提供跨入未来社会的“绿卡”和“门票”?显然学校教育几年不变的教育内容、封闭的教学形式已经不适应社会发展对未来人才培养的需求。随着教育的全面推进,新的人才观、教育任务观、质量观的确定,学校教育的内容正在更新与丰富,教育的时空正在拓展。对学生闲暇生活的指导,正是学校教育适应社会发展的重要内容和重要
期刊
机智,是脑筋灵活,随机应变的意思。教育机智指能使教师在不断变化的教育情境中随机应变的心智技能。班主任的教育机智,是指班主任在日常教育实践中,面对突发情况,能够透过纷繁的表面现象抓住关键环节,正确而迅速地作出判断,随机应变地采取恰当而有效的教育手段,解决问题的能力。突出表现为对突发事件的敏感、迅速、准确的判断和灵活及时、巧妙的处理以机智灵活的方法去发掘学生积极向上的动力。  一、善于因势利导  因势
期刊
多年中职班主任工作,我体会到中职学生的心理特征:好动、好模仿、好群、有畏惧心、喜欢成功、喜欢赞许、有竞争心、争斗心、谴责心等。中职学生年龄由少年期转为青少年期,心理上也逐渐从依附家长、崇拜老师到寻找自我,力求摆脱外在束缚的转型时期,所以在工作中就必须更加耐心、细致、循序渐进、讲究策略和技巧。根据中职学生的这些情况,我在班级管理中,不断地实践,不断地调整工作方法,当中有成功,也有失败。要想做好中职的
期刊
人的管理是管理工作的核心要素,幼儿园管理的关键就是对人的管理。作为管理者,在教育观念上要坚持以幼儿发展为本,确立培养完整儿童理念;在管理思想上要坚持以教师发展为本,增强教师的主体意识;在管理行为上,要采用柔性管理的方法,注重营造健康向上的园所文化氛围。  第一,讲究管理艺术,关心老师们的生活,不断改善她们的生活条件。在工作当中园长把自己定位在与其他教职工平等的位置上,以爱换心,真心实意地去尊重每位
期刊
现代教育改革以来,我国各地的教育状况尤其是农村教育有了明显改善,但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发现存在的问题:在农村中小学教学中,个别老师不尊重学生的现象时有发生,教学中如何尊重学生成为教学工作者一个研究难题。作为教育工作者,应加快转变教育理念,对学生多一点尊重,促进教育公平。  一、尊重学生就是要改变落后的教育观念  尊重是相互的,只有那些懂得尊重学生的老师,才能真正教育好学生。在农村中小学教学中,
期刊
一、班主任管理专业化的意义  班主任工作是一项复杂的专业劳动,班主任是专业工作者,这种认识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党和政府也把推动教师(班主任)专业化发展作为实施素质教育、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战略措施。  (一)班主任的专业成熟程度与学生综合素质发展速度、发展水平成正比  班主任的专业素质越高,学生素质提高的速度就会越快。班主任不仅要通过自己教学工作体现教书育人,通过自己对班级的组织管理体现管
期刊
我国在《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中明确提出,中小学教师必须具备新时期信息技术能力素养。教育信息化不仅仅是国家实现现代化的战略之一,而且是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面对新问题存在的需求的共同需要。面对信息化的浪潮,积极采取措施应对,是我们在教育信息化的改革过程中有待解决的问题。  回想我才参加工作的时候,那是90年代初,学校里根本没有电脑,一个镇上偶尔有一家复印店。觉得会使用电脑是多么地了不起。
期刊
今天我们正处在一个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这一时代,知识经济初见端倪,科技竞争日趋激烈。江书记曾高瞻远瞩指出:“迎接未来科学技术的挑战,最重要的是坚持创新,勇于创新”“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科技、教育、文化工作者的根本任务,是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创新能力”“教育和科技事业要走改革创新之路,全面提高
期刊
乒乓球运动是一项乐趣性和观赏性较强的运动项目,它既是一种自我娱乐和增进身体健康的手段,又是一种艺术的追求和享受,但是乒乓球又是一项专业性较强的项目,需要具备一定的技术。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必须从娃娃抓起,从小学生抓起。所以,如何实现乒乓球教学及训练最优化的教学效果,促使学生更好地掌握乒乓球动作技术要领,提高教学及练习效果,以乒乓球特色活动推动学校体育教学的进一步发展,就显得尤为重要。  我校是地区乒
期刊